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筆:檸兒
前幾天,一直在外工作的鄰居寶媽放假回來了。那幾天她家3歲的兒子,特別黏媽媽。我每次見了他,都要逗一逗,有一次問他:「晚上跟媽媽睡還是跟奶奶睡啊?是不是媽媽一回來,立馬就不要奶奶了?」小傢伙還挺實誠,立馬回了一句:「我不要跟奶奶睡,她有老人味兒。」
聽了這句話,我有些尷尬,畢竟周圍還有好幾個人,孩子的奶奶的就在旁邊,寶媽也在。一是,鄰居奶奶還挺愛乾淨的,被孩子吐槽有「老人味」很傷面子。二是,萬一她再以為是兒媳教孩子這麼說的,回家再吵架,我可就成「罪人」了。
正不知道怎麼辦的時候,鄰居寶媽說道:「就你個小屁孩兒,還說奶奶,你從小到大一股尿騷味兒,奶奶還沒嫌棄你呢。」寶媽這番話,讓人紛紛點讚。因為她沒有過多解讀「老人味」,而是以玩笑的方式保全了奶奶的面子,還訓斥了孩子。
說起「老人味」,很多孩子其實還不知道,若知道這個詞,估計還真有可能是聽身邊一些大人說的。其實,「老人味」並不是說老人太邋遢導致身上有一些難聞的味道。而是因為老人的皮膚比較乾燥,皮脂也很薄,身上就會有很多皮屑脫落。而且老人身上還有一些褶皺,皮脂脫落就會給一些細菌創造了附著條件,細菌與皮脂一起繁殖,就會散發出一股難聞的問道。
而這種味道,學名叫作「雙乙醯」。並不是老人不愛乾淨導致的,而是人老了身體原因導致的。所以,像我鄰居奶奶,雖然很愛乾淨,但還是被孫子童言無忌曝出有「老人味」。
說實話,家裡長輩有「老人味」,孩子經常跟著他們睡確實不太好,畢竟小孩子的皮膚比較嬌嫩,接觸老人藏有細菌和皮脂的身體,確實容易皮膚過敏。而除此之外,孩子經常跟著老人睡,還有其他危害。
1.容易相互感染疾病
通常來說,孩子的免疫系統還處在發育當中,抵抗力遠遠不如成人,所以一遇到病毒和細菌,很容易感染疾病。而孩子長期跟老人睡,孩子生病老人也容易被感染。相反,老人身體衰老,抵抗力同樣很差,他們也很容易在流行疾病高發期感染疾病,進而傳染給孩子。而老人和孩子相互感染,對雙方身體健康都不利。
2.孩子睡眠質量差,容易影響發育
很多孩子睡覺都愛踢被子,而且還總愛橫睡豎睡「滿床打滾」,睡不安穩。而老人,因為比較溺愛孩子,晚上就會過度關心孩子,不是摸摸還得頭和後背,就是給孩子挪挪地方,蓋蓋被子,這樣很容易打擾孩子睡覺。孩子晚上睡不好,就會影響長身體。
再者, 老年人呼吸系統不如年輕人,所以他們晚上需要吸入更多新鮮空氣來獲得氧氣,與此同時也會吐出更多二氧化碳。睡在旁邊的孩子的所呼入的空氣品質自然很差,對身體發育和大腦發育都有害。
3.老人睡不好,帶娃精力跟不上
另外,孩子們精力比較旺盛,很多在睡前還要玩一玩,甚至還會看電視、打遊戲,自然會影響老人休息。因為老人晚年容易累,早上又睡不著,如果休息太晚,身體得不到充分休息,白天帶娃就會精力跟不上。這不僅對老人的健康不利,也對孩子的安全不利。畢竟,老人狀態差,照顧孩子時就難免有疏忽,很容易出錯。
4.不利於養成獨立性
我們都知道「隔代親」,老人照顧孩子的時候其實比父母更細心。但是,就是這種細心,會讓孩子喪失自理能力,不能養成獨立性。因為,晚上睡覺的時候,老人會幫孩子脫衣服,早上又會幫著穿衣服、穿鞋、疊被子等,孩子就會被養懶,什麼都不會。這樣,孩子自然不利於養成獨立性。
所以,綜合考慮,孩子從小最好不要跟著老人睡。而且,從心理學方面來說,孩子對媽媽的依賴性更強,晚上跟著媽媽睡,更有安全感。因此,孩子從小跟著父母睡,對成長發育更好。如果父母們沒有外出工作,只要晚上回家,最好白天由老人幫忙帶娃,晚上儘量讓孩子跟著自己睡。
今日話題:家長們,你聽說過「老人味」嗎?你家小孩晚上是跟誰睡呢?
~~~~~~~~~~~~~~~~
當媽之後,每天心情就像過山車。剛剛因為孩子的調皮氣得半死,轉眼因為孩子一句暖心的話又感動得稀裡譁啦。當娘的,就是在氣死與愛活中來回穿梭……希望不斷充電,做孩子們心中最想要的「媽媽」。
從事過兒童圖書編輯、兒童名著解析,寫過企業家、養老院長、律師等名人採訪稿,如今熱衷育兒寫作。關注【檸果育兒】大家每天一起學習,共同進步,相互取暖,雲上牧娃。
註:圖片來源於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