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靜論教育(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大家轉發分享)
對一般學生來說,能上雙一流大學已經欣喜若狂!可有這麼一個人,非清華大學不上,哪怕復讀8年,付出人生最寶貴的時間都在所不惜!
他的名字叫吳善柳,來自廣西欽州市的一個農村!
在2000年的時候,參加了人生第一次高考,成績不好,他選擇了復讀,第二年考上了北京交通大學。
在那個年代已經算牛人了,他也上了這所大學,可偏偏有次機會參觀了清華大學,從此就跟著魔一般,經常流連於清華大學,甚至為此逃課。
因此荒廢學業,沒拿到畢業證,就連英語4級也沒過,很多好單位都不要他,只能去工廠打工。
幹過太多的活,看過很多人情冷暖,尤其是工廠流水線的工作讓人不堪重負,最終他有一次選擇復讀,非清華不上。
正是這個堅定的信念,讓他總共復讀了8次才如願以償上了清華大學,讀了機械專業。
接受採訪的吳善柳
在2018年,他從清華畢業後,到一所普通高中擔任了教師。
吳善柳的事跡當年被報導的時候,人們對他的評價褒貶不一:
有人覺得,人生能多有少寶貴的十年,他卻一直用於復讀,實在浪費!
也有人認為,這就是人生,樹立目標然後一直奮進,直到實現。
後不後悔,做的對不對,網友的評價不重要的,關鍵的是個人。
已經36餘歲的他,表示過「如果在2007/2008年時知道,要考8年才能進清華,肯定就去北師大了。」
「其實當初上了北師大,當個老師,也挺好的。不累,假期也多。」
對於吳善柳十年磨一劍,只為考清華的做法,我並不推薦。
主要是因為,對於我們普通家庭來說,經濟根本無法支撐。
就拿吳善柳來說,他這麼十年來,壓根沒有收入來源,上學的錢家裡都給他補貼。
可以說,父母老了,本該承擔養家的吳善柳,卻讓父母替自己背經濟的鍋,負重前行,實在不算是一個男人。
做人,尤其是作為成年人,不能太自私了!
一方面浪費著學校的招生資源,另一方面拖累著父母,只顧自己瀟灑其中,就算上了清華又能怎樣?
人啊!高貴,學識不只是來源於大學,更在於活著的那一口骨氣!
對此,大家有什麼看法?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