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旅遊愛好者來到河北省的省會石家莊的時候,第一個會去打卡的旅遊景點肯定是紅色革命聖地西柏坡,豈不知,石家莊雖然是一個新興的省會城市,周邊的元氏縣卻是一個歷史文化底蘊深厚的地方,擁有近兩千的古老歷史。
元氏封龍山,位於河北省會石家莊市區西南約十五公裡,這裡自然風光優美,歷史文化深厚,山上的封龍書院擁有千年歷史。
山水秀麗的封龍山,一直都是元氏人的驕傲,關於這座山的故事,可以追溯到 傳說封龍山是大禹 治水的時候,大禹為了降服興風作浪的蛟龍,給黃河流域的人民造成災難,將蛟龍鎖封此山上,從而得名「封龍山」。包括山上的黑龍洞等都與大禹治水的故事有關,來到封龍山旅遊,可以感受一個這個傳說故事中的黑龍洞的風景奇妙。
封龍山自然風光秀麗,封龍書院更是這裡的點睛之筆。北宋名相李昉曾在封龍山創設中溪書院和封龍書院,收徒講學,開河北書院教育之先河,這裡的書院開設的時間很早,可是因為諸多的歷史原因,在全國的知名度並不是很高,也讓封龍書院成為了一個比較小眾的旅遊景點,環境幽靜,古色古香。
背倚青山,推門即是清新的山風,封龍書院的環境很清幽,誰能想到當年元曲四大家之一白樸,就是在這裡求學時,創作出了家喻戶曉的《梁山伯與祝英臺》,我想,面對著如此優美的環境,他當時寫作的內心一定是靜謐從容的,才能把梁祝的故事描述的那般盪氣迴腸。
推開封龍書院的門,推開了通向歷史的大門,時光流淌到元代,那個時候的封龍書院得到了空前發展,進入鼎盛期。蒙古憲宗元年(公元1251年),河北欒城籍著名數學家李冶(1192-1279年),結束了流亡生活,從山西東歸,「買田封龍山下,學徒益眾」這裡一度是一片書聲朗朗的清淨世界。
潛心向學的李冶在封龍書院,靜靜的研究數學,他所創立的天元術代數,方程搞到六次。不僅是中國古代獨創的半符號代數的重大發展,而且比歐洲代數的產生至少早300年左右,在當時世界數學史上俱有尖端地位。不知道這樣一段輝煌的歷史,知道的人多不多,所以對於現在封龍書院知名度不高,我覺得還是應該多加宣傳推廣。
青山之下的知書長廊,閒暇時光,在這裡看書聽風,應該是一段美好的時光。
漫步書院內,感受濃鬱的墨香詩韻,這座河北省最低調的書院,在山林之間靜靜芬芳了上千年,依然保持著不急不躁的節奏,也是河北人旅遊的一個桃花源。
書院經歷漫長的時光,如今正在慢慢恢復,這裡的讀書洞依舊,洞內有擺放油燈和書籍的壁窟,二洞有一小門相通。
封龍書院內,朗朗書聲傳來,現在人們越來越重視國學教育,知書明禮的生活方式,讓我們學著把繁忙的生活節奏放慢,享受大自然帶來樂趣。
靜靜地坐在書院的一隅,山間的花朵開得正盛,對面就是藍天白雲和起伏的屋脊,竹風颯颯,頓覺神清氣爽,山中何事?松花釀酒,溪水煎茶,這就是山居生活的妙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