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胎照書養,二胎當豬養」這句話應該是時下寶爸寶媽育兒的真實寫照。而我這一胎寶媽育兒的的確確遵循著這樣的模式照書養。比如生娃前我會挺著大肚子在購物節的零點時刻瘋搶待產包育兒包;我會為給寶寶選一款不含螢光劑、成分較溫和的洗衣皂而不停刷育兒微信公眾號看介紹文章;會為給孩子買一款成分溫和的身體乳學會海淘,為了知道海淘產品的真偽而去了解溯源碼、保稅倉等知識;而我的朋友為了買一款稱心如意的紙尿褲當起了實驗員做起了紙尿褲是否足夠吸水的比較試驗。
我想像我們這樣「認真」的寶爸寶媽應該不在少數!這樣做避免我們在育兒道路上少走彎路,也反應出為人父母的心理:我想給孩子最好的!最好的奶粉,最好的身體乳,最好的尿布溼等等。特別是孩子的教育問題上父母為了子女的教育真是煞費苦心:不惜重金買學位房,為了幼兒園學位通宵在園門口大排長龍。
我常常為這樣的做法感到困惑,而為人父母的責任感又驅使著我不得不這樣做!直到有一天朋友說的話對應自己養育寶寶的感悟,才發覺有些事是該做的,而有些是不該做的。
故事一: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寶寶剛出生,產後身體虛弱和哺乳壓力,讓我更願意把寶寶交給老人帶,認為孩子這麼小隻要吃穿不虧待就可以了。後來寶寶百日去醫院體檢,在做育兒訓練評分時,醫生只給寶寶評了個中等分,原因是寶寶抓握不熟練和物體追視不夠好。而另外一個媽媽親自帶的寶寶得了一個較為滿意的分數。我開始了反思:平日裡寶寶的奶奶也給寶寶進行了這些訓練可是這次測試結果卻不理想。那麼除了方法是否到位,問題應該出在我這當媽身上!太過疏忽未參與自己孩子的育兒訓練上。其實之前我對寶寶的關注出現「錯位」:忙於給寶貝買各種各樣的物品,而忽略對寶寶的育兒訓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應多陪陪寶貝,參與到寶寶訓練中來。」
故事二:父母的言傳身教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
一日跟朋友閒聊自己憂心寶寶的培養問題,不確定自己能否當名合格的母親,朋友淡淡一笑:不必過度擔心,順其自然,小孩子愛模仿,你的一言一行對寶寶是最好的教育。這就為什麼有的爸媽沒有文化, 而子女卻優秀;有的爸媽文化層次高,而子女卻不爭氣。再看看我的這位朋友,父母是農民並未給朋友多大幫助,朋友靠個人奮鬥在三十歲之前成了有房有車一族,並給父母在城裡買了房子。所以父母在子女教育問題上不要刻意,你日常言傳身教是對子女最好的教育。
(本文來自:百度寶寶知道 啵妞媽咪)
————————
世界很複雜,百度更懂你
關注寶寶知道超級頻道,了解備孕、懷孕、育兒更多精彩內容:專家直播、日刊知識、胎教電臺、兒童故事、動畫片,還有寶媽們最愛的社區圈子!寶寶知道與千萬媽媽在一起,科學孕育,為愛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