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家庭都有他的生活軌跡,在以前男主外女主內。而現在大多都是,年輕男女在外打拼,老人在家照看孩子。特別是一些職業心重的媽媽,當產假一過,就立馬回到職場,綻放自己的光彩,而將剛滿月還在哺乳的孩子交給老人帶。
曉麗是一位事業心非常重的女性,她的工作能力,一點也不輸給老公。在三年前,她生下孩子六個月後,就重新又步入職場,將孩子交給婆婆照看。剛開始還有些不放心,後來發現,婆婆將孩子帶得非常好,於是懸掛著的心也落了地,安心的工作。
有一次,曉麗心血來潮,想和孩子一起睡,本和孩子說得好好的,孩子也答應了。可一到晚上,孩子就哭著喊著要奶奶,要和奶奶睡,怎麼也不願和媽媽睡。
面對孩子對奶奶的依賴,曉麗有些吃味,可想著平時自己帶著少,下班回來也是抱抱孩子、親兩下,就和老公聯絡感情去了,忽略了親子互動。
曉麗也知道,自已可能是好員工、好老婆,卻不是一個好媽媽。在此後,曉麗也儘可能的多陪陪孩子,特別是晚上,總會給孩子講睡前故事。漸漸孩子,有時候也會提出要和媽媽睡了。
孩子最初的依戀,是媽媽的味道,能時刻給孩子安全感的也是媽媽。因為十個月的母子連心、骨肉相連,讓彼此早已熟悉和習慣彼此。但有很多家庭敗給了現實,想要給孩子和家人更好的生活,就必須趁自己年輕,卯足勁的努力幹。所以趁老人能幫忙帶孩子,自己有足夠的時間去奮鬥。
但三歲以內的寶寶不宜跟老人睡,這一種傷害隱匿得很深,或許十年後的青春期才體現
1、老人的溺愛,容易驚醒寶寶,從而影響身體發育
人到晚年,睡眠質量總會有所下降,很多時候,稍微一點響動都能驚醒,醒後又難入睡。眾所周知,0到3歲的嬰兒擁有良好睡眠,是有利於促進智力發育和生長發育。當老人晚上睡不著,或醒來後,總會害怕寶寶凍著、冷著,所以會給寶寶蓋上厚厚的被子,或搭件衣服放在被子上。
這樣無形中會壓迫到寶寶,讓寶寶睡得很不安穩。只要寶寶哼兩聲,老人第一個就是抱起,哄著寶寶,這樣反而容易讓寶寶從深度睡眠中驚醒。而有很多老人睡不著,寶寶又似醒時,就會逗弄寶寶,這樣容易讓寶寶精神十足,又能玩上半天。這樣容易影響睡眠質量,對寶寶的智力,生長發育非常不利。
2. 老人身體體質差,容易影響孩子的體質。
人老了,身體各項器官都逐漸在衰退,身體體質自然比不上年輕力壯。而0到3歲的寶寶,身體抵抗力,免疫力都處在一個薄弱階段。我們都知道,老人晚上睡覺,喜歡將門窗關關很嚴實,怕風吹而生病。
而寶寶則需要相對流通,新鮮的空氣。兩者生活方式不同,但又同屬於弱體質,容易受到細菌,病毒的侵入。
而很多老人,到了一定的年紀,身體總會出現一些不適,如果堅持和寶寶一起睡,是很容易影響到寶寶的體質,特別是當孩子到了青春期後,還總是生病,會給生活帶來很大的影響。
3. 老人比較隨意,容易影響孩子的性格
人老了,生活也會比較隨意了很多,說話也會變得愛嘮叨了。有句話說:「三歲看小,七歲看老」,孩子在三歲前,性格還處在一個定性期,但到了七歲後,基本上就不會有什麼變化了。
很多老人睡前總喜歡念嘮一翻,說著無心,聽著有意。寶寶聽多了,自然也會知道了,也許懂事一點,就會經常到處說。小時候可能只是覺得喜歡說,但當孩子到了青春期後,還經常嘴裡藏不住話,對人際關係會有著很大的影響,畢竟一個大嘴巴的人,都不討大家喜歡。
孩子最需要的還是父母的陪伴,相信年輕人的父母帶孩子,更具有合理性和科學性,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建議寶媽們,晚上還是將孩子帶在身邊睡。
圖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1.寶寶每天吃點煮熟的蘋果,原來有這麼多的好處!太神奇了
2.家裡這3個地方越「亂」,孩子將來越聰明,家長們別太勤快了
3.別再用這3種「小名」叫孩子,越叫越沒出息,可惜很多父母天天叫
4.7旬老人被送養老院,含淚告訴身邊人,生男生女真的不同
5.睡前多摸摸寶寶這3個部位,睡得香甜還聰明,很多父母卻沒碰過
6.兩種水果煮水喝,健脾養胃!孩子吃飯香,睡覺不蹬被,身高還猛長
7.發現寶寶拉一種「大便」,務必及時就醫,別讓無知「毀」掉腸子
8.孩子「太乾淨」易患白血病?家長別亂洗了,髒一點可能更健康
9.越來越多孩子"鉛中毒",父母還一無所知,醫生:別再讓娃吃這些
0.有種「愚昧」叫溼巾擦屁股,家長方便了,卻害了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