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錕,是塘沽驕傲還是故鄉恥辱?

2021-02-23 老高818

 正文字數8459,預計閱讀時間9分鐘

這是老高的第26篇原創文章

在塘沽海河南岸的潮音寺內,有一塊「五獅捧月」的石雕,是出生在天津大沽口,民國第五任大總統曹錕為了慶祝三夫人陳寒蕊生下長子曹士嶽而特別捐制的。據說,三夫人陳寒蕊也是大沽人,這石雕想必是在潮音寺燒香後喜得貴子的還願之舉。

「五獅」寓指曹錕兄弟五個,老大曹鎮、老三曹錕、老四曹銳、老五曹鈞,老七曹鍈。捧「月」,實為捧「嶽」,也就是三夫人所生的長子「曹士嶽」。曹錕一生戎馬,56歲老來得子,恰在當時,他在保定統率直系軍閥,出兵嶽州得勝凱旋,雙喜臨門,方有出資修葺潮音寺之舉,那個時段,是曹錕一生中的高光時刻。這塊石碑是曹錕留在故鄉為數不多的歷史見證。曹錕,字仲珊。幼年失學,以販布為生。後投淮軍當兵,繼而在袁世凱新建陸軍任職。民國成立後任陸軍第三師師長。先後任直隸督軍,直隸省長。1923年當上中華民國第五任「大總統」。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後被囚。獲釋後辭職,隨後寓居天津英租界。1938年逝世,時年76歲。毋庸置疑,曹錕一直是以「賄選總統」的反面形象存在於歷史之中。但是,自從我知道他晚年寧可喝粥也不當漢奸,知道他與吳佩孚生死信義,知道他創建河北大學尊師重教,知道他是一代書畫大師齊白石的知遇貴人,知道所謂的「賄選」其實一直沒有符合證據法學的可靠結論時,重新審視曹錕的一生,感覺這歷來被我們所不恥的形象,其實是我們在認知上出現了偏頗,是被以前所受的慣性教育左右了。下面的史實資料,就是在曹錕如煙的過往中擷取而來。

在北洋史上,有兩對搭檔最令人稱道,分別是「北洋之虎」段祺瑞和「小扇子」徐樹錚,以及「保定王」曹錕和「玉帥」吳佩孚。關於段、徐兩人之間的關係,徐樹錚死後,段祺瑞對後人有言,每年拜祭也要有徐樹錚的牌位。而曹錕和吳佩孚的關係,似乎也是「始終信任弗渝」。曹錕也確實曾說過「無子玉無以至今日」,甚至在直奉戰爭時對吳有言: 「你就是我,我就是你;兄弟雖親,不如自己親; 你要怎麼辦,我就怎麼辦。」

曹錕任直隸督軍後,吳佩孚接任第三師師長,成了新直系的「二把手」。曹錕選定了吳佩孚後,用人不疑,放手讓吳自由發揮。吳佩孚常常越俎代庖,不經請示就籤署命令,甚至任命重要人事,曹錕幾乎從不幹涉,需要他追認的一概配合。吳佩孚成了登上《時代》雜誌封面的第一位中國人,被《時代》雜誌稱為「Biggest man in China」(中國頭號人物)。吳佩孚功高震主,風頭蓋過曹錕,即便如此,曹錕也沒有心理失衡,一笑了之。他常常對別人說:「子玉是我最大的本錢。」 

可以說,自曹吳互信之日起至民國二十七年曹病逝,二人始終維持生死刎頸之交,在中國近代歷史上,一直傳為美談。

說起吳佩孚,要比曹錕的聲譽高出很多。但是,就像三國裡的關羽與劉備一樣,如果把吳佩孚比做關羽,曹錕就是劉備。而且曹錕在識人、用人、信任人方面,比劉備更有過之。吳佩孚(1874年4月22日—1939年12月4日),字子玉,山東蓬萊人,民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愛國者、中國國民革命軍一級上將、官至直魯豫兩湖巡閱使、十四省討賊聯軍總司令;秀才出身,後投效北洋,成為直系軍閥首領曹錕的第一戰將和智囊。吳佩孚善於用兵,富於韜略,軍事才能在當世中國武人中堪稱首屈一指,兵鋒所指,無不披靡,更為世人矚目。在其軍事生涯前期,曾一戰安湘、再戰敗皖、三戰定鄂、四戰克奉,有「常勝將軍」之名。其人格品德更甚高,既講求五倫八德,也醉心佛老之道。

就是這樣一位叱吒風雲的民國牛人,卻死心塌地為曹錕效命。這又能說明什麼?又該怎樣解釋?

吳佩孚與曹錕之間的關係,可以追溯到1907年,當時,曹錕隨徐世昌經略東北,升任第三鎮的統制,駐地為長春,吳佩孚任該鎮第十一標第一營管帶在吉林駐防,是妥妥的屬下。一次,曹錕要用東北地圖,自己親信內竟找不出,只有吳佩孚手裡有。自此,曹錕對吳佩孚開始留意。

民國二年湯薌銘督理湖南,曹錕的第三鎮北洋軍駐防嶽州,毛遂自薦的吳佩孚,被湯薌銘點名要收歸帳下,對曹稱吳為了不起的人才,要借任其為旅長。曹錕沒有答應,但對吳愈發器重,民國三年,提拔吳為第三師第六旅旅長。

民國五年一月, 第三師奉命入川,「先駐纂江,二月調瀘縣納溪作戰」。滇軍遇上頗有「死戰精神」的吳佩孚,旅長陳禮門戰死沙場。此時,曹錕也在納溪出兵,卻因為輕敵被困,幸得吳佩孚率領一千餘人孤軍馳援解圍,戰場死命相救,才使得曹錕轉危為安,逃出生天。

此役後,吳佩孚得以代理北洋陸軍第三師師長,嘉封三等男爵,晉中將銜,從此成了曹錕絕對信任的忠實拍檔。

為了離間曹錕與吳佩孚關係,削弱直系軍事勢力,皖系智囊徐樹錚和奉系老大張作霖,都曾明裡暗裡挑撥過吳、曹兩人的關係。

▲徐樹錚挖曹錕牆角,吳佩孚堅守底線

段祺瑞為實現武力統一全國的宏願,派軍南下,欲一舉消滅南方軍閥。打得最賣力同時也打得最好的是吳佩孚。

就是在這個大背景下,「小扇子」徐樹錚專程來到長沙,密訪吳佩孚。兩人達成交易,吳佩孚可以得到的是:1.一筆數目不小的軍費;2.升任「孚威將軍」,這個頭銜屬於「特任」,級別與督軍並行,換句話說,如果有督軍位置空出,就讓吳佩孚上位。那麼,吳佩孚需要做什麼呢?只需要更使勁地打仗,幫助段祺瑞實現「武統夢」。

本來這是一筆雙贏的交易,段祺瑞可以實現武力統一,吳佩孚可以獲得更多戰功和更大名聲,但徐樹錚玩聰明玩過頭了,隨後居然洩露了自己與吳佩孚的密談情況,企圖讓曹錕對吳佩孚產生不信任,從而逼迫吳佩孚離開直系,投奔皖系。

(徐樹錚(左)與曹錕(右))

徐樹錚這招,對其他人也許有效,但對吳佩孚沒用。吳佩孚做人做事堅守底線,而曹錕也清楚自己只能依靠吳佩孚才能成事,只有「永遠信任」一個選擇。因此,徐樹錚挑撥失敗,吳佩孚不僅沒有投奔皖繫懷抱,還十分看不起徐樹錚的為人,和曹錕的關係更加親近。

▲張作霖使用離間計,打親情牌,曹錕不為所動

兄弟同心,其利斷金,曹錕與吳佩孚的直系打敗了段祺瑞和徐樹錚的皖系,到北京做了主人。之後,東北的張作霖想入主北京,必須把吳佩孚從曹錕身邊逼走才行。因此,張作霖又開始挑撥曹錕與吳佩孚的關係。

(年輕時的張作霖)

張作霖與曹錕是親家(張第四子張學思與曹第六女曹士英定親),兩人見面,張作霖大打親情牌,親切地喊「三哥」(曹錕排行第三,又比張作霖大整整13歲)。寒暄完了,張作霖開始講吳佩孚種種不是,特別是野心大:

「三哥,子玉(即吳佩孚)今天一個建議,明天一個主張,太出風頭了。」(言下之意,功高震主,還不把你當大哥)

「三哥,你是顧親戚呢?還是顧部下呢?」

張作霖與曹錕的關係雖然很近,但曹錕不為所動。都說曹錕「憨」,在「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上,他卻做得很到位。後來曹錕與張作霖鬧翻,兵戎相見,張作霖問:「三哥,你打得過我嗎?」曹錕說:「子玉說有信心,我就有信心。」第一次,吳佩孚果然把張作霖打得大敗而逃,第二次張作霖想歪招,收買了馮玉祥,吳佩孚後方被倒戈,才最終敗北。

▲曹錕送葬當日,吳佩孚在北京重孝祭奠

1938年5月17日,曾經烜赫一時的「保定王」曹錕的生命定格。吳佩孚安排夫人張佩蘭到天津寓所靈堂代為前來弔唁。這對北洋軍閥中君臣搭檔的典範,主公大智若愚,部下忠心可鑑,生命的最後時刻,卻沒能好好告別。

吳佩孚沒有去天津送故主曹錕最後一程,很多人不能理解。原因其實很簡單,只因吳佩孚在第二次直奉戰爭後,兵敗困守雞公山,曾重申留下「不出洋、不入租界」的訓令,而曹宅所在的津門租界,吳佩孚斷然不會踏入半步。

當時吳佩孚寓居北京什錦花園,在曹錕送葬當日,吳佩孚本人身穿重孝,設靈堂祭奠。古雲「忠義難兩全」,當忠與信的矛盾衝突,吳佩孚「既已信奉,義無反顧」的信義操守,既是嘆惋與掙扎,也是吳佩孚難以褪變的傳統底色。

親手創辦河北大學,打心眼裡尊重人才

民國初期,全國各地興辦大學教育方興未艾。袁世凱與李於鍇在濟南創建山東大學,張作霖在長春創辦東北大學,四川軍閥劉湘創辦重慶大學,而在保定的河北大學則是由曹錕親手創辦。

1921年9月,身為直隸首領的曹錕奉北京政府教育部令,成立河北大學,校址位於保定西關,暨原「畿輔大學堂」的舊址。直隸農務學堂、醫務學堂,還有法律、法政、高等師範等學堂,共同組成河北省第一所綜合性的大學——河北大學。河大是直隸省最高學府,首任校長由直隸省長曹銳兼任,曹錕自任董事長。

這裡又不得不提起曹錕的父親曹本生,正是因為他對孩子們教育的遠見,才成就了曹錕兄弟們的前途。

那時,在天津大沽口,他就不管生活多麼拮据,也要勒緊褲帶供兒子讀書。正因為曹錕讀過幾年私塾,能識字並粗通經史,才能考上武備學堂,才有小站練兵的歷練,オ會有後來步步高升的機會,因為曹錕對知識的認知和對文化人的敬畏,才義無反顧地辦起了河北大學。

1921年至1931年河北大學駐保定辦學10年,給這座歷史文化名城留下了諸多記憶。

由於自身經歷的原因,曹錕對文化人十分重視,用今天的話說就是「尊重知識,尊重人オ」。當時河北大學教師實行聘任制,由於曹錕給老師的待遇非常高,聘來許多國內的優秀師資,當時河北大學教授一個月二三百大洋,跟北京的大學教師待遇不相上下。

但是在保定的消費低,所以相比河大老師的待遇就愈有競爭力。而當時,曹錕的副官們連教師薪資的零頭都不到,這是現在都不能想像的。

曹錕公務之餘也常去學校視察,每與教授們聊天,自稱出身白丁,拜託教授們辦好這個學校。天氣炎熱,教授們在課堂內講得熱汗淋漓,他就命令校工以後上課時送毛巾,給教授們擦汗,並在室內裝置了加冰塊的土冰箱給教師降溫。

曹錕對教授們畢恭畢敬以師禮待之,每到發薪時,他囑咐總務處必須用大紅紙袋包好薪金,用託盤託著,畢恭畢敬地送給教授們。

同時,曹錕還安排身邊的副官和親兵們去大學當行政人員。這些桀驁不馴的大兵們在外面兇神惡煞,但碰到教授們,總是畢恭畢敬地問好,從不敢造次。

一次,曹錕看到一教授正用顯微鏡做實驗,心中感慨萬分,遂說,「先生這樣用腦子,俺每月才給先生那麼點銀子,還抵不上你們的血汘呢!」最重要的是曹錕說這話是真正的發自內心,並充滿了感情。

曹錕常對手下說,自己就是一個推車賣布的老粗,什麼都不懂,辦大學就得靠教授。曹錕的這段話貌似簡單,其實是提出了一個非常先進的教育理念:教授治校。

▲顧維鈞說:曹錕就是天才的領袖

曹錕不但尊師重教,愛才,他還會用人,他知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道理,這方面,除了他對吳佩孚的絕對信任外,在國家治理上,他更是善用能者,會用高人。

(顧維鈞)

他做大總統後,他對外交總長顧維鈞一直很欣賞,認為他能勝任一切外交事務,因此不論什麼事都放手讓他去幹。有一次,陸軍總長陸錦、交通總長吳毓麟因為駐英公使的人選問題與顧維鉤發生分岐,雙方爭執不下,就吵到總統曹錕這來了,誰知曹錕態度鮮明,馬上就把吳毓麟教訓了一頓,曹錕說:「正因為我們不懂外交,才請顧先生來當外交總長。顧先生對外交有經驗,你們憑什麼幹預?對不起,這件事我得聽顧先生的,正像你們分管的領域,別人不能插手一樣。」

在曹錕總統的支持下,顧維鈞在外交事務上頗有成果,1924年5月31日,中華民國與蘇聯籤訂了《中俄解決懸案大綱協定及聲明書》,大綱除規定了中俄在東北三省的利益歸屬外,蘇聯放棄了沙俄原來在東北地區的一些不平等權益。大綱第五條規定「蘇聯政府承認外蒙為完全中華民國的一部分,並尊重在該領土內中國之主權」,保證「蘇聯政府軍隊由外蒙全部撤退」。雖然後來事態的發展不盡如人意,但是在曹錕這一屆政府裡,還是有一些諸如中俄籤約這樣的良好業績的。

後來顧維鈞在回憶錄裡對曹錕給予了極高的評價,他認為曹錕雖然從未受過學校教育,但恢弘大度,襟懷開朗,是個天生的領袖。

頒布中國第一部正式憲法--《中華民國憲法》

(《中華民國憲法》文本)

總統曹錕在任時間不足一年,卻直接推動了中國民國第一部憲法在北京的頒布,由於是在1923年10月10日頒布的,故而也稱「雙十憲法」。憲法共十三章,分別為國體,主權,國土,國民,國權,國會,大總統,國務院,法院,法律,會計,地方制度,憲法之修正解釋及其效力。包括司法獨立、多黨制衡、新聞自由、兩院制國會,聯省自治等原則都在這部憲法中凸顯,由於該憲法規定的國家聯邦制的性質,所以又稱為「聯省自治憲法」,是符合當時國內外流行的聯邦主義憲政理論的。

據天津近代史研究學者周醉天先生考證,中國憲政之路如果以1906年清政府下令開始預備立憲作為開始的話,那麼1908年9月頒布的《欽定憲法大綱》和1911年11月公布的《憲法重大信息十九信條》是兩份憲法性文件,1912年孫中山的《中華民國臨時約法》和1914年的《中華民國約法》應該算是準完法,1913年的《天壇憲草》則沒有出籠。而1923年10月10日頒布的《中華民國憲法》則是中國第一部憲法,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曹錕憲法與孫中山《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相比,內閣制改為總統制,但是總統仍然需要國會選舉產生;立法權由國會兩院行使,總統無權否決法律;規定了國會擁有美國式的彈効權,可以對總統、副總統、國務員進行彈効;該憲法規定了較為廣泛的公民權利和自由。客觀地說,該憲法沒有受到曹錕或者來自其他勢力的壓力,是當時兩院各派政治勢力博弈與妥協的結果,應該說在當時是一部很好的憲法,或者說在當時是領先於亞洲的憲法。

這部《中華民國憲法》手寫本由曹錕後人捐贈給天津博物館,曾在《近代百年刊天津》中展覽陳列。   

遺憾的是,一年以後,第二次直奉戰爭中,馮玉祥倒戈,回馬北京,發動政變,囚禁了總統曹錕,政權又一次更迭,憲法也就被段褀瑞的執政府輕易廢除了。除了新官上任都要建立自己的新發展觀這一慣例外,據當時輿論稱這是一部賄選總統制定的憲法,因人廢言廢事也就自然而然了。可悲的是,這樣的案例數不勝數,在中國歷史上屢屢發生,直至今日,概莫能外。

主政直隸,給保定府留下諸多文化遺產

曹錕一生大起大落大開大合,其生涯轉折得意與保定多有淵源,巔峰六年更是在保定度過其間大興土木,給保定留下了諸多文化遺存,有的成為保定城的標誌。

▲建園,成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16年,曹錕以直隸督軍的身份進駐保定。他白天在直隸總督署衙門辦公,晚上則在旁邊的按察使司獄署休息。曹錕感覺此地風水極好,就有了建設公館的想法,於是責成幕僚劉氏仿照天津流行的小洋樓風格,融入傳統四合院建築格局設計,在原來院落的基礎上進行大規模改建、裝飾,建起了佔地2.2公頃,建築面積2500平米,以南北方向為主軸線,以單層建築為主的公館。因曹錕非常敬慕抗倭名將戚繼光,故將此宅親筆題名為光園。2013年5月,保定光園被核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建樂壽花園,讓百姓掙錢度荒年

1921年,曹錕欲將保定南城大清河兩岸600餘畝地創建為規模宏大的樂壽花園。當時連年乾旱,衣食無著的保定居民都來參加修建,曹錕無論男女老幼不挑不揀,不管出力多少照發工錢,而且一日一結從不拖欠,保定無數百姓賴此收入度過災年。

建成的花園有樓臺軒館,水榭曲廊,花徑亭石,蒼松翠竹,匯集了南北園林之精華,曹錕十分喜愛,幾乎每天早上都到此散步打拳,同時開放花園任憑百姓隨便遊覽,興起時更與百姓赤膊相向,家長裡短,道聽途說,還不好區分哪個是大帥哪個是百姓呢。這個花園後來只保存了一半,就是現在的保定人民公園(動物園)。

▲直隸總督署前立旗杆,成為保定府城市象徵

當時直隸總督署前兩根旗杆為木製,高九丈九尺,為給曹錕祝壽把木旗杆拆掉換成混凝土旗杆,並在原來基礎上加高六尺,達到十丈五尺,折合33.6米,一舉超越北京前門城樓高度。這兩根旗杆一時成為全國之最,也成為保定的象徵。如今,最為知名暢銷的國產汽車品牌--長城汽車總部就在保定,其高端suv車型「魏」,就是以直隸總督府的這杆大旗杆作為標誌,以此彰顯民族工業的驕傲。

齊白石成為一代書畫大師,背後有曹錕的功勞

一個是一介布衣,最終成長為藝術巨擘。一個是「保定王」,後來當選為民國大總統。這兩個看似毫無交集可能的人,卻結下深厚的交情。可以說曹錕是齊白石藝術生涯上的一個重要轉折點。

齊白石在未成名之前,經濟上是非常拮据的。而曹錕雖是草根出身,卻是頗通文墨,北洋政府時期,正值曹錕政治生涯風生水起之時。諸多便利,加之個人喜好,使得曹錕常與書畫名家相互往來。兩人通過曹錕的幕僚夏壽田(光緒24年中進士第八名,殿試榜眼及第)而結識,後來曹錕在保陽(保定),每次都請齊白石小住三五月,在齊白石的題跋中經常會提到「客於保陽」。

曹錕是齊白石接觸的第一位民國政要,也是齊白石成名的關鍵人物,對於齊白石而言,曹錕不僅尊敬有加,潤資豐厚,更加懂得欣賞自己的作品,正是在他的幫助下,齊白石遍結名師摯友,藝術造詣相較以往也是大為精進,同時曹錕積極將齊白石作品推薦給達官顯貴,才有了齊白石在社會上的廣泛聲譽,將其藝術與名氣推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因此,曹錕對齊白石是有知遇之恩的。

在1920至1924年間,齊白石為曹錕創作了一定數量的繪畫與篆刻。如今,在美國曹氏家族藏的一批齊白石作品就是這段時期畫的。當前,這些作品成為國內外拍賣場上的精品。

(齊白石《雲山深澗》  題詞:仲珊使帥命畫。布衣齊璜。這是齊白石當年送給曹錕的一幅山水作品。這幅作品與我們常見到的齊白石山水風格很不相同。本作以平直線勾勒山峰,不加皴擦,挺拔剛健,立意新奇,與時流迥異。)

(齊白石為曹錕刻「虎威上將軍」印)

(齊白石給曹錕畫的16副精美草蟲作品)晚年的曹錕:就是每天喝粥,也不給日本人做事(曹錕在天津租界的故居)

曹錕晚年寓居天津,此時正是日本佔領期間,日本人以及中國的漢奸,經常來家裡,企圖說服曹琨出面組織參與偽政府,三番五次被曹錕嚴詞拒絕。

曹錕晚年,從總統到平民,他可以坦然接受,大概和他貧苦出身有關。晚年曹錕常常穿著大背心,手拿大蒲扇,與鄰居友好相處,沒有一點架子。

曹錕平時的主要精力都放在練書法和畫畫上,他每天早上先到院中練武術,然後回到屋裡練氣功。吃過早飯,他便開始練字和畫畫。一筆虎是他的拿手戲,虎字寫得蒼勁有力,在今天的拍賣市場也會常常看到。親友索字,他會認真對待,還要精心地先在條幅的右上角蓋上圖章,然後署名為「樂壽老人」或「渤叟」。

(晚年曹錕)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日本人佔領東北、進犯華北,並建立偽政權。日本特務把動員工作的重點鎖定在曹錕身上,日本特務頭子土肥原賢二親自策劃了對曹錕的誘降工作,先後派人去曹宅探訪,邀請其出山,但均遭到嚴詞拒絕。

日本人碰壁後,派出已當上偽「華北治安軍」總司令的齊燮元前來叩門,曹錕夫婦讓家人把他關在門外。接著河北省省長高凌蔚又奉日寇之命來訪,曹錕一見,臉色陡變,大聲吼道:「你給我滾出去,以後不許你登曹家的門!」嚇得高凌蔚渾身哆嗦,被幾個侍從架著慌忙溜走。曹錕的四夫人劉鳳瑋對曹錕說:「就是每天喝粥,也不要出去給日本人辦事。」曹錕聽了連連點頭。

1938年4月,聽聞國軍在臺兒莊大勝,曹錕高興的坐不住,讓女兒把報紙上的捷報讀了一遍又一遍,感嘆的說道:「我就不信啊,咱們還打不過小鬼子!」日軍兵敗臺兒莊之後,又調集大批兵力,對徐州形成合圍之勢,曹錕聽到消息氣得大罵。眼看戰事危急,他心裡甚是焦躁,加上天氣悶熱,就去洗了個涼水澡,結果染上了感冒。此時的曹錕已經76歲,身體一天不如一天,感冒很快發展成肺炎。

1938年5月17日,曹錕在天津病逝。在彌留之際,曹錕握著女兒的手說道:「臺兒莊大勝之後,望國軍乘勢恢復國土,餘雖不得見,亦可瞑目。」說完,便溘然長逝。短短25字的遺言,足見曹錕的一片愛國之心,讓人淚目。

曹錕去世後,各大報紙均以「生前不為奸道所動,彌留猶念收復失土」為題進行報導,1938年6月14日,重慶國民政府發布訓令,追授曹錕為陸軍一級上將,稱其為「華胄忠良」。

訓令中稱:「故陸軍上將曹錕息影津沽,抱道自重,比歲以來,值寇勢之方張,遭奸佞之叵測,威脅利誘,逼迫紛乘,而該上將正氣凜然,始終峻拒,不撓不屈,通國具瞻,且於疾革彌留之際,以抗戰勝利為念,忠誠純篤,志節昭然,尤見軍人之風範,足垂奕祀之清芬,今者老成永逝,軫悼殊深,允宜明令褒揚,式資當世楷模,特先頒贈『華冑忠良』匾額一方,一俟寇氛靖平,再議飾終令典,凡其舊日僚屬,能斷志勵操矢忠報國者,並當一體宏獎,優予登用,藉示眷念忠貞淑濁揚清之至意,此令。」

有人說「歷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畢竟史書都是人所寫的,是人就有立場、有喜好、有著統治者的意志。但歷史又是客觀存在的,再怎麼打扮,歷史總歸是歷史,永遠耐不住深究。曹錕一生毀譽參半,在民間的口碑向來不佳,在史家筆下也歷來是個反面角色,「賄選總統」成為其人生最大的汙點,歷史的真相到底是什麼,請看曹錕系列下篇《曹錕「賄選」,是歷史事實還是對手抹黑?》

點擊此處留言,和老高互動

圖片、視頻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印媒:不管莫迪怎麼說,印度護照還是恥辱的象徵,而不是驕傲
    印度總理曾經在英國的演講中表示,印度的護照是一種驕傲。因為這本護照,可以讓印度人在英國享有跟英國人同樣的待遇,是世界上就方便的護照。但是不久後,《印度時報》就給了莫迪當頭一棒。印度護照不僅不是驕傲,而且還是恥辱。
  • 民國「賄選總統」——曹錕
    不僅如此,曹錕還將所有議員按其威望,勢力大小分為三個級別,一級每人發6000元,二級每人發4000元,三級每人發3000元。有了這些錢財鋪路,曹錕自然就得到了大批議員的支持。到了1923年10月5日總統選舉這天,因為當時議員法定人數不足,曹錕便又決定:凡臨時出席選舉會即使不投票的議員,也發給5000元獎賞。有曹錕的這般「操作」,沒過多久就又來了一大批議員。但到最後關頭的時候,發現還是缺了20多個議員。
  • 民國的「精蟲總統」他是:曹錕
    1919年12月28日,直系掌門,前任民國代總統——馮國璋翹了辮子,接下來的直系掌門由我們今天主角曹錕接任,也就是未來中華民國的第五任大總統。那麼曹錕是如何得來「精蟲總統」這麼個雅稱的?
  • 曹錕五十歲以後納兩個美女為妾,四姨太幫他拒日本人誘惑保晚節
    1912年,五弟曹鈞幫哥哥曹錕物色了一門親事。不過,曹錕這次特意囑咐五弟,千萬要跟人家說清楚,"家中已有原配,並娶過一房夫人"。避免上次的謊言給婚姻帶來了苦痛。曹鈞給三哥曹錕說的這家是天津大沽的富商陳家。既然是塘沽人,也算是曹錕的同鄉。
  • 塘沽有嘛好吃的?
    還是咱塘沽記憶公眾號的聯繫人李先生冰雪聰明,當我順手把幾段負能量發給他後,他腦子反應好快呀!當即就回「祝福即將來臨的生日!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一波三折當屬天意。」他咋一眼就分辨出我這不屬於醒腦開悟鼓勁加油勵志類的香濃雞湯呢?       被一眼看穿是個消極頹廢的人這事,有點受打擊,為補救一下壞印象,我馬上向老師表示,我來寫一篇數十年見證塘沽吧!等下午去打一會兒桌球回來就寫。
  • 曹錕紀念幣怎麼去鑑定的好與壞
    這種夾餡曹錕紀念幣是假曹錕紀念幣最為常見的一種, 內夾銅、鐵、鋼、鉛、鋅、錫等多種成分, 敲擊出來的聲音厚實、短促沉悶, 沒有轉音, 重量比真曹錕紀念幣輕, 通常不足25克。 2,聽聲音。就是利用曹錕紀念幣相互撞擊發出的聲音來辨別。用一個指尖向上輕輕頂住曹錕紀念幣的中 央,用另一枚曹錕紀念幣撞擊這枚曹錕紀念幣的邊緣部位,發出的聲音輕脆,柔和,是真曹錕紀念幣。
  • 為什麼曹錕的大總統只當了一年,就給逼下了臺呢
    九月十五日,曹錕接到自奉天發來的挑戰書,直奉之間的戰爭也非打不可了。十七日吳佩孚由洛陽到了北京。直系大將馮玉祥等人,都到車站排隊迎接,場面甚是隆重。但是這些人內心裡也各有自己的打算,戰爭打起來以後,情況向哪兒發展,就不得而知了。當了不到一年總統的曹錕,仍然還是那副德性。
  • 6 塘沽疇昔
    步入初中(續)      我們在塘沽三中雖然只呆了兩年,除了剛入學一段時間內進行政治學習,還有進行了幾批畢業分配的動員、教育、分配等等耽誤了一段時間外,相當一部分時間還是在文化知識的學習。      塘沽三中在當時的初中學校裡屬於文化學習抓得學習比較緊的。不管當時怎樣困困難,學校還是搞出了一套教材。
  • 塘沽一中又刷屏了!
    △塘沽中學(塘沽一中前身)20世紀50-70年代大門天津市塘沽中學(1951年~1958年)▽1952塘沽一中從建校那天起體育就是一張校園名片1955年左右全市的體育中天津一中成績最好而全市唯一能與市一中抗衡的只有塘沽中學(也就是現在的塘沽一中
  • 至今是中國的恥辱,日本的「驕傲」
    有三個原因,至今是中國之恥辱中國人有祠堂,日本人有神社,神社是他們敬奉祖先、拜祭神靈的地方,每年,日本人都要參拜神社,但是,你是否知道,有兩個中國人也在日本有神社,一個是秦始皇時期的徐福,一個就是民國時期的蔣介石,今天我們就來看看為什麼日本人要為蔣介石建立神社?
  • 塘沽我家鄉之塘沽二中1966屆初三七班(二)
    ——張維義2019年3月2日今天的美篇談談塘沽二中1966屆初三七班的寧培桓同學。下篇講塘沽二中1964年在河頭公社的學農活動。我們在塘沽二中上學家離得遠一點的都自己帶飯,學校食堂給熱。史學貴帶的飯菜最好,而人長的最瘦,貴與棍差不多,就非他莫屬啦!這次在李桂英家聚會,雖然胖了一些,但高挑的身材,還是難改舊時印象。那時帶飯的有新河莊的我和任月全,趙家地的宋連生,董雙全,五車地的張月明,胡家園兵營的劉建國,還有鄭炳英,張恩群,王慶河,王鳳芝(王愛軍)王淑敏等,也有臨時湊熱鬧的。
  • 天津塘沽看男科的醫院
    核心提示:天津塘沽看男科的醫院?誘發了危害嚴重的男科疾病,如何才能儘快擺脫此病的糾纏,重塑健康身體?這時候,自然還是正規專業的診療醫院,更值得這些患者的選擇。而備受關注的塘沽金橋醫院,恰恰能滿足了患者各方面的需求,予以健康希望,當然值得患者去選擇。
  • 打塘沽還是打天津?針對影響戰局關鍵點,我軍最終下定決心
    1948年11月遼瀋戰役結束以後,在華北的傅作義認定東野入關還需要幾個月的時間,因此放心的將華北的國民黨軍收縮到北平、天津、張家口一線,並確保塘沽作為海口,做到想打就可以打,不想打了,就可以將主力向南或向西撤離,況且當時傅作義心裡也有自己的盤算,怕南下以後遭到蔣介石的打壓,所以不願意聽從老蔣的安排
  • 一個小混混一步步走到了民國大總統,大軍閥曹錕,一生傳奇
    曹錕於一九二三年十月當選為中華民國大總統,當年曹錕也成為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成為美國《時代》周刊報導的中國人,不過報導內容卻不那麼的正面。曹錕的出身十分普通,可以說是貧寒,父母一輩生活十分困難,但是對曹錕的教育卻十分捨得投資,拿出了自己全部積蓄讓曹錕去讀書。讀完書後生於亂世,其父讓其想學門手藝謀生,但是曹錕不願意幹,最後沒有辦法曹錕只能靠著賣布養活自己。
  • 往返於塘沽大港的孩子們
    濱海新區成立後,塘沽發展很快,像開發區、開發區西區、工農村、于家堡、保稅區等等都是人們工作的聚集地。對於這些人來說最好的選擇大概就是去塘沽工作了,畢竟塘沽是能提供工作的最近的地方了。但天天往返大港塘沽真的沒那麼遠嗎?
  • 歷史上的今天:1938年5月17日,曹錕病逝,曾為民國大總統
    1923年10月,以5000銀元一票的價格,共收買了590名國會議員,曹錕被選為第五任中華民國大總統,世稱「賄選總統」。曹錕是直隸天津人,1862年出生,父親曹本生是船行的一名普通造船工人,一家10口度日艱難。
  • 塘沽一中,你太低調了!
    成為塘沽歷史上第一所初級中學這也是塘沽一中的第一個名稱△塘沽中學(塘沽一中前身)20世紀50-70年代大門天津市塘沽中學(1951年~1958年)▽1952年1月5~7日「塘大區>只有塘沽中學(也就是現在的塘沽一中)孕育了馬長路、殷晉武多位體壇名將
  • 曾是學校最大驕傲,今成最深恥辱,母校剷除了狀元碑上他的名字
    曾是學校最大驕傲,今成最深恥辱,母校剷除了狀元碑上他的名字,他是誰?高考成績是衡量一所高中教育教學質量優劣的一個硬指標,考取211/985大學的人數更是學校引以為傲的;如果有學生考取清華北大,甚至摘取了地區狀元,那更是了不得的大事,學校必定大力宣揚,一直會成為學校的驕傲,成為學校激勵一屆屆學子的榜樣。
  • 曾是學校最大驕傲,今成最深恥辱,母校剷除了狀元碑上他的名字
    曾是學校最大驕傲,今成最深恥辱,母校剷除了狀元碑上他的名字,他是誰?高考成績是衡量一所高中教育教學質量優劣的一個硬指標,考取211/985大學的人數更是學校引以為傲的;如果有學生考取清華北大,甚至摘取了地區狀元,那更是了不得的大事,學校必定大力宣揚,一直會成為學校的驕傲,成為學校激勵一屆屆學子的榜樣。
  • 曾經是學校驕傲,現在卻成了恥辱
    學校必須大力宣傳它,這一直是學校的驕傲,也是學生學習的榜樣。重慶市永川初級中學是當地一所著名的初級中學,它不屬於往年高考的分數,尤其是與幾所著名的高級中學相比,高考的分數一直是輝煌的。學校已經設立了一個主要費用,允許高考狀元的學生用他們的名字進入石碑。這激勵了永川幾代初中學生。這是永川初中建校以來最大的榮譽,也是永川初中管理質量的最高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