39個國外 SCI 搶發6萬篇中國英文論文?然而,真正的問題是……

2021-02-19 人工智慧頭條

轉載自 | AI科技大本營(ID: rgznai100)

過去十年,中國在科研方面的投入有目共睹,從科技起飛到成熟更需要時間的積澱。然而從翟天臨學術論文造假到上海 CV 博導辱罵學生事件,從抵制愛思唯爾到質疑知網CNKI 涉嫌壟斷。

近來學界接連曝光的多起案件背後,我們不難看出:發表高質量雜誌或期刊論文,作為評價國內科研工作者能力的主要指標之一,在規則建設完善方面與國內真實的科研發展卻是不相襯的。

日前,一篇標題為《26 億贍養費:27 個國外 SCI 雜誌 3 個月搶發 5 萬篇中國論文》的文章在朋友圈傳開。隨後文章刪除並在今天進行了更新(如下),

文中寫道:「2018年9-11月(僅僅三個月),中國學者發文量排名前39位的雜誌在三個月內總共刊發了約62508篇中國學者論文,體量驚人。據此預估這39個雜誌2019年中國學者發文量將達到25萬篇左右,並且預估中國學者必須繳納版面費4.2億(423465100.61元);可選擇性繳納5.5億,但具體有多少比例的中國學者選擇繳納版面費,暫時無法統計。如果100%的比例選擇繳納版面費,則2019年預估中國學者需向表中的39個雜誌繳納版面費10億元左右。」

儘管從目前來看,這家名為「艾普蕾」的「專注於學術不端報導」的公司所給出的數據究竟有大多的可靠性,然而我們不得不認清一個事實:如今國內學術論文流向海外的情況確實存在。

「外國的月亮比中國的圓」?

實際上,此前國內科技期刊現狀的有關討論並不少。2018 年 8 月,據科技日報報導,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劉忠範院士指出「一流和二流稿件投國外,三流和四流稿件投國內,這是中國學術界的一種現象,也反映了我國科技期刊的尷尬境地。」

總結來講,國內期刊水平不高造成論文外流,然後高質量論文的外流進一步造成國內期刊水平下降。

我們來看看人工智慧領域,根據去年 12 月史丹福大學、MIT、哈佛、OpenAI 等高校與企業公布的 2018 年度 AI Index 報告,按照 FWCI(field-weighted citation impact)論文影響因子排名,美國的影響力依舊遙遙領先。美國作者發表的 AI 論文的被引用次數比全球平均水平還高 83%。中國也有所增長,相比 2000 年,2016 年時,中國作者發表的 AI 論文的被引用次數提高了 44%,但仍低於全球平均水平。

「導致中國優質論文外流的主要原因,在於目前國內科研成果和人才評價過於偏重 SCI 影響因子。」劉忠範院士指出。

例如,國內某高校「博士學位申請者在讀期間至少要在國內核心期刊上公開發表 2 篇專業學術論文,或者在國內二級學科權威期刊以上層次的刊物上公開發表一篇專業學術論文,或有一篇專業學術論文被 SCI、EI、SSCI 收錄……」

科技界有這樣一種做法,先把自認為優秀的論文投給國際頂尖雜誌,被退稿後再投其他國外雜誌,最後一輪才投國內中文期刊。

而除了有著撰寫科研論文硬性任務的高校學生外,高校甚至中學教師、各個科研單位/機構都面臨著論文發表的壓力。

根據公開資料整理,目前國內比較成熟和權威的有關期刊評價的機構有:北京大學圖書館「中文核心期刊」、南京大學「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來源期刊」、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又稱「中國科技核心期刊」)等。

除了我們日常聽到的美國科學信息研究所的科學引文索引(SCI)之外,像美國工程信息公司的工程索引(EI)、美國科學情報所的科學會議錄索引(ISTP)也是國際上公認的主流科技文獻檢索系統。

那麼,論文是發國外期刊還是國內期刊?

為提升國內中文科技期刊的影響力,2015年,五部委出臺了《關於準確把握科技期刊在學術評價中作用的若干意見》。這樣的大背景下,國內不少學者也在呼籲優秀創新性科研成果發表在國內期刊上。

不管國內國外,投稿人都應該遵循認真和嚴謹的工作態度,而不應該從功利角度出發,追求論文的數量和影響力,忽視了科研本身的價值和意義。

相關焦點

  • 疫情尚未控制搶發論文?缺乏科學精神!兩部委出手:破除「SCI崇拜」
    此外,由於SCI導向,造成大量論文在國外發表。有學者估計,「不誇張地說,中國學者英文論文的研究經費成本和發表費相當於每年給美國送去一艘航母。」發表要交版面費還不算完,查閱要買他們的資料庫,要訂閱他們的期刊,全國高校圖書館每年花在這方面的費用估計會超過十個億。《21世紀》:SCI的異化現象可能會引發哪些學術不良現象?
  • 上海復旦碩導為追女博士送5篇sci論文引熱議,這些論文價值幾何?
    愛情是無價的,所以上海復旦碩導為追女博士送房送車還送5篇sci論文都不為過,問題是,女博士只是利用他,沒有真正愛他,因此這5篇sci論文的價值變成了零,一文不值。當然如果這5篇sci論文用在應該用的地方,那將會有巨大價值。
  • sci論文寫作中常犯的6個語言錯誤
    一篇sci論文可能只要解決了語言上的不足,就可以被錄用見刊,足見英語語言對我國作者發表sci論文帶來的不利影響。關於sci論文寫作中常犯的6個語言錯誤,闡述如下。sci論文寫作中常犯的6個語言錯誤1、存在簡單的漢英互譯現象我國科研工作者或畢業生發表sci論文,通常都是先寫中文,再翻譯成英文。
  • 英文不行怎麼發sci論文
    發sci論文,要匹配sci期刊。大多數sci期刊的語言要求是英文,這讓英文不行的作者很是困惱,擔心自己寫作的sci論文會因自己的英文不行而無法發表。那麼,英文不行怎麼發sci論文?對我國作者來說,英文不行是發sci論文路上的絆腳石,解決不了英文語言問題,就無法保證文章的質量,成功發表就變得非常渺茫。而解決英文不行的方法,一是可以提高自己的英文水平,但這個不是一蹴而就的,往往來不及;二是找英文好的人來翻譯潤色,比如有過發表sci論文經驗且英文水平高的人。簡單地說,就是自己英文不行,找英文行的人來做。
  • 搞懂SCI論文潤色,提升通過率
    在撰寫sci論文的時候,寫完自己回頭檢查常常不容易發現問題,通常我們會選擇sci修改機構,還有相關的專業學術指導、修改服務,往往會事半功倍,小編在此推薦editsprings專業一篇sci論文的發表通常決定了你的碩士和博士學位是否能成功畢業,是否能提升醫務工作者,是否能評估教育工作者的專業職稱,等等。這種都和sci論文的發表密切相關。除了一篇優秀的sci論文的研究意義和價值可以收錄在期刊上之外,關鍵是這篇文章的語言組織是否規範。
  • Sci收錄的中國期刊是英文還是中文
    CI包羅各個國家高水平期刊,其中不少高水平的中國期刊也被收錄其中。那sci收錄的中國期刊是英文還是中文呢?許多作者以為被SCI收錄的中國期刊還是中文,因此會選擇在被sci收錄的中國期刊上投稿,這樣就不用翻譯了。其實不然,sci期刊收錄的中國期刊其所刊登的論文也是英文的。
  • 2012年中國發表SCI論文4020篇 80%發表於國外期刊
    原標題:2012年中國發表SCI論文4020篇 80%發表於國外期刊  2012年,SCI收錄的176個學科領域中的高影響力期刊論文總數中,我國科技人員發表論文數為4020篇,其中80%的SCI論文發表在國外期刊上。這是記者近日從中國科協第四季度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的數據。
  • sci論文翻譯價格【乾貨】sci論文翻譯價格格式要求
    不同的sci期刊有不同的摘要結構,摘要也有一定的字數限制。摘要需要用最簡潔的語言表達全文的主要內容。sci論文寫作與中文的另一大區別是序言,序言必須有內涵,要求作者仔細而廣泛地閱讀英文文獻,這樣我們就可以知道sci論文的序言主要包括三個方面:1.文獻綜述;2.有問題;3.研究目的。只有把這三個部分連貫起來,我們才能成為一個好的序言並順利發表。
  • 清華北大「搶發」論文當事人張生家被解聘
    來源:財新網 記者:張嫣一樁牽涉中國兩所最高學府研究人員間的學術糾紛,在爆發兩個月後再度升級——被北京大學研究員謝燦指證搶發論文的清華大學獨立項目負責人
  • 44所中國大學被曝問題論文,有教師抄都抄錯了,還虛構洋作者
    6月15日,學術打假人克萊德(smut clyde)和tiger bb8(中文網名「扮虎」——記者注)在一個關注學術誠信的網站上公布了一份報告:國際數學期刊中,一批來自中國的論文顯示出一致的造假痕跡,包括虛構國外作者、虛構數學公式等問題,且這些問題論文之間頻繁相互引用、抄襲。已發現涉嫌造假的論文有65篇——其中21篇已被撤稿。
  • 為啥中國9成SCI論文發在國外?
    來看一組數據:中國SCI論文發表數量位列世界第二,但超90%發表在國外期刊;對比國際期刊的「秒回」,一些中文期刊的審稿時間長達9個月;對比國際期刊全文刊載,不少中文期刊吝嗇地將篇幅限制在8頁;……這一老生常談的問題,最近再次出現在某知識問答平臺熱榜。短短兩周,便吸引了180個回答,瀏覽量超過34萬。中文期刊到底差距在哪兒?如何摸清定位實現破局?近日,中國計算機學會青年計算機科技論壇(CCF YOCSEF)邀請科技界、出版界專家,就此問題展開討論。
  • 如何找外國專家修改sci論文
    英文是sci期刊論文常見要求,其結構表達和用語習慣與中文有差別。英文寫作水平不高,對英文學術成果表達習慣不專業,是發表sci論文容易被「退稿」的主因之一,因而要找外國專家修改解決此問題。那麼,如何找外國專家修改sci論文?
  • sci醫學論文潤色是不是難度大
    在可發表醫學論文的sci期刊中,大多數要求英文。我國發表sci醫學論文的大多數作者,需要在投稿前對文章進行潤色,以免英文語言上出問題,影響文章錄用。那麼,sci醫學論文潤色是不是難度大?首先,不同行業比較。
  • sci論文潤色到底是潤什麼?英輯編輯
    sci論文發表的重要性想必對學術界科研界的小夥伴們並不陌生,往往一篇sci論文的發表就能決定你的碩博能否順利畢業,醫務工作者職務能否晉升,教育工作者能否評上職稱等等,這些都與sci論文的發表息息相關。
  • SCI發表論文如何解決英語不好的問題?
    很多科研工作者都想順利發表自己的sci論文,但我們都知道sci論文寫作與發表需要英語狀態下完成,從寫作到見刊,所有的流程環節的溝通也都是英文狀態
  • SCI論文寫作必備的23個免費學術網站
    Sci-Hub網址:http://sci-hub.tw/提到Sci-Hub這個文獻下載利器,大家都不陌生。你在各大SCI雜誌上看到的英文文獻,90%以上都能免費下載。只需要將網址輸入該網站,就會隨機從來自全球的志願者提供的帳號密碼登入系統,下載並自動備份論文電子文件。
  • SCI論文發表:論文順利見刊需知的五個問題
    我們在投稿時首先要對自己的論文有一個準確的定位,這就需要閱讀大量的文獻,掌握目前該領域研究到了什麼狀態,研究的熱點是什麼。我們的工作對當前研究有什麼意義。因為期刊是讀者交流的主渠道,很多科學家在從事類似研究,有很多未解決問題困擾著他們,如果我們的研究能對這些困擾提出一個論據,哪怕是一個細小分支,這篇論文也可以投一篇IF較高的期刊。二 投稿期刊選擇是否正確?
  • 一個神奇的網站,免費下載英文文獻全文
    很多夥伴在論文寫作時,通常都會閱讀大量的英文文獻,有小夥伴說,不是我想提高逼格,是導師要求必須要有英文文獻,那麼問題來了,有些英文文獻在知網上查不到,有些學科經典英文文獻只能看到摘要,卻不能下載全文,怎麼辦?這真是愁壞了若干夥伴啊。
  • SCI論文順利發表的十個要點
    提高SCI論文錄用命中率的方法:文章語法應用不一定要非常的ENGLISH化,但文章的內容一定要表達清楚,也就是說一定要讓人讀懂。如果英文不太好,那麼就多做筆記,將一些好的語法、詞彙,都摘抄下來,平時翻翻,寫作前再看看。當然,對自己的文章還是不放心的話,可選擇投稿那些非英語國家,如東歐等國家辦的雜誌,對英文表達的要求相對不會那麼高。
  • 什麼樣的sci論文翻譯潤色是靠譜的
    很多sci論文要求發英文,而我國作者的英文水平,很難寫出符合國際標準的學術論文,讓語言成為發表sci論文的一大障礙。所以,sci論文翻譯潤色,是成功發表sci論文過程中一個很重要的步驟。那麼,什麼樣的sci論文翻譯潤色是靠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