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理科成績不理想的同學都面臨一個非常嚴峻的問題—計算能力不足,主要表現為兩個方面:一是在理科類做題的計算型題目或解題的計算階段速度慢,計算繁瑣;二是解題時正確率很低,計算結果與正確答案偏差很大。計算能力不足嚴重妨礙了一些高中學生在數學、物理、化學等理科類科目上的學習,很多學生甚至因為計算能力不足導致有些題會做卻不得分,久而久之嚴重打擊了其學習理科類課程的信心。那麼作為高中生該如何提高自己的計算能力呢?今天筆者就和大家聊聊高中學生提高計算能力的方法和技巧。
其實要提高高中學生的計算能力並不難,我們只要做好以下三點,肯定可以讓孩子們的計算能力得到顯著提升。
1.杜絕心算、口算,一切落實在紙面
我們觀察發現,很多計算能力差的孩子在課上甚至考場做計算題時喜歡心算、口算,甚至有些學生會直接觀望、等待別人的計算結果,這是大忌。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學生把草稿紙充分利用起來,將計算過程落實到紙面,嚴格書寫、嚴禁推到,特別是目前計算經常出錯的同學可以下次計算時像小學生、初中生一樣認真在草稿紙上寫出每一步化簡、計算過程,嚴禁跨步和想當然。
2.理解並熟練運用計算次第,提高運算效率
我們這裡說的運算次第就是指運算過程應遵循的原則和順序,我們小學階段曾經學過的四則遠算法則其實就是最初級的運算次第,而高中階段我們應該重點關注的運算次第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化簡和計算的先後。一定要記住先化簡、後計算,這可以大大簡化計算流程、提高計算的準確率,高中計算中的化簡主要是合併同類項、提公因式及靈活運用初中階段學過的各種正式運算公式(平方差公式、立方差公式、立方和公式、完全平方式)等。
有些同學在計算的過程中不懂化簡或懶於化簡,造成計算的式子非常冗長,甚至有些學生感覺都寫不下去,這一定會造成計算出問題。
第二,通分和分離常數的取捨。一些同學只記住遇到分式要通分或分離常數,但很多人卻不知道到底是要通分還是分離常數,今天筆者告訴大家其實很簡單:遇和式優先考慮通分,遇減式則優先考慮分離常數。
第三,高階和低階的轉化。所謂高階就是計算次數高、帶有分母或計算式子很長,所謂低階就是次數低、整式或式子簡短,如果我們能在運算過程中注意高階和低階的轉化,將會起到化繁為簡的神奇功效,極大提高計算速度與正確率。
3.學會自查、自檢,提高正確率
高中學生在做完計算題後一定要學會自查、自檢,雖然可能手頭沒有答案去對照,但完全可以採用特殊值或代入法檢查自己的答案有誤問題,一旦發現自己計算結果有誤,就仔細檢查自己的運算過程,力爭找出漏洞並修正,這樣做會極大提高學生的計算正確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