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乎國計民生經濟數據未公布就被人提前知曉利用 重要數據頻頻外洩...

2020-12-17 搜狐網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李曉超今天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二季度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7.9%,增速比一季度加快1.8個百分點。但是,就在國家統計局還沒有來得及發布的時候,這些數據早已經被一些人知道了。

  李曉超在新聞發布會上坦承,他還沒發布卻在今天一早從報上看到了這些數據。

  統計數據外洩並非始於今日

  據知名財經評論員葉檀透露,2008年7月17日,國家統計局公布上半年宏觀經濟數據,國內生產總值、居民消費價格、農產品生產價格等一系列關乎國計民生的重要數據都將在這一天首次公布。但早在7月8日,路透社就在中文網站刊登文章,以「兩位官方消息人士」的說法稱,我國6月份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同比上漲7.1%,上半年CPI同比上漲7.9%;7月15日,路透社再次以「三位官方消息人士」為消息源,稱上半年我國GDP同比增長10.4%。這些數據與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連小數點都一樣。

  她分析說,如果以此數據在中國資本市場套利,中國普通投資者將蒙受巨大損失,而外資機構既可避險,也可提前做多做空,立於不敗之地。

  「國家統計局現在發布的數據,不僅對於國家的宏觀決策,而且對於幾千萬中國股民來說,無疑都是非常重要的。」有資深證券分析師對記者說:「因為依據這些數據可以作出對我國宏觀經濟走向的判斷,受金融危機影響,宏觀經濟到底是見底了還是沒有見底?股指是持續上漲還是要掉頭向下?國家刺激經濟的政策會不會發生變化?」

  重要數據常以多種方式外洩

  「如果說統計資料外洩,有可能會損害一部分國內投資者利益的話,那有些涉及重要行業的重要資料外洩,則可能損及國家利益。」北京大學一位學者分析說。

  據他介紹:「力拓上海辦事處4名員工被拘捕,國內多家大型鋼企負責人涉嫌洩露行業重要數據。事態在不斷擴大。有公開資料顯示,從力拓中國區負責人胡士泰電腦中獲取的國內大型鋼企資料的詳盡程度,令人吃驚,有的數據連這些鋼企的負責人也不一定知道。這說明,如此重要的資料,境外機構是如何費心地獲取,更說明我國經濟數據管理中存在問題。」

  據葉檀分析,重要經濟數據外洩方式常見的有三種:第一種方式是通過接受境外人的賄賂主動報料,一些國企高管與政府官員,利用權力之便將所知信息收益個人化,是資料外洩的根本原因;而第二種方式則是國內政府統計部門與國外機構在合作中外洩。國家統計局的景氣動向指數由中國經濟景氣監測中心和高盛(亞洲)聯合開發,在這種情況下,很難做到保密;第三種方式則是源於與國際接軌。「當時中國銀行、中國石油在境外上市,保薦人等中介機構都是國外知名大投行,原因是為了獲得國際投資者的信任。但經此摸底,中國金融機構、能源企業,多少核心數據也都盡在國際投行掌握之中了。因此,惠譽、穆迪等評級公司對於中國企業的信息了如指掌」。

  我國現行法律規範難以應對

  「就統計數據外洩而言,我國已經修訂了統計法」。有統計法方面專家分析:「統計法雖好,但現在還不能用,實施的時間是明年1月1日。而就是這部統計法,規範的重點主要是如何防止統計數據虛假、統計對象配合等方面,關於違法公布統計資料的,法律責任也不過是由統計機構或者有關部門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依法給予處分,責任太輕;對於統計機構、統計人員洩露國家秘密的,依法追究責任,太籠統。」

  而依今年5月1日開始實施的《統計違法違紀行為處分規定》,作為監察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及國家統計局聯合發布的規章,效力低,責任輕,「對於洩露屬於國家秘密的統計資料、洩露統計調查中知悉的統計調查對象商業秘密的,情節嚴重的也只是給予開除處分。」

  中國政法大學法學副教授方鵬認為,對於故意或者過失洩露國家秘密的,非法獲取國家秘密的,現行刑法有明確的規定。即使對於境外機構、組織人員竊取、剌探、收買國家秘密的,依照刑法違反國家安全罪也可以定罪。但問題是,如何認定哪些秘密是國家機密?實踐中比較困難。

  據方鵬介紹,我國《保守國家秘密法》於1988年9月由第七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通過,1989年5月1日起實施,二十多年前的法律難以適應現實的需要。對於何者為國家秘密,由保密局來確定。屬於明顯關係到國家事務重大決策中的秘密事項比較好認定,但是,對於統計局發布的一些數據,到底哪些是屬於國家秘密,屬於什麼樣的密級,則缺乏更細的規範。對於在經濟交往中,該提供什麼樣的數據不會洩露國家秘密,更是難以認定。

  方鵬認為,國家重要經濟數據已經到了該重視的程度了,而法律規範的及時跟進則是更為迫切的問題。

  本報北京7月16日訊

相關焦點

  • 聖誕大假來臨,不少數據提前公布!12月21日-27日當周重要數據及事件...
    12月21日-27日當周,由於歐美國家普遍迎來聖誕假期,金融市場流動性料十分清淡,宏觀面數據也較往常明顯偏少,而且不少數據會提前公布,主要關注美國消費者信心指數、PCE物價指數、耐用品訂單和中國工業利潤等數據。事件方面,繼續關注美國國會財政刺激磋商和英歐貿易協議談判的消息。
  • MAS:將提前公布匯市幹預數據
    外匯天眼APP訊 : 新加坡的中央銀行和金融監管機構——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周一宣布,已經將匯市幹預操作的披露日期提前,以便在當前冠狀病毒全球爆發的情況下,為金融市場提供更及時的信息。2019年7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期間,監管機構通過幹預操作淨買入外匯的數據,將於2020年4月9日在金管局網站的數據欄公布。此次披露旨在讓外界了解MAS的行動,以及該監管機構採取當前貨幣政策的立場。這是因為外匯幹預對新加坡監管機構管理本國貨幣政策至關重要。
  • 一季度重要數據出爐 怎麼看當前經濟形勢?
    新華社北京4月17日電 題:一季度重要數據出爐 怎麼看當前經濟形勢?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 鬱瓊源、王雨蕭、舒靜、宋佳國家統計局17日發布一季度國民經濟數據。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國經濟運行造成了比較大的影響,主要經濟指標下滑,但基本民生得到較好保障,3月份主要經濟指標降幅明顯收窄。
  • 地方經濟數據造假全揭露 那些假數據都是怎麼來的?
    儘管上到中央領導人,下到普通老百姓,對地方數據造假早已經「人人喊打」,從中央到地方各級政府也在加大查處和懲罰力度,情勢確有很大改觀。然而不時曝光的造假行為還是讓人難言樂觀。不必多言,地方的經濟數據是地方經濟發展動態的量化指標,是中央對地方經濟發展實施決策、制定政策重要依據。
  • U盤丟了也不怕數據外洩嘍!
    說到U盤我想我們大家誰都不會覺得陌生吧,U盤基本上成年人都在用,生活中U盤的作用是非常大的,U盤往往充當的作用就是存儲一些重要的臨時文件,也是電腦與電腦數據傳輸的橋梁,往往我們在U盤裡面都會避免不了的存放一些重要的資料,U盤體積也是非常的小,非常容易弄丟,
  • 四經普數據開發利用再出重要成果
    比正常出版周期提前半年左右    本報記者鄢來雄北京報導 根據國家統計局要求,由國家統計局普查中心牽頭、精心組織策劃,有關司級單位參與,中國統計出版社編輯出版的《中國經濟普查年鑑-2018》(以下簡稱《經普年鑑》)日前正式面世,比正常出版周期提前了半年左右。
  • 國泰航空向港立法會提交文件 披露數據外洩經過
    中新網11月13日電據香港《明報》報導,國泰航空就940萬名乘客數據外洩一事,12日向香港立法會提交文件,首次披露事件經過。國泰航空形容網絡罪犯精密入侵其系統,「使國泰及受影響的乘客都成為受害者」,也因過程複雜,令公布時間延長,強調已汲取許多教訓。
  • 經濟數據有好有壞 美元任性走高為哪般
    美元甚至在4月非農就業數據相當疲軟的情況下,在短暫急跌之後觸底回升。對此,高盛解釋稱,非農數據公布之後美元反彈表明,市場對美國經濟增長和美聯儲加息的預期下降得過頭了,而且速度過快,導致之前被過度拋售的美元出現反彈。
  • 優步深陷數據外洩醜聞 向黑客付錢封口隱瞞一年
    事發後,這家打車軟體服務運營商並沒有及時通知信息遭竊的用戶和司機,也沒有向監管部門報案,而是向黑客支付10萬美元讓其刪除竊取的數據,並隱瞞長達1年,直到媒體曝光。   優步此前也被曝出過類似醜聞,還多次曝出性騷擾和性別歧視事件。但此次遭黑客侵襲事件比其他醜聞都嚴重,更讓人大跌眼鏡的是優步在數據被盜取之後隱瞞事實,並向黑客支付贖金的做法。優步也因此面臨空前的公共關係危機。
  • 宏觀經濟數據眾包採集服務商Premise獲5000萬美元C輪融資
    經濟數據跟蹤平臺Premise剛剛獲得了5000萬美元的C輪融資。 Premise Data Corp是一家利用眾包來收集宏觀經濟數據的初創企業,成立於2012年,總部位於舊金山,現有員工40人(1/3平臺開發、1/3運營維護、1/3業務開發)。我們知道,政府每月公布的CPI數據是大家用來評估經濟的晴雨表,但是這些數據要滯後一個月公布,並且有時候明明是漲價的指標公布的結果卻是下降,跟大家的感覺相悖,這讓這一數據的作用被打上折扣。
  • 匯率決定理論與經濟數據解讀
    各國投資者都關注美國的經濟數據,以把握投資的時機。一些重要的美國經濟數學常常均在夏令時紐約時間8:30公布,因此,對亞洲地區的外匯和黃金投資者而言,常會因為等數據公布而工作到深夜,即常說的「等數據」。下面以美國常用的經濟數據為例進行分析。美國政府公布的經濟數據可以分為3類:先行指標、同步指標和滯後指標。  匯率決定理論本身很複雜,而且在學術界有頗多的爭議。本文只限於闡述傳統的匯率理論對於我們市場參與者的指導意義。
  • 重要數據公布,接下來,家具市場會怎麼走?
    2020年第197期 10月19日,全球矚目的中國經濟前三季度數據公布了。 前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722786億元,同比增長0.7%。三季度增長4.9%。
  • 中再巨災風險管理公司解決方案部負責人汪申:金融新基建應以數據...
    最終,金融新基建應該去真正解決一些關係到國計民生的大事,賦能實體經濟。以下為發言實錄:今天這個題目有四個層次:第一,什麼是基建;第二,什麼是新基建;第三,什麼是金融新基建;第三,金融新基建怎麼賦能實體經濟。第一,什麼是基建。為什麼它的英文翻譯不叫Bastructure,而叫Infrastructure?
  • 京東12GB用戶數據包洩露 內含用戶帳號密碼郵箱等信息
    「數據外洩的時間已比較長了,至於為何現在又流通,原因未明,」業內人士透露,暫且很難確認是「內鬼」還是「黑客盜取」。  業內人士稱,大部分數據外洩後,黑客會先進行洗庫,登錄帳戶將有價值的內容清洗一遍,比如登錄遊戲帳戶,將虛擬幣轉走。一般這個清洗過程,需要幾個月甚至更長時間。  第二次「洗庫」,才會將數據出售,「數據價值榨取殆盡了,再給市面上的人來分渣」。
  • 百利好:非農數據前瞻 金價將獲得支撐
    非農數據前瞻  金價將獲得支撐  黃金方面:北京時間周五(10月2日)20:30,市場的焦點將是美國9月份非農就業報告。當前市場預期美國9月非農就業人數將增加85萬人,低於8月的增幅(當月增加137萬人)。而10月的非農報告將於11月6日公布。
  • 數據改變世界 思想塑造未來——2020大數據產業綜述
    我國的大數據原始數據資源豐富,然而數據壁壘廣泛存在、法律法規發展滯後,數據治理體系遠未形成,制約了數據資源中所蘊含價值的開採與轉化。與此同時,我國大數據應用發展不均衡,雖然網際網路應用市場化程度高、發展較好,但行業應用廣度和深度明顯不足,與實體經濟融合不夠,融洽和諧的大數據生態系統亟待形成和發展。
  • 【美債收盤】新年伊始經濟數據好於預期 美債收益率仍下跌
    儘管周四公布的經濟數據好於預期,但美國國債收益率仍然走低。美國勞工部周四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12月28日當周,美國首次申請失業金人數減少2000人,至四周低點22.2萬,低於估計的22.5萬人。  美國國債收益率去年下跌76個基點,創下2011年以來的最大跌幅。由於擔心經濟衰退,投資者在2019年紛紛轉向安全的政府債券,而美聯儲的降息舉措也壓低了收益率。
  • 11月宏觀經濟數據將公布 這些投資機會最靠譜
    原標題:下周關注丨11月宏觀經濟數據將公布,這些投資機會最靠譜   【重磅新聞】   11月宏觀經濟數據將公布
  • 日本再次做出重要決定?十一假期重要數據公布,外媒發聲飽含深意
    文案:曾正 編輯:正昊 近期,中國旅遊研究院將十一假期重要數據公布在官網上。從數據報告中顯示,中國在國慶期間旅遊消費額,已經恢復近2019同期消費額80%,國內旅遊人數高達6億人。
  • 2020年全國各省市高考錄取數據公布
    ,最終數據請以官方最新公布為準。另外,參加高考報名但未參加統一編場考試,通過保送、單招等方式提前錄取137088人。參加高考報名但未參加統一編場考試,通過保送、單招等方式提前錄取137088人。;3.由於部分省市暫未公布夏季高考的具體人數,故以夏季高考或總的高考報名人數的整數代替;4.由於數據較多,手動輸入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