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我們生存的地球是一個不規則的橢球體,通常是用地理坐標系來表示位置,常用的如:WGS84、Xian80及CGCS2000等。但是,我們經常為了計算圖形的周長、面積等幾何要素量和轉換為常用單位表示時就需要將地理坐標系轉換為平面坐標系。即需要進行地圖投影(將地球表面表示到地圖平面上)。
我國的各種地理信息系統中都採用了與我國基本比例尺地形圖系列一致的地圖投影系統,就是大於等於1:50萬時採用高斯-克呂格投影,1:100萬時採用正軸等角割圓錐投影。高斯投影從幾何概念上分析,是一種等角橫切橢圓柱投影。為了控制投影變形不致過大,保證地圖精度,高斯投影採用分帶投影方法,即將投影範圍的東西界加以限制,使其變形不超過一定的限度。我國規定1:2.5萬-1:50萬地形圖均採用經差6°分帶,大於等於1:1萬比例尺地形圖採用經差3°分帶。
我國地理信息系統中採用高斯投影和正軸等角割圓錐投影既適合我國的國情,也符合國際上通行的標準。
操作步驟如下:
1、打開Arcmap,添加要投影的數據。右鍵內容列表中圖層,點擊屬性,查看源。如下圖所示,只有地理坐標系而沒有投影坐標系。
2、進行高斯投影操作,Arctoolbox→數據管理工具→投影和變換→要素→投影。
輸入數據集或要素類:要投影的要素類、要素圖層或要素數據集;
輸入坐標系:輸入要素類或數據集的坐標系。當輸入具有「未知的」或未指定的坐標系時,將啟用該參數。否則,無需修改輸入數據就可以指定數據的坐標系(當輸入數據為只讀格式時,可能無法修改)。
輸出數據集或要素類:輸出結果的路徑;
輸出坐標系:輸入數據待投影到的目標坐標系。
3、由於Arcmap沒有WGS84直接到高斯-克呂格投影的投影方式,所以需要修改Xian80或者Beijing54項高斯克呂格投影的參數,操作如下:
a.單擊如下圖所示標註的按鈕,彈出【空間參考屬性】窗口。
b.在窗口中選擇投影坐標系→Gauss Kruger→Xian 1980,由於上海市經緯度:東經120度52分-122度12分,北緯30度40分-31度53分。所以選擇「120E」或「Zone40」,雙擊其中一個,這裡我雙擊「120E」作為演示。
c.在彈窗【投影坐標系屬性】中,為了避免與其他投影方式混淆,修改名稱。單擊更改→地理坐標系→world→WGS84。
d.點擊確定之後即修改完成,在自定義中就有了自己修改的投影方式,選擇該投影方式,點擊確定即完成投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