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日報訊 5歲的萌娃有著濃密的睫毛,兩眼卻是紅紅的;金牌銷售眼睛眨不停,還為此丟了工作……這都是乾眼症惹的禍。面對日漸龐大的乾眼症患者群體,以及基層越加迫切的乾眼症慢病治療需求,日前,浙江省眼科醫院聯合地方市縣共20餘家醫院,聯合組建了乾眼聯盟,為的就是將乾眼症這病講透,讓基層乾眼治療得以普惠。
金牌銷售因為這病丟了工作
在聯盟成立儀式上,現場披露的數據讓人吃驚——乾眼症在我國的發病率約為21%-30%,平均5個人裡就有1個乾眼症患者,每年新增患者10%,經常使用視頻終端者乾眼發病率高達93%,佩戴隱形眼鏡者患病率高達90%。
「疼痛、畏光、流淚、眼紅,是乾眼症典型症狀。引起乾眼症的原因,更需要引起醫生和患者的關注。」2015年,浙江省眼科醫院掛牌成立了省內首家乾眼診療中心,在主任傅亞娜的手機裡,至今還保留著27歲患者小周的就診視頻。
1分半鐘的視頻中,小周不斷眨眼,到後來,連眉尖都抽動起來。「兩年前,我發現自己經常不自覺地眨眼和抽動。本來幹得挺好的銷售工作,因為動作詭異,客戶投訴多,單位委婉請我辭職。」小周說,這兩年中,他斷斷續續治療眼睛,但始終沒有根治。
傅亞娜說:「小周最開始就是因為乾眼症。眼睛越幹,自身會有代償反應,導致眨眼增加以促進眼淚的分泌,久而久之,就誘發了眼瞼痙攣。」兩三個月的治療後,小周的乾眼和眨眼症狀都得到了明顯緩解。
「門診中,很多乾眼症的孩子和部分年輕女性來就診,大多有一個共同的病因——睫毛過長過密。」傅亞娜找出了6歲女孩雅雅的病例。「小姑娘長得像海報上的娃娃,睫毛特別長。孩子媽媽說,女兒老是眼淚汪汪,眼睛反覆發紅,還經常長麥粒腫。」
「孩子發麥粒腫,是因為瞼板腺堵塞引發,但為啥瞼板腺會堵塞?」傅亞娜從雅雅睫毛上找到了原因。「我拔了孩子的幾根睫毛,放到顯微鏡下,赫然發現上面有七八條蟎蟲在蠕動。蟎蟲帶來的皮屑將瞼板腺全部堵塞,眼睛出現嚴重乾眼症。」由於沒有及時治療,角膜留疤不可逆,雅雅的視力只停留在0.4,讓人惋惜。
從老年病向慢性常見病轉變
據統計,在浙江省眼科醫院杭州院區乾眼專科,老年人和青年人大概各佔四成,孩子約佔兩成。
省眼科醫院副院長陳蔚很有感觸地說:「我剛從事工作時,乾眼症患者年齡普遍較大。更多的患者是因為白內障圍手術期、自身免疫疾病等原因導致的乾眼症。但這十年來,隨著電子產品廣泛運用,生活節奏更快,乾眼症患者在逐年遞增,而且日趨年輕化,低齡化。」
「乾眼症已從當初的老年病轉變為常見慢性病。」陳蔚表示,輕度的乾眼主要引起乾澀不適感、異物感、疼痛等症狀,影響正常的生活和休息。如果幹眼初期沒有及時幹預治療,瞼板腺出現不可逆的萎縮,可能會對生活質量和工作效率造成影響。特別是免疫性疾病引起的乾眼症人群,有不少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焦慮、抑鬱。更嚴重者,會引起角膜潰瘍,甚至穿孔,最後失明。因此,乾眼需要早發現、早幹預、早治療。
從「看得見」到「看得舒服」
在日常生活中,乾眼症由於太過常見,很多人只要症狀不太嚴重,都自行購買眼藥水,但醫生並不建議這樣做。省眼科醫院副院長趙雲娥說:「現代人對於眼睛的要求,已從『看得見』發展為『看得更舒適』。乾眼症龐大的發病率以及乾眼慢病管理需求,對臨床工作和財政都提出了巨大的挑戰。」
在走訪基層時,趙雲娥和團隊發現相當一部分基層醫院並未開展乾眼門診,部分縣市級城市的患者可能就失去了及時有效治療。「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讓廣大人民群眾就近享有公平可及、系統連續的預防、治療、康復、健康促進等健康服務。讓健康更加『可及』,提升基層健康服務水平,也是我們聯盟成立的初衷。」趙雲娥說。
記者了解到,接下來,該聯盟將致力於推動當地醫院乾眼相關檢查和治療的規範化開展,使得輕度乾眼患者在早期得到有效幹預,一些長期需要護理的患者可以就近就醫,另外,還為重度、疑難病症的基層乾眼患者搭建轉診橋梁,享受到最優化的醫療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