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制大專與「3+2(2+3)」五年制大專畢業證有區別嗎?上大專學歷最低需要多少?今天小編就關於三年制大專與五年制大專的一些問題進行了整理,供大家參考。
三年制大專就是大家所熟知的通過高考、單招、擴招等途徑上的全日制的大學專科,一般學制為3年,專科作為我國高校的組成部分,承擔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專科指的是我國的大學專科教育,並且也是我國學歷層次上面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大學專科主要分為兩個方面,一部分是屬於高職院校,一部分是屬於高專院校。
高職院校等同於高等職業技術學院,而高專院校等同於高等專科學校。
但不管怎麼樣,作為三年制大專,學習的年限為三年,畢業之後只有大學專科畢業證書,而沒有學位證書。
「五年一體化」也叫做「五年一貫制」,又稱「初中起點大專教育」,招收參加中考的初中畢業生,高中未畢業的學生,無戶籍限制。達到錄取成績後,進入高等職業學校學習,進行一貫制的培養。
學業期滿頒發國家教育部統一印製的《普通高等學校畢業證書》,此學歷為國家承認的全日制專科學歷,修業年限註明「五年一貫制」字樣,與三年制專科基本無異。
畢業生具有繼續接受本科以上教育的資格。畢業生就業在國家宏觀政策指導下,實行雙向選擇、自主擇業。
五年制大專又分為「3+2」或「2+3」分段制大專即前3年或2年就讀中專學校,後2年或3年就讀大專院校,學費前3年或2年按中專收費標準分年收取,後3年或兩年按高職收費標準分年收取;五年一貫制大專即可在一個學校內學習五年,是連貫制教學,中間不參加任何考試,學費按大專收費標準分年收取。
五年制大專採用分段的培養模式,即前三年主要學習語文、數學、英語等文化課程和相關專業課程,後兩年在大專院校學學習大專專業課程。
3年制大專則是根據學生所選專業,開設相關課程學習,不學語數英之類的基礎學科,直接學習專業課程。3年制大專又分為高專和高職,高專重理論學習,高職重實操學習。學費按大專收費標準分年收取。
三年制大專招生對象是高中畢業生或三校生,而後就讀三年大學,畢業證註明學制三年;
五年制大專招生對象是初中畢業生,而後就讀五年大專,學歷註明學制五年。
初中畢業直接進行5年制高職學習,這樣可以越過高中,免於高考(課程),直接上大學。獲得國家承認的大專畢業證書,3年制大專需要參加高考、單招、擴招等途徑。
其實這個主要取決於是否上了高中,看自己就讀的是普高還是中職,如果就讀的是普高那麼最好參加高考,往本科方向努力,退而求其次再選擇3年制大專,但是要選擇好專業和院校。
先看好學校的專業設置和實力,除了自己比較感興趣的專業之外,還可考慮一些國家緊缺型人才的專業,或者未來比較有趨勢,順應社會發展的專業。
最好是找有校企合作的,資歷比較老的,專業師資比較優秀的。總之只要選好專業,認真學習,步入社會不一定比本科生差!
5年制的高職,則是初中同學或高中未畢業學生的選擇,5年的教育基本把以後的就業方向能定個七七八八,所以最好選擇有校企合作的,訂單,定向,定崗培養方向的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