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十一郎」
你沒看錯,這是我市實驗小學一位一年級新生的名字~
家長取名的時候,是怎麼考慮的呢?
記者採訪了肖十一郎的媽媽吳女士:「因為孩子爸爸姓肖,我們就取了這個名。」吳女士說,「肖十一郎」這個名字在他們那個年代比較有名,當時夫妻兩都不知道出生證上填了名字就要落戶,於是,兩人很隨意地想了這個名字。
當記者詢問吳女士他們夫妻倆是否喜歡電視劇《蕭十一郎》或者武俠時,她表示並沒有。「既然取了這個名字那就這樣用吧,而且大家對我兒子的這個名字都比較容易記住。」
吳女士說,自從兒子上了幼兒園,家長看了兒子的名字都是過目不忘,在小學開學第一天,家長和同學得知肖十一郎是他兒子時,都在說「原來你就是大名鼎鼎的肖十一郎啊!」
對於這個名字,肖十一郎本人也非常喜歡。「我們原本在他小學前準備改名,但他自己不願意改,我們也就沒改了。」吳女士說。
新學期開學了,記者在走訪市區部分小學時發現,在一年級新生中出現了不少有意思的姓名。不僅有充滿個性的「肖十一郎」,也有簡單好記的「周墨」「江萊」「翁馨」,還有十分流行的「子」「梓」「籽」……
可見,如今的家長在取名上越來越年輕化,也越來越有想像力了,他們追求個性、自然,只要有趣順口就會給孩子取各種各樣的名字。
讓我們一起看看今年孩子們都叫什麼樣的名字吧↓↓↓
生僻字型:
老師特意查字典找讀音
彧(yù)、雼(dàng)、釔(yì)、玳(dài)、幃(yì)、苡(yì)、芓(zì)、嫿(huà)、鎰(yì)……
如果這樣的字出現在你班級孩子的名字中,你會認嗎?你沒看錯,這些字都是記者在市區部分學校一年級新生名單中看到的字。
對於這些生僻字,學校語文老師也要查字典才知道正確的讀音。「有好些孩子姓名中有生僻字,如果不事先查詞典,還真容易在課堂上念錯呢,那就很尷尬了。」市區一所學校有著15年語文教齡的陳老師說。
對於英語老師來說,這些生僻字就更不友好了。一位剛剛帶一年級新生的孫老師告訴記者,為了讀名字時候不鬧笑話,她連夜查了字典,做了注音。
對於家長來說,之所以給孩子取生僻字,最主要是為了避免與其他人重名。
市民林女士的孩子叫煷洐,她告訴記者,「我兒子的『煷』字雖然平時不常見,但音同『亮』,大部分人還是會讀正確的,我不希望孩子的名字成為大家都取的名字。」
四字型:
多是父母姓氏加一起
記者查看一年級新生名字時發現,原來經常可見的兩字名越來越少,而是三字名居多,四字名也有不少。
在蓮都區大洋路小學城西校區419名新生中,兩個字名字的有24人,只佔5%,四個字的有6個,佔1%,其他389個同學名字都是三個字,佔92%。
今年的新生名單中,幾乎每所學校都有幾個四字名的孩子。除了「肖十一郎」這樣個性鮮明的名字,大部分的四字名要麼本身就是雙字複姓,比如「端木晨軒」「歐陽赫笛」,要麼是把爸爸媽媽的姓加在一起,再加兩個字的名,比如「葉佳陳婕」、「葉佳陳妤」是一對雙胞胎,還有「王陳予翰」、「毛陳義凱」等。
蓮都區劉英小學的周老師告訴記者:「年輕家長取名在乎寓意,這既是父母間的一種互相認同,也表達了這個孩子延續著兩個家族的希望。」
經周老師這麼一「點撥」,記者查看部分學校新生名單,果然看到不少「新款」雙字複姓。比如,「朱王心如」、「張鄭箬希」、「舒劉戀」、「雷黃戀」……
流行型:
流行字在名字中使用頻率很高
在新生名單中,記者發現「子」和「籽」成了流行字。例如「zǐ xuān」「zǐ ruì」「zǐ háng」和「zǐhán」。粗粗一看,這些名字好像都差不多,但仔細一品,其實每個名字都不一樣。
在蓮都區人民路小學同一個班級中,叫「zǐ ruì」的有三個孩子,其中兩個是男生,一個是女生。
據記者觀察發現,男生父母熱衷取 「子(梓)軒」「子(梓)睿」「子(梓)航」,女生家長則偏愛「梓萱」「芷涵(函)」。以往女生姓名裡常見的「婷」「娜」「倩」,已逐漸被「欣、涵、紫、妍」取而代之。男生家長們則比較偏好「宸(晨)、宇、軒、睿、浩(皓)、航」,從名單上看,有很多名字都是跟這些字各種排列組合的。
記者|呂愷
編輯|藍倞 責編|丁罡
來源:處州晚報申明: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