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學學院在過去兩年考察過臺灣、德國、荷蘭、日本的休閒農業及社區營造,並在國內舉辦了休閒農業及鄉村綜合體研討會,同學們多次提到要去臺灣學習休閒農業產業,應同學們的要求,知學學院將於9月18日-25日推出[臺灣休閒農業體驗創新之旅]第二季,帶您走進臺灣。期待和新老朋友一起出發,即日起接受報名,現在就行動,搶佔限量席位,享受早鳥價優惠!
【我們為什麼要去臺灣學習休閒農業?】
上世紀九十年代起,臺灣休閒農業進入大發展期,家庭農場聚集的區域逐漸發展成整體打造的鄉村休閒區,在發展休閒農業過程中,臺灣以日本等先進國家經驗為學習榜樣,努力尋求資源與體驗之間的巧妙結合,是臺灣農業轉型的新走向。我們所體驗的臺灣休閒鄉村遊,不僅是基於優質的產業基礎,最多見的是原址保留、修舊如舊、清新自然,贏得經濟和情感上的雙重勝利。大陸近些年興起的許多受市場歡迎的農場莊園,都源自「臺灣經驗」。
【我們去臺灣的休閒農業學什麼?】
◆ 臺灣休閒農業經營模式
◆ 臺灣休閒農業的定位和體驗
◆ 休閒農業伴手禮的品牌模式
◆ 如何針對不同客群進行農業體驗活動設計
◆ 民宿如何帶動區域發展
... ...
【此次考察,我們有何不同?】
◆ 多種休閒農業形式深度體驗-休閒農場、觀光工廠、農產品品牌營銷、民宿推動區域發展、社區營造經典項目等產業鏈的結合如何推動臺灣休閒農業的發展
◆ 三場專業講座交流-由臺灣休閒農業發展協會、臺灣民宿協會、宜蘭休閒農業發展協會針對市場策略、核心價值、民宿推動鄉村旅遊發展、農業的體驗活動設計等方面全面了解
◆ 十場經典農場案例分享-香格裡拉休閒農場、薰衣草森林、飛牛牧場、桃米社區、花露農場,掌聲穀粒、豐味果品、橘之鄉、勝洋水草……
◆ 參與者均來自房地產開發、休閒農業等各個行業,既相互關聯又各有側重,豐富的結構讓每一次的交流座談都充滿新鮮
◆ 特別安排入住-蔣介石行宮改建的禪風風格之涵碧樓;充滿書卷氣息的誠品行旅;陶藝創作家經營的劦陶宛民宿.
◆ 特別安排品嘗-臺灣最具禪意懷石料理之食養山房、重現魚市場暢快活力的新意消費形態之上引水產,日式百年老屋改建而來的樂埔町、青田七六.
··············
最接地氣,最適合中國國情,最具借鑑意義的休閒農業之旅!我們希望臺灣休閒農業的考察為您帶來新的啟迪,馬上進入我們的行程吧!
課題一:休閒農場核心價值與市場策略
特邀講師:遊文宏
臺灣休閒農業發展協會會長 | 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觀光暨遊憩管理組(博士)
在2015年臺灣休閒農業第一季的考察中,遊老師把臺灣休閒農業的現狀,運營模式、如何導入客流等多個方面為大家進行了系統的梳理,讓每個同學對自己的項目都有全面的認識和系統的規劃。
課題二:臺灣民宿推動鄉村旅遊發展
特邀講師:李青松
臺灣民宿協會秘書長|輔仁大學餐旅管理學系教授兼總務長
在2015年臺灣休閒農業考察及精品客棧研討會中,李老師將民宿在休閒農業產業中的作用及休閒農業如何與民宿互動,異業結合等方面進行了授課,讓同學們很好的了解自身項目如何利用在地資源,形成全域型旅遊模式。
課題三:農村怎麼好好玩?-臺灣宜蘭縣休閒農業歷程分享
特邀講師:柯銳傑
臺灣宜蘭休閒農業發展協會總幹事|宜蘭大學休閒資源及產業發展中心休閒農業課程講師
柯銳傑老師專長領域在體驗教育設計、休閒遊憩規劃、產品開發應用等方面,2106年在知學的課程中將現場的130多位學員全部互動起來,讓同學們體驗到活動設計的魅力。
課程大綱
1.導覽解說須具備能力|2.魅力導覽解說的秘訣
3.農業的體驗活動設計|4.社區配套的遊程規劃
課題四:從觀光果園出發-臺灣休閒農業的急先鋒
特邀講師:張清來 香格裡拉休閒農場董事長
案 例:香格裡拉休閒農場
香格裡拉休閒農場位在宜蘭縣冬山鄉的大元山麓,佔地面積為五十五公頃,農場原來只栽種果樹,後來逐步增設農產品展售區、鄉土餐飲區、品茗區、住宿度假區、農業體驗區及森林遊樂區等,而成為一個兼具採果、休閒、度假、生態等多功能的旅遊地。同時具有豐富的體驗及教育活動,吸引了海內外的客流。
課題五:薰衣草森林的品牌故事
特邀講師:林宜明 薰衣草森林事業處處長
案 例:薰衣草森林
在臺灣以夢想與勇氣打造,從一片荒蕪中所開創的薰衣草森林,締造了幸福產業的紫色傳奇,最重要的核心能力是為客人創造感動的體驗設計,更延伸出七個定位與風格截然不同的品牌。在薰衣草森林的考察中,騎木馬回到童年、手磨咖啡的溫度、一畝田的自然農法,各種不同體驗讓同學們體驗善意企業的文化理念。
課題六:休閒農業創意設計
特邀講師:林日惠 臺一生態農場高管
案 例:臺一生態農場
臺一生態教育休閒農場位於南投縣埔裡鎮,農場面積由最初的0.45公頃擴增至50公頃,集合花卉造景、自然生態與悠閒住宿之休憩場所,視野面積數千公頃,為臺一相關事業體多元化發展後所衍生出來的體系之一。這裡有一座全亞洲最大的蝴蝶生態館和甲蟲生態館、押花生活館、親子戲水區、浪漫花屋、可愛動物區、渡假木屋、景觀花園及各類生態標本區等。除了休閒、觀光外,這個生態休閒農場還具有生態教育的功能。臺灣中小學每年都有戶外教學的科目,而臺一生態休閒農場則是很多學校戶外教學的固定基地。
課題七:飛牛牧場的場區設計與環境教育
特邀講師:徐白龍 飛牛牧場董事長特助
案 例:飛牛牧場
飛牛牧場是一個以乳牛養殖為主的休閒農場,經營面積120公頃,現有服務設施面積計50公頃。除了生態豐富,飛牛牧場還用心經營「美學」。飛牛牧場前身為中部青年農村,剛開始由於能源危機等原因,經營十分困難,受到日本休閒牧場啟發,決定轉型開放做觀光。飛牛的理念是要做到三個零距離:動物和人零距離、森林和人零距離、快樂和人零距離,並透過三生(生活、生產、生態)一體、三育(培育、保(復)育、教育)並重的發展策略永續經營,寓教於樂,提供客人身、心、靈全方位的休閒體驗。
課題八:休閒農業中的文創力量-水草產業的模式
特邀講師:勝洋水草休閒農場高管
案 例:勝洋水草
勝洋水草農場將產品定位於水草,形成了休閒農業完整產業鏈模式。勝洋水草位於宜蘭縣員山鄉尚德村,早期經歷過鰻魚養殖,後來轉為水草的大本營。以前是為了生計一頭栽進水草養殖的世界,現在因為想與更多人分享水草,才將植栽場轉型成休閒農場,也成立了水草文物館、打造水草主題餐廳,主打水草創意料理。同時農場裡設有DIY體驗區,可以製作藻球、魔術花、水草杯、生態瓶等等多樣項目。
課題九:花卉帶動產業鏈消費升級模式
特邀講師:花露休閒農場高管
案 例:花露休閒農場
這是臺灣苗慄一家以花卉為主題的農場,農場內的庭園造景皆是透過農場主人精心設計打造而成。農場內有一個最天然的香草能量花園;這裡還有花露休閒農場的特色之一,同時也是臺灣唯一的精油博物館,館內介紹很多不同的香草植物,也介紹香草植物精油萃取過程,並讓遊客親手體驗提煉精油;花露休閒農場裡設計了夢幻之城--精油城堡,城堡有多種特色民宿供選擇,如玫瑰花王后房、桐花房、香氛房皆十分舒適浪漫,令入住者釋放壓力。
課題十:從桃米青蛙村到埔裡蝴蝶鎮
特邀講師:廖嘉展 臺灣新故鄉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1999年臺灣9·21地震後,一對夫妻記者廖嘉展和顏新珠,創辦臺灣新故鄉文教基金會,與在地居民一起打造出一個「社區理想國」,成為一村一品的經典案例。來到桃米社區,村民導覽的講解讓人大吃一驚,用村民自己的話說「原來我只是一個拿鋤頭的農民,感謝桃米社區為我帶來了第二次生命。」桃米社區改變的不僅僅的是一個社區,而更多改變的是社區人的觀念。
廖嘉展老師說「通過社區的彼此合作、資源互換、社群參與,整個社會就會產生一種新的力量,如果更多人參與,社會就會變的更好」。
重點學習:
桃米青蛙村的建設歷程;桃米青蛙村的運營模式。
課題十一:文化品牌如何推動農產品發展
特邀講師:周倩如 掌生穀粒高管
案 例:掌生穀粒
掌生穀粒向內深度探索,以精緻且細膩的手法創造臺灣農產品的附加價值,向外輸出文化,傳遞臺灣在地生活的文化價值。這個農學品牌既照顧到產地的「生意」使之生生不息,並且,藉由經營過程中的紀錄與傳播,提升產品形象、深化產品價值。
課題十二:文創與農產品的結合行銷之路
特邀講師:郭紀舟 | 豐味果品執行長
案 例:豐味果品
文化創意產業正在迪化街萌芽,豐味果品就是其一,它屬於「聯藝埕」底下的商店,所販賣的東西較一般文創產業不同--它賣「文創水果」。豐味果品從網絡起家,之後才到迪化街開店。豐味果品會在每箱水果內附上一張卡片,上頭印著果農的照片以及水果的產地及其他信息,用設計、藝術及包裝來凸顯文創水果的特色,把水果當精品去營銷。
課題十三:愛的味道-從橘子廠到觀光工廠
特邀講師:林鼎剛 橘之鄉觀光工廠高管,第二代接班人
案 例:橘之鄉
橘之鄉的「鄉長」林枝漫與洪美芳夫婦,於民國七十二年設立金棗加工廠,民國七十九年又成立「橘之鄉蜜餞形象館」,橘之鄉是一處以現代化生產設備製作金棗蜜餞加工生產地,也是一處結合地方風情與金棗文化的現地展館。國內第一家蜜餞觀光工廠,除了展售各式精緻美味的蜜餞禮盒外,設計簡單明亮,將金棗蜜餞與蘭陽文化及土地緊密相連。
→日月潭涵碧樓
涵碧樓是臺灣鄉林集團收購原來的「總統蔣公」行館改建的,涵碧樓總樓地板面積約八千建坪,總投資額新臺幣18.6億元。走進以「Ongoing Style」為建築形式涵碧樓,不僅體驗的是建築的風格,更多感受到服務的魅力。
→誠品行旅
臺灣的誠品書店不僅是當地文化地標,更是諸多掙扎在存亡邊緣的實體書店的「精神標杆」。在誠品書店創始人吳清友看來,書店從來就不只關乎賣書,而是營造一種獨特的空間——享受文藝生活、與自己獨處。如今,吳清友把這個空間延伸到了旅館。誠品行旅座落於臺北松山文創園區內,第一家整合人文閱讀、文創展售、音樂電影、綠意自然,體驗生命感動的旅館。旅館大廳按照圖書館的理念設計,房客隨時可以來這裡,自由自在地閱讀。旅館設有104間人文風格客房,主題自然是書。
→上引水產
致力重現魚市場的暢快活力,並擺脫以往市場紛亂的印象,希望讓失落的人群重回市場,讓新的一代體驗市場中人情交流的熱鬧氣氛。通過600坪空間共規劃10個主題區域,透過批發自營、產地直送的模式,達到質量把關、價格合理透明的多重效益,讓一般消費者與業務型顧客都能購有優質且超值的商品。集合水產、超市、主題餐飲、居家美學等項目,一個充滿新意的消費型態,提供多元接口的購物樂趣,美好生活的整合參考。
→食養山房
遁入南宋山水意境,食養山房座落松林間,布局簡單,意境深遠。沒菜單的食養山房,賣的是健康料理,每一道菜品都搭配著不同的器皿,這所靠口耳相傳的方式經營的餐廳讓人流連忘返。
→樂埔町
一棟荒廢的百年老屋改建而來的日式庭園餐廳,這裡的食材每一樣都是精心挑選,每道菜都美得像幅畫,讓食客永遠都能嘗到驚喜。
→紙教堂
一座來自日本的紙教堂,從單純的異地重建,發展成以它為主體成立的「新故鄉Paper Dome見學園區」的完整社區,將一個傳統沒落農村漸漸變成了結合有機農業、生態保育和休閒體驗的教育基地。
→劦陶宛民宿
劦陶宛女主人是國內小有名氣的陶藝創作家柳燕,將簡約藝術融入生活中,可以說是『新社劦陶宛』建造時的中心思想,處處呈現藝術、體現自然;每個區域取名與風格亦與陶藝息息相關,設有玩陶區、拉坯區、休憩庭園、用餐玻璃屋、陶藝展示區…等不同區域,甚至可以親身體驗一下拉坯、捏陶藝術創作。
→青田七六
青田七六是日治時代的建築,於1931年落成,原是日本教授開發興建的,1945年至2007年則由著名地質專家、臺灣大學馬廷英教授居住於此。2006年定為市定古蹟,命名為國立臺灣大學日式宿舍-馬廷英故居。 青田七六古蹟再利用,將古蹟對外開放為餐廳,可以來到這裡喝個下午茶,享受這裡檜木的香氣、塌塌米的舒適、迷人的復古物品。
註:具體行程安排以實際情況為準
【我們和誰一起去?】
★ 各級政府以及新城鎮建設的相關部門負責人。
★ 房地產投資、休閒農業、旅遊規劃等企業高管。
★ 休閒農場、精品客棧及農產品研發及營銷從業者。
★ 農場設計、客棧設計、建築設計、景觀園林、室內設計等企業及設計院中高層負責人。
希望大家通過實地參觀考察,與專家們一路同行,深入交流,多角度、全方位地直觀了解休閒農業的思路、運營與管理,進而大有收穫,滿載而歸!
【團員招募中,快來報名吧!】
主辦單位:知學學院
出發時間:2016年9月18日 -9月25日
集合地點:誠品行旅
考察城市:臺北、宜蘭、臺中、南投、苗慄
截止報名日期:2016年8月18日
8月3日之前報名的朋友可享受早鳥優惠,繳費的時間將影響最終名額的優先權!
報名聯繫人(手機&微信):
劉巍 13810074185 / zhixue815
(微信客戶端」添加好友「中搜索微信帳號:zhixue815,即可出現聯繫人進行添加,
或掃描以下二維碼,添加為好友,解答您的所有問題。)
【聽聽往季學員怎麼說?】(部分學員)
與同行共赴臺灣,
探討專業,體驗文化,
春暖花開,讓我們共享精神饕餮!
【知學學院國際遊學回顧】
2016年6月【臺灣民宿深度探索之旅】第一季
2015年9月【臺灣休閒農業之旅】第一季
2015年、2016年【德國荷蘭休閒農業遊學】第一季,第二季
2015年1月【日本經典養老地產模式考察】
2014年、2015年【德國養老地產遊學】第一季、第二季
2014年、2015年、2016年【臺灣文創之旅遊學】第一季至第五季
2014年11月【美國可持續城市遊學】
2014年4月、7月【東南亞遊學】第1季、第2季
2016年4月【知學德國荷蘭休閒農業遊學第二季】掠影
2015年9月【臺灣休閒農業之旅第一季】掠影
2015年4月【知學德國荷蘭休閒農業遊學第一季】掠影
--
【關於知學學院】
知學學院成立於中國房地產行業從零售型向經營型轉變這一波瀾壯闊的大時代,目標是成為中國經營型地產領域最好的商學院,以「愛是最好的經營」為辦學理念,培養房地產項目高層管理人員完成「從開發到經營」的轉變。
學院專注養老地產、度假地產、產業園、休閒農業、文創與城市更新、商業地產等經營型地產領域,以經過檢驗的實戰案例教學為特色,匯聚業內超過1000位一線實戰專家組成強大的師資力量,通過創新的教學形式,培養房地產項目操盤手及相關產業鏈實戰高管,教學效果在業內獲得良好的口碑,形成了學院自身獨特的優勢。
學院開設研討會、工作坊、工作營、國內遊學、國際遊學等不同類別的50餘門專業課程,累計培養經營型地產領域高層管理學員超過3000名,並形成以知學校友會為核心的遍布全國的強大校友網絡,幫助校友及校友企業不斷取得更大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