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集生產、生態、生活等多功能於一體的農業休閒觀光項目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大陸一些大城市也陸續建設了許多農業休閒觀光項目園區,但由於其存在各種問題,可持續性發展能力不強。該文介紹了臺灣飛牛牧場及其規劃建設經驗,分析了大陸農業休閒觀光項目園區發展存在的問題,並借鑑臺灣飛牛牧場建設經驗,提高大陸都市農業園區可持續發展的建議。總結歸納,並借鑑臺灣農業休閒觀光項目的發展經驗,提出大陸農業休閒觀光項目發展的建議,以促進我國農業休閒觀光項目的可持續發展。
讓我一起通過視頻看看臺灣最具特色的觀光牧場——臺灣飛牛牧場
溫馨提示:視頻較費流量,建議在Wifi環境下觀看!
臺灣飛牛牧場及其功能設計
臺灣飛牛牧場是一家以乳牛養殖為主的休閒農場、地處臺中苗慄縣通霄鎮與三義鄉間、向東南離三義交流道約20km、西北約10km則可達通霄鎮市區,飛牛總面積約120畝,包括了牧草種植、乳牛養殖及約50畝的營業面積,飛牛牧場分為農業經營體驗區、休閒活動區、農業景觀及自然生態三個區,其中、農業經營體驗區分為牧野風情區飛牛廣場——大草坪親子活動區,休閒活動區分為遊客服務中心區農民研習訓練區。有機蔬菜展示區,農業景觀及自然生態區則分為蝴蝶中心,休閒農場研究發展及計劃保留區。
臺灣飛牛牧場
農業經營體驗區
牧野風情區是專供牛隻牧放、並且設置了馬舍及儲料舍、用實木圍籬、在邊緣步道設置了餵食平臺、為遊客提供觸摸機會,而飛牛廣場大草坪親子活動區則是一草地、是牧場的視野最開闊處、此處是為遊客提供放風箏及舉辦各種戶外活動的場所。
休閒活動區
客服中心區面積約4畝,此處提供門區管理停車用餐教育解說及其他服務功能設施,該區集中了牧場中主要建築、為配合牧場自然風光、其設施以自然材料為主、修葺了集中式住宿系統、同時提供鄉土性餐飲服務會議室等服務,有機蔬菜展示區則主要是展示有機蔬菜種植生產過程,農民研習訓練區則是提供蝴蝶養殖中藥藥草繁殖等農業發展研習實地訓練學習的場地,農業景觀及自然生態蝴蝶中心包括溫室及網室蝴蝶生態展示園、自然教室網室繁殖場、標本館、幼蟲培養室、誘蝶植物園、森林觀賞步道、賞鳥設施等,休閒農場研究發展及計劃保留區則是保留的發展空間。
蝴蝶中心
臺灣飛牛牧場建設經驗對大陸農業休閒觀光項目的啟示
1、大陸農業休閒觀光項目園區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大陸農業休閒觀光項目的發展和臺灣地區相比、基本處於發展的初期階段、雖已建設一定數量的農業休閒觀光項目園區、但重量不重質、可持續性不強,缺少前期科學調研。大陸已建的農業休閒觀光項目園區、自發建設多、缺少對園區的自然資源和社會文化資源的深入調查、對園區發展的外部條件(如區位交通客源市場等)也缺乏研究,農業休閒觀光項目在建設時、若未對這些客觀資源進行科學調查與評價、盲目建設、勢必會在後期競爭中失去優勢偏重景觀和旅遊規劃。
大陸很多園區在規划過程中、未充分挖掘當地的特色資源、盲目模仿國外農業休閒觀光項目的做法、導致項目設置雜亂、缺乏特色,同時在制定規劃時、景觀和旅遊方面往往是考慮的重點、而在真正對農業休閒觀光項目的可持續發展起決定作用的農產品,綜合開發和經營上缺少想法,這樣自然背離了農業休閒觀光項目園建設的初衷和現代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想法。
2、景觀營造上對農業休閒觀光項目特有的景觀風貌挖掘不夠
在景觀營造上未能充分挖掘當地特色農業資源、往往喜歡模仿風景區或其他旅遊景點景觀營造上的做法、致使一些影響農業休閒觀光項目整體風貌的景點和設施出現在園區內,這樣不僅增加了建設成本、而且還破壞了原有的自然生態風貌、甚至可能導致農業休閒觀光項目園區本質特色的喪失。
3、過多注重硬體設施建設和片面追求產值
目前很多農業休閒觀光項目園區過多重視硬體設施的建設、軟體方面(如園區居民的積極參與與服務等)注意較少、比較看重短期回報、不注重將園區內的資源進行整合、缺少可持續經營的理念。
臺灣飛牛牧場
啟示
1、科學調研合理規劃
對於產業發展的規劃、首先要對園區基址的資源進行調研,這些資源包括園區的區位自然資源社會經濟和文化資源等方面,將這些方面為作為產業規劃的主要參考指標、同時確定主要指標下面的二級指標、建立都市農業發展的評價體系,二級指標的選擇要有代表性、同時要便於獲取,例如自然資源的二級指標,可選動植物資源,地形地貌特徵,水文降雨量,土壤氣候日照等。
在指標體系構建完成後、利用層次分析法確定指標的權重、以便對各類基礎資源進行定性定量的分析研究,通過以上方法規劃人員可得出農業休閒觀光項目產業發展的方向及重點、同時也可得出這些資源對產業發展的影響程度、以便後期建設時、對園區進行合理的定位、同時也能有效配置各種資源。
2、加強綜合開發
結合農產品的特點及園區的環境對園區進行合理的定位,同時將園區內的農業資源進行提煉變成農業遊憩資源,再通過生產、生活、生態的界面進行轉換使其衍生出一些有特色的產品和有創意的服務以便創造出更多的附加價值。
例如臺灣飛牛牧場將牛奶、奶牛、蝴蝶、有機蔬菜、中草藥等農產品通過生產、生活、生態的界面轉換成特色體驗活動或衍生出有創意的商品,遊客可以製作個人創意的奶酪產品,可參與泥塑奶牛彩繪肥牛或以飛牛為主題的創意繪畫等活動,牧場還通過製作自身品牌的奶產品對外銷售,遊客可參與有機蔬菜的種植澆水除草等活動同時將成熟的有機蔬菜作為綠色食品對外銷售,設置蝴蝶、中草藥的養殖科研基地對外提供科普學習的場所,製作以為奶牛或蝴蝶為主題的生活用品、紀念畫冊、裝飾品等商品對外銷售,舉辦一些以牧場農產品為主題的比賽活動邀請遊客參與獎品為牧場特有的農產品、紀念品或免費的其他體驗活動等,在飛牛廣場——大草坪親子活動區可舉辦放風箏草地足球滑草和其他遊戲活動,在牧放奶牛的牧野風情區周邊設置茶室以便遊客能欣賞到放牧區的農業風光,可以將奶牛的糞便製作成沼氣或有機複合肥料。
3、合理利用資源
充分挖掘農業景觀資源在觀景效果好的地方設置觀景場地便於遊覽者在合適的角度欣賞到園區內自然的農業風光,避免設置一些風景區才有的景點或設施新建築,設施小品儘可能採用當地材料將園區內有特色的舊建築,保留下來使新舊融合保持園區的原始農業風貌,在建築及遊憩設施上儘可能採用自然材料。如當地石料、木材或能體現當地農業風貌的材料等,在基礎設施配置上要減少管線的埋設,避免對基地進行過多的人工建設,減少能源的消耗保持農業休閒觀光項目園區的資源能循環利用。設立沼氣池既可減少廢棄物的堆積又能以沼氣為燃料,建立廢汙水循環系統根據基地現狀利用自然溝渠或適當設置一些溼地水塘種植,能淨化水的水生植物通過自然淨化使循環後的水作為景觀和灌溉之用。
淨化水的水生植物
4、推行社區經營理念
農業休閒觀光項目園區在建設的同時除了軟、硬體兼顧並互相配合外園區居民的積極參與也至關重要,同時應具備長遠發展眼光用經營文化、經營社區的理念去建設農業休閒觀光項目園區,這一點可以借鑑臺灣的成功經驗,臺灣休閒農業的(園區)概念被賦予具有地方意義的社區理念,通過整合農場、農園、民宿或所有景點使其由點連成線再擴大成面,最終構成休閒農業園區供遊客前來旅遊消費,以此增加園區居民的收益及地方的繁榮與發展這是臺灣休閒農業走在世界休閒農業開發建設前列的重要原因,也是國內城市開展農業休閒觀光項目園區建設中很重要的部分。
結語
農業休閒觀光項目摒棄了傳統農業單一的生產模式,繼而發展成集生產、生活、生態等多功能於一體的都市型現代農業,通過對農產品的綜合開發和特色經營,延伸產業鏈使第一產業向第三產業轉移,發揮農業的多種功能,農業休閒觀光項目園區作為農業休閒觀光項目發展主要載體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農業休閒觀光項目園區的建設要以前期科學的調研為依據,客觀地對各種資源進行評價,確定園區產業發展的方向,對農產品的綜合開發和農業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是園區得以可持續發展的根本,因而要不斷挖掘園區內農業資源使其變成農業遊憩資源。
透過生產、生活、生態三個界面進行轉換可衍生出一些有特色的產品和有創意的體驗服務以便創造出更多的附加價值,通過持續的經營和引導都市消費促進經濟的增長,農業休閒觀光項目園區的景觀營造上要充分挖掘農業特有的景觀風貌,合理利用資源保持自然生態的可持續性,在建設農業休閒觀光項目園區時確保開發與保護達到和諧統一,在促進園區可持續性發展的同時實現社會、經濟、生態的可持續發展。
免責聲明:內容僅供各位學習參考,如有侵犯版權請告知,我們將及時刪除!
平臺推薦:
遊學時間:2017年3月12日-17日(6天5晚)
遊學地點:中國-臺灣
參會對象:房地產開發、民宿、休閒農業、文旅地產開發、特色小鎮等各個
行業董事長、總經理及部門管理負責人
6 天 5 夜 ★ 全程 6 天 5 晚 四- 五星酒店住宿(2 人一間房)
★ 6 早餐5 晚餐, 酒店早餐, 臺灣當地特色餐食、因行程關係午餐自行解決。
★ 在臺學習費用、參觀考察費用、交通費、講師費用、全程景點首道門票。
★ 本期參觀交流人數限定 20 人。
主辦單位:北京壹方城智匯科有限公司、汗馬研習社
遊學亮點:
原汁原味—實地考察近二十個旅遊地產開發經典項目,讓您獲得原汁原味的體驗;
三重衝擊—專題課程培訓、實地考察交流、文化體驗深入,領悟深刻,收穫全面;
高效省時—囊括各類型旅遊地產開發模式,了解旅遊地產如何定位、規劃及運營,
更深切的認識且學習借鑑;
智慧共享—智慧精英匯聚,積累人脈,啟迪思維,分享智慧,共謀發展;
行程安排:
報名遊學:
手機號:132 6180 2785 (手機即微信,備註:諮詢臺灣遊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