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家庭貧困、父親患病,卻自強不息,考上清華大學,讓人敬佩!

2020-12-15 中國校園在線

時代像一把篩子,篩得一些人出類拔萃,篩得多數人顛沛流離。我知道放棄不難,但堅持一定很酷。這條路或許還有諸多艱難,我卻甘之若飴。

曾雪成

清華大學2019級環境、化工與新材料類新生,通過自強計劃錄取,高中畢業於重慶開州中學。

我叫曾雪成,樸實的農民父親寄寓其「瑞雪之後,就是收成」之意。

命運恰恰給我開了一個玩笑,讓我經歷風雪,方得其成。且讓我講講我家庭的故事吧。我出生在國家級貧困縣的一個小山村,家庭是建卡貧困戶,經濟狀況入不敷出,勉強靠國家的扶持和父母掙的微薄工資支撐著。年過七十的爺爺奶奶都是樸實的農民,爺爺因年輕時修建鐵路吸塵過多,得了矽肺病,身體極為瘦弱,這些年來一直靠吃大量的藥物調養身體。在我讀小學一年級時,爸爸突然得了癲癇病,家裡面堆滿了大大小小的藥瓶。

爸爸年輕時發病的次數較少,但從2015年開始,爸爸發病的頻率增高了,有好幾次走在路上突然摔倒,幸好被路人發現及時送往醫院救治。這種病不易根治,只能靠藥物來控制,是藥三分毒,才四十幾歲的爸爸早已鬢白,右耳朵經常性失聰,咽喉炎也越來越嚴重。爸爸得了這種病本不應工作,但是為了供養家庭,爸爸只能帶病孤身一人去廣東打拼,現在在一家工廠做保安,省吃儉用,每月掙的錢也差不多全花在藥物上了。只有小學文化的媽媽在老家做清潔工,起早貪黑,靠著微薄的收入來補貼家用。而我在初中時患了鼻竇炎,到目前為止,已經動了兩次手術了,兩次手術也花費頗多。我還有一個姐姐,目前在華中師範大學讀大二,學費主要靠國家助學貸款。這就是我不用渲染就會引人同情的家庭。

不怨天,不尤人,行有不得,反求諸己。在這樣的困境裡,我只相信一個樸素的道理「知識改變命運」。孩提時,清華夢就根植於我的內心。她就像一道光,指引我前行。在別的孩子在嬉戲玩耍的時候,我在做作業。在別人玩手機遊戲的時候,我按捺住騷動的心,在背單詞。在別人談論哪個女生更漂亮時,我在各種資料書中輾轉。我漸漸明白了「清華夢」背後有著怎樣的汗水和辛酸,特別是對於一個貧困地區的孩子。

一想到家庭的貧瘠,一想到父親孱弱的身影,一想到母親無奈的淚水,一想到「遙遠的」清華夢,我總會被無形的力量推著向前努力奔跑

時間如水,轉眼我考入了重慶市重點中學一一開州中學。我進入了一個優秀的班級,遇到一群優秀的老師,他們陪伴我們在學習的道路上一往無前。我知道我離夢想近了一些,但我依然害怕會和清華像兩條平行線,永不相交,所以進入高中,我就拼盡全力,我渴望被自己雪藏的「夢想」有熠熠發光的那一天。伴著晨曦,我會比同學多晨讀一小時。

課餘的時光,我總是如饑似渴地在題海中汲取營養。高二時老師對我說到清華的自強計劃,我感覺我的血液要噴薄,我幻想父母看到的清華錄取通知書的欣喜,清華夢終於破土而出,瘋狂生長,直至鋪滿內心。夢想是什麼,那是我縱然終將疲倦無力,也要用傷痕累累的雙手去抓的一顆遙不可及的星。自強計劃的筆試重頭在數理化,在老師的指引下我瘋狂地訓練,吃飯的時候看到桌上的飯菜都是數學公式、化學方程、物理定理。夢想啊,真是一個神奇的東西。

2019年6月10日,我參加了自強計劃初試,這次我似乎得到了幸運女神的眷顧,我通過了這次初試。於是懷揣著一顆忐忑且激動的心,我飛往了心儀已久的清華大學,這是我人生與她的第一次見面,視覺的震撼伴隨著心靈的顫動,過去的一切努力值了。

自強計劃的面試在2019年6月17號如期舉行,在和藹可親的清華教授的引導下,我內心的忐忑得以平復,成功地完成了我人生中的第一次面試。2019年6月22日,當我被告知,我成功的得到了50分的降分認定,我整個大腦一片空白,一切都是這麼順利,但一切又都是這麼艱難,更是如此不可思議。

時代像一把篩子,篩得一些人出類拔萃,篩得多數人顛沛流離。我知道放棄不難,但堅持一定很酷。這條路或許還有諸多艱難,我卻甘之若飴。

我終於懂了「未曾深夜哭泣的人,不足以語人生」。我堅信「雪藏其志,必有所成」

來源:水木渝家 清華招生 網絡等

相關焦點

  • 寒門姐弟同時考上985,患病父親激動落淚!沒有傘的孩子,更應自強不息!
    李雙、李可心姐弟倆雙雙考上哈爾濱工業大學。作為貧困家庭,父親母親都患有疾病,為了供這姐弟倆讀書,常年拖著病體幹活。學校老師激勵姐弟倆,堅持供你們讀書,你們父親是一個偉大的父親。日子這麼難,父母一個沒放棄,挺難的,孩子也爭氣,一切都會苦盡甘來的!
  • 被清華大學校長點名的寒門學霸,他的自述讓無數人淚奔.....
    7月24日,清華大學的一紙捷報,輾轉2300多公裡,抵達雲南宣威市阿都鄉的貧困考生林萬東手中。在2019年全國高考中,林萬東考取理科713分,通過清華大學「自強計劃」被該校自動化系錄取。林萬東出生在雲南宣威市阿都鄉一個小山村,那是中國深度貧困地區。林萬東家裡有姐弟三人,父親因病不能幹重體力勞動,全家的經濟來源都靠母親在昆明的一家工地搬磚背沙。
  • 新鄭市貧困學子考上清華大學,他是怎樣做到的?
    「貧困戶趙志軍的孩子被清華大學國防專業錄取」的消息傳來,十裡八鄉的群眾都為他高興!趙卓航的家庭究竟是怎樣的狀況呢?8月20日,記者跟隨新鄭市扶貧辦工作人員和駐村第一書記來到裴商廟村。趙卓航家是鄭州市低收入家庭,爺爺奶奶患有多種慢性病,十多年前爺爺因病致殘,奶奶沒有勞動力,兩位老人每月的醫藥費讓這個家庭不堪重負。生活的重擔沒有壓垮這個貧困的家庭。
  • 雲南小夥713分考上清華,錄取通知書送到手中時,他正在工地搬磚
    而正所謂是薪火相傳,去年6月份,一位雲南的貧困考生在高考結束後,提筆在自己的日記本中寫下:「唯有自強不息,我們才會有日後無限的可能」!這句鏗鏘之言和清華校訓不謀而合,也正如其筆下所寫他通過自己的自強不息,勤奮努力以713分的優異成績考上了清華大學。這位來自雲南的貧困考生就是—林萬東。
  • 今年考上清華大學的李楚宗同學,他的家庭是這樣的......
    2019年小兒子李楚宗考上清華大學!李林昌,容縣楊村鎮六福村村民,一家5口人。家庭人數多但是勞動力少,經濟來源主要依靠李林昌夫婦二人打散工,生活十分清貧。在同事的眼中,李林昌就是個老實本分、勤快認真的人,平常有合適工作的都願意介紹給他。妻子餘仁芳則去廣東省東莞市一家毛織廠務工,每天三點一線,在生產車間日復一日重複著機械的工作。雖然在李林昌夫婦二人的努力下,家庭獲得了一定的經濟收入,但是三個子女讀書的花銷非常大,一年下來本就不多的收入基本上都是捉襟見肘。因為家庭開銷大,收入少,李林昌一家被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
  • 他高考690分,考上清華大學,父親一臉愁容,說出原因網友樂了
    他高考690分,考上清華大學,父親卻一臉愁容,說出原因網友樂了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是我國最頂尖的兩所高校,學子們無不以考上這兩所高校為榮。當年高考,我僅以不到兩百分之差與清華北大失之交臂,這也成為了我一生的遺憾。如果現在再給我一個機會的話,兩所高校不管哪所學校想要我,我肯定會屁顛屁顛地跑去了。
  • 四川公考面試真題:貧困且重度殘疾學子考上清華大學,發求助信!
    事件之初的悲喜交加:在接到清華大學招生辦老師表達錄取的可能之時,該學子又喜又悲,喜的是努力換來了回報,悲的是自己和家庭所面臨的困境。一是自己的重度殘疾,給家庭帶來了沉重的經濟壓力和生活負擔。二是父親的過早離去,讓家庭的狀況每況愈下。三是繼續學習,也需要母親相伴照料,這也會使本就收入微薄的家庭喪失唯一的收入來源。
  • 他是高考744分河北狀元,考上清華靠撿廢品供自己上學,現狀如何
    曾經有一位高考744分的河北狀元考上清華大學,靠撿廢品供自己上學,如今怎麼樣了呢?一、龐眾望這位清華學子叫做龐眾望,龐眾望在1999年出生,出生地在河北一個村莊,他的父母,並不像正常的父母一樣,因為龐眾望的母親常年患病臥床,龐眾望的父親也患有精神方面的疾病。
  • 在工地上收到清華大學錄取通知書,他們笑了,父母盼到了
    清華北大是許多人想考上的高等學府,對於農村的孩子來說,想要考上清華北大,就如同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如果一個農村有一名考生考上了清華或者北大,那麼整個村子都可能為此慶祝個三天三夜,甚至會為此設宴擺起酒席來。
  • 9位考上清北的農村學霸採訪曝光:普通家庭,怎樣才能養出貴子?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留意到,今年高考,不少寒門學子考上清華北大等名校。我們常說「寒門難出貴子」,但是他們卻用實力證明「寒門也能出貴子」。到底普通家庭,要怎麼才能養出貴子?青欖君調查了9位考上清華北大等名校的寒門學子,發現他們優秀的背後,有4個教育真相。
  • 寒門姐弟同時考上哈工大,患病父親落淚,學校:有困難不怕,哈工大是家
    姐弟倆雙雙考上哈工大,父親激動落淚8月20日,黑龍江克山縣李雙、李可心姐弟倆雙雙考上哈爾濱工業大學 。作為貧困家庭,父親母親都患有疾病,為了供這姐弟倆讀書,常年拖著病體幹活。兩個孩子的父親,一直靠養牛供養他們上學,最終,在愛心人士的資助下,姐弟倆順利考上大學。
  • 寒門子弟龐眾望命運多舛,卻自律自強考上清華:永遠不要畏懼困難
    其實我們都知道,能考上清華北大的學子,大多數都是擁有優越的家庭環境和學習條件的。當然,我們不可否認其中考上清華北大的,也有些是寒門子弟,他們自強自律得有點讓人心疼,筆者今天要介紹的寒門子弟就是清華學子龐眾望。一、寒門子弟龐眾望命運多舛,父母患病,家徒四壁。
  • 父親患病堅持,姐弟二人同時考上哈工大,學校回應暖心
    人們常說,寒門出貴子,寒門出狀元,現在城市之間的教育水平差異明顯,已經很少有窮人家的孩子考上重點院校了。窮人家的孩子因為家裡條件不好,平時需要兼顧整個家庭,還要花費精力去學習,窮人家的孩子一直明白一個道理,只有好好學習才能改變自己的命運。但是,教育水平的不平衡,窮人家的孩子想要考上好的大學,需要比別人花費更多的汗水。
  • 2位學霸在工地上搬磚,收到清華大學錄取通知書,苦心人天不負!
    清華北大是許多人想考上的高等學府,對於農村的孩子來說,想要考上清華北大,就如同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如果一個農村有一名考生考上了清華或者北大,那麼整個村子都可能為此慶祝個三天三夜,甚至會為此設宴擺起酒席來。
  • 清華大學開學了!工地少年被清華大學錄取後,母親感覺虧欠孩子
    這是一位考上清華大學的學生母親在接受採訪時說的話,讓人動容!這位母親叫李遠慧,一位普通的母親,同時也是村裡小學的代課老師。但是,就是這個普通的家庭卻培養出了清華學子!考上清華大學的主人公叫孫川,來自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冕寧縣,今年的高考,他以675分的好成績,被清華大學機械航空與動力類專業錄取。
  • 他674分考上清華,面對採訪痛哭,父親日挑200擔沙供他讀書
    父親的愛從來都是默默無聞,寓情於無形的一種感情,只有用心體會,方能感受到那無微不至的溫暖。他用他的肩膀扛起了整個家庭的重擔,從不多言,再苦再累也一人扛下所有,咬咬牙再奮力向前。也許貧寒家庭的孩子更能深刻體會到父親的那份艱辛,為了生活,為了家庭,起早貪黑做著最辛苦最勞累的活,只為多掙點錢供養孩子,這樣的愛更深刻更令人動容。
  • 父親鋼筋工,母親早逝,家境貧困考上清華,他卻說我不是寒門貴子
    班主任了解到他家的情況後,把自己的手提電腦和手機借給他,他才和其他孩子一起,正常上課學習。結果沒想到,他以全省第一的成績考上來了清華。在採訪節目中,何潤琪是一個沉穩、睿智、思辨的少年,但更讓人感慨的是他對貧困苦難、寒門貴子的思考,完全突破了我們普通人樸素而僵化的認知。
  • 他713分考上清華,錄取通知書送到時,正跟母親在工地搬磚
    但早年也因家庭原因而輟學,靠著邊工作邊學習,才漸漸走上了致富之路。在他看來,寒門弟子更是要加倍努力,才能實現人生的轉變。林萬東就是他所的「知識改變命運」的典型例子。這個出生於雲南貧困山村的男孩,過早地嘗盡了生活的酸甜苦辣,因此懂得努力的意義。2019年高考放榜時,他考出了713分的高分。而當收到清華大學錄取通知書時,他還和母親在工地上搬著磚。
  • 貧困家庭飛出「金鳳凰」!臨泉貧困戶家庭子女以690分的高分被清華大學環境、化工與新材料類專業錄取
    貧困家庭飛出「金鳳凰」在2020年高考中臨泉縣長官鎮前郭村高莊自然村貧困學生高琦玉以690分的高分被清華大學環境、化工與新材料類專業高琦玉看著手裡的清華大學錄取通知書說道。「我收到琦玉錄取通知消息之後,就趕緊給他的姑姑和舅舅電話報了這個好消息,電話打到他舅舅那裡的時候,實在忍不住,哭了」,直到採訪當天,高琦玉的爸爸高振奎說到這些話時,依然抑制不住內心激動而複雜的心情。
  • 淅川:自強不息勇擔當 寒門也能出貴子
    來自貧困山區的淅川縣上集鎮楊營村的寒門學子楊曉慶就是最真實的寫照。在貧困的家庭情況下,自強不息,刻苦學習,今年2020年高考成績揭曉,他以705分的優異成績取得全縣理科第一名。,原來收入就不多的家庭雪上加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