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散步回來後我拿了一個橘子在吃,小女兒突然跑過來用小拳頭捶了我一下,很生氣地說:「爸爸,你不能這樣。」
我滿臉愕然:「怎麼了,我的小公主?」
「爸爸,你不可以扔垃圾在地上。」小女兒一副很嚴肅的樣子說道,「你要把垃圾扔進垃圾桶裡。」
我低頭看了看,原來我剛才在剝橘子的時候無意中丟了一塊橘子皮在地板上。
「我的小公主,爸爸的手現在沒空,請你幫忙把橘子皮撿起來扔進垃圾桶裡,謝謝。」我正吃著橘子,想考驗一下小女兒。
「不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你把橘子吃了手就有空了。」小女兒別過臉,蹦蹦跳跳地走開了。
唉,這個可氣又可愛的小精靈,看來我只能自己親自去操勞這件事了。
我覺得有時候我們現在的言談舉止就是孩子未來的一面鏡子。父母的一言一行,無不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將來的成長。因此,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就要注意自己的言談舉止,做到言傳身教。那麼,父母對孩子如何做到言傳身教呢?
要想達到一個良好的言傳身教的效果,首先就要求父母要有一種良好的行為習慣。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說過:「播下一個行動,收穫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穫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穫一種命運。」很顯然習慣對於孩子的成長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父母要求孩子做的,自己要先做到。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強,你的言行舉止將直接被孩子模仿,因此在現實生活中就要求為人父母的做到言行一致,處處嚴格要求自己,才在孩子心目中樹立威信,掌握教育的主動權,才會達到預期的教育效果。否則,你對孩子提出的要求只會使孩子變得更加反感和叛逆。
第三、父母要不斷加強自我修養,爭取在工作崗位上取得突出成績。父母的努力進取是對孩子最好的精神激勵和最佳的行為示範。孩子會受父母的薰陶,保持積極進取的精神狀態。
第四、父母之間要和睦,既要善於處理好夫妻之間的關係,又要處理好與家裡老人之間的關係,這樣才能營造一種良好的家庭氛圍,讓孩子有一個溫馨穩定的成長環境。良好的家庭氛圍既利於孩子的學習,又能使孩子體會到父母及其他家庭成員之間互相尊重、互相支持、互相理解的情感,對於培養孩子尊重他人和樂於助人的良好品德具有潛移默化的作用。
第五,父母的教育理念要基本一致,避免因教育方式方法的不同而產生衝突。如果父母雙方的教育方式方法差別太大,孩子都不知道要聽誰的,很容易使孩子養成一種明裡一套、暗裡一套的兩面作風,極不利於孩子良好品德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