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場「欠薪投訴舉報、勞動法律諮詢」接訪活動昨日舉行
全市實現農民工工資基本無拖欠
臺海網11月21日訊 據泉州網報導 昨日上午,泉州市、縣兩級人社部門牽頭,會同住房城鄉建設、交通運輸、水利、鐵路、公安、人民法院、司法(法律援助)、信訪、工會等部門,聯合開展13場「根治欠薪法治宣傳」現場接訪活動。各地宣傳活動紛紛採取法律知識競猜等新穎有趣方式,向勞動者廣泛宣傳根治欠薪政策和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法律法規。全市累計接受群眾相關政策法規諮詢1580人次,接到勞動者欠薪等勞動保障維權投訴案件15件,其中異地投訴2件。
工作人員為勞動者普法
現場
被拖欠上萬元工資 六旬阿姨學會維權
「我被欠薪這麼久,這次終於懂得要怎麼維權了。」泉州市本級諮詢活動昨日在惠安縣東嶺鎮舉行,60多歲的魏阿姨向現場工作人員連聲道謝。魏阿姨是洛江人,今年7月被惠安東嶺一戶人家僱用,到醫院裡做護工,陪護被撞傷的老人。此前雙方協定支付給魏阿姨工資1.5萬元,但是直到老人9月初出院,對方前後只付給魏阿姨3000元,1.2萬元餘款一直找各種理由拖欠。魏阿姨多次討要無果,也四處諮詢,但都沒辦法解決。
工作人員了解情況後,告知魏阿姨,因被拖欠工資事實的現有證據不足,建議她申請法律援助,走司法程序維權。工作人員也提醒魏阿姨,今後和僱主間要明確僱用關係,受僱期間注意保留證據,一旦遇到欠薪等問題,才能有效維權,降低法律風險。
部門
已出臺一系列措施 降低企業欠薪風險
泉州市勞動保障監察支隊隊長黃永福表示,今年以來,為助力企業復工復產,我市進一步優化農民工工資保證金制度,出臺一系列舉措,全市可為企業減負約15億元,每年為企業增加資金周轉約180億元,實實在在為企業減負,也降低企業欠薪風險。「企業有錢了,欠薪風險也由此降低。」他說。
我市還率先在全省建立健全農民工工資支付監控預警平臺,目前已覆蓋全市所有在建工程項目。通過平臺可以實現掌上(手機)動態監控工程建設領域工資支付情況和實時預警欠薪風險。通過建立平臺監控預警和落實一系列長效機制,我市欠薪人數佔我市用工比例從0.2%降低到0.02%,實現國務院基本無拖欠目標任務。
部門提醒廣大勞動者,當個人的勞動保障權益被侵犯時,要及時撥打12333或撥打各地勞動保障監察機構投訴舉報電話,或者就近向當地勞動保障監察機構、勞務所舉報投訴,有關部門將第一時間依法介入,為勞動者維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