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3項!近半數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逾期,圈內竟稱見怪不怪?

2020-12-12 觀察者網

【觀察者網綜合報導】教育部社科司近日發布通知,稱將對研究超期未完成的1453個人文社科科研項目進行集中清理。這1453個項目不僅佔了當年(2013)中標的課題的將近一半,其名單裡還涉及北大、清華等名校,以及多位知名學者。

圖自教育部

這個數字看似「觸目驚心」,但對於業內人士而言,學者們在課堂上多數嚴守時間觀念,卻在課題執行中大面積逾期,這「不得不說是課題管理體制機制存在問題」。

北京青年報13日報導稱,此次清理的範圍包括2013年社科司批准立項的所有未結項、申請結項未通過或經批准延期後到期仍未結項的規劃基金項目、青年基金項目、自籌經費項目。上述項目須在今年9月30日前按規定的程序和要求申請結項,並提交《終結報告書》。

若有特殊原因,項目責任人須提出延期申請,最長不得超過一年。

凡被撤銷的項目,由項目責任人所在學校負責追回已撥付經費,由學校計劃內財務帳戶原渠道返回教育部帳戶;被撤銷項目責任人3年內不得申報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各類項目。至今未開展任何研究工作的項目,由所在學校追回已撥經費,並對違反規定濫用課題經費者追究責任。用項目經費購置的圖書、設備等屬於國有資產,按規定全部上交依託學校。

此次教育部公布的1453個項目名單中,可以看到有不乏北大、清華、北師大、人大、復旦、浙大等名校;還涉及一些知名學者,例如,清華大學副教授劉瑜的項目《發展中國家民主化的經濟和社會績效研究》等。

觸目驚心?還是見怪不怪?

不是學術圈的人,很難一下子了解1453項逾期是什麼概念。

為了更好理解這個數字的分量,光明網舉了個例子:根據201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一般項目評審結果的公示,201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規劃基金、青年基金、自籌經費項目的總數是3240項,稍加計算,就可以得出這逾期的1453項課題,佔據了當年中標的課題的將近一半。

而《項目管理辦法》規定,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項目自批准之日起,研究周期一般為3年。由於教育部將終結報告書的最後提交期限定在今年的9月30日,言下之意,這些逾期的學者們需要在接下來的兩個月半月內,突擊完成結項工作。

然而,圈外人看起來觸目驚心,但這樣的一條新聞,卻並未在學術圈內引發多大的震動。原因何在?光明網的文章寫道:看多了,也就見怪不怪。

現在的高校教師,誰沒有一兩個逾期的課題呢?別說逾期,就是最後黃了的也屢見不鮮。兩個半月的短時間內要結題這麼多項研究,其對於質量的要求自然是往邊上放一放了的心態。但是這樣的研究成果,有多少稱得上不是為「學術泡沫」加點料,又有多少是不被詬病為粗製濫造的呢?

逾期超兩年多,接近原定期限的兩倍時間,這當然是學者們的問題。但是學者們也很有苦衷。拿課題和發論文一樣,都是有門道的。掌握了門道,課題就常常不是一個了,很多學者身上背著大大小小多個課題,縱向的、橫向的,國家的、部委的、省市區甚至本單位的,主持的、參與的。教授們多忙啊,教學、參會、講座,有些還得做行政工作,拉來課題都是指望著學生做。「青椒們」指望靠課題評職稱,評各種人才,課題自然也是越多越好。申報的時候,跑、要、搶、爭,拿到了就達成目的,結果如何、質量如何,那就任由東西南北風了。再加上很多課題經費管理僵化,錢不好用,造成大家的積極性不高,對於課題取其「名」棄其「利」的情況也很常見。

學識淵博、為人師表的學者們,在課堂上多數嚴守時間觀念,卻在課題執行中大面積逾期,不得不說是課題管理體制機制存在問題。

首先,將課題和職稱掛鈎,將課題和人才評定掛鈎,比如評教授、副教授至少需要幾個課題,評青年長江學者至少需要重大攻關課題等等,這些規定是否科學合理,是否符合中國特色的人文社會科學發展,其實是值得商榷的。

其次,課題管理辦法尚須與時俱進和進一步細化、人性化。事實上,目前使用的《項目管理辦法》仍然是2006年制定的,當時為了管理方便,對於項目的時間一刀切,其弊病已經連續多年呈現。而且對於懲戒描述極為簡略,3年不讓報課題對於學界大佬們來說毫無壓力,追回款項基本上也很難有實操效果。

此外還有課題評價等諸多問題,總之對於課題的管理,十多年之後的今天,亟需更細化更人性化的細則。

文章總結道,課題作為一種組織形式,是加強學術合力的有效形式;課題所附帶的經費和權力支持,是推動學術拓展的重要推力。但是課題本身不等於學術。尤其是在人文研究領域,中國學者更有自己獨立研究的傳統,課題如何促進研究,而不是擾亂研究,從而「讓經費為人的創造性活動服務,而不能讓人的創造性活動為經費服務」,從近半逾期的2013年教育部課題來看,的確到了該系統反思的時候了。

相關焦點

  • 教育部放大招!清理1453個科研項目,完整名單…
    7月7日,教育部社科司官網發布「通知」稱,將對研究超期未完成的1453個項目進行集中清理。
  • 7項不予結項!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一般項目2020年7月結項情況公布
    》(教社科〔2006〕2號)和《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成果鑑定和結項辦法》(教社科〔2007〕145號),我司對近期申請結項的一般項目進行了審核,現將有關情況通報如下:  一、申請結項審核情況  此次共受理結項申請340項。
  • 西北師大5項課題立項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
    西北師大5項課題立項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每日甘肅網4月2日訊 據蘭州日報報導 近日,202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一般項目評審結果揭曉,西北師範大學共有5項課題獲準立項。其中,青年基金項目3項,「晉唐時期吐魯番及新疆其他地區出土漢文文獻書法研究」「明清時期山西碑刻文獻中的民間畫工研究」「中唐以來新《春秋》學演進邏輯研究」。西部項目2項,「農村勞動力人力資本提升、貧困代際傳遞與教育減貧政策研究」「百年中國教育哲學思想史研究」。
  •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一般項目7月結項名單公布
    教育部社科司關於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一般項目2020年7月結項情況的通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有關部門(單位)教育司(局),部屬各高等學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學校:根據《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管理辦法》(教社科〔2006〕2號)和《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成果鑑定和結項辦法》(教社科〔2007〕145號),我司對近期申請結項的一般項目進行了審核,現將有關情況通報如下:一、申請結項審核情況
  •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一般項目2020年最新結項通報
    教育部社科司關於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一般項目2020年8月結項情況的通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
  • 教育部清理1453項科研項目,涉及我省12所高校30項,9月30日前不申請結項:經費追回、3年不得再報!
    7月4日,教育部社科司網頁發布消息《教育部社科司關於清理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一般項目的通知》(查看原文件請點擊文末左下角「閱讀原文」),將對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超期未完成的有關項目進行集中清理,總計1453個。
  • 教育部決定清理1453個科研項目,雲南這些大學的科研項目也包含其中……
    1453個項目進行集中清理。對於這些項目來說,不僅要追回已撥經費,還要追究責任,並且相關責任人三年內不得再報。7月7日,教育部社科司官網發布消息《教育部社科司關於清理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一般項目的通知》,清理的範圍是:1.2013年社科司批准立項的所有未結項
  • 甘肅政法大學獲批3項202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項目
    近日,教育部社會科學司公布了202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一般項目立項結果,甘肅政法大學共獲批3項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此次獲批的項目包括:規劃基金項目1項,青年基金項目2項,涉及馬克思主義/思想政治教育、法學等學科。
  • 曲阜師範大學獲批13項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項目,山東省屬高校首位!
    近日,教育部社會科學司正式公布202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一般項目立項結果,曲阜師範大學共獲批13項,立項數名列全國高校第38位、全國師範類院校第9位,同時連續三年位居山東省屬高校第1位。曲阜師範大學此次獲批的項目包括:規劃基金項目3項,青年基金項目10項,涉及馬克思主義/思想政治教育、語言學、中國文學、藝術學、歷史學、經濟學、教育學、體育科學、交叉學科/綜合研究等9個學科。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是國內人文社科領域的高層次研究項目,也是衡量一所高校人文社科水平的重要指標之一。
  • 連續三年省屬高校首位 曲阜師大獲批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項目13項
    曲阜師大新聞中心訊近日,教育部社會科學司正式公布202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一般項目立項結果,曲阜師大共獲批13項,立項數名列全國高校第38位、全國師範類院校第9位,同時連續三年位居山東省屬高校第1位。
  • 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項目8月結項情況公示
    教育部社科司關於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一般項目2020年8月結項情況的通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有關部門(單位)教育司(局),部屬各高等學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學校:根據《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管理辦法》(教社科〔2006〕2號)和《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成果鑑定和結項辦法》(教社科〔2007〕145號),我司對近期申請結項的一般項目進行了審核,現將有關情況通報如下:
  • 2019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評審結果出爐
    2019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評審結果出爐 2019-02-02 15: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喜訊:山西大學獲批17項教育部2020年人文社科項目,全國第20!
    3月20日,202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評審結果正式公布。山西大學共獲批17項,其中規劃基金項目8項,青年基金項目9項,立項數名列全國高校第20位,位居山西省高校首位。山西大學對於項目申報工作非常重視。本年度我校獲批的教育部項目,從學科分布來看共涉及12個學科,其中經濟學3項,交叉學科2項,中國文學2項,哲學2項,語言學、法學、管理學、社會學、教育學、心理學、體育科學、藝術學各1項。
  • 再創佳績:天津財經大學獲12項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立項!
    近日,202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公布立項結果,我校獲批立項12項。根據教育部社科司申報要求,我校積極開展項目申報動員組織活動,通過多種形式進行政策解讀,答疑解惑。同時我校科研處與各學院密切配合、廣泛動員、挖掘項目,通過二次審核和統一上傳申報書等方式保障中標機率。最終立項率為19.67%,高於全國平均立項率9.2%。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是教育部面向全國普通高等學校設立的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其覆蓋面廣、影響大,具有較重要的示範和引導作用,是各高校競爭和關注的焦點之一。
  • 上海師範大學獲批16項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項目,立項數居上海第2!
    202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一般項目經教育部社科司組織專家嚴格評審和面向社會公示,於3月20日公布立項結果。哲學與法政學院和教育學院各5項,馬克思主義學院3項,商學院2項,人文學院1項。2020年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立項一覽表立項特點1、項目立項數保持較高水平在202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一般項目立項數同比下降15%
  • 教育部發布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一般項目中期檢查和清理工作的通知
    ,提高項目完成質量,根據《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管理辦法》(簡稱《項目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現將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一般項目(包括規劃基金項目、青年基金項目、自籌經費項目,以下簡稱「一般項目」)中期檢查和清理工作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中期檢查  1.中檢原則  以精簡項目過程檢查為原則,實施周期在
  • 24項!202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評審結果公布
    12月9日,教育部公布2020年度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評審結果公布,共有24項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批准立項。  根據統計,本年度共有14所高校獲得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立項。
  • 教育部清理1453項科研項目,經費追回、追究責任、3年不得再報
    現將本次清理工作的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清理範圍   根據《項目管理辦法》規定,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項目自批准之日起,研究周期一般為3年,特殊情況可申請延期1-2年。  二、清理要求   1.上述各類項目須在2018年9月30日前按照《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成果鑑定和結項辦法》簡稱(《結項辦法》)的規定程序和要求申請結項,並提交《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終結報告書》(以下簡稱《終結報告書》)及有關結項材料。
  •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一般項目資助經費創新高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一般項目資助經費創新高 2008-11-26    本報訊(記者柴葳)記者從日前舉行的2008年度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基金一般項目評審工作中獲悉
  • 又一項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項目評審結果出爐
    又一項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項目評審結果出爐 2020-03-07 14: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