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早期智力的發展水平體現於手指尖上」,這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的一句話。
相信很多父母都懷抱著一個「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理期望,希望自己的孩子長大後可以是個高智商的聰明孩子。所以很多父母在孩子還很小的時候,就會想著用盡一切辦法鍛鍊孩子的智商。殊不知,他們找到的這些方法毫無根據可言。
其實,一項科學研究曾表明:孩子的智商主要是遺傳父母的基因和後天的培養。雖然父母的基因在其中佔據了一定的重量,但後天的培養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往往很多家長都忽視了後天培養的重要性,甚至任由孩子自在生長。
李玫瑾教授想必大家都很認識,是我國著名的犯罪心理學教授。主要研究的是青少年犯罪心理,但也在育兒領域中有著獨特的見解和看法,曾經火遍全網的育兒講壇獲得了不少父母的認可和贊同。而關於孩子聰不聰明的問題上,李玫瑾教授認為:孩子以後聰不聰明看手就知道,不用等他長大。
可為什麼想要知道孩子聰不聰明,我們要看他們的手呢?
這是因為我們的手指上分布著非常多的神經,手指做出的每一個動作都需要大腦的首先處理。這也就是說,如果孩子的手指活動比較靈活且勤的話,就意味著對大腦的反應要求會比較高。同樣,手指活動的越頻繁就越能刺激孩子的大腦,孩子自然就會更加聰明。
那麼,有沒有什麼小信號能夠側面表現出孩子聰明與否呢?
我們都知道孩子從小就對外界充滿了好奇心。對於生活中的所有事物,他們都想探索一番。從嬰幼兒開始就會用小手去觸摸感受這個世界,隨著慢慢的長大手指的探索能力也會越來越強。其實,手是孩子探索世界的重要媒介,用手觸摸能夠讓他們更加直觀的感受周圍的所有事物。
通常來說,手指越靈活的孩子大腦發育會越好。因為他在探索世界的過程中,不僅刺激了孩子的大腦發育,也會逐漸增加孩子動手時的認知能力。你會發現手指靈活的孩子幾乎停不下來,手裡永遠拿著玩具。
我們常說心靈手巧,殊不知這句話實際上有偏差,真正的概念應該是手巧心才靈。我們都知道孩子在動手的過程中能夠一次次的刺激大腦,其實還可以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和注意力。因為他手裡在做的一定只有一件事,那就是擺弄手中的玩具,而這個過程他會將所有的注意力投入進去。
孩子的專注力和注意力提升後,孩子的大腦接受能力自然就會提升,孩子自然就會變得聰明!
其實作為父母,我們要想讓孩子變得更加聰明,就要注意從「手」開始。不僅要鍛鍊孩子的手握能力,還要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最重要的是不要扼殺孩子的塗鴉行為。相信不少爸媽都覺得孩子四處亂畫實在是太髒了,其實孩子這種行為有助於孩子充分發揮想像力,而通過手將腦海中的畫面畫出來,其實也是一種開拓第二大腦的表現。
當然啦,「手」只能算作判斷孩子是否聰明的一個因素。除了手指的靈活和動手能力外,綜合能力的高低也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孩子是否具有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強的孩子和邏輯思維能力低的孩子相比,他們能夠更短的時間內掌握知識,並且語言表達能力也比較強,做起事來有條有理,最終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DK燒腦思維訓練手冊》+《神奇的邏輯思維遊戲書》,就是一套能夠從根本上上提高孩子綜合能力的思維遊戲書。兩本書從不同的訓練角度出發,著重訓練孩子的記憶力、認知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不僅兼顧左右腦,又能在最大程度上激發孩子的思維潛能。
全書包含了將近400個有趣的訓練遊戲和思維題,孩子坐起來也不會覺得枯燥乏味。
其中,《DK燒腦思維訓練手冊》主要從記憶和認知兩大方面,訓練孩子的核心思維。
而《神奇的邏輯思維遊戲書》就重在培養孩子的3步思考流程(認識、假設、實踐)和5種思維方法(過渡式、創造式、逆向式、試探式、漸進式),能夠幫助孩子在未來的只是學習中更好的接受新知識,提升綜合能力。
這兩本書不僅都是英國DK出版社的最新王牌之作,還榮獲了2018年度「中國童書榜」的100佳。
活動折扣價僅需79元!感興趣的朋友不要錯過,點擊下方商品卡即可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