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坦言:孩子聰不聰明,從他的「手」就能看的出來,何必等大

2020-08-28 伊伊媽媽育兒經

不知道大家最近有沒有看過一個節目,這個節目叫《最強大腦》

看了這個節目伊媽唯一的感受就是,智商被碾壓啊,很多人在看這個節目的時候,就感覺到人與人的差距還是有這麼大。

很多觀眾都以為他們是通過後天練習才培養這樣的智商,可是通過節目組對他們的採訪發現,他們普遍表達出來的一個意識就是,從小學習就不是很吃力,感覺什麼事情都是很簡單,很多我們覺得很難的東西,別人自然而然的就會了,說白了,就是比我們聰明

很多人覺得聰不聰明是隨著時間推移慢慢表現出來的,其實孩子聰不聰明在嬰兒時期就會有所體現,在加上後天刻意引導,那麼你的孩子在以後一定會有一番成就

那麼寶寶聰明的表現有哪些呢?今天伊媽就給大家講講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兒童早期智力的發展水平體現於手指尖上。

根據研究表明:孩子的智商主要是遺傳父母的基因和後天培養。所以,家長們想要知道孩子是否擁有高智商,從孩子的「手」上就能看得出。

手指對孩子大腦發育的重要意義

現代科學早已證明,大腦神經元突觸數量,跟一個人的智力高低有直接關係。而這些突觸的連接數量,又取決於人在小時候跟外界刺激的多少有關。

也就是說,小孩子他們用視覺、聽覺、嗅覺,特別是觸覺來感受外界信息世界的量有關。

所以許多家長會發現,在孩子出生的頭一年,寶寶經常會吃手,孩子的手指活動對大腦的反應要求會很高,手指活動的越頻繁越容易刺激大腦,其實這就是通過觸覺感知,來促進大腦神經元突出的連接,在這個過程中,大腦也在快速發育。

孩子的手指做出的每一個動作都需要經過大腦處理的,孩子的手指精細動作是由大腦完成的。

我們手指表面的神經分布十分廣泛,孩子指頭的每一個動作都需要大腦在瞬間處理大量的信息傳輸,來完成整個動作。

所以手指的活動對大腦的反應速度要求會更高。寶寶手指活動越頻繁,活動方式越複雜,就證明寶寶的大腦發育越良好。

李玫瑾教授是我國著名的犯罪心理學教授,她在育兒領域中也有獨特的見解。

曾經關於育兒的講壇得到了不少父母的認可,她的育兒理念也幫助到了不少的新手父母,李玫瑾教授認為:孩子聰不聰明,看他的「手」就知道,不用等長大!

父母可以通過後天的鍛鍊,讓孩子的手多受一些刺激,幫助娃大腦發育。

孩子手指觸發智商潛力的小信號,你都知道嗎?

1、孩子的手指很靈活

有的孩子一出生就會啃自己的拳頭,而其他的寶寶需要幾個月後才能做到。

不要小看這個細節,因為能夠準確將拳頭放進嘴裡,對孩子來說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這個動作涉及娃對身體的掌握,對方位的把握等。

如果你家孩子能早早的做到,那麼恭喜你!說明孩子能更早地掌握手部動作,手部很靈活,證明他們的大腦神經元突觸連接將更完善,將來自然也會更加聰明。

2、孩子的動手能力強

大部分有了娃的家長都會變身為朋友圈曬娃狂魔,而我們發現在朋友圈的各種曬娃大賽中,能力突出的孩子往往更容易引起大家誇讚。

他們可以很輕鬆地完成各類手工創意搭建、可以很輕易地做出一個機器人、可以很溜地玩轉魔方簡而言之,那都是一些動手能力很強的孩子!

我們經常說心靈手巧,事實上,應該說是手巧心才靈,孩子通過手部的活動可以變得更加聰明,如果你的孩子擁有很強的動手能力,那就恭喜了,你擁有一個高智商的娃!

3、孩子喜歡到處亂畫

其實每個寶寶都可能是一個小畫家,都喜歡到處亂塗亂畫,這其實是寶寶聰明的表現,這個時候,父母最好不要急於責怪。

家裡弄得亂七八糟,可以讓孩子和自己一起去收拾、處理,明確表示由於寶寶太小,自己才幫寶寶一起收拾的,然後告訴寶寶,大了以後,就需要學會自己處理了。

孩子在2-3歲,會經歷塗牙敏感期。隨著對顏色的認識以及手指的發展,就開始喜歡上了畫畫。

家長們千萬不要盲目阻止,我們可以給孩子準備畫筆、畫畫本,跟孩子一起完成一幅畫,這樣有利於培養孩子的創造力和想像力。

怎麼樣讓寶寶手指靈活?


爸爸媽媽們可以在寶寶睡醒後的活動時間裡,給寶寶遞一些彩色鮮豔的易於拿、抓的玩具,讓小寶寶練習拿,抓的準確性。

專家曾給未滿周歲的寶寶們做過這樣的實驗,將這些嬰兒分成兩組:一組有意識地讓嬰兒進行拿,抓等訓練,另一組就是讓他們自然發展。結果發現,前一組的嬰兒的理解能力和反應能力都要比後一組強很多。

做到這點,就可以提高寶寶的智力。

當孩子出現以上這些特性的時候,家長一定要留意培養。在他們後續成長和學習的過程中,記憶力往往會發揮重大作用並且不容易忘記。

如果想要孩子變得更聰明,除了先天的因素外,其實孩子從出生開始到6歲之前,都是一個智力培養的關鍵時期。

也就是說,孩子的智商,其實是能夠通過後天訓練而得以提升的

孩子在3~6歲的這段時期,大腦正處於高速運轉,孩子一些開發大腦的小遊戲能夠充分的激活調動腦部的細胞,從而開發大腦的智商,從而越來越聰明,綜合能力也會得到提升。

最好的教育是順其自然的教育,生活是最好的課堂,也是孩子最開心的課堂。

作為家長,肯定會對孩子有所期望,也會發自內心地希望以自己的遠見,儘可能地幫孩子少走彎路。

3-9歲是智力開發的黃金時期,這個時候父母對孩子進行教育也是最好的時間段,可別被動畫片耽誤了。

我國古代的大學問家、詩人杜甫則認為,多看書可以提升人品

他說:「『男兒須讀五車書』,還說一個人的美醜是先天帶來的命運,而有沒有素養則是書籍造就的命運。」因此當一個人缺失精神文化滋養的時候,他就不能把握自己,就容易在充滿誘惑的世界裡走向泥坑。所以,常閱讀可以讓知識文化滋潤孩子的心靈,培養孩子健康的心理,可以讓孩子充滿智慧,變得越來越聰明。

優秀的孩子必定是見過世面的孩子,孩子的背後一定站著有眼界有見識的父母。

有見識的父母,不等於有錢的父母。比如,給孩子買一本童書繪本用不了多少錢,繪本中的圖畫色彩豐富很能吸引孩子的眼球,還會讓孩子從中學習到很多知識。

所以李玟謹教授給大家推薦以下的書籍,一共10冊裡包含了如何合理科學的去教育孩子。

李玫瑾教授推薦一套《兒童情商培養繪本》,《情緒管理和人格培養》(10冊)

這套繪本共有10本,分別是《養成好習慣》、《我能保護我自己》、《勇敢做自己》、《做最棒的自己》、《我是誠實守信的好孩子》、《我不隨便發脾氣》、《我們都是好朋友》、《好孩子懂禮貌》、《分享是我快樂》,《媽媽我能行》、

繪本中的圖畫也是非常適合孩子看的,因為孩子對圖畫還是非常敏感的好的習慣決定好的未來,這套行為習慣培養繪本應該可以幫到忙。並且可掃碼暢聽,方便父母在工作了一天後,已經很累了,想給孩子講故事卻心有餘而力不足的問題。

3-6歲是孩子形成習慣的關鍵期,若不注意引導,壞習慣極易養成,壞習慣一但定型可就很難再改。所以,如果孩子有這些壞習慣,父母一定要幫助孩子「溫和而堅持」的改正過來!

點擊下方,即可購買


相關焦點

  • 李玫瑾坦言:孩子聰不聰明,從他的「手「就能看出來,何必等長大
    很多觀眾認為他們是通過後天的辛苦實踐發展出這種智力的,但是根據節目組對他們的採訪,他們表達的一個共同看法是,他們從小學習就並不困難,覺得一切都很簡單,我們很多人覺得很困難的事情,其他人自然就會,換句話說,就是先天比我們聰明。很多人認為聰明與否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漸表現出來的事情,但其實在嬰幼兒時期就會知道了,然後在大量的指導下,你的孩子在未來一定會做得很好。
  • 李玫瑾坦言:孩子聰不聰明,從他的「手」就能看得出來,何必等大
    不知道大家最近有沒有看過一個節目,這個節目叫《最強大腦》看了這個節目唯一的感受就是,智商被碾壓啊,很多人在看這個節目的時候,就感覺到人與人的差距還是有這麼大。很多觀眾都以為他們是通過後天練習才培養這樣的智商,可是通過節目組對他們的採訪發現,他們普遍表達出來的一個意識就是,從小學習就不是很吃力,感覺什麼事情都是很簡單,很多我們覺得很難的東西,別人自然而然的就會了,說白了,就是比我們聰明很多人覺得聰不聰明是隨著時間推移慢慢表現出來的,其實孩子聰不聰明在嬰兒時期就會有所體現,在加上後天刻意引導
  • 李玫瑾:孩子聰不聰明,不用等長大,從手上的細節就能看出來
    ,而孩子聰不聰明其實也不用等長大,孩子智商高低的秘密其實全藏在手上。李玫瑾教授坦言:孩子聰不聰明,看看手就知道!我國著名犯罪心理學專家,公安大學的李玫瑾教授曾坦言:孩子聰不聰明,其實不用等長大也能看出來,其智商高低的秘密其實都藏在手裡。據調查發現這並不是李玫瑾教授故弄玄虛,在醫學界中,手又被稱為人體的「第二大腦」,由此可見手的重要性。
  • 李玫瑾直言:孩子聰不聰明,從他的「手」就能看得出來,何必等大
    李玫瑾教授想必大家都是熟悉的,她是中國公安大學心理學教授,專門研究青少年兒童心理學,在育兒方面也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她曾在一次講座中表示:孩子聰不聰明,看他的「手」就知道,不用等長大!那為什麼說從手指就能看出孩子聰不聰明呢?
  • 李玫瑾坦言:孩子聰不聰明,看他的「手」就曉得了,不用等長大
    父母們都想孩子能更聰明,從孩子出生開始,很多家長就已經逐漸變得迷信了,只要是能提升孩子智商,讓孩子變得更聰明的方法孩子都要試試,但是試來試去都不知道到底有沒有效果,還要等孩子長大了之後再看,其實孩子的智商高從手上就能夠看出來,不用等長大。
  • 李玫瑾教授坦言:孩子聰不聰明,從手上就能看出端倪,不用等長大
    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聰明、智商高,長大後能出人頭地。但我們如何去判斷孩子聰不聰明呢?有的人說孩子愛笑聰明;還有的說孩子耳朵大聰明,其實這些都很片面,根據研究發現真正能看出孩子聰明與否的地方就是「手」!
  • 李玫瑾坦言:孩子聰不聰明,從他的「手」就能看出來,父母要知道
    很多家長應該深有體會,從小班上就會有一種同學,學啥都不費力,別人絞盡腦汁一個小時都解不出來的問題,他看一眼三下五除二就給解出來了。看《最強大腦》也是這樣,同樣是一個腦子,參賽選手的腦子就比我們的好用,我們還沒看明白題目呢,他們的腦子就已經高速運轉,開始了激烈的比拼。
  • 李玫瑾坦言:孩子聰不聰明,看他的「手」就知道,不用等長大
    根據研究證明:孩子的智力發展是有規律的,如果家長能抓住這些規律,孩子的智力會上升一大截,而我們想要看看孩子的智商高低,我們從他們的「手」上就能看出一二。是中國著名的公安大學犯罪心理學教授,同時在育兒領域中有獨特的見解,近幾年來她的育兒講壇得到的很多家長的認可,李玫瑾教授認為:孩子聰不聰明,看他的「手」就知道,不用等長大!
  • 李玫瑾坦言:孩子聰不聰明,看他的「手」就知道,不用非等到長大
    俗話說"三歲看大",我們從孩子小時候就能看出他聰不聰明,特別是觀察孩子的"手"。手指對孩子大腦發育的重要意義手的動作能促進神經系統的發育,而且對誘導寶寶心理發展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說到李玫瑾教授,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即便大家沒有聽過她的育兒課,但肯定有聽過她的育兒觀點。
  • 李玫瑾:孩子聰不聰明,從「手」就能看出來,手指越靈活娃越聰明
    其他孩子活潑好動,家長會覺得自己的孩子木訥呆滯;其他孩子一張小嘴很會說話,而自己的孩子卻嘴笨得要命,著實讓家長們懷疑:自己的孩子是不是不聰明?孩子是否聰明,從「手」就能看出來,不用等長大研究發現:人的每一個手指都對應了大腦的某一個腦區,適當的運動對其大腦發育就能產生積極的影響。
  • 李玫瑾:孩子聰不聰明,從「手」就能看出來,手指越靈活娃越聰明
    其他孩子活潑好動,家長會覺得自己的孩子木訥呆滯;其他孩子一張小嘴很會說話,而自己的孩子卻嘴笨得要命,著實讓家長們懷疑:自己的孩子是不是不聰明?孩子是否聰明,從「手」就能看出來,不用等長大手是我們人體最複雜、最精細的器官之一,具備能完成精細運動的能力。研究發現:人的每一個手指都對應了大腦的某一個腦區,適當的運動對其大腦發育就能產生積極的影響。
  • 李玫瑾:孩子聰不聰明,不用等長大,智商高低的秘密全藏在手上
    ,而孩子聰不聰明其實也不用等長大,孩子智商高低的秘密其實全藏在手上。教授坦言:孩子聰不聰明,看看手就知道!我國著名犯罪心理學專家,公安大學的李玫瑾教授曾坦言:孩子聰不聰明,其實不用等長大也能看出來,其智商高低的秘密其實都藏在手裡。據調查發現這並不是李玫瑾教授故弄玄虛,在醫學界中,手又被稱為人體的「第二大腦」,由此可見手的重要性。
  • 李玫瑾教授坦言:孩子聰不聰明,不用等長大,從手指就能看出端倪
    當今社會,競爭越來越激烈,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下,智商無疑是孩子嶄露頭角最重要的一個能力,為此家長們也是在不斷努力著,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擁有超高的智商,在激烈的社會競爭中輾壓群雄,但是也有很多家長認為,孩子聰不聰明,長大後才能看出來,所以小時候的培養並沒有什麼意義,但真的是這樣的嗎?
  • 李玫瑾:孩子聰不聰明,從這4個地方就能判斷出來,不用等長大!
    李玫瑾:孩子聰不聰明,從這4個小舉動就能看出來,不必等到長大!李玫瑾身為中國公安大學的犯罪心理學教授,她對青少年犯罪心理學的研究有著很深的理解,她的育兒思想也得到了很多家長的認可。李玫瑾教授曾經說過:孩子聰不聰明,從他小時候這四個小舉動就能看出來,不必等長大!
  • 李玫瑾教授:孩子聰不聰明,看他的「手」就知道,不用等長大
    所以,家長們要想兒女智力超過其他小朋友,就要掌握正確的方法,特別是孩子的「手」。李玫瑾,是我國犯罪心理學的權威專家,主要研究未成年犯罪心理及預防,並且她在育兒領域中也有獨特的見解,她的育兒講座得到很多父母的認同,幫助很多家長解決難題。李玫瑾教授認為:孩子聰不聰明,看他的「手」就知道,不用等長大!
  • 李玫瑾教授坦言:孩子聰不聰明,不用等長大,從手指就能看出端倪
    當今社會,競爭越來越激烈,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下,智商無疑是孩子嶄露頭角最重要的一個能力,為此家長們也是在不斷努力著,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擁有超高的智商,在激烈的社會競爭中輾壓群雄,但是也有很多家長認為,孩子聰不聰明,長大後才能看出來,所以小時候的培養並沒有什麼意義,但真的是這樣的嗎?
  • 李玫瑾直言:孩子聰不聰明,看他這3個地方就知道了,不用等長大
    李玫瑾直言:孩子聰不聰明,看他這3個地方知道,不用等長大>父母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都希望孩子將來能聰明,有高智商,因此從寶寶出生開始,想盡辦法提高寶寶的智商,其實孩子智商高不高從小就能看出來,有研究表明:孩子的智商主要由兩種因素決定,父母的遺傳和後天的培養。
  • 李玫瑾教授:娃聰不聰明,從他的「手部」就能看出來,不用等長大
    但孩子到底聰不聰明,卻是一個很難判斷的標準,有時候還要看孩子上學之後的表現才能評判一二。,李玫瑾教授就曾經指出:娃聰不聰明,其實只要從從他的「手部」就能看出來,不用等孩子長大以後才能看出。從孩子的雙手,我們如何來看出孩子到底聰不聰明?
  • 李玫瑾:孩子聰不聰明?從手上就能看出,智商的高低在手上有信號
    手與腦是相通的。我們的大腦負責構思和想像,我們的手負責實施。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兒童早期智力的發展水平體現於手指尖上。所以目前有相關研究表明,看孩子的手部可以看出我們的寶寶是聰明還是不聰明。所以我們今天來通過看手來判斷我們的寶寶到底聰明不聰明是有科學依據的。我們看寶寶的&34;並不是手相這種虛無的東西。下面為大家做一個比較詳細的分享。
  • 李玫瑾:孩子聰不聰明,看手就知道,手上有這樣信號的孩子更聰明
    文/小朵朵說育兒很多家長都會發現,一見到這個孩子就感覺這個孩子很聰明,對比之下就會感覺自己的孩子很笨,還有孩子愛說話,就很討人喜歡,對比之下自家孩子就會感覺很木訥,但是寶寶聰不聰明並不是從性格表現出來的,判斷寶寶聰不聰明還是需要找到科學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