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孩子聰不聰明,從手上「信號」看得一清二楚,不用等長大

2020-09-26 孕媽咪育兒經

文/孕媽咪育兒經(原創丨歡迎轉載分享)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兒童的智慧,其實在他的手指尖上。

中國有很多關於「手」的成語,比如「心靈手巧」「得心應手」等,一般手上動作靈活的孩子,可能是個「聰明娃」。

李玫瑾:孩子聰不聰明,從手上的「信號」看得一清二楚,不用等他長大

李玫瑾教授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她是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的一位心理方面的教授,善於洞悉青少年的心理,在對待孩子的教育問題上,能夠提出一針見血的見解,為不少父母的育兒問題答疑解惑,讓父母們收穫頗豐。

在一次講座中李玫瑾教授提出,孩子聰不聰明從手上就能看得一清二楚,不用等孩子長大,孩子手部「信號」能顯示他的智慧程度。

在家長眼裡,孩子的大腦地位很高,一般都認為孩子的聰明程度完全靠大腦決定,但大腦是比較抽象的東西,大腦的思維家長是看不到、摸不到的。

其實,孩子的聰明程度不一定只能依靠大腦,與大腦處於相同高度的另一個身體部位就是手。

手是人的第二大腦,人類手部上的神經,是十分密集且豐富的。

人在一生中的學習、工作、生活中都離不開手部運動,手和腦是並用的,如果說大腦負責思考,那麼手的作用就是實施大腦發出的指令。所以說,判斷一個孩子聰不聰明,從他的手上就能看得一清二楚。

對手部的「刺激」促進孩子大腦發育,若手上有這兩個「信號」,智力差不了

1.孩子手上「信號」一:動手操作能力強

現在學校教育中,也不再一味注重書面知識,而是逐漸側重對孩子動手操作能力的培養,比如小學的手工課、中學的實驗操作課、大學的雕塑雕刻等專業。

由於孩子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對很多東西都保持探索的心。家長可能經常發現,孩子今天把鬧鐘拆了,明天用樂高搭建了個城堡,後天能跟著爸爸一起組裝儲物櫃了。

孩子在手上的操作其實是大腦思維的體現,在這個過程中,孩子的大腦思維和手部操作共同運作,如果操作能力強,往往孩子的智商也不低。

對於2~5歲小一點的孩子,家長可以用拼圖、積木等玩具,鍛鍊孩子的動手能力。

對於5~10歲左右的孩子,拼圖、樂高這些益智類拼搭玩具最為合適。

對於10歲以上的孩子,家長就可以讓他參與到家裡的動手工作了,比如和爸爸一起拆卸、整修家具。

2.孩子手上「信號」二:表面的「亂塗畫」其實是創意的表達

不知何時家裡白花花的牆面,被畫成了顏料版;偶然間發現自己的筆記本,被撕得一張不剩。孩子這些看似「搗蛋」行為,往往令家長直頭疼,會對孩子進行批評和否定。

其實,在孩子兩三歲的年紀特別愛撕紙、亂塗亂畫,是很正常的行為,甚至可以說是一種充滿創意的表達方式,暗示了孩子的聰明程度。孩子這些行為並不是無意識地亂來,而是大腦形成思維後的「輸出」。

只不過孩子此時大腦思維不夠成熟,所以不能很形象地展現出來,就成了家長眼中的「搗蛋」。面對孩子的這些行為,家長不要立馬批評和否定,通過引導性的問話「你畫的是什麼呀」「為什麼畫這個呀」「這樣畫是不是更好呢」等,鍛鍊孩子思維並完善手部的輸出能力。

如果怕孩子在家裡亂塗亂畫,家長可以為孩子準備一個小黑板,專門作為孩子的「小天地」。家裡有用的書本要放好,不用的廢紙或者買大量的大白紙,讓孩子撕著玩或者畫畫。

各位父母,你們平時有關注過孩子的手部「信號」嗎?怎麼鍛鍊孩子的手部能力呢?關於育兒你們有什麼見解嗎?歡迎留言分享,一起討論。

PS:本文配圖來自網絡,和內容無關,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李玫瑾:孩子聰不聰明,從手上「信號」看得一清二楚,不用等長大
    李玫瑾教授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她是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的一位心理方面的教授,善於洞悉青少年的心理,在對待孩子的教育問題上,能夠提出一針見血的見解,為不少父母的育兒問題答疑解惑,讓父母們收穫頗豐。在一次講座中李玫瑾教授提出:孩子聰不聰明從手上就能看得一清二楚,不用等孩子長大,孩子手部「信號」能顯示他的智慧程度。
  • 李玫瑾:孩子聰不聰明,不用等長大,從手上的細節就能看出來
    ,而孩子聰不聰明其實也不用等長大,孩子智商高低的秘密其實全藏在手上。李玫瑾教授坦言:孩子聰不聰明,看看手就知道!我國著名犯罪心理學專家,公安大學的李玫瑾教授曾坦言:孩子聰不聰明,其實不用等長大也能看出來,其智商高低的秘密其實都藏在手裡。據調查發現這並不是李玫瑾教授故弄玄虛,在醫學界中,手又被稱為人體的「第二大腦」,由此可見手的重要性。
  • 李玫瑾教授坦言:孩子聰不聰明,從手上就能看出端倪,不用等長大
    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聰明、智商高,長大後能出人頭地。但我們如何去判斷孩子聰不聰明呢?有的人說孩子愛笑聰明;還有的說孩子耳朵大聰明,其實這些都很片面,根據研究發現真正能看出孩子聰明與否的地方就是「手」!
  • 李玫瑾:孩子聰不聰明,不用等長大,智商高低的秘密全藏在手上
    ,而孩子聰不聰明其實也不用等長大,孩子智商高低的秘密其實全藏在手上。教授坦言:孩子聰不聰明,看看手就知道!我國著名犯罪心理學專家,公安大學的李玫瑾教授曾坦言:孩子聰不聰明,其實不用等長大也能看出來,其智商高低的秘密其實都藏在手裡。據調查發現這並不是李玫瑾教授故弄玄虛,在醫學界中,手又被稱為人體的「第二大腦」,由此可見手的重要性。
  • 李玫瑾坦言:孩子聰不聰明,看他的「手」就曉得了,不用等長大
    父母們都想孩子能更聰明,從孩子出生開始,很多家長就已經逐漸變得迷信了,只要是能提升孩子智商,讓孩子變得更聰明的方法孩子都要試試,但是試來試去都不知道到底有沒有效果,還要等孩子長大了之後再看,其實孩子的智商高從手上就能夠看出來,不用等長大。
  • 李玫瑾教授坦言:孩子聰不聰明,不用等長大,從手指就能看出端倪
    當今社會,競爭越來越激烈,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下,智商無疑是孩子嶄露頭角最重要的一個能力,為此家長們也是在不斷努力著,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擁有超高的智商,在激烈的社會競爭中輾壓群雄,但是也有很多家長認為,孩子聰不聰明,長大後才能看出來,所以小時候的培養並沒有什麼意義,但真的是這樣的嗎?
  • 李玫瑾:孩子聰不聰明?從手上就能看出,智商的高低在手上有信號
    我們有的時候見到一些孩子,會覺得這個孩子很聰明。但我們覺得自己家的寶寶好像很笨。有的孩子會說話,比較討人喜歡。但自己家的寶寶仿佛像個木頭一樣,不會說話,性格也很木訥,那麼我們的寶寶真的是不聰明嗎?其實不是。因為從孩子的性格其實是不能看出寶寶的聰明程度的。有的時候我們會發現那些比較牛的理工大佬或許他們還真的就是這種沉穩性格呢。所以我們判斷寶寶聰明還是不聰明必須得找到科學的方法。
  • 李玫瑾教授:孩子聰不聰明,看他的「手」就知道,不用等長大
    孩子聰明伶俐,長大後有出息,是每位家長最期盼的。教育,孩子從出生的那一刻便開始了,很多父母從寶寶很小的時候就開始與別的寶寶比較,比如:什麼時候會翻身,什麼時候會坐、會爬、會戰、會走路,生怕自己孩子落後一步,為了防止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家長們早早地就將孩子送入五花八門的早教課、補習班。
  • 李玫瑾坦言:孩子聰不聰明,看他的「手」就知道,不用等長大
    李玫瑾是中國著名的公安大學犯罪心理學教授,同時在育兒領域中有獨特的見解,近幾年來她的育兒講壇得到的很多家長的認可,李玫瑾教授認為:孩子聰不聰明,看他的「手」就知道,不用等長大!所以,手也被人們稱為人體的「第二個大腦」,由於手指上的神經豐富,每個活動都是由大腦中樞神經支配的,所以,你家孩子的手指越靈活,那麼他的大腦就越聰明。
  • 李玫瑾:孩子聰不聰明,看手就知道,手上有這樣信號的孩子更聰明
    文/小朵朵說育兒很多家長都會發現,一見到這個孩子就感覺這個孩子很聰明,對比之下就會感覺自己的孩子很笨,還有孩子愛說話,就很討人喜歡,對比之下自家孩子就會感覺很木訥,但是寶寶聰不聰明並不是從性格表現出來的,判斷寶寶聰不聰明還是需要找到科學方法。
  • 李玫瑾教授坦言:孩子聰不聰明,不用等長大,從手指就能看出端倪
    當今社會,競爭越來越激烈,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下,智商無疑是孩子嶄露頭角最重要的一個能力,為此家長們也是在不斷努力著,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擁有超高的智商,在激烈的社會競爭中輾壓群雄,但是也有很多家長認為,孩子聰不聰明,長大後才能看出來,所以小時候的培養並沒有什麼意義,但真的是這樣的嗎?
  • 李玫瑾直言:孩子聰不聰明,看他這3個地方就知道了,不用等長大
    李玫瑾直言:孩子聰不聰明,看他這3個地方知道,不用等長大>父母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都希望孩子將來能聰明,有高智商,因此從寶寶出生開始,想盡辦法提高寶寶的智商,其實孩子智商高不高從小就能看出來,有研究表明:孩子的智商主要由兩種因素決定,父母的遺傳和後天的培養。
  • 李玫瑾:孩子聰不聰明,用不著做測試,智商高低的秘密全藏在手上
    李玫瑾直言:孩子聰不聰明,看他的「手」就知道,不用等長大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兒童早期智力的發展水平體現於手指尖上。 中國公安大學的李玫瑾教授指出:孩子聰不聰明,不需要做市面上亂七八糟的檢查,秘密全藏在手裡了。這其實並不是李玫瑾教授在故作玄虛,在醫學界,手被稱為人的第二大腦。手的重要性可想而知。
  • 李玫瑾:孩子聰不聰明,從這4個地方就能判斷出來,不用等長大!
    李玫瑾:孩子聰不聰明,從這4個小舉動就能看出來,不必等到長大!李玫瑾身為中國公安大學的犯罪心理學教授,她對青少年犯罪心理學的研究有著很深的理解,她的育兒思想也得到了很多家長的認可。李玫瑾教授曾經說過:孩子聰不聰明,從他小時候這四個小舉動就能看出來,不必等長大!
  • 李玫瑾教授:孩子聰不聰明,從手指就能看出端倪,不用等長大
    從孩子出生起,「聰明」這個詞就圍繞著整個家庭。孩子聰明,以後不管學習還是生活都能更容易些。有些家庭為了能讓孩子更聰明,胎教、早教班是一個不落。有的家長想知道孩子的聰明程度,還會選擇帶孩子去做智力測試。而孩子的聰明程度也能從孩子的手指上看出來。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兒童早期智力的發展水平體現於手指尖上。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的李玫瑾教授也曾在講座中表示:孩子聰不聰明,從手指上就能看出來,不用等長大。孩子聰不聰明為什麼要看「手」呢?
  • 李玫瑾:孩子聰不聰明,用不著做測試,智商高低的秘密全藏在手上
    這真的是孩子不聰明的原因嗎?閨蜜的孩子峰峰就是這樣的孩子,不管是什麼學習內容,總是比其他的小朋友落後一拍。先別說手工活動,就連學習做作業也是哼哼唧唧地很費勁,好不容易做出一道題,閨蜜一檢查發現簡直錯到沒邊。閨蜜甚至一度懷疑峰峰是天生的學習慢,寶寶的「不聰明」也讓閨蜜感到很苦惱。
  • 李玫瑾坦言:孩子聰不聰明,看他的「手」就知道,不用非等到長大
    俗話說"三歲看大",我們從孩子小時候就能看出他聰不聰明,特別是觀察孩子的"手"。手指對孩子大腦發育的重要意義手的動作能促進神經系統的發育,而且對誘導寶寶心理發展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說到李玫瑾教授,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即便大家沒有聽過她的育兒課,但肯定有聽過她的育兒觀點。
  • 李玫瑾:孩子聰不聰明,從這3個地方就能判斷出來,不用等長大
    父母對自己的孩子都有很大的期盼,希望孩子能夠聰明、智商高,將來步入社會能夠有出息,但每個孩子的體質不同,大腦發育的程度也不一樣,根據研究證明:孩子的智商高低一部分取決於先天遺傳,另一部分取決於後天的培養,所以,如果你家孩子發育的比較慢,我們還可以通過後天的鍛鍊,培養出一個高智商的孩子。
  • 李玫瑾教授直言:孩子聰不聰明,看「手」就知道,不必等到長大
    作者/VV編輯/苗苗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長大後可以成才,在孩子出生時就想著孩子日後可以聰明機智有自己的主見。對於如何提高孩子的智商,雖然沒有準確的方法,但是家長們為了提高總想著試一試。但孩子早期的智力發展水平都是有依據的。
  • 李玫瑾經驗分享:孩子以後聰不聰明看手就知道,不用等他長大
    相信很多父母都懷抱著一個「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理期望,希望自己的孩子長大後可以是個高智商的聰明孩子。所以很多父母在孩子還很小的時候,就會想著用盡一切辦法鍛鍊孩子的智商。殊不知,他們找到的這些方法毫無根據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