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個學生家長諮詢這樣一個問題,我覺得很有共性,拿出來大家一起分享。他的問題是:我的孩子上的是3+2,將來大專畢業後,拿到的學歷和對口升學上的大專,以及高中生參加普通高考上的大專學歷是否一樣?有沒有區別?
這個問題,其實也是很多家長不太清楚的地方,今天我們就作為一個專題,分析一下,便於家長理解。
三種大專模式,都屬於大專層次學歷教育,在學歷上來說沒有任何區別。將來遇到學歷認證,或者是其他報名,如果要求是大專學歷,三者都可以報名。
對口升學拿到的大專畢業證和普通高考拿到的大專畢業證含金量一樣。基本上不論是對口升學還是普通高考,到了高職學院都是統一編班,沒有區別。所以兩者在大學享受到所有待遇都是完全一模一樣的,沒有差別,畢業拿到的都是普通大專畢業證,畢業證含金量也沒有差別。
五年制大專畢業證含金量低於普通大專畢業證。五年制大專畢業證上會在專業後面清晰的標識出3+2字樣,或者五年一貫制字樣,以示與普通大專畢業證的區別。這個區別的後果就是,對方看到你的五年制畢業證,就會立刻知道你的教育經歷,三年中專,兩年大專。
由於中專教育在社會中的認可度還是低於普通高中。因此,這樣的畢業證會被扣上學習能力不強的標籤,導致競爭力不如普通大專畢業證。
所以說含金量的排序應當是:普通高考上大專=對口升學上大專>五年制大專
1、五年制大專,大學階段學習效果不如普通三年制大專。
2、對口升學上大專,學習效果要看具體分班情況
對口升學上大專的學生,都是中專畢業生,文化課學習差,專業課不錯,學習能力、學習氛圍不強是普遍情況。在高職三年期間的學習效果,一方面要看個人努力程度,另一方面也要看具體分班。
3、 普通高考上大專,學習效果要看個人情況
經歷過普通高考的學生,普遍來說學習態度學習能力都還是不錯的。最終的學習效果如何,基本是看個人情況,有些孩子到了大學徹底自我放棄,或者叫自我放鬆,最終能成啥樣,誰也說不了。不光高職了,看看重點大學每年不也有大學生被開除了。他們都具有很強的學習能力,至於最終學習成果,那就只能看自己學不學了。
總體來說,三種模式上大學各有利弊,關鍵還是看學生自己,只要想學,大學還是很開放和寬鬆的,有的是機會學習。希望家長們能夠根據自己孩子情況,慎重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