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粉,奶粉,又是奶粉,嬰幼兒的食糧奶粉,本應是最安全的食品,為何「假奶粉」事件層出不窮,希望引起廣大家長和有關監察部門的注意。
在江西豐城市,一位旬女士的孩子從9個多月時斷了母乳,之後就一直喝一款名為「貝因美·臻佑」的配方奶粉。
現在旬女士的女兒一歲半了,最近給孩子洗澡的時候,發現孩子的胸部有微微的隆起,就像已經開始發育了一樣,旬女士覺得很奇怪,就帶孩子到醫院做了檢查,結果診斷為「雙側乳腺低回聲區,可能發育。」
又是「假奶粉惹的禍」,購買奶粉,這些陷阱要注意
旬女士懷疑是奶粉的問題,就到買奶粉的這家母嬰店去了解情況。店員稱老闆出差了,而且店裡並沒有旬女士購買的這款奶粉。
原來旬女士加了這家老闆的微信,一直都是在微信上聯繫老闆購買,再由老闆送貨上門。
後來,貝因美廠家的一位工作人員介紹說,他們的奶粉都是符合國家標準的,不會導致兒童早熟的問題。他們查驗了旬女士購買的30罐奶粉的防偽碼,結果顯示只有一部分是正品。
又是「假奶粉惹的禍」,購買奶粉,這些陷阱要注意
這就是說,旬女士買到「假奶粉」了。前一段時間,母嬰店銷售人員把一種蛋白固體飲料,當成特殊奶粉賣給消費者,導致孩子出現「大頭症」,現在消費者又通過微信渠道,購買到了「假奶粉」,不得不說,家長們都太圖省心了。
一說到「毒奶粉」或者是「假奶粉」,人們一開始想到的就是生產廠家,應該是又出現無良廠家了,盡生產問題產品,這也難怪消費者,因為之前的「三鹿奶粉事件」,確實是廠家的問題,害了好多無辜的孩子,讓人非常的痛恨,廠家也為此付出了代價。
而最近的這兩起事件,多數都是家長的「不認真」造成的。
前一個,家長只顧聽信銷售人員的吹噓,給孩子買了蛋白固體飲料當奶粉飲用,其實只要是認識字的人,都能看到那外包裝的罐體上面清楚的標明「蛋白固體飲料」的字樣。
又是「假奶粉惹的禍」,購買奶粉,這些陷阱要注意
自己做的產品的內容,當然自己最清楚了,難道就因為母嬰店的銷售人員會說話,就把廠家標註的注意點視而不見嗎?家長的心是太大了。
這起兒童早熟事件,我們現在不確定造成的原因到底是什麼,但家長通過微信購買奶粉的做法,我覺的有欠妥當,現在的微商有很多,好像什麼都可以買到,但質量沒人敢保證,關係到孩子健康問題的東西,真的不建議通過微商購買。
又是「假奶粉惹的禍」,購買奶粉,這些陷阱要注意
父母們生孩子養孩子確實很辛苦,但為了孩子健康負責,一定不能只圖省心省事啊,買奶粉一定要注意這幾點:
◆ 到正規的渠道購買
大型正規的商場、超市和母嬰店等,最好要看到所買奶粉的商家授權,有授權的一般就不會錯了,而且現在品牌奶粉的罐體都會有防偽碼,不要怕麻煩,查一下,花不了多少時間,至少要保證買到的是正品。
又是「假奶粉惹的禍」,購買奶粉,這些陷阱要注意
◆ 自己要對要買的奶粉有所了解
自己的孩子自己最清楚,根據孩子的體質,充分的了解產品的屬性,再選擇購買。不要盲目的聽信銷售人員的介紹,因為他們只顧產品的銷量,讓你買是他們的唯一目標。
又是「假奶粉惹的禍」,購買奶粉,這些陷阱要注意
◆ 選擇大品牌
對於普通的消費者,我們沒有能力去查驗到底哪個奶粉好,最好的方法就是藉助網絡或親戚朋友的介紹,選擇比較有影響力的品牌,對比一下有益物質的含量,再買回來讓孩子嘗試一下,一段時間後如果孩子的狀況很好,就說明這款就適合寶寶了。
除此之外,奶粉銷售的監察部門也應該負起責任來,對假貨,次貨加大打擊力度,不能讓我們祖國的未來受到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