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分9.0,這部短片感動無數父母:言傳身教,是給孩子最珍貴的愛

2020-10-03 小野在深圳

桌上的手機,突然響起急促的來電鈴聲……

年輕的媽媽接通了電話,是兒子小Mek學校的校長打來的。

校長要求孩子父母都到學校一趟,說要聊聊孩子的教育問題。

圖片來源:《您的教導,孩子明白嗎?》 字幕提供:菜粥粥

在校長的辦公室裡,忐忑不安的媽媽看看爸爸,摟著低頭不語的兒子小Mek,憂心忡忡:「我要怎麼教導,孩子才會記住呢?

她不禁在腦海裡搜尋回憶、復盤著平日裡教導孩子的情景。

有一次,媽媽看到小Mek在家裡大廳地板玩完積木,正往收納箱裡收拾。

收納箱顯然已經被裝滿,可孩子還在不斷地嘗試往裡面放積木,積木自然是不斷地掉到地板上。

多次失敗後,小Mek長長嘆了一口氣,像洩了氣的皮球一樣癱坐在地板上。

媽媽看在眼裡,沒有說話;她想了一下,找來一隻空的收納箱遞給孩子,微笑著說:「如果空間不夠,我們想辦法增加空間就好了哦

孩子眼裡似乎有微光閃過,然後還是垂頭喪氣地低下了頭……

圖片來源:《您的教導,孩子明白嗎?》

看來這次教育是失敗了,可媽媽從來不會放棄他,這次當然也不會例外。

還有一次,媽媽帶著小Mek出去坐車,中途上來一位老奶奶。

車上的座位上似乎已擠滿了人,老奶奶只好站著。

這時候,媽媽很自然地對小Mek說:「孩子,靠過來一些,這樣就能騰出多一個人的空間啦

孩子開始有些疑惑,但還是跟著媽媽一樣,向旁邊挪了一下,果然空出了一個人的座位空間。

奶奶對小Mek和媽媽的溫暖舉動表示了感激,小Mek眼中再次閃爍出一絲光。

……

圖片來源:《您的教導,孩子明白嗎?》

畫面一閃,媽媽思緒被打斷,校長竟說「孩子在學校表現非常棒」:在學校裡,小Mek在為別人創造空間、便利方面表現出讓人讚賞的慷慨和卓越的領袖氣質,校長感謝他們培養了一個如此聰明、善良的孩子。

原來,在和小夥伴們在校園內玩拔河比賽時,有同學想加入,小胖同學說,很遺憾繩子不夠長,沒法加人了。

小Mek想起媽媽教整理積木時說的話:「空間不夠,想辦法增加空間就好啦」——於是,所有人在孩子的帶領下,用毛巾做成長長的拔河繩,可以根據需要加入無數的小夥伴進來玩……

圖片來源:《您的教導,孩子明白嗎?》

在學校午休室,同學小胖為不夠空間增加床位感到無助。

小Mek想起了媽媽帶自己坐車時給奶奶讓座的情形,於是帶領同學們熱火朝天挪自己的床,最後騰出了很多空間,增加了很多床。

看著同學們開開心心地午睡,小Mek也沉浸在滿足的幸福中……

以上故事來自於泰國的一部溫馨短片《您的教導,孩子明白嗎》,向我們展示了:這就是言傳身教的愛所煥發的力量——潤物細無聲,綿長而深遠!

什麼是言傳身教?

言傳身教,聽來容易,做到卻難。或許最根本是因為,人們對「言傳身教」的理解常常偏離了它原來的意思。

身邊很多說「我每天都在言傳身教呀?」的朋友,實際上他們是這麼理解的:

言傳,就是給孩子當面講清楚一些道理嘛,聽懂了就可以了;至於「身教?孩子不聽,打一頓就好,保證服服帖帖的……」——用大人的淫威,迫使孩子屈服。

這個詞最早出自南朝範曄《後漢書·第五倫傳》:「以身教者從;以言教者論。」

意即用語言來教育人,別人就會爭辯是非;用自身行動教育人,別人就會服從。

言傳身教,就是知行合一地做好的榜樣。

《韓非子·外儲說左上·說六》就記載了一個這樣的著名典故——《曾子殺豬》:

曾子殺豬

曾子的妻子要到集市去,她的兒子邊跟著她,邊哭。

曾子的妻子說:「你回去,等我回家後為你殺一頭豬。」

妻子到集市後回來了,看到曾子抓住一頭豬,正準備把它殺了,妻子制止他說:「剛才只不過是與小孩子鬧著玩罷了。」

曾子說:「小孩子是不能和他鬧著玩兒的。小孩子是不懂事的,是要靠父母而逐步學習的,並聽從父母的教誨。

如今你欺騙他,是教他學會欺騙。母親欺騙兒子,做兒子的就不會相信自己的母親,這不是把孩子教育好該用的辦法。」

於是曾子與妻子決定,馬上殺豬燒肉,兌現了大人給孩子許下的承諾。

再好的名校,都比不上你對孩子的言傳身教

關於父母言傳身教的影響,安徽2014年高考狀元董吉洋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回憶說:

「上學那會,我常常也會厭學,不想看書的,爸媽平時注意到了,也從來都不會說什麼,就只是少看電視,坐下來看書。看到他們也常常在看書,我也就不好意思不看書了。」

圖片來源:《桃樹晨間秀》

家庭生活裡的每個細節,父母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孩子都會聽在耳裡,看在眼中(就像開頭短片那個最終學會為他人「創造空間便利」的小男孩)。

當然,言傳身教、以身作則不是裝出來的,不是在孩子面前才變成另外的樣子。它是一種習慣,一種日常的行為,一種能讓人肉眼看到但又不刻意的修行。

如果你禮貌溫和,你的孩子大多不會粗魯無禮;如果你有責任心,你的孩子也會有擔當;如果你孝順父母,你的孩子也會懂得感恩;如果你熱愛閱讀,你的孩子可能也會愛上讀書……

如何「言傳」,怎麼「身教」?

①對孩子提出的要求,父母自己要先做到

父母言行一致,才能掌握教育的主動權。言行不一致,給孩子的世界帶來的影響,除了產生認知上的混亂,孩子還可能會形成一種決策模式:

「他是大人,他都不能說到做到,憑什麼強迫我?」

大人在孩子心中的權威形象會因此慢慢崩塌,要想重建孩子對你的信任,想孩子願意聽你說、學你做,就太難了!

孩子通常不會聽你怎麼說(他們也聽不懂),「講道理」不是他們可以理解的語言,他們只會模仿你怎麼做。

②不擺架子,把孩子看做讓自己進步的「老師」

「孩子總有千萬種方法激怒我們」,有了孩子,父母有了再成長的機會。

因為與孩子的相遇,我們才慢慢懂得「育兒先育己」這一真諦。父母通過自己的努力不斷成長,也是對孩子最好的精神激勵和最佳的行為示範。

圖片來源:網絡

孩子會受父母的薰陶,這是孩子成長的最大動力。

③經營好家庭

首先父母要處理彼此的關係。

在良好的家庭氛圍中,孩子能體會到父母及其他家庭成員之間互相尊重、互相支持、互相理解的情感。

這會讓孩子養成愛護、尊重和樂於助人的習慣。

④保持教育觀念的一致

父母雙方的教育理念差別太大,會讓孩子無所適從,容易養成當面一套、背後一套的兩面作風,不利於對孩子良好品行的培養形成。

父母的行為方式、思想意識會是孩子參照的一面明鏡。

我們唯有光可鑑人,孩子才能大放光明!

結語

央視曾拍過一部紀錄片,叫《鏡子》,裡面有一句來自孩子的自白讓人印象深刻:

「我是一面鏡子,我的面孔,能照出我是如何忠實於父母,無論是外表還是內心,與他們是多麼的相似。」

誠然,多年以後,孩子們從書本上學到的知識可能會漸漸忘記;但從父母身上學到的,他們可能會牢記一輩子。

因為,你是什麼樣的人,你就會看到孩子是什麼樣的人;給孩子最珍貴的禮物,就是父母言傳身教的愛。

END

我是 ,想及時收到更新動態?歡迎關注我。

相關焦點

  • 評分9.0短片感動無數父母:言傳身教,是給孩子一生最美的禮物
    校長要求孩子父母都到學校一趟,說要聊聊孩子的教育問題。看著同學們開開心心地午睡,小Mek也沉浸在滿足的幸福中……以上故事來自於泰國的一部溫馨短片《您的教導,孩子明白嗎》,向我們展示了:這就是言傳身教的愛所煥發的力量——潤物細無聲,綿長而深遠!
  • 這部泰國教育短片感動無數網友:媽媽,你言傳身教的樣子真美
    校長要求孩子父母都到學校一趟,說要聊聊孩子的教育問題。小Mek想起媽媽教整理積木時說的話:「空間不夠,想辦法增加空間就好啦」——於是,所有人在孩子的帶領下,用毛巾做成長長的拔河繩,可以根據需要加入無數的小夥伴進來玩……
  • 泰國最新催淚短片感動無數人:你永遠不知道,我有多愛你
    這是一個關於愛,和傳遞愛的故事——   泰國又一催淚走心短片《我痴呆的母親》   時長:06''30''               星級:8.0   短片的開頭,一名叫做芭乍的男老師正在教室裡給孩子們講課
  • 最治癒動畫短片《Bilby》:父母善於表達愛,才能讓孩子一往無前
    夢工廠最近推出了一部動畫短片,讓很多人受到感動,這部短片雖然只有短短的8分鐘而且動畫片當中沒有一點對話,但是通過動物之間的相處和背景音樂的渲染,它卻能給人們的心靈帶去無數的溫暖,這部動畫片就是《Bilby》。
  • 這個動畫短片感動無數家庭
    我們都看過許多動畫片,有偵探也有冒險,但唯獨卻缺少了一種對我們現實實現的一種發自內心的描述,但是有一部動畫短片卻做到了。它的名字就是,你剪掉了我的翅膀,卻怪我不會飛翔,說實話,一看到這部動畫短片的名字,我對裡面的內容也沒有什麼巨大的期待,就以為只是非常普通的一部動漫短片。
  • 8部暖心兒童動畫短片,疫期宅家陪孩子看正合適!(附觀看資源)
    >片長:8分鐘語言:無對白上映時間:2018年豆瓣評分:8.1【薦片理由】這部短片,片長8分02秒,全片沒有一句對白,卻帶給了觀眾無數感動,還獲得了2019:8.7【薦片理由】這部曾獲得第74屆奧斯卡金像獎的動畫短片,情節簡單卻寓意深刻。
  • 皮克斯的這部5分鐘短片比《飛屋環遊記》更加感人!
    豆瓣8.9,感動了全球觀眾。當年同場還加映了一部短片,豆瓣評分比《飛屋環遊記》更高!!皮克斯出品,片長只有5分鐘,卻讓無數人感動到落淚——《暴力雲與送子鸛》《飛屋環遊記》同場加映短片,同樣感動;2. 豆瓣9.1分,高於97%的短片;3. 利用西方傳說講述一種關係。在西方傳說中有一種鳥叫「送子鸛」。
  • 日本性教育短片刷屏,無數父母為孩子收藏了!
    最近日本一個名為《生命的誕生物語》的性教育短片,在朋友圈刷屏了。 我出於好奇點開了片子,沒想到看到最後竟然感動了。 它用生動的語言講述了,關於受精卵的故事。
  • 外媒評5大歐美最佳動畫短片,你最愛哪一部?
    ,豆瓣評分8.7分,爛番茄觀眾喜愛度88%,IMDb評分8.1分這部動畫短片獲得了2001年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獎,通過小鳥們嘲諷大笨鳥,最後落得毛被脫光的故事,隱喻現在的社會現實以及人際關係,告訴我們不容人者必將自食惡果。4.
  • 豆瓣評分9.0以上的神作!這7部電影一定不能錯過!
    2、《何以為家》豆瓣評分:9.1法庭上,十二歲的男孩贊恩向法官狀告他的親生父母,原因是,他們給了他生命。故事中,贊恩的父母在無力撫養和教育的狀況下依然不停生育,作為家中的長子贊恩,弱小的肩膀承擔了無數生活的重壓。
  • 豆瓣評分9.0,導演自己都被這部動漫感動了!
    作為日本人氣小說家,三浦紫苑是被經常推薦的日本小說家之一,用一位書友的話來說,作者是三浦紫苑,這部作品的質量就已經有保障了。三浦紫苑創作的小說中,最有名的大概就是以下幾部了。在這世界上的任何一個國家, 語言文化都有自己的精髓,而辭典恰恰是帶我們深入解讀的助手,在我最開始準備看《編舟記》的時候,我和絕大多數人一樣,認為這部作品應該會很無聊,但是開始看了之後就會發現,這是一部徹頭徹尾的良心動漫。看看豆瓣評分就知道,8312人的評價,在豆瓣8.9的評分已經算是很不錯的程度了。
  • 高智商懸疑,九部豆瓣評分9.0以上的精選電影
    控方證人豆瓣評分:9.5比利懷德的電影和阿加莎克裡斯蒂的小說,此片簡直是兩位大師珠聯璧合的傑作!這部電影的精彩之處在於兩點:極為精彩的劇情,反轉再反轉;演員的神級表演。女人要的是愛,而男人要的太多。星際穿越豆瓣評分:9.2這部影片的內核是一部親情劇,是一則關於父親和女兒之間的愛與承諾的故事。影片讓人類最真實最溫暖的情感與守候自然地滲入到太空移民這樣一個宏大而充滿悲壯感的人類史詩當中。在一個宏大的敘事中包裹真誠的情感,這正是諾蘭所擅長的,其操控和表達無疑已經出神入化。
  •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父母的言傳身教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
    這樣做避免我們在育兒道路上少走彎路,也反應出為人父母的心理:我想給孩子最好的!最好的奶粉,最好的身體乳,最好的尿布溼等等。特別是孩子的教育問題上父母為了子女的教育真是煞費苦心:不惜重金買學位房,為了幼兒園學位通宵在園門口大排長龍。我常常為這樣的做法感到困惑,而為人父母的責任感又驅使著我不得不這樣做!
  • 山西奧萊感恩系列短片感動網友,溫暖!
    短片一上線,就收穫了無數好評,讓2020年的冬天,增添了更多暖意。2020年11月26日,不僅是感恩節,也是奧萊會員日。奧萊選擇了在這天為會員朋友們送上福利,感恩與自己一路同行的人,回饋他們更多的愛。值得一提的是,短片中選用的配樂是《一起長大的約定》,輕鬆活潑的曲調裡,藏著關於友情的秘密。短片開頭就開始隱喻兩位主人公之間的親密關係,奧萊也見證了這份珍貴的感情。短片末尾,人聲響起:老朋友,一直在,感謝你伴我歲歲又年年。
  • 評分6.2,鄧超《銀河補習班》:父母都是照亮孩子人生的那顆星
    最近,由鄧超主演的《銀河補習班》電影在熱映,截至今日,《銀河補習班》在豆瓣電影評分降至6.2分,但其在貓眼電影評分為9.5分,淘票票評分為9.0分。實時票房數據顯示,上映7天後,《銀河補習班》累計票房已超過5.3億。
  • 六分鐘動畫短片《鷸》,豆瓣評分9.3,寶媽教育孩子的首選
    《鷸》是皮克斯出品的動畫短片,雖然只有六分鐘的劇情,但是卻能給人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相信大家對皮克斯動畫比較熟悉,很多動畫長篇都是由皮克斯參與製作的,比如大家熟悉的《汽車總動員》《海底總動員》《玩具總動員》《料理鼠王》等等。
  • 除了這部講「包子」的動畫短片,我對今年的奧斯卡獎毫無興趣!
    這部電影最大的競爭對手《羅馬》獲得最佳導演、最佳外語片、最佳攝影三個獎。不過,小編還是在眾多獎項中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片子——最佳動畫短片獎《包寶寶》。《包寶寶》打敗了《動物行為》《午後時光》《衝破天際》《周末》幾部作品,拿到了最佳動畫短片獎。之所以說這部短片,是因為這部動畫片很中國,也很有趣,它講的是一個包子的故事。
  • 頭條 | IMDB高評分性教育短片《父與子的性教尬聊》(內有福利)
    但我們得到的無非是一些應付的回答,讓很多小夥伴覺得,自己估計是父母充話費送的,而不是親生的。那到底怎麼回答才合適呢?印度迷你劇《父與子的性教尬聊》,IMDB高評分性教育短片共5集,每集講一個孩子常問的、讓家長害怕的問題,內容相當實用,IMDB評分高達8.0,好評如潮。
  • 科比最偉大的電影!豆瓣評分9.2分,幾乎零差評卻被人遺忘!
    科比不僅是NBA歷史上最偉大的球星之一,同時還是一名偉大的作家,電影家和商界奇才。他的作品《The Wizenard Series》長期霸佔紐約暢銷書榜首,他的籃球電影《親愛的籃球》獲得奧斯卡最佳短片獎。
  • 孩子越聽話越「恐怖」?這部動畫短片沒有一句臺詞,卻給出了答案
    有很多教育悲劇,不是源於父母不愛,而是因為父母「不會愛」,以為對孩子來說,「為你好」就是真的好。結果父母心力交瘁,孩子毫不領情。相愛相殺的親子關係,看著讓人心碎。心理學家李雪說:「一個身體只能承受一個靈魂,如果父母的控制密不透風,孩子實際上已經精神死亡」。確實,很多父母無法拿捏愛和控制的邊界,看似滿溢的愛,卻是捆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