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7月的一個平靜的夏日,被一條劣質奶粉的線索徹底打破了這種平靜。
安徽阜陽一個叫李洪亮的農民,向中央電視臺記者雷陽反映,他4個月大的女兒李月平自出生開始就吃一種「全聖」牌的嬰兒奶粉,現在全身浮腫,身體發育畸形,目前正在阜陽市人民醫院住院治療,醫院懷疑孩子的問題與食用此奶粉有關。他希望記者雷陽能在中央電視臺播出這個消息,以免有更多的孩子受到這種奶粉的毒害。
雷陽有敏銳的新聞感,他的第一反應就是:這一定是一個大新聞!他決定先把事情調查清楚。
雷陽以最快速度打電話給李洪亮,告訴他:「李先生,我建議你先把孩子食用的奶粉拿到當地有關檢驗機構鑑定,我會儘快趕到阜陽與你見面。」
李洪亮聽了雷陽的建議,放下電話就把孩子吃剩的奶粉送到了阜陽市疾病控制中心,自己掏腰包做了檢驗,但檢驗結果不能當天就取,要等一周之後才能拿到。
雷陽接到舉報的時候,正在安徽亳州採訪當地醫藥市場整頓的情況,亳州離阜陽只有兩個多小時的車程。雷陽將自己的消息匯報給了領導,並要求先派自己的同事張柱前往阜陽調查。雷陽還通過朋友找到了亳州電視臺的資深記者劉正廣,請求他同張柱-一同前往阜陽,劉正廣一口就答應了。張柱和劉正廣當天就包車趕到了阜陽市人民醫院。他們去的時候,醫院裡已經有十幾個與李洪亮女兒病症相似的孩子住院,他們對孩子們都拍了照。此外,他們還了解到住院治療的孩子都一一個共同點一沒有 母乳餵養,直在 買便宜的奶粉食用, 這種現象在阜陽農村非常普遍。
拿到第」手資料之後, 雷陽按央視領導的建議, 開始尋找劣質奶粉生產廠家,如果找到了廠家,播出的新聞會更加有震撼力,但雷陽最終得出的結果是,劣質奶粉的生產廠家不在阜陽,阜陽只是一一個巨大的奶粉批發市場。雷陽在調查的過程中,還受到了一系列的阻撓,調查工作一波三折,事情一直拖到了9月份。
那時,央視7套準備籌辦一個以關注農業、農村、農民為主的新聞評論類欄目一-《聚焦三農》。在一次欄目選題策劃會上,雷陽將一直關注的阜陽奶粉事件提了出來,並得到了批准。當天,雷陽就與攝像記者劉勳一同趕往了阜陽。
到阜陽後,雷陽發現當地的媒體已經對奶粉事件報導了好幾次,但沒有引起相關部門的重視。
安頓好住處之後,雷陽和劉勳來到了在阜陽市最大的批發市場一元豐大市場。他們看到劣質奶粉仍在公開銷售,因為銷售的價格非常便宜,批發商的生意出奇的好,鄉鎮村零售商幾乎都是來這裡進貨。看著大量的劣質奶粉流入商家的手中,兩位記者痛心疾首,他們認為節目可以不做,但一定 要想辦法讓有關部門查繳劣質奶粉,不能再讓幼小的孩子受到傷害了。中央電視臺記者已經到阜陽調查劣質奶粉事件了,這個消息不知何時不脛而走,雷陽和劉勳的調查開始變得不再順利,之前聯繫好的幾位受害人家屬不願再提供線索,醫院也不肯再提供患兒的病例,推搪說找不到了,就連當地的《潁州晚報》記者也以「沒時間」為由,不肯再與他們見面。而且,就在消息走漏的當天晚上,有幾個彪形大漢闖進了雷陽的房間,但沒有做出什麼事情,只是說走錯了,這很明顯是在給雷陽一個警告,讓他不要再管奶粉的事。
發生的一系列情況讓雷陽意識到,調查工作將越來越艱難,他將在阜陽的處境告訴了節目的製片人。製片人建議安全第一,讓他們立刻換賓館。幸運的是,所換賓館的老闆非常保護他們。
出於安全考慮,第二天雷陽就和劉勳回到了北京,並將寫好的初稿交給了領導。領導說: 「阜陽的這個奶粉事件關係重大,如果只有市場和住院孩子的證據,是遠遠不夠的,一定要找出劣質奶粉生產廠家,這樣事情才有衝擊力,才會引起重視。」
雷陽帶著偷拍機再次回到了阜陽,這已經是他在比較短的時間內第二次來到阜陽,心情很複雜,感覺身上有種壓力, 就是一定要 為生病的孩子找出元兇。
雷陽先化裝成小商販與奶粉批發商當面交流,希望能摸清劣質奶粉的源頭,他帶著偷拍機來到了元豐批發市場。 這個市場輻射安徽、河南、山東三省,各地的進貨商販絡繹不絕,而市場上的奶粉良莠難分。
在市場上轉悠了一天,雷陽終於學會了一些奶粉行業的土語,這很利於他的調查採訪。之後的兩天,他又到了其他幾個市場進行摸底,基本上掌握了情況。只是他只要問其奶粉的生產地,批發商就會避而不答。
就這樣,到第五天雷陽還是沒有找到生產奶粉的廠家。第六天他決定變換調查的思路,他知道市場上一種「雞公山」牌子的奶粉賣得很火,批發商攤位上的存貨很少,但他向批發商說他要購進一大批貨,但前提是要到廠裡去看看生產條件才能決定。為了取得批發商的信任,他還拿出了一疊現金,說可以付現金,那位批發商見錢眼開,答應他到廠裡去看。
這天上午,雷陽跟著那位批發商來到了離阜陽60公裡的河南固始縣的一個奶粉工廠。這個工廠設置在一個廢棄的酒廠倉庫裡,雷陽進入工廠後看到了雞公山系列奶粉生產的全過程,真是讓人觸目驚心。車間裡沒有任何防塵、消毒設備,工人們沒有穿工作服,不戴手套,在昏暗的燈光下有說有笑地往罐子中裝奶粉。這所謂的河南省知名品牌奶粉就是這樣生產出來的!雷陽將所見到的都用偷拍機一一記錄下來了。
雷陽離開工廠之前,要求拿幾袋奶粉回去做樣品,這一點遭到了廠 家的懷疑,他們說決不答應這樣的要求。經過一番智鬥,奶粉廠的負責人終於肯讓他帶幾袋奶粉走。
從工廠回到阜陽,雷陽就立刻返回了北京,並將奶粉送到國家乳製品檢驗中心進行檢驗,結果顯示,奶粉的主要成分含量大多數都是不符合國家標準的。
2003年12月25日,央視7套首播《流入農村的劣質奶粉調查》。節目播出之前,雷陽給阜陽市技術監督局打了舉報電話,並告知了批發市場上,那些銷售 劣質奶粉的攤位, 希望他們能有所行動,但可惜的是阜陽市潁泉區技術監督局並沒有在批發市場上找到那些單位,所以無法查處。
節目播出之後,社會各界的反響很大,觀眾紛紛打來電話詢問有關情況,並反映其他地方也有類似的假奶粉出現。
此前沒有獲得賠償的受害嬰兒家長李洪亮,在當地政府的協調下,獲得了7000元的賠償。李洪亮還特意寄了一面錦旗給「聚焦三農」欄目組。雖然節目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關注,但卻沒有引起全國的關注。而不管怎麼說,到2003年底,劣質奶粉已經被撬開了冰山一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