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是幸福的一個月,初雪來臨,聖誕腳步臨近,水果店一盒盒草莓擺上架,當我吃下今冬第一顆草莓,心底漾滿幸福,開始期待新年。
一顆顆草莓鮮嫩多汁、酸甜爽口,看著就讓人忍不住地口水直流!
那麼問題來了:「草莓,糖尿病人能吃嗎?」
1、糖友可以吃草莓嗎?
答案當然是:可以吃!草莓雖然比較甜,但它的含糖量並不高,在4%-7%之間,升糖指數為29,比蘋果還要低喲(蘋果的升糖指數為36)!
草莓不僅顏值高、熱量低,而且營養也不錯。對於糖尿病患者,草莓中有豐富的維生素C、花色素、苷色素、天竺葵色素、3-單葡糖苷等生物類黃酮物質,以及鈣、磷、鉻等礦物質對糖友預防動脈硬化、視網膜病變有積極作用;加拿大研究人員也曾發現,草莓多酚類物質可改善超重和肥胖人群胰島素敏感性,進而降低該類人群患糖尿病的風險。
豐富的胡蘿蔔素是合成維生素A的安全且重要物質,有維護皮膚細胞完整性,預防和糾正夜盲症功效;
果膠吸附胃腸道多餘油脂、糖分輔助降低餐後血糖高峰值;纖維促進腸道蠕動,改善老年排便困難問題。
還富含增強肝臟功能,消除疲勞的天門冬氨酸。
營養豐富的草莓,怎麼會是糖尿病人的「禁區」?關鍵在於怎麼吃。
2、吃草莓需要注意什麼
1、當空腹血糖<7mmol/L,餐後2小時血糖<10mmol/L,糖化血紅蛋白控制在7.5%以下。每日血糖波動不大,可以吃草莓。
2、一般安排在兩餐之間(比如上午的10點左右,下午的15點左右),或睡前1小時用作加餐。為避免吃過多水果影響正餐食量,不提倡在餐前吃;也不提倡餐後立即吃,避免增加餐後血糖負擔。
3、一天最多200克草莓,分2次吃:市售草莓平均一顆20g左右,儘管草莓含糖低,但不經意地就吃過量,過多的果糖也會導致膽固醇增高,胰島素抵抗。血糖管理良好的糖友,每天200g水果,並不會引起血糖較大波動。(200克左右的水果可提供約90千卡的熱量,當天飲食應減少25克的主食)。
3、草莓應該怎麼選?
質量好且新鮮的草莓,有濃鬱的果香味,蒂頭葉片鮮綠,緊貼果實,大小勻稱,色澤紅亮,草莓果實緊實,輕輕按會有痕跡(當然不買不可按,按了草莓容易爛)。
購買時遇到蒂頭輕微泛白的草莓是未熟透的,可以吃的,因草莓從田園採摘到市售需要一定的時間,為降低草莓的損耗,果農會提前採摘。
個頭大的草莓不一定更甜,比鵪鶉蛋大一點、表面的種子呈金黃色且分布均勻的草莓口感好。如果要買大個兒草莓,最好挑圓錐形的,形狀太奇怪的要慎買。
4、草莓如何清洗?
草莓外部看起來粗糙,但其實皮很薄,容易一洗就破。正確的清洗方法是:先用自來水衝洗乾淨,再去除果蒂。
注意洗之前不要把草莓蒂摘掉,以免有害物質進入果實內部。若還是擔心洗不乾淨,可以用淡鹽水泡5分鐘後再食用。
5、草莓如何保存?
嬌嫩的草莓一碰到水就容易爛掉,最好是吃之前再洗。儲存時,可以先在盤子上鋪一層紙巾,再將草莓單層平鋪在上面,然後用保鮮膜或密封袋封起來,放入冰箱冷藏室。草莓的最佳儲存溫度是0℃~10℃,一般可以存放3~4天。
一顆甜甜的草莓,吃上一口整個人都是草莓味的喲,給小夥伴補充滿滿的維他命C!無論是大人還是孩子,都不要錯過如此誘人的甜蜜之旅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