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是數學知識中的重要內容之一,數學計算能力是一項基本的數學能力。多年來我們通過分析總結數萬孩子數學成績不好的原因,得出90%數學成績不好的孩子是由於計算能力不過關。一張100分的試卷中,計算基本要佔到60-70分。對於小學學生家長來說,提高孩子的計算能力成為首要任務。如何提高孩子的計算能力我有以下幾個小妙招。
一、熟練掌握「20以內的加減法」和「表內乘除法」口算
計算能力是由低到高逐步累積的過程,20以內的加減法純熟掌握則是加減法,同時也是乘除法的重要基礎。很多小朋友在較大的計算以及豎式計算方面都會容易出現失誤,主要原因還是20以內的加減法掌握得不夠牢。這一部分的加減法口算,必須做到滿分,包括速度(極快)、正確率(全對),這是整個小學計算的基礎。
(「湊十法」計算20以內加法)
(「破十法」計算20以內減法)
(理解乘法意義,熟練掌握表內乘法口訣)
(理解除法意義,熟練掌握表內除法口算)
二、理解並掌握算理
口算能力的提高,有賴於孩子對算理的理解,只有在理解的基上,才能收到舉一反三的效果,大大提高口算的速度和準確性,並形成口算能力。為此要重視加強孩子對算理的理解。尤其是有關小數的加減乘除計算,掌握算理是至關重要的。
三、重視錯題的分析
學生的學習是一個反覆認識和實踐的過程,出錯總是難免的。特別是低年級學生由於年齡特徵剛剛學習的知識比較容易遺忘。因此,家長要跟蹤了解學生計算中存在的問題,深入分析其計算錯誤的原因,有針對性地進行輔導。
四、養成良好的計算習慣
養成良好的計算習慣,是提高孩子計算能力切實有效的辦法。幫助孩 子養成以下良好計算習,應該做到「一看、二想、三計算」的認真計算習慣。計算是一件非常嚴肅認真的事情,來不得半點馬虎,但恰恰有個別孩 子沒有良好學習習慣,拿到計算題後,沒有看清數字,沒有弄清運算順序,就盲目的算起來。例如:在計算6+4÷2這樣一道簡單的計算題 時,由於個別孩子馬虎,結果算成了5。如果在計算時,只要仔細一 點,很容易看出這道題的運算順序是先算除法再算加法,正確結果應該是8。
敲黑板啦:
1.使學生養成認真校對的習慣。要求學生對所抄寫下來的題目進行較對,多回頭看,細到數字、符號,做到不錯不漏;
2.使學生養成認真審題的習慣。要求學生看清題目中的每一個數據和數學符號,計算順序,選擇合理的運算方法;
3.使學生養成仔細計算、規範書寫的習慣。要求書寫工整,書寫格要規範。同時,能口算要口算,不能口算用稿紙進行筆算;
4.使學生養成估算和自覺檢查的習慣。提倡用估算進行檢驗答案的正確性。
好習慣的養成需要至少一個月的堅持,只要大家堅持去做,一定會對孩子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