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中國名案:安徽阜陽假奶粉案,假奶粉如何奪走嬰兒的生活(下)

2020-09-12 文獻研究院

假奶粉如何奪走嬰兒的生活

阜陽市場上流通出去的奶粉中沒有有毒的成分,那麼,是怎樣導致嬰兒的死亡呢?

安徽省阜陽市疾病控制中心的檢驗科,在兩個月的時間內,對各地家長們送來的將近50個品種的奶粉進行了檢測,結果發現有60%的奶粉是不合格的,

從阜陽市疾控中心得到的不合格奶粉的檢測報告來看,97%的嬰兒奶粉中蛋白質含量嚴重不足。有的奶粉中僅有5%或6%,有的甚至只有2%,這甚至不能達到普通麵粉的蛋白質含量。

而按國家藥品食品監督管理局的規定,0~3個月嬰兒食用的奶粉的蛋白質含量必須達到12%,3~6個月嬰兒食用的奶粉蛋白質含量不能低於10%。

嬰兒獲得成長最主要的就是要依賴蛋白質這種營養成分,如果奶粉中只有2%的蛋白質是根本不可能獲得足夠的養分,嬰兒們喝這樣劣質的奶粉近乎喝白開水。

嬰兒們如果長期飲用蛋白質含量極低的奶粉,首先會導致嬰兒出現嚴重的營養不良,隨後就會出現各種併發症。在這種情況下,嬰兒受到外來細菌的侵襲,就會幾乎完全喪失自身的免疫能力,而這又會讓病情加重。有的嬰兒就是因為身體皮膚大面積的高度潰爛,傷口長時間無法癒合,最終呼吸衰竭而死。

一個剛來到世界,急需要巨大營養的嬰兒,每天喝的竟是連麵粉都比不上的假奶粉,有誰能想像出嬰兒的苦。讓我們自己想想餓了三天卻只能喝白開水的感覺吧。

那些製造假奶粉的黑心商販們,在奶粉的外包裝上,竟然還堂而皇之地註明奶粉的蛋白質含量遠遠高出國家標準,真是無恥之極。對待嬰兒的如此之舉無異於不把魚兒放在水中,後果是何其嚴重!

在2003年,阜陽市對假奶粉展開過一次專項整治活動,全市的189戶劣質奶粉經銷商在工商局立案,之後工商局和衛生局又聯合下發了奶粉產品消費警示公告,並在報紙、電視等媒體上做過宣傳,還公布了33種劣質奶粉的「黑名單」。

然而,在阜陽的鄉鎮上,嬰兒的家長仍然能在市場上買到黑名單上的劣質奶粉。或許,這些家長們身處農村,消息閉塞,得不到劣質奶粉的消息,才釀成了一幕幕的慘劇。

在農村一些比較偏遠山區的食品店中,擺放著「乖乖寶」、「 金裝貝貝樂」等牌子的嬰兒奶粉,而這些奶粉都是在黑名單中上榜的。

如果有人對這些奶粉提出質疑,食品店的老闆就會拍著胸脯說:奶粉是好質量的,是允許的,我們這裡三天兩頭有人來查食品安全,這奶粉不錯的,很多人來專買這個牌子。」

在阜陽鄉鎮的一些自選超市中,也擺放著「伊鹿」、「貝貝樂」等被阜陽市工商和疾病控制中心確立為蛋白質含量不合格的產品,而那裡的老闆也同樣說,自己所賣的奶粉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更讓人啼笑皆非的是,這些蛋白質含量不合格的劣質產品的外包裝上幾乎都標有國際質量體系的認證和保險公司擔保的標識,而且早已過了保質期一年的奶粉也仍然擺在貨架上賣。

媒體調查顯示種種疑問

劣質奶粉生產廠商在奶粉包裝上寫的生產地址般也不是真的, 如「乖乖寶嬰兒一段」奶粉外包裝上,寫的生產廠家是北京維爾乳業公司,地址在北京市懷柔區幸福大街52號。

有媒體在報導阜陽奶粉事件的時候,對北京維爾乳業做出了暗訪。但據調查,北京市郊的懷柔區根本就沒有幸福大街這樣的地方,只有在距離懷柔10公裡外的北房鎮有一個叫幸福西街的地方。而北京維爾乳業公司就在北房鎮幸福西街18號,這與奶粉外包裝上的地址是不相符的。

北京維爾乳業公司的負責人趙先生說,他們公司註冊的就是維爾,生產乖乖壯、乖乖樂、乖乖寶、寶樂裝等嬰兒奶粉,帶「寶」字的是奶粉一段,就是飄香系列的。但暗訪的記者無論使用什麼方法,都沒有見到導致嬰兒致死的乖乖寶奶粉。

那位趙先生還說,乖乖寶嬰兒奶粉主要銷往山東、安徽、河南、河北、遼寧、山西、江西等省,但因為記者始終沒有見到他們公司生產的乖乖寶奶粉的包裝,無法確定安徽導致嬰兒死亡的奶粉是不是這家公司生產的,也不知道是不是有人在冒用他們的品牌。

還有一個劣質奶粉的生產廠家是北京貝樂康乳業有限公司,公司的地址是平谷區平谷鎮府前街31號,而更讓人感到意外的是那裡根本不是奶粉生產廠家,而是當地政府部門所在地。據調查,在平谷區的這個地址從來沒有生產過奶粉,而平谷區街頭的老百姓都沒有聽說過平谷區有貝樂康乳業公司。

看來,假奶粉生產者知道自己的奶粉有問題,故意將包裝上的地址寫錯,這樣即便是出了什麼問題,警察也不會找到他們頭上,他們會再大搖大擺地製造假奶粉銷售,大不了就是再換一種包裝, 這費不了多少精力的。媒體的調查雖然沒有什麼結果,但一個無法迴避的事實就是,假奶粉流向的不會僅有阜陽一個地方,33種假奶粉不合格,也就是說很可能有33個廠家生產假奶粉,這不是一一個小數字,在不知道哪一天, 說不定就會在其他的地方出現「大頭娃娃」。阜陽奶粉事件的當務之急就是要在更大範圍內徹底地查清假奶粉的來源和銷售地。

全國範圍內追查假奶粉

經過多家媒體的報導,阜陽的奶粉事件逐漸引起政府的注意,尤其是在媒體報導有不少嬰兒因為食用奶粉而死亡之後。

2004年4月19日,上午,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作出批示,要求立即對阜陽奶粉事件開始調查。從那時開始,國家質檢總局、國家工商總局、衛生部組成的專項調查組,從北京奔赴阜陽,拉開了徹查毒奶粉的序幕。

經查,2001年5月,池長板在浙江省蒼南縣與陳寶相、陳寶玲合辦蒼南聖寶乳品有限公司。池長板沒有多少文化,只知道奶粉是個賺錢的行業,在公司成立一年之後就開始生產「聖品」牌成人和嬰兒奶粉,每天大約能生產100多箱,這種生產量一直持續 到2004年4月他們得知阜陽出現小孩服用奶粉「出事」。

如果按池長板的蒼南聖寶乳品有限公司每天生產100箱奶粉計算,從2002年5月~ 2004年4月的兩年時間裡,共生產了3000箱劣質的嬰兒奶粉。這些奶粉除銷往安徽之外,還銷往山東、四川、江蘇等地。

在阜陽食用聖品嬰兒奶粉的4名嬰兒中,2名死亡,2名患上了營養不良症候群。而在聖品嬰兒奶粉銷往的其他地區,也有「大頭娃娃」的出現。阜陽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對「聖品」貝貝嬰兒一段奶粉的檢測顯示,其中蛋白質的含量在3.76%~3.71%,脂肪的含量在14. 8%~15.4%,遠遠達不到國家標準。

為了將製造的假奶粉銷售出去,池長板等人都是用低價來誘惑銷售商。2003年3月, 作為蒼南聖寶乳品有限公司的董事長陳寶相以每箱115元的超低價格,將嬰兒奶粉賣給安徽省合肥市某批發市場個體經營戶李純霞、曹幫國夫婦。這對夫婦在購買奶粉的時候並沒有見到嬰兒奶粉質量檢驗合格證或化驗單,僅僅是因為價低就迫不及待地進貨了。

2003年4月,李純霞夫婦將購進的「聖品」貝貝嬰兒奶粉,以每箱124元的價格賣給阜陽市蓮池路13號的批發商黃丙印、黃利鋒父子80箱。黃丙印父子又以每箱125元的價格,分別賣給阜陽市潁東區棗莊鎮個體工商戶張學傑2箱以及袁察鎮個體工商戶韓東風3箱。之後,張學傑和韓東風又分別在自己的經營場所加價零售。

假奶粉的生產商和銷售商在商品價格和經營利潤的驅使下,成為了長在一根藤上的毒瘤,傷害了幾百個嬰兒和他們的家長,給他們帶來了無限的痛苦。

即使這樣,這些沒有良心的生產商和製造商,在審判他們的法庭上仍然對自己做無罪或過失的辯護,但事實是不會被改變的,他們有犯罪的鐵證,最終不能夠逃脫法律對他們的制裁。

在安徽阜陽,點燃阜陽奶粉事件導火索的是3名銷售商:馬大成、劉潔、高建。2003年7月份和8月份,安徽霍山人馬大成多次從汕頭市東方金洋食品工業有限公司業務員陳少林那裡購進奶粉,每件120元,奶粉上的標示是內蒙古永欣乳業有限公司「伊鹿」牌奶粉。

之後,他再以每件138元的價格賣給太和縣人劉潔、高建夫婦。這對夫婦購進之後,又以每件185~204元的價格推銷給太和縣三堂鎮的經銷商張軍、劉家顯、路玉成計4件,剩餘的都放在自己的店裡銷售。這幾個經銷商賣出的奶粉非常多,危害甚廣。

經過法院審理,太和縣法院判處被告人馬大成有期徒刑3年,並處以罰金5000元;判處被告人劉潔有期徒刑1年零6個月,並處以罰金2000元:判處被告人高建有期徒刑6個月,並處以罰金0元。此外,這幾名被告人還要交出違法所得。

以上僅是全國範圍內追繳假奶粉的兩個縮影,在阜陽發生假奶粉事件

之後,全國各地的質檢部門都開始了對當地市場上奶粉的檢測,一且發現有個格的奶粉,就立即責令奶粉的生產廠家召回奶粉,並責令廠家停止生產進行整頓。

相關焦點

  • 當代中國名案:安徽阜陽假奶粉案,撬開假奶粉的冰山一角(上)
    阜陽一個叫李洪亮的農民,向中央電視臺記者雷陽反映,他4個月大的女兒李月平自出生開始就吃一種「全聖」牌的嬰兒奶粉,現在全身浮腫,身體發育畸形,目前正在阜陽市人民醫院住院治療,醫院懷疑孩子的問題與食用此奶粉有關。
  • 湖南「假奶粉」事件背後 固體飲料和特醫奶粉該如何區分
    中國商報/中國商網(記者 周子荑)5月12日,湖南郴州再現「大頭娃娃」的視頻在全網流傳,引起輿論的軒然大波。事件背後,固體飲料搖身一變成為特殊醫學用途嬰兒配方食品(以下簡稱特醫奶粉)成為整場悲劇的焦點。實際上,固體飲料佯裝為特醫奶粉的現象曾在我國多地上演。這兩者究竟有何區別,應該如何區分?
  • 香港測出9款嬰兒奶粉有致癌物質,洋奶粉也不是100%安全
    巨大的消費市場背後,是千千萬萬喝奶粉的寶寶們,形成巨大反差的是,「毒(假)奶粉」事件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最近又爆出,香港測出9款嬰兒奶粉有致癌物質,再次讓千千萬萬的家長們神經緊繃。2003年被曝光的安徽阜陽劣質奶粉事件中,百餘名嬰幼兒因食用劣質奶粉被毒害成為「大頭娃娃」,導致其發育畸形甚至死亡。
  • 假奶粉17年後又喝出「大頭娃娃」,如何區分「真假特配奶粉」?
    2003年,安徽阜陽曾爆出的「空殼奶粉」事件,導致數百名嬰幼兒食用劣質奶粉後,因營養不良成為「大頭娃娃」。沒想到,「大頭娃娃」事件近日再現。但有分析認為,「倍氨敏」的包裝在方方面面誤導消費者,讓他們誤認為其是「特醫奶粉」。比如,「倍氨敏」使用的是奶粉常用的罐裝,而且包裝上有多處如「MED(醫療的縮寫)」等字樣。什麼是「特醫奶粉」?怎樣科學選購嬰幼兒配方奶粉?《生命時報》採訪兒科專家為你一一解答。
  • 西班牙警方查獲8噸假奶粉 其中大多運往中國
    據《歐洲時報》西班牙版微信公眾號「西聞」21日援引當地媒體報導,近日,西班牙國家警察和歐洲刑警組織的一次行動中,在西班牙東北部Girona(赫羅納)城市查獲了一家用於包裝假嬰兒奶粉的工廠,共繳獲8噸假奶粉,售賣奶粉的是一個設立于波蘭的網站,據悉,此次查獲的8噸假奶粉,將大批次通過波蘭一家運輸公司運往中國。
  • 假奶粉流入多地 怎樣辨別真假使嬰兒吃的健康
    【摘要】日前,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檢察院官網獲悉,2015年9月,上海市公安部門依法查處一起跨全國多省市仿冒品牌嬰兒奶粉 案,犯罪嫌疑人生產假冒奶粉1 7萬餘罐,銷售給鄭州、徐州、長沙、兗州等地經銷商,並進一步銷售到全國多個省市。
  • 特大「假代購」案告破!這類奶粉不要買!
    近年也時不時能看見「代購假貨」、「假代購」的新聞。比如這次四川攀枝花的特大奶粉「假代購」案,又在朋友圈炸開了鍋。作者:想想媽(高級營養師)投稿:2216295723@qq.com5月30日,四川省食品藥品管理局公布了《攀枝花市查處嬰幼兒配方乳粉「假代購」案》的案情。
  • 上海6人造假嬰兒奶粉被捕 1.7萬假奶粉銷售到各地
    去年9月,上海公安部門依法查處一起跨多省市假冒品牌嬰兒奶粉案,上海檢方近日對6名犯罪嫌疑人作出批捕決定。  據悉,去年9月,上海公安部門接到報案後調查發現,犯罪嫌疑人陳某等人仿製多個品牌奶粉罐,並收購低檔、廉價或非嬰兒奶粉罐裝生產假冒著名品牌奶粉,銷售給鄭州、徐州、長沙、兗州等地經銷商,並進一步銷售到全國多個省市,造成較大影響。
  • 雅培稱假奶粉已全部收繳 仍有部分流入地未公布
    事件 假奶粉案線索為雅培提供  最高檢近期在官網發布消息稱,2015年9月,上海市公安部門依法查處一起跨全國多省市仿冒品牌嬰兒奶粉案。犯罪嫌疑人陳某、唐某組織他人仿製假冒品牌奶粉罐、商標標籤,收購低檔、廉價或非嬰兒奶粉,在非法加工點罐裝出售,共計生產銷售了假冒奶粉1.7萬餘罐,非法獲利將近200萬元。
  • 郴州「大頭娃娃」假奶粉事件引關注!官方介入調查
    因此,醫生建議郭先生他們購買胺基酸奶粉給孩子食用。為了購買到適合孩子食用的奶粉,家人來到永興縣最大的母嬰店愛嬰坊。在導購的推薦下,他們為孩子買了一款名為倍氨敏的「特殊奶粉」。郭先生告訴記者,當時購買時就對「固體飲料」幾個字提出了疑問,但導購卻表示這個等同於奶粉。孩子一直發育比較遲緩,體重也很輕,但郭先生和家人都沒有往「奶粉」方面想。
  • 假奶粉,假疫苗,現在假生理鹽水也來了……
    而如果假的生理鹽水隨著血管流進全身,那麼造成的危害是難以想像的...更令人氣憤的是,如果僅僅是生理鹽水的商標是假的,那麼牽扯到的只是智慧財產權問題。但是在警方查抄這個造假窩點時,發現這個被犯罪嫌疑人租賃的廠房裡雜亂的堆滿了各種紙箱,假生理鹽水也被隨意的放在地上。
  • 安徽近鄰上海查獲1.7萬罐假冒「雅培」奶粉,流入多地引起國務院...
    國務院食安辦已派員赴上海實地督查,並要求相關省份徹查乳粉流向,嚴懲冒牌乳粉等欺詐行為,確保嬰兒配方乳粉質量安全。  2002年  愛兒樂媽媽、愛兒素:美國惠氏藥廠(中國)有限公司生產的愛兒樂媽媽(S-26MAMA)孕產婦配方奶粉、愛兒素(NURSOY)嬰兒豆基配方粉因坂腸桿菌超標被限令召回。
  • 湖南再現「大頭娃娃」:假奶粉對嬰兒影響有多大
    家長們很奇怪,以高價買來的奶粉,怎麼會讓孩子患上營養不良的病呢?固體飲料≠普通嬰兒奶粉和以往的奶粉安全事故不一樣,這一次並不是奶粉本身的問題,而是母嬰店誤導消費者,把蛋白固體飲料,冒充成特殊醫學配方奶粉,賣給嬰兒食用。
  • 貝因美捲入假奶粉事件 仍有兩流入地未公布
    繼進口奶粉品牌雅培捲入1.7萬罐假奶粉事件後,4月6日,國家食藥監總局官網再曝假奶粉案涉及國內品牌「貝因美」。針對4月4日官網披露涉案假奶粉「符合國家標準」這一疑問,國家食藥監總局回應稱是為了提醒消費者「不要過於恐慌」,但仍未透露其他涉事品牌及具  體流通渠道細節。
  • 怎樣鑑別假奶粉
    「大頭娃娃」的出現,是這些孩子們在嬰幼兒期間食用了假奶粉或劣質奶粉而造成的。嬰幼兒生長發育期間離不開蛋白質等營養物質,對嬰幼兒來說,最好的營養物質就是母乳,母乳不足的,就要用牛奶補充。所以,牛奶和奶粉的安全,其重要性就不用多說了,說這關係著未來應該不過分吧。早在2000年左右,就有關於假奶粉的報導。
  • 全國特大假奶粉案25人獲刑 成本120卻賣400元
    製售假奶粉案中查獲的部分原料。  全國特大假奶粉案一審宣判做奶粉生意失敗怨牌子不響,他「攀上」22個品牌奶粉產品銷往山東、河南、安徽等地,涉案價值1000餘萬元;涉案的27人全部受到刑罰  日前,萊陽法院對公安部直接督辦的「12·31」全國特大假冒註冊商標製售假奶粉案作出一審宣判,判處被告人孟某、莊某等25人有期徒刑6年至有期徒刑6個月不等,並處罰金。其餘兩人單處罰金。
  • 「熱點」再現「大頭娃娃」假奶粉事件 誠信經營是根本
    此次事件中,商家將一種蛋白固體飲料當成孩子主食的奶粉來銷售,已經涉嫌虛假宣傳,而這已經是郴州市第二次發生「大頭娃娃」假奶粉事件!據報導,早在2020年3月30日,就有十幾位家長在「問政湖南」上發表《郴州「大頭娃娃」父母們聯名請求政府處理郴州假奶粉事件》的「聯名信」,稱2019年郴州發生一起「大頭娃娃」奶粉事件,「全因郴州兒童醫院醫生向患兒推銷奶粉所致」。
  • 「假奶粉專賣中國寶寶」?已被曝光的問題奶粉,可能你家也有
    (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大家都知道,對於寶寶來說,母乳才是最安全最天然的食物就是這些進口奶粉,對我們的寶寶下了黑手。賣假奶粉也是一樣,不同產品同樣的套路,騙人的「進口貨」很可能只是想掏空中國家長的錢,所以,大家在給孩子選購奶粉的時候,也不一定偏愛「洋玩意」。
  • 「假奶粉」事件二現郴州:嬰幼兒奶粉選購不可掉以輕心
    圖片來源於網絡這已經是郴州市一年內第二次發生「大頭娃娃」的假奶粉事件。早在2020年3月30日,有十幾位家長在「問政湖南」上發表了《郴州「大頭娃娃」父母們聯名請求政府處理郴州假奶粉事件》的「聯名信」,「聯名信」稱,2019年郴州發生一起「大頭娃娃」奶粉事件,全因「郴州兒童醫院醫生向患兒推銷奶粉所致,郴州兒童醫院醫生長期聯合醫院院內便民藥房(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在網上公開道歉回覆中聲稱為私人藥房)和位於該醫院對面的媽仔谷母嬰店」,長期將固體飲料推銷給患兒家長。
  • 澳洲奶粉因中國代購緊缺,有人想把摻麵粉的假奶粉賣給貧窮母親
    澳洲奶粉因為中國代購的存在,導致超市存貨十分緊張,而有些不法分子甚至打起了假奶粉的主意…… 據yahoo1月22日消息,近日澳大利亞一個Facebook群組裡出現了一名騙子,竟鼓勵成員們抓住澳洲嬰兒奶粉緊缺的機會,將麵粉摻雜進奶粉再以高價專門賣給那些貧窮的單身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