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發布了《大中小學勞動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以下簡稱《大中小學勞動教育指導綱要(大中小學勞動教育指導綱要(試行))》針對學校,重點關注什麼是勞動教育、教什麼、怎麼教等問題,細化相關要求,加強專業指導。據記者了解,去年5月,廣州市出臺了《幼兒園》和《廣州市中小學勞動教育指導綱要》。建議小學生一日三餐,初中生可煲湯,高中生會理財等,涵蓋家務、班級作業、社會服務、職業體驗、科技創新實踐等方面,希望勞動教育能延伸到學生的學習和生活中。廣州市不少中小學越來越重視勞動教育,開展了各種勞動體驗和實踐活動。
初中應該學會簡單地修理家具和電器。
教育部發布的《指導綱要》強調,勞動教育要注重課內課外相結合。
在開設勞動教育必修課時,應在課外活動中安排勞動實踐活動。中小學課外活動和家庭生活的工作時間,小學1——2年級為2小時,其他年級為3小時。職業院校和普通高校要明確生活中的工作項目和時間,並將其納入學生的日常管理中。
小學低年級的主要內容是個人生活,包括完成個人物品的分類清理、簡單的家庭清潔和垃圾分類等;參與適當的班級集體勞動,積極維護課堂內外的環境衛生;小學中、高年級開展以校園勞動和家庭勞動為主要內容的勞動教育,包括參與家庭清潔、儲存整理、製作簡單的家庭聚餐等,學習1——2種生活每年技能;參與校園衛生清潔、垃圾分類處理、綠化美化,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適當參與社區環保、公共衛生等公益性勞動;初步體驗種植,學會了如何與他人合作進行簡單的生產比如育種和人工生產。
初中階段要安排勞動教育內容,開展職業啟蒙教育,實現勞動創造美好生活,培養自覺、勤勞、勤勞的勞動質量安全意識,增強公共服務意識和責任心。
讓學生每天承擔一定量的家庭清潔、做飯、美化家居等勞動,進一步培養自理能力和習慣,增強家庭責任意識;定期開展校園區域清潔美化,以及助殘、敬老,扶持弱者等服務性勞動,初步形成對學校和社會負責的態度和社會公德意識;適當的經驗包括金工、金工等服務生產過程中的勞動和傳統手工藝包括木工、電工、陶瓷藝術、布藝等,我們嘗試簡單維修家用電器、家具、電器,參加種植、養殖等生產活動,學習相關技術,初步獲得專業經驗,初步形成職業生涯規劃意識。
普通高中注重豐富專業經驗,開展服務勞動和生產勞動,包括引導學生不斷開展日常生活勞動,增強生活自理能力,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選擇服務崗位,體驗真實的崗位工作過程,獲得真實的職業經驗,培養職業興趣;積極參與大型活動、社區建設和環境建設,通過保護等公益活動,增強社會責任感和奉獻意識,協調勞動教育和通用技術課程的相關內容,從工業、農業、現代服務業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項目中獨立選拔1——2名生產性勞動力,經過完整的實踐環節,提高創新能力和物化能力,培養吃苦耐勞、精益求精的素質,增強職業生涯規劃的意識和能力。
廣州:網絡教育時期,廣州開展勞動教育。
勞動教育方面,廣州市於2019年5月率先出臺《廣州市中小學勞動教育指導綱要》。
其中,「初中生會煲湯」是當時的熱門話題。
許多學校因地制宜地調整措施,為孩子們更多地參與勞動創造條件。初二有一種小菜。學校在教學樓頂上開闢了一塊菜地,將菜地分成32塊菜地,按年級分包給班級。播種、施肥、除草、澆水由教師、家長和孩子共同開發。附屬中學的許多班級都有每月舉行一次集體生日聚會的傳統。一些學生會用自己的蔬菜搭配簡單的沙拉,全班同學一起享受勞動成果。
不僅如此,職工宿舍樓頂開闢菜地,老師們在課餘時間種菜,全校形成了熱愛勞動的氛圍。天河區奧林匹克體育東小學從一年級孩子踏進校門,以潤物無聲的方式開展勞動教育。每周兩次,晨讀的內容是弟子規。教師會選擇一些與勞動有關的內容,讓孩子們背誦和學習勞動的概念和方法。在周三下午的綜合實踐課中,許多內容都與勞動有關,每月都有不同的勞動技能培訓。
今年9月,孩子們剛入學,專注於如何收拾書包。10月份的主題是如何掃地和拖地,11月份的主題是如何鋪床。」10月份,我們組織了兩個班的孩子打掃兩個音樂教室,孩子們一起工作,很開心。後來,他們對在乾淨的音樂教室裡上課感到非常自
豪。」學校老師李崢姝說。
今年3月至5月的網絡教育期間,他們還沒停止勞動教育。
廣州電視課堂綜合實踐課有勞動內容。荔灣區勞動技術學校的王旭東老師在初一綜合實踐班給學生們介紹垃圾分類。她告訴記者,綜合實踐課的主題基本上源於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會遇到的問題。除了生活垃圾,我還要給家人做一道菜,我要煮廣東湯,我要學嶺南茶藝等等。這些課程不僅深受孩子們的喜愛,也深受家長們的喜愛。它們已成為家庭娛樂課程,並被列入熱門課程名單。
父母傾向於把勞動教育放在「崗位選擇」中。
與學校相比,很多家長對勞動教育重視不夠。
許多孩子衝進各種補習班和特殊班,沒有時間工作。雖然一些家長意識到勞動教育的重要性,但他們缺乏要求孩子堅持下去的決心。
李女士孩子的家長今年上小學二年級。她最初要求孩子們每天洗內衣和襪子。孩子做完作業,練鋼琴練到快10點,可以讓孩子睡覺。
」我知道培養自理能力重要,如果跟學習、練琴、上輔導班、休息等產生衝突,家長好像自然會放棄勞動這個部分。勞動。」
有些老師別無選擇,只好說是放學後值班。
有些家長不太注意。他們時不時以孩子想上課外班為由請假。」我認為這不僅是培養良好的工作習慣,也是一種責任感。對於請假的當班孩子,我要求第二天補課。」老師說。
教育工作者認為,正確定位和理解勞動教育尤為重要。勞動教育不僅是一種技能的學習,更是一種價值觀的培養。
重點不在於學習,而在於鼓勵動手,培養興趣,從而了解生活和生活的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