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現在這個時間的已經畢業的高三美術生來說,有一部分已經收到了自己高校的錄取通知書了,還有一部分學生因為種種原因和自己喜愛的院校失之交臂,但是又不願意去將就,所以只能選擇復讀。我們先來說一說美術生復讀是什麼概念呢?如果說文化生復讀是獨自划船,那麼美術生復讀就是獨自在乘風破浪,難度係數可想而知。但是到底要不要選擇復讀呢?先來聽聽周達畫室於闖同學的清華復讀故事再決定吧。
考清華這個念頭第一次出現在我的腦海裡是在初中畢業的時候,但是那是一個個從來不敢去想去觸及的一個學校。後來高中學了美術,就聽說清華大學有一個美術學院專門招收美術生,那時候自己的專業也還不錯,就決定嘗試一下。其實一開始自己也沒有一定能上清華的信心,只是在集訓的過程中,當你不斷看到自己的進步和提升,信心也就隨著增長,原先那個如霧裡看花的目標也逐漸清晰明朗了。
這裡還專門邀請了於闖的教學主管徐智老師,讓他來講解一下於闖同學考上清華的「過人之處」。「一是雖然他的繪畫基礎還不錯,但是他從來不驕傲自滿,學習態度非常踏實,這是很難得的;二是別看這麼高高帥帥的一個男孩子,他願意吃學習的苦,也能坐得住靜得下心;第三就是他的腦子很靈活,不死板,這樣的學生就很容易學出來前,這是考央美清華很重要的一個素質。」可以說復讀考清華,對於自身的能力,毅力,思維靈活度都是很大的考驗。
除了於闖同學的個人素質使之成功之外,畫室一直提倡的「全體系教學」理念也是成功因素之一,它打通了素描、速寫、色彩三大科之間的壁壘,實現知識融會貫通。
我的瓶頸期大概是在集訓的中後期,那時候就是畫的麻木了,每天靠著肌肉記憶去畫,就是那種畫到這一筆下一筆不用腦子想手就知道該怎麼畫了,這樣畫出來的作品就很空洞,沒有內容。後來老師就發現了我這個問題,就專門指導我該怎麼去觀察、去調整自己來度過這個階段。
在畫室裡面幾乎所有的同學都會遭遇瓶頸期,但是幸好有專業的畫室老師指導。有的學生他很長時間連型都找不準,那這就是他的瓶頸期,還有的學生就是在一段時期不再進步了,這也是瓶頸期。所以針對這種情況,我們老師都會先去了解判斷學生所處的階段和面臨的問題,再去想辦法幫助學生解決問題。
在這裡擁有十年美術行業教齡的徐智老師是最有發言權的。他認為到了後期他們這一屆學生可以說都是在「吃老本」,這時候專業和文化的優勢就體現出來了。
「校考推遲到高考後,這個戰線就拉長了,再加上文化專業的雙重壓力,學生根本就沒有時間像以前那樣去複習,老師能做的就是給學生開網課線上教學和輔導。你像文化課稍微好點的,還能抽出一點時間畫畫,文化課不好的根本就不敢再花時間在畫畫上,恨不得一天當兩天用。所以說平時的日積月累,在遇見這種風險的時候就能體現出它的價值了。」我一直對學生說,一定要在高一高二的時候把文化課學好,在集訓前期把專業基礎打好,這樣不管遇見什麼問題你都能調整過來。
於闖:首先就是要自信一點。其次就是要腳踏實地跟著老師的步伐,把每一輪的知識點、每一個課題都吃透,前期基礎打好了後面進步就很快了,最後希望明年的這個時候,學習學妹們也都能收到理想大學的錄取通知書,加油吧!
徐老師:我想對學生,一定要相信一句話——厚積薄發,這是我們取得好成績最重要的一件事。成功來自於平時的日積月累,而不是那些僥倖的、小概率的碰巧和幸運,希望同學們能夠端正心態,朝著自己的目標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