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北方農村有個習俗,搬到新房子的第一天要「溫鍋」。什麼是溫鍋?有的人家喜歡熱鬧,把親戚朋友都請來新房子,大家一起熱鬧熱鬧。不喜歡熱鬧的人,最起碼也要把自己的父母請到新房子裡來,父母是一定要給子女的房子溫鍋的。之所以說是溫鍋,就是在搬到新房子的第一天,不管是不是要在家裡做飯,都要往鍋灶裡面添一把火,把鍋燒熱。當然這是指過去農村蓋的平房,現在年輕人都住樓房,沒有土鍋灶,家裡都是天然氣,那也要打開煤氣灶,象徵性的燒一會兒就可以。
搬新家的這一天是有很多講究的,我記得曾經幫一個朋友搬過新家,是要趁著天不亮的時候,把東西都搬進新房子裡面,天亮以後就什麼東西也不能動了。當時我很不理解,為什麼像做賊一樣,要趁著黑燈瞎火的時候搬家,天亮以後反而什麼也不做。一些年齡大的老人告訴我說,趁著天黑搬家,是為了不驚動一些不該驚動的東西,否則恐怕搬家會不太順利。
搬家的第一天,最好是家裡人越多越好。只有這樣,沒住過人的新房子才有了人氣,有了人氣也就有了陽氣。搬新家的第一天吃的飯也有講究,一定要吃發麵的大餅,寓意將來過日子蒸蒸日上,發財有道。講究的人家,第一天還會做了好看的花餑餑和年糕,放在新家的主要位置,意思當然是希望日子一天比一天高。就像農村蓋房子上梁那樣,也會放鞭炮做花餑餑,一切只是為了討個好彩頭。
現在農村的父母,都是為了兒女結婚買新房子,父母是不會到新房子裡面居住的,但是搬到新房子的第一天晚上,最好是把父母留下,我們這裡的講究是,只有年齡越大的人,才能夠有鎮宅之力,也就是說第一個晚上父母要和子女一起守屋,而且要把家裡所有的燈都打開,儘量做到燈火通明。再就是過春節的時候,老房子可以空著,但是新房子第一年不能空著,至少家裡要留一個人。也許這些根本沒有什麼道理,只不過是農村人多少年以來沿襲的一些風俗,可不管如何,現在的人們搬新家還是按照老規矩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