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買買!瞄準中國市場消費新趨勢 海外商家推出特色產品和服務

2020-12-22 央視財經

(央視財經《第一時間》)經過十年的發展,雙十一也成為「買全球、賣全球」的平臺,國際化程度逐漸提升。 海外電商參與雙十一的熱情也在不斷增加。

美國:電商提前備戰雙十一 訂單增加四倍多

北京時間11月7日的凌晨1點左右,距離雙十一還有整整4天的時間,有一些電商已經跟著忙了起來,在亞米網美國新澤西州的倉庫,周圍是各種各樣的貨箱,大家都在繁忙地工作著。

亞米網號稱是北美地區最大的專門銷售亞洲商品的電商網站,今年已經是他們第六年參與到雙十一的促銷活動中了,根據他們以往的經驗,一般雙十一都是他們一年當中銷售最繁忙的日子之一,單日的銷售額可以達到的4-5倍,比如去年就在雙十一這一天處理了2萬單,出貨量達上百噸,而今年而為了準備雙十一的到來,他們從8月份就開始從亞洲各個供貨商的手上下單備貨,聽說他們現在北美兩個庫存的貨存已經達到1000萬美金的水平,是平時的兩三倍。

中澳物流企業共建物流中心 縮短跨境物流時間

澳大利亞也是中國消費者海淘的重點國家,為了提高商品的通關實效,澳大利亞和中國的物流企業開展了合作,共同在雪梨 建立了訂單履約中心,集倉儲、發貨、通關於一體,幫助海外商家一站式處理訂單需求。海外商家把直郵貨物提前存入當地履約中心倉庫,由倉庫完成管理、打包工作。這樣一個普通的海淘直郵單,物流時間可以從原來的兩周縮短到最快5天以內。

為了迎接「雙十一」的銷售高峰,今年各個海外商家也都全力投入,不僅為中國消費者準備了十分别致的特色產品,還推出措施來保證海淘商品的質量、解決物流痛點。

日本傳統制香企業首次參與雙十一促銷

為了能夠在雙十一期間分得一杯羹,今年不少日本傳統企業也開始躍躍欲試。擁有440多年制香歷史的日本香堂公司今年決定首次通過跨境電商平臺,參與雙十一活動,共推出了以線香為主的130多種香料產品。為了確保雙十一的銷售庫存,今年下半年以來,公司儲備了大量原材料,並將產量提升至了平時的三倍。

日本香堂公司社長 土屋義幸 :香味這一產品的特性很難通過線上宣傳方式來表現,之前我們很少參與線上銷售,希望通過雙十一讓中國消費者接受我們的產品,現在工廠非常忙碌,接近滿負荷運轉。

日本:產品銷售旺 部分地區紙箱缺貨

據日本經濟產業省推算,2018年日本到中國的跨境電商市場規模預計將超過1.6萬億日元,約合960億人民幣。今年雙十一銷售旺季前,商家們的大量備貨需求,也在短期內進一步加劇了紙箱等包裝材料的消費量,導致日本部分地區已經開始出現紙箱缺貨現象。

韓國商家推出商品正品認證服務

為了確保海淘商品的質量、解決海淘族頭疼的運費貴、配送時間長等問題,今年韓國電商首次推出音像製品正品認證服務,郵寄商品時會附帶正品認證卡,只要用手機掃描QR認證碼,就能確認音像製品的真偽。另外,他們還推出商品合併配送服務,同一個海外客戶訂購的多種商品,只要不超過30公斤,都將合併包裝後配送,能為客戶節省八成左右的國際運費。韓國流通業界預測,今年「雙十一」韓國產品的銷售數量有望同比增長八成以上。

轉載請註明央視財經

相關焦點

  • 日媒:「爆買」成日最熱詞 形容中國遊客買馬桶蓋等
    其中,日本最大免稅店Laox、日本花王、日本知名母嬰集團AKASUGU成為該國成交排名前三位商家。據日媒消息稱,就在近日,日本舉行「2015 U-Can新語-流行語大獎」評選,「爆買」一詞摘得「日本年度詞語」桂冠。該詞被日本坊間用以形容大批中國遊客乘巴士抵達東京購物區免稅店、狂買電飯鍋和高科技馬桶蓋等購物行為。
  • 確定性的服務、消費和體驗,十一京東家電安心買放心用
    確定性服務降低消費者試錯成本十一將至,消費的黃金季節自然引來商家們層出不窮、眼花繚亂的促銷方式。可是,當消費者最終厭倦了定金膨脹、蓋樓、集卡等一系列「眼花繚亂」的神奇操作,最後卻只獲得幾毛錢優惠後,消費市場上能比拼的,就只有服務了。
  • 跨境網購消費報告:買海外的東西得像買國內的東西一樣安心
    「未來一年,中國消費者主要考慮跨境網購的海外商品,排名前三的分別為:服裝、美容護膚產品、手提包/背包。」這是第三方數據機構尼爾森最新發布的《2015跨境網購消費報告》揭示出的一個重要趨勢。 這份報告顯示,通過購物網站購買海外商品已經成為中國人獲取洋貨的主要渠道(超過線上代購、國內商場購買純進口商品等其他方式)。
  • 從「淘便宜」到買品質 十年「雙十一」折射中國消費變遷路
    新華社上海11月11日電題:從「淘便宜」到買品質 十年「雙十一」折射中國消費變遷路新華社記者高少華、龔雯2009年11月11日,淘寶商城以「光棍節」促銷名義首創「雙十一」購物節,當時很多人都沒有想到,這一天會成為影響未來消費的「大日子」。
  • 新華社:從淘便宜到買品質 十年雙11折射中國消費變遷
    十年來,「雙十一」早已超出一場普通的全民購物狂歡,它所代表和折射的是中國經濟轉型、社會消費升級的巨大改變和生動縮影。買多少:交易額持續攀升凸顯中國巨大消費潛力一次創意營銷,開啟了一場商業傳奇,在吸引無數眼球的同時,持續飆漲的交易額也印證著中國網絡消費的無限潛力。
  • 新媒:中國消費者網上買日貨 但不知買啥"有範兒"
    摘要:新媒稱,日本東京秋葉原電器街的商鋪還沒開門,大客車就已到達,中國遊客們從車裡蜂擁而出,準備大肆購買馬桶蓋、電視機、電飯煲等各種產品。日本電子商務網站樂天也開闢中文、韓文和英文版的日本購物網站,以捕捉中國市場的巨大商機。
  • 中國市場一年減少178億件 消費者不愛買衣服了?
    從市場上陸續興起的一些租衣APP、小程序到各類二手服裝的線下門店、線上交易平臺和專營商,人們在服裝交易上探索著更多可能性,買新衣不再是唯一的選擇。  這樣的新趨勢與數據相互映照著服裝行業正面臨的變化。
  • 外國人搶起中國貨 海外消費市場刮「中國旋風」
    海外網12月8日電 從「雙11」到美國「黑色星期五」,再到即將到來的「雙12」,海外消費市場正掀起一波又一波的「中國旋風」。電商在全球範圍內崛起,不僅讓中國民眾享受到了更豐富的購物選擇和更便捷的購物體驗,也讓海外消費者更充分地享受到了中國紅利。
  • 什麼值得買發布《消費幸福趨勢報告》 提出6大新趨勢
    11月25日,值得買科技旗下消費內容社區什麼值得買,正式發布《11.11消費幸福趨勢報告》。報告以疫情後的第一個「雙11」期間(2020年11月1日-11月11日)什麼值得買平臺的真實消費數據為依據,系統梳理並直觀展現了中國大眾消費市場正在發生的諸多變化,以期為整個行業的未來發展提供參考和助力。
  • 花高價購買求職服務,就能「花錢買省心」?
    一些求職服務產品不僅聲稱能提供修改簡歷、面試培訓、企業內推,甚至還能提供「保OFFER」等服務高價購買求職服務,就能「花錢買省心」?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趙琛閱讀提示就業壓力不減、招聘信息繁多……一些人瞄準求職者「花錢買省心」的心理,推出了付費求職培訓產品。
  • 雙11國貨出海攻佔全球市場,海外買家成噸購家具馬桶一次買四個
    據了解,天貓出海項目早從2016年9月就開始在內部孵化,以一攬子式的解決方案,為國內的優質商家提供交易、物流、支付、翻譯服務,以助力中國品牌低成本、低門檻拓展至海外市場。「整個阿里零售的部分,我們做事情,一般不會說憑空想要做一個什麼東西出來,是看這個市場和消費的狀態需要什麼,我們才會順勢而為地去做。」上述人士說。之前兩三年的時間裡,天貓在海外更著力於「做買家端的市場」,了解海外消費者的需求,拓展儘可能多的流量管道,給消費者在支付端和物流端提供便利和服務,在比如像香港這樣沒有特別大的語言問題的市場,天貓已經積攢了很好的流量基礎。
  • 冰箱買什麼牌子的好 認準這幾個買不錯
    三星電子通過推出蒸汽烤箱和自動吸塵器等新型產品不斷確立其作為數碼家電企業的形象。在由高檔產品與普及型產品構成的家電市場,三星電子一方面賦予消費者高檔品牌的形象,另一方面在新興市場採取符合當地生活文化的個性化技術戰略。三星近些年開始投入智能冰箱行列,推出的品道智宴冰箱吸引了無數消費者的目光,不過定價太高是三星冰箱一直以來銷量不太突出的重要原因!
  • 日本多重心態看中國人「爆買」:欣喜之餘憂心重
    中國遊客的「爆買」悄然改變著日本商家。為迎合中國「金主」,日本企業逐漸做出三大改變——「壕」字當先,價格吉利,打包販賣。據日本富士電視臺報導,日本企業已把客戶悄悄鎖定在中國「土豪」身上,不僅推出售價2億日元的純金手工茶藝用具,在產品定價上也故意選擇受中國人偏愛的「6」和「8」。一些日本企業甚至「越界撈金」,有服裝業大佬公司竟推出新型保健品。
  • 商家打造「紳士節」,買父親節禮物優惠多
    商家打造「紳士節」,買父親節禮物優惠多 2020-06-22 02: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一件「稀奇」襯衫看「消費升級」 30年前只能出國買
    見習記者賴鑫琳攝中國館將展出代表中國鐵路先進水平的「復興號」列車模型。本報記者蔣迪雯攝  你買的第一件進口商品是什麼?你去哪裡買進口商品?你想買卻買不到的進口商品是什麼?進博會雖然是專業展會,卻與每個人息息相關。有很多普通人感興趣的進口商品和服務,很可能會通過展會的牽線搭橋,在展會結束後來到中國,進入中國消費者視線,並被選購進入家庭。
  • 中國人海外爆買減少,千億美金購買力大回流,這場消費盛世可持續嗎?
    據摩根史坦利發布的《消費者與中國的「居家經濟」》報告預測,在2015年~2019年間,中國消費者每年平均在海外消費2600億美元。由於海外疫情持續擴散,出入境旅遊購物難以快速恢復,其中一部分將回流至境內。大摩預計,2020年回流的消費總量可能達1400億~1650億美元。
  • 中國遊客「爆買」日本:馬桶蓋降溫感冒藥成新寵
    這是網友對國慶長假中國遊客大量湧入日本購物的調侃。今年國慶假期,海外遊升溫,日本成為中國遊客主要海外目的地之一,中國遊客在日本瘋狂購物現象,成為日媒報導的熱點。而在微博、微信等社交網站上,中國遊客湧入日本購物的照片也頻頻刷屏,據稱日語裡還出現了一個專門針對中國遊客的新詞:爆買。這樣的「爆買」也在網上引發廣泛熱議。
  • 315金融產品檢閱臺|含中症的重疾險和海外醫療險到底值不值得買?
    事實上,國內保險業很多創新產品和技術都是由外資保險公司率先推出的。如中宏保險2000年在上海售出中國第一張分紅保單,2002年中保康聯成為第一家在我國境內嘗試經營外匯保險業務的公司,2010年,滙豐人壽推出第一款海外醫療保險,2016年,中美聯泰大都會人壽在一款電銷重疾險產品中,首次引入中症的概念等等。
  • 買它!買它!!買它!!!
    5大主題400餘個活動吃喝玩樂購盡現成都煙火氣圍繞五大主題,全域成都「商+旅+文+遊+購+娛+體」各大消費類商家聯動推出了折扣力度大、參與體驗感強、滿足新興消費需求的各類活動400美味留香品成都:涵蓋餐飲美食、甜品茶飲、特色小吃、美食特色街區、購物中心和商場超市餐飲美食類活動;
  • 新常態下有新消費 跟風買東西的時代過去了
    2014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對於經濟新常態下的新消費趨勢,中央下了如此的判斷。那麼,相較以往,人們的消費有什麼新的變化?什麼產品受到大家青睞?消費人群、消費方式又和以往有什麼不同?這背後,隱藏著怎樣的中國經濟變化邏輯?1 春節新消費還有半個月就是農曆新年了,又到家家戶戶辦年貨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