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來,市委市政府始終將治理生態環境、建設生態淄博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通過全市上下共同努力,我市的環境質量有了大幅改善,藍天常有、青山常在、綠水常流已不再是夢想。
這條央視新聞中所說的九頂山生態公園,就位於咱們淄博高新區。幾年前,這裡還是一大片採石留下的廢棄礦坑,滿目瘡痍,附近居民是看在眼裡、疼在心上。
淄博高新區寶山生態科技園區鳳凰社區居民
孟祥利:
九頂山原先九個山頭,非常漂亮,但是經過開採之後,周圍除了石頭,沒有別的東西。
淄博高新區寶山生態科技園區鳳凰社區居民
劉盈:
山上坑坑窪窪的,簡直是寸草不生。
從2016年開始,高新區投資3.5億元,對九頂山實施生態恢復。經過三年的建設,昔日廢棄的礦坑變成了鳥語花香的峽谷勝景,碎石崖體變成了造型各異的山體奇觀,一處優美的生態山地森林公園已然呈現在大家面前。
九頂山生態恢復工程綠化工程師 翟明亮:
就像自己的一個孩子一樣,從牙牙學語到現在已經能獨立地走路,我感覺這個過程是一個很幸福的過程。
不僅僅是九頂山,近些年來,孝婦河溼地公園、齊盛湖公園、花山公園、豬龍河溼地公園等等一大批生態建設工程相繼完成,使我們的家園更綠色、更宜居。
在張店區灃水鎮,一座有著60多年歷史、佔地3500多畝的赤泥山,是附近一家大型鋁廠產生的廢棄物慢慢堆積而成的,裡面含有很多有害成分,汙染環境。一直以來,這種赤泥很難進行無害化處置,因此也被稱為是「工業頑疾」。不過,有個叫於克福的當地人,卻要搬走這座大山。
山東天之潤生態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 於克福:
我們村就坐落在赤泥山下,感受最深的就是對地下水的嚴重汙染。明知前邊的路非常艱難,因為赤泥的無害化處置研發是一個世界性難題,但為什麼要做呢?也就是考慮到對家鄉的熱愛。
於克福以前經營著一家效益不錯的建陶廠,2016年,我市掀起了一場環保風暴,對200多家傳統建陶企業進行關停整治,於克福的企業也在其中。在這種情況下,於克福投入全部家當,選擇了轉型升級、二次創業,並和山東理工大學樂紅志博士團隊開展合作研發,要把這堆積如山的赤泥變廢為寶,用於生產環保透水磚。
山東天之潤生態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 於克福:
我們投資了研發經費3000餘萬元,歷經上千次的試驗與失敗,最終我們突破了鹼的含量、重金屬的含量,以及放射性,都達到了國家有關標準,實現了赤泥無害化大宗處置和產業化的目的。
除了赤泥透水磚,最近研發團隊又研發成功了赤泥生態沙石固料,赤泥利用率能達到80%到90%。如今,我市很多地方的路面鋪設都用上了於克福公司的產品。於克福說,儘管任重道遠,但他會將「愚公移山」進行到底。
山東天之潤生態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 於克福:
我們就放開手腳,在這片熱土上,盡我們所能、盡我們最大的力量,面對這座赤泥大山,我們充滿了信心,讓固廢變成資源,讓綠水青山得到保護。
國慶前夕,一場主題為「遇見最美淄博」的攝影作品展,在齊盛國際賓館舉行。參展者焦學軍說,越來越美的淄博給了攝影師更多的創作空間,而這份美麗,也讓人們更加珍惜、更加呵護、更加熱愛我們的淄博。
攝影愛好者 焦學軍:
特別是上次我在文化中心拍攝的時候,碰到了一對閨蜜、兩個姑娘,她們一直說淄博太美了。正好在文化中心出現了我愛淄博四個字母,她們就即興地舉起手臂,圍了一個愛心的手勢,我給她們拍了一張照片,我覺得那一刻我和她們真的從內心裡愛上這個城市,愛上我們的淄博。
看到照片中天藍、地綠、水清的錦繡淄博,參觀者們也都為家鄉生態環境的改善而點讚。
市民 劉紹華:
有時候你上半年去了一次,下半年一看,原來的舊貌已經變新顏了,變得非常美麗、非常漂亮,作為淄博人感到驕傲。
市民 苗玉福:
淄博一天天在變好,成為了人們宜於居住的城市,淄博人民會越來越愛護淄博,淄博也會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