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聰明、智商高,長大後能出人頭地。
但我們如何去判斷孩子聰不聰明呢?
有的人說孩子愛笑聰明;還有的說孩子耳朵大聰明,其實這些都很片面,根據研究發現真正能看出孩子聰明與否的地方就是「手」!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兒童早期智力的發展水平主要體現在手指尖上!
李玫瑾是我國著名的犯罪心理學教授,同時也是出色的育兒專家。
近幾年,李玫瑾發表的育兒講座得到了很多父母的認可,更收穫了大批粉絲。
前段時間,李玫瑾教授坦言:孩子聰不聰明,從手上就能看出端倪,不用等長大!
孩子聰不聰明,為什麼要看「手」呢?
手是人的第二個大腦!
根據兒童心理學研究:孩子智商的高低有70%是先天遺傳的,30%是通過後天訓練獲得的。
而手作為大腦發育中的重要對象,對孩子的智商發育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
加州神經專家曾對孩子的大腦和身體發揮的部分進行調查,同時描繪出了大腦的功能圖!
我們通過這張圖片可以看到,孩子的身體部分佔據大腦中的面積是非常大的,身體刺激性越強,就說明孩子大腦發育得越快。
研究顯示:人體中手指在大腦中的佔比是最大的,因為手部上存在很多神經纖維,所以,手指的運動會直接傳遞給大腦皮層,我們常說十指連心,就已經說明的手對人有多重要了。
孩子手指觸發的智商信號,家長要知道
1、孩子喜歡摸索東西
每個孩子小時候好奇心都是很強的,尤其是沒見過的新鮮事物,他們總想去伸手去觸摸,感知物體的大小與形狀。
孩子接觸的東西越多,大腦接受的能力就會越強,從而大腦促進大腦發育的效果,所以,當孩子正在用自己的小手去探索這個世界時,家長們不要阻止,只需要保證孩子不拿危險的物品就可以了,遵循孩子的發展,他們的大腦才會發育的更好。
2、孩子的手部動作很多
有的孩子出生之後精力很旺盛,小手一直揮舞著就像停不下來似的,很多家長還為此感到煩惱,但其實這樣的孩子大腦發育得更好。
孩子手部在動的過程中,大腦也會跟著不斷思考,所以,這樣的行為在我們成年人眼中是不聽話的,但這是正常發育的信號,如果你正確的引導,孩子大腦能發展得更快。
我們可以去鼓勵孩子做些簡單的事情,比如幫助我們疊衣服、清理房間等等。
3、孩子喜歡塗鴉、亂畫
孩子到了3歲左右,他們就會進入「塗鴉敏感期」,這個期間的孩子很喜歡塗塗畫畫,尤其是在家中的白牆上創作,對此,家長千萬不要阻止孩子這種行為,而是正確的給予孩子繪畫的空間,我們可以給孩子準備白紙、畫板,讓孩子盡情的在上面創作,因為孩子繪畫可以促進想像力、創造力、思維的發展,從而更好的刺激大腦發育。
家長如何幫助孩子提高智商?
想讓孩子變得更聰明,家長們要遵循孩子大腦發展的遞減法則,根據兒童心理學家研究發現,孩子3-6歲是大腦發育的關鍵期,家長抓住機會,孩子智力發展更快。
給孩子進行全腦開發,最好的訓練者就是家長,而最好的訓練場所就是加,我們根本就沒必要花費高價錢讓孩子去早教班、興趣班、只要家長做好刺激大腦的訓練,我們自己就能激發孩子大腦潛能。
我們人的大腦分為左腦和右腦,而全腦開發就是刺激左右腦發展,同時對智力進行,開發,讓孩子養成愛學習的習慣。
如今,益智遊戲越來越受家長歡迎,有前瞻的父母都抓住孩子大腦發育的機會,為了更好的滿足家長需求,我特意找到了《兒童思維訓練》。
系統的開發孩子的大腦,多做開發大腦的小遊戲,可以更好的鍛鍊大腦思維能力,激發大腦潛能,通過找鞋子、找位置、拼積木、部件組合等小遊戲提高孩子的「藝術思維」,讓孩子的思維發散,並且激發孩子的想像力,專注力以及觀察力。
適讀年齡段:這套書適讀年齡段非常廣,2.5-10歲都可以玩,二三四五歲的孩子要父母陪著親子共讀,6歲以上就基本可以自主閱讀了。
關於難度:看了書中的內容也許會覺得難,這不用家長擔心,書的最後面有給出整本書的答案的。不過建議充分動腦後實在解答不出來再看答案啊。
這套《兒童思維訓練》就寓教於樂,讓孩子在很輕鬆、愉快的遊戲中開發了左右腦,激發大腦的無限潛能,提升了孩子的智力水平,讓孩子更聰明。
【點擊下方▼商品卡購買,享受粉絲特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