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最低調的千年書院,梁山伯和祝英臺故事的誕生地,風景很清幽

2020-12-13 雁行江湖

很多旅遊愛好者來到河北省的省會石家莊的時候,第一個會去打卡的旅遊景點肯定是紅色革命聖地西柏坡,豈不知,石家莊雖然是一個新興的省會城市,周邊的元氏縣卻是一個歷史文化底蘊深厚的地方,擁有近兩千的古老歷史。

元氏封龍山,位於河北省會石家莊市區西南約十五公裡,這裡自然風光優美,歷史文化深厚,山上的封龍書院擁有千年歷史。

山水秀麗的封龍山,一直都是元氏人的驕傲,關於這座山的故事,可以追溯到 傳說封龍山是大禹 治水的時候,大禹為了降服興風作浪的蛟龍,給黃河流域的人民造成災難,將蛟龍鎖封此山上,從而得名「封龍山」。包括山上的黑龍洞等都與大禹治水的故事有關,來到封龍山旅遊,可以感受一個這個傳說故事中的黑龍洞的風景奇妙。

封龍山自然風光秀麗,封龍書院更是這裡的點睛之筆。北宋名相李昉曾在封龍山創設中溪書院和封龍書院,收徒講學,開河北書院教育之先河,這裡的書院開設的時間很早,可是因為諸多的歷史原因,在全國的知名度並不是很高,也讓封龍書院成為了一個比較小眾的旅遊景點,環境幽靜,古色古香。

背倚青山,推門即是清新的山風,封龍書院的環境很清幽,誰能想到當年元曲四大家之一白樸,就是在這裡求學時,創作出了家喻戶曉的《梁山伯與祝英臺》,我想,面對著如此優美的環境,他當時寫作的內心一定是靜謐從容的,才能把梁祝的故事描述的那般盪氣迴腸。

推開封龍書院的門,推開了通向歷史的大門,時光流淌到元代,那個時候的封龍書院得到了空前發展,進入鼎盛期。蒙古憲宗元年(公元1251年),河北欒城籍著名數學家李冶(1192-1279年),結束了流亡生活,從山西東歸,「買田封龍山下,學徒益眾」這裡一度是一片書聲朗朗的清淨世界。

潛心向學的李冶在封龍書院,靜靜的研究數學,他所創立的天元術代數,方程搞到六次。不僅是中國古代獨創的半符號代數的重大發展,而且比歐洲代數的產生至少早300年左右,在當時世界數學史上俱有尖端地位。不知道這樣一段輝煌的歷史,知道的人多不多,所以對於現在封龍書院知名度不高,我覺得還是應該多加宣傳推廣。

青山之下的知書長廊,閒暇時光,在這裡看書聽風,應該是一段美好的時光。

漫步書院內,感受濃鬱的墨香詩韻,這座河北省最低調的書院,在山林之間靜靜芬芳了上千年,依然保持著不急不躁的節奏,也是河北人旅遊的一個桃花源。

書院經歷漫長的時光,如今正在慢慢恢復,這裡的讀書洞依舊,洞內有擺放油燈和書籍的壁窟,二洞有一小門相通。

封龍書院內,朗朗書聲傳來,現在人們越來越重視國學教育,知書明禮的生活方式,讓我們學著把繁忙的生活節奏放慢,享受大自然帶來樂趣。

靜靜地坐在書院的一隅,山間的花朵開得正盛,對面就是藍天白雲和起伏的屋脊,竹風颯颯,頓覺神清氣爽,山中何事?松花釀酒,溪水煎茶,這就是山居生活的妙處吧。

相關焦點

  • 梁山伯祝英臺只是故事嗎?浙江千年古廟出土的梁山伯墓葬證明一切
    想必大家都聽說過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故事吧,它與《白蛇傳》、《孟姜女傳說》、《牛郎織女》並稱為中國四大愛情故事,更是被譽為東方的《羅密歐與朱麗葉》,是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不僅如此,在世界上《梁祝》也有著一定的文化地位與影響。
  • 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悽慘愛情故事!
    今天給大家說的內容為,古代讓人十分感人而美麗和悽涼婉轉、動人的愛情故事,在這麼多年後一直是流傳在上虞的曹娥江畔還有流傳在俊美的龍山腳下。不久,二人來到了杭州城的萬松書院內,拜師入學。從那以後,同窗共讀,兩人形影不離。梁山伯跟祝英臺一起學習了三年之久,感情深似海,祝英臺是深深地愛著梁山伯的,但是梁山伯始終不知道她是女兒之身,只把他一直當成兄弟,並沒有其他特別的感受了。
  • 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愛情故事的發源地,河南汝南梁祝鎮!
    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愛情故事在民間流傳已經有1460多年的歷史,被譽為愛情的千古絕唱。故事本身並不複雜,卻特富有傳奇色彩。相傳,西晉時期,青年學子梁山伯辭家攻讀,途遇女扮男裝的學子祝英臺,兩人一見如故,志趣相投,遂於曹橋結拜為兄弟,後來同在紅羅山書院就讀。
  • 梁山伯與祝英臺化為蝴蝶的執著精神
    《梁山伯與祝英臺》描述的是一個女扮男裝去書院讀書並且發生三角戀的傳奇愛情故事,也是個悲劇,主人公祝英臺梁山伯這對苦命鴛鴦最後為了在一起而殉情,化為蝴蝶的悽美故事。《梁山伯與祝英臺》和《白蛇傳》《孟姜女傳說》《牛郎織女》並稱中國古代民間四大愛情傳說。我印象深刻的是董潔何潤東版的《梁山伯與祝英臺》古語有言:女子無才便是德,古代不讓女孩拋頭露面、去書院讀書識字。
  • 梁山伯和祝英臺的傳說-民間故事
    木蘭峒有個書生叫梁山伯,要到柳州府去讀書。有一天,他走到一個地方,這地方風景十分美麗,一灣碧綠的清水河,在一棟白房子邊彎過,河邊翠竹叢叢,河上群鵝戲水。河邊臺階上,有個年輕的姑娘在洗衣服。梁山伯看到眼前美景,不覺吟起詩來:江中一對鵝,仰頭叫唆,白毛浮綠水,梁山伯念到第三句,覺得不好收句,就頓了一下。
  • 中國古代四大愛情故事之一梁山伯與祝英臺是哪個朝代的?
    《梁山伯與祝英臺》是中國漢族民間四大愛情故事之一,在中國家喻戶曉,流傳深遠,被譽為愛情的千古絕唱。不少專家學者考證後認為梁山伯和祝英臺是歷史上真實存在過的人物,他們之間確實發生過悽美的愛情故事。而晚唐《宣室志》中記載了最完整的梁祝故事:梁山伯知道祝英臺是個女子,於是求親,可是當時祝英臺已經許給了馬家兒子,所以梁山伯此後鬱鬱而終,病死葬在城西。而祝英臺嫁給馬家兒子,出嫁途中路過梁山伯的墓冢,有大風浪以致不能前行。祝英臺聽說墓冢是梁山伯的墓,於是悲慟大哭,感動了上天,一時間墓地塌陷,祝英臺被活埋在梁山伯墓中,謂之「合葬」。晉丞相謝安奏聽說此事,將此墓命名為「義婦冢」。
  • 歷史上的梁山伯和祝英臺是這樣的,原來我們都被騙了?
    《梁山伯與祝英臺》是中國古代民間四大愛情故事之一,從東晉開始,已經在民間流傳一千七百多年,家喻戶曉,被譽為愛情的千古絕唱也是唯一在世界上產生廣泛影響的中國民間悽美愛情傳說。關於梁山伯和祝英臺的愛情故事有很多的版本:一 大家眾所周知的版本:在晉代會稽郡上虞縣祝府有一女子叫祝英臺,女扮男裝到會稽城(紹興)書院學習,途中遇到一同前來報名上學的同學梁山伯,同窗三年時間,感情深厚,但梁山伯一直不知祝英臺是女兒身。後來祝英臺中斷學業返回家鄉。
  • 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愛情故事不為世人所容,最後雙雙化蝶比翼齊飛
    說到《梁山伯與祝英臺》 ,70後可能看過話劇,80後可能看過老版的,90後應該看過何潤東、董潔那一版的,00後可能有很多人都沒看過這部劇了,我感覺,何潤東和董潔那一版的是最適合當下人們觀看的 ,因為這部劇真的很經典,希望大家有空的時候都能看一看,感受一下中國文化傳說的魅力。
  • 新梁山伯與祝英臺
    家貧,為了梁山伯的學業,母親變賣了一畝地和兩頭羊,原本以為來紅羅書院能學到本事,改變家貧的命運。誰曾想,學來學去都是官樣文章,要修身治國平天下,要言必稱聖賢,要懂禮,要守規矩,毫無興味。梁山伯禁不住心疼起那一畝地和兩頭羊來。梁母說,沒見過你這麼著急的。八個月,沒打招呼,說來就來,生你差點要了我的命。
  • 梁山伯和祝英臺不是一個朝代的人!
    《梁山伯和祝英臺》可以說是中國版的《羅密歐與朱麗葉》千百年來感動著無數人,故事是這樣的。越州上虞縣有一女子祝英臺,喜歡吟讀詩書,一心想出外求學,於是和丫鬟銀心喬裝成男子,前往越州城讀書。二人在半途遇見了也要前往越州念書的鄞縣書生梁山伯及書僮士久,梁山伯和祝英臺二人一見如故,遂結伴同行,前往越州。後日久生情,奈何梁山伯反應遲鈍,祝英臺多次暗示均無效果,最終祝英臺只得直接地向梁山伯表示,梁山伯才恍然大悟。可是這件事全被在一旁偷看的馬文才得知,馬文才也知道祝英臺原來是個女的了。後來家人寫信催祝英臺回家。
  • 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故事是怎麼回事?
    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故事可不是虛構的故事,而是史有其事的真事。一直以來,人們都說中國有四大古典愛情故事:《牛郎織女》、《天仙配》、《白蛇傳》和《梁祝化蝶》。但前面那三個故事明顯和梁祝的故事有巨大差別。《牛郎織女》說的是天上的織女思春下凡,與放牛的郎君結成了夫妻。後來卻被王母娘娘棒打鴛鴦,成了天下兩大星座:牛郎星和織女星。《天仙配》說的是天上的七仙女看中了地上的莊稼漢董永,兩人永結同心,羨煞天仙。
  • 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故事,讓我們懂得完美的愛情,門當戶對最重要
    古代最悽美的故事非《梁山伯與祝英臺》莫屬。他們之間的愛情,感動著無數人,尤其是那些嚮往美好愛情的年輕人。他們從最開始的結合,就已經註定有情人不能終成眷屬。最後雙雙化蝶為這個悲劇畫上圓滿的句號。梁山伯家境貧苦潦倒,而祝英臺家境家財萬貫。這樣一對比,即使他們在相愛,在祝英臺父母的阻擾之下,他們只能發出:為什麼相愛的人,偏偏不能在一起的感嘆。故事還要從他們兩上學開始。那個時候梁山伯認為只有讀書考上狀元才是他唯一的出路。他便出遠門求學,就想博取個功名改變窮無立錐的家境。
  • 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故事騙了我們幾百年!
    《梁山伯與祝英臺》我們看過《梁山伯與祝英臺》故事無不令人感動,他(她)們鶼鰈情深,千古流傳的愛情千百年以來讓很多痴男怨女羨慕,他們的遭遇也讓世人惋惜和同情,恨不得將橫刀奪愛害死梁山伯的馬文才千刀萬剮,當梁山伯的墳墓打開以後,祝英臺飛奔進去,雙雙化成蝴蝶,自由自在雙宿雙棲飛向山林的時候很多觀眾早已經淚流滿面。
  • 豫非遺|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之「梁山伯與祝英臺的傳說」
    相傳,西晉時期,青年學子梁山伯離家求學,途中遇到女扮男裝的學子祝英臺,兩人志趣相投,一見如故,便就此義結金蘭,共同就讀於紅羅山書院。同窗共讀的兩個人,感情日漸深厚,在一系列誤會解除之後得知祝英臺竟為女兒身的梁山伯毅然向英臺求婚,但此時祝卻被許配給太守之子馬文才,得不到心愛之人的二人不久後便雙雙相繼抑鬱而終,死後化成了一對彩蝶,花間飛舞,形影不離。
  • 梁山伯被當男小三,祝英臺應嫁馬文才?這屆網友真難懂
    《梁祝》故事,中國人都耳熟能詳。我最愛的版本,還是1994年徐克版。主演是正值風華正茂的吳奇隆和楊採妮。這個版本好在,徐克拍出了青春戀愛是生機勃勃的少年氣。祝英臺女扮男裝去書院,和梁山伯睡一張床。祝英臺擔心梁山伯鹹豬手,梁山伯害怕祝英臺是同志,兩人約定不許碰到床中間碗裡的水。有意思的橋段來了。
  • 《蝴蝶夢:梁山伯與祝英臺》:對動畫版梁祝的美學分析
    第一,在自然風景方面,舉例梁祝相遇時周遭的環境,垂柳綠草,花團錦簇,湖光一色,將人物放在這個環境中使觀影的人產生了一種浪漫美麗的邂逅之感,以及書院的環境和景色的四時變換,這些都與與梁祝二人相襯託,塑造了寧靜祥和、浪漫美麗的氣氛以及渲染梁祝二人感情上的快樂無憂。
  • 梁山伯與祝英臺真是一對苦命鴛鴦?他們甚至都不是一個朝代的人!
    在我國民間,有四個膾炙人口的愛情故事,統稱為中國民間四大愛情故事。它們是指在我國民間以口頭、文稿等形式流傳最為寬廣、影響最大的四個愛情故事,分別為天仙配(一說牛郎織女)、孟姜女哭長城、白蛇傳、梁山伯與祝英臺。
  • 蝴蝶夢梁山伯與祝英臺,經典動畫再現傳奇愛情故事!
    活潑好動的女孩祝英臺對外面的世界充滿了好奇,於是女扮男裝到私塾上學。在私塾的第一天,英臺便遇到了她的新同學——俊秀斯文又充滿正義感的梁山伯。英臺不由對他心生好感,兩人很快成了好朋友。從此,兩人在學校裡一起刻苦讀書,下課後也經常結伴出遊,每日朝夕相處形影不離,英臺對山伯的心意也越來越濃厚和堅定。二人同起同臥,吟詩作賦,同窗相伴三年。
  • 悅讀:民間故事梁山伯與祝英臺有感
    名叫祝英臺。她聰敏好學,奈何當時學堂不收女孩子。她就萌生女扮男裝要去上學的想法。父母開始不同意,經不住女兒的軟硬兼施,後來只好答應了。祝英臺在學堂認識了很多男同學,其中一個男生叫梁山伯,不僅學習好還人品好。兩個人都經常在一起討論詩詞文章,形影不離。表面上稱兄道弟的,但內心裡祝英臺就慢慢對梁山伯有了愛慕之情。三年學業結束後,祝英臺點名身份,要梁山伯到她家提親。
  • 梁山伯與祝英臺為什麼變成蝴蝶,你真的知道嗎?
    學校入口16歲時,祝英臺想到大城市杭州尋找詩和遠方。這書生叫梁山伯,上虞胡橋鎮人,這次上杭州去拜周老師門下。周老師第二次出現了,祝英臺與梁山伯又是老鄉又是同窗,一看就要行走在危險的愛情邊緣了。可是,他們不,兩人在亭子裡,大雨下,拜了兄弟。親愛的周老師是杭州萬松書院的教授,教室裡子弟一群。梁山伯與花木蘭的戰友們一樣,是中國歷史上最情犢不會初開的一幫人。三年同窗,只有友誼地久天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