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專,「大學專科」的簡稱,屬於高等院校,就是高中畢業以後參加全日制普通高考,考入的專科院校,或者是中職(職高、中專、技校)畢業通過對口高考、單招考試或高職高考考入專科院校叫三年制大專即普通專科。
五年一貫制大專由高職高專院校承擔,由省級招生部門一次辦理錄取手續,在同一所高校就讀。又稱「初中起點大專教育」,招收參加中考的初中畢業生,達到錄取成績後,進入高等職業學校學習,進行一貫制的培養。
不發中專畢業證,修業期滿成績合格者,由學校頒發國家教育部統一印製的《普通高等學校畢業證書》,此學歷為國家承認的全日制專科學歷,修業年限註明「五年一貫制」字樣,與三年制專科基本無異。
畢業生具有繼續接受本科以上教育的資格。畢業生就業在國家宏觀政策指導下,實行雙向選擇、自主擇業。
學生五年均在同一所高職院校或高等師範學校學習,學校採用4.5+0.5的培養模式,即前三年主要學習語文、數學、英語等文化課程和相關專業課程;第四年開設大學專科層次的公共課和專業課,最後半年安排學生頂崗實習。
學生學籍前三年按照中等職業教育的管理辦法進行管理,五年制學生納入高等教育管理範疇。
但它的弊端是,一貫制主要以專業技能知識為主,所掌握的基礎文化知識相當淺薄含金量並不高,高中畢業上的大專相對來說含金量要高一點。
兩者其實沒什麼在學歷上的差別,畢業都是大專文憑,雖然國家承認這學歷, 但社會普遍承認高中畢業上的大專的含金量比五年一貫制大專要高!
因為五年制大專生源普遍較差,基本上是考不上當地高中的學生才去讀的,有很多人是抱著混日子,養大一點的態度去讀五年制大專,基本上是沒有什麼學習氣氛的!
他們與經過三年高中,高考磨練的大專生比較,不謹缺少一些基礎知識,缺乏考試經驗,認識思維還不成熟。
文化根底不紮實,主要以專業知識為主!三年高中考上大專的基本上比較紮實,基本上掌握比較全面的基礎知識,而且參加嚴酷的全日制普通高考,可以說比中考嚴格多了!
在高場戰場上考試是不能抄襲的,一旦逮到考試作廢,情節嚴重者負法律責任!即便是沒有逮到,考上了理想的大專,最後被人舉報,教育部門一定會徹查此事,立即取消學籍,情節嚴重的可能會判刑!
上高中考上大專的,都是不簡單的人物,文化底蘊普遍都很高,可以說是實打實的學習!五年一貫制大專,很多基本上都是消磨時光,含金量是相當低的!
說實話,有些人甚至還比不上中專一些進取的學生。五年制大專生普遍來說都是大學校園引麻煩最多的群體。 一是年紀太小(15到18歲), 二是社會因素,三是高中畢業上的大專的大專生普遍歧視視五年制大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