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波解讀大敗局:為什麼97%的企業活不過2年?

2020-12-20 第一財經

4月23日至25日,研究企業失敗20年的《大敗局》作者、財經作家吳曉波在全網進行了《吳曉波解讀大敗局》系列直播,連續三晚解讀企業失敗案例、答疑網友提問。在直播中,吳曉波提出了中國創業的顛覆式變革,總結了創業常見的6大坑,回答了創業的50個困惑。精華內容如下:

《吳曉波解讀大敗局:為什麼97%的企業活不過2年?》精彩內容:

01

2019年,中國的整個創業環境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從模式創業到硬核創業。

什麼是模式創業?智慧型手機漸漸普及以後,所有的服務和消費關係都開始由電腦端轉移到手機端,所以我們看到支付發生了變化,打車發生了變化,訂票、外賣發生了變化。

所以,在過去的幾年中,只要抓住了這一趨勢,並在新的消費、支付環境下,能夠建立新的消費者關係和商業模式,就能獲得成功。

這就是過去的模式創新:一靠勇氣,敢於對原來的商業模式進行破壞,把線下的搬到線上,二靠大規模的流量,三靠大規模的燒錢。只要具備以上三點,你就能完成一次非常完美的模式創新。

但今天,移動網際網路已經成為了基礎設施,所有的公路、馬路都修完了。這時候如果有人給你一個億、十個億、甚至一百個億,讓你再做個滴滴、美團,做得出來嗎?

那現在大家創業拼的是什麼?是在移動網際網路的信息高速公路上,能夠造多少好車,這是關鍵,也是我所謂的硬核創業。

02

硬核創業有兩大關鍵點。

第一,供給端的新技術窗口期。

我讀大學的時候看過一本書 ——《第三次浪潮》。

人類文明第一次浪潮是農業革命,農耕文明2000多年;第二次浪潮是工業革命,從十八世紀末開始,到1980年對全球產業的推動已經終結,歷時200多年;第三次浪潮是信息化革命,從1995年到2019年,歷時20多年。

今天,第三次浪潮已經結束,即將到來的第四次浪潮是人工智慧、基因、新材料、新能源……上海馬上要開科創板,預備上的那些公司都不是純粹的網際網路公司,它們都是蔓延未來20年的第四次浪潮的起源。

所以,今天創業要有硬核的技術。

去年我去矽谷考察一家公司,做的是太空飛行器,就一百人。為什麼做太空飛行器?因為所有的技術都已經被積木化、樂高化,商業模式也不值錢,值錢的是我有不一樣的核心技術。

未來五年,我們會看到越來越多的科學家從實驗室裡面跑出來進行創業。

第二,需求端出現了很多的新中產消費。今天的中國企業能做冰箱,做皮鞋,做襯衫嗎?能做。但問題是,你為哪類人服務?

今天中國最具有買單能力,最願意為美好生活、為品質、為服務買單的是新中產階級,面對新中產階級,每張書桌、每個話筒、每個空間都值得被再造。

這時候,需要反覆思考的是,你能為他提供什麼樣的產品。

硬核創業時期到來的時候,原有的創業邏輯、模式和消費者都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創業的門檻越來越高,創業的周期越來越長,甚至很多投資人都很迷茫怎樣的企業才是好企業,該投資哪些企業?

而所有的迷茫,都是因為移動網際網路革命到今天,創業環境發生了異質性的迭代:不再只跟夢想相關,不再只跟PPT相關,而是跟技術相關,跟產品相關。

03

今天中國的創業終於回到了理性的層面,中國的整個商業世界也正在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原本具有的成本優勢、規模優勢、稅收優勢和環境優勢都失去了,這造成了大大小小的敗局。

在過去,我在《大敗局》1和2中研究了19家企業,它們的創始人都是全中國最聰明的人,它們的共同點是沒有一家是正常死亡的,都是在高速成長的時候突然遭遇了崩潰性失敗。

今天,我把它們遭遇的失敗,總結為6點:

第一,入錯行。一個企業能夠形成競爭能力的第一條,就是要進入到高成長型的行業中,形成對峙能力。第二,夢太大。每年至少有三百多個創業者給我寄創業計劃書,說要改變人類,改變世界。但改變世界的是科學家、政治家,而不是創業者。第三,偽需求。你認為一件事很重要,消費者也非常需要,但結果是沒有人為你買單——再大的努力,不能掩蓋戰略上的盲失。第四,盈利難。有太多非常好的、具有情懷的產業和產品,但是盈利非常難。第五,人同質。創業者在組建團隊的時候總容易找些性格、能力、志趣都一樣的人,是件挺倒黴的事。因為木桶原理,你一個板很長,你找了個同樣這塊板很長的人,那短板也就沒有彌補了。

第六,追風忙。當風口論出現,豬都會飛的時候,大家都在追風忙。基於以上幾點,講幾個案例:

2014年5月份羅永浩開始做手機,但問題是當增長84%的時候,所有人都已經看到了可能性;

前兩年無人貨架行業暴熱,有個從阿里出來的創業者,在七個月內攻下59個城市,10萬個辦公室,融資10億人民幣,最後勤勤懇懇地把公司乾沒了;

共享單車的確有很大的價值,但商業模式實在模糊,整個行業60幾家公司融資額超過300億,但最後只剩下一地雞毛;

暴風影音2015年上市後連著35個漲停板,最高市值327億元,玩視頻平臺+暴風電視+暴風體育+暴風魔鏡的大娛樂生態後,負債20億元,帳上現金2490萬元,市值縮水97%…

創業者迷戀速度。古人造字很有意思,速和度內含辯證:有速無度會失控,有度無速會失勢,速度將掩蓋或衝決管理上的粗放,但無法掩蓋戰略方向的錯誤。

04

今天的中國是全球創業企業最多的國家,每天一萬家新創企業誕生。同時,也是失敗企業最多的國家,每年兩百多萬家倒下,97%的企業會在18個月裡面宣告死亡。

我們橫向對比不同國家企業生存的時間:日本是23個月,美國是14個月,中國只有7個月。在時間的意義上,成功是件特別不靠譜的事。就算是中國最優秀的企業家,每天也都憂心忡忡,因為他們知道死亡遲早一天會到來。

那麼,如何避免敗局?

這件事,在戰略層面上有四個核心要點:

第一,行業選擇第一。你必須要在有吸引力的行業中尋找有效位置,所以入對行,進入高速成長的行業是所有創業成功至關重要的事情。同時,如果已經是創業者,你必須要在你的行業中尋找具有吸引力的增長點。

第二,要警惕轉折點的出現。在高成長中隨時警惕轉折點的出現,轉折點什麼時候出現?我在後續的課裡會講,比如當陌生人開始出現的時候,轉折點出現了;當行業出現很多新專利的時候,轉折點出現了;當行業出現大規模併購的時候,轉折點出現了。

所以,在任何行業發現轉折點的時候,形成自己企業的可再生能力,是一個企業永續發展、一個企業家核心能力發展的重要一環。

第三,保持組織的靈活性。我寫《騰訊傳》得到8個字,「小步快跑,快速迭代」。同時,公司內必須有容錯的機制,必須鼓勵局部創新,通過局部的創新引發全局轉型,從而在組織上、人才結構上、資本上能夠形成能力。

第四,個人決策決定組織命運。相信企業家、創業者是企業最大的資產,企業的成功90%是創業者的成功,企業的失敗90%也是創業者的責任。沒有一個創業者從第一天就在85樓,創業就是大家從一樓開始往上爬的修煉過程。

————————————

同時,吳曉波還回答了關於創業的50個困惑,以下是10個精華回答:

提問一:當野蠻生長的原始土壤已經不在,現在民營初創企業的機會和出路在哪裡?

吳曉波:今天中國的創業開始從模式創業進入到硬核創業,創業的門檻一直在抬高。創業的法治化環境,也變得越來越好。

中國民營企業40年來,我覺得每一年都很難,不同的年份有不同的困難。對創業者來講,你有沒有必須要交付給社會的產品,它可能是實物型產品,可能是服務型產品,可能是文化型產品,你迫不及待希望用它,這時候創業大門就打開了。

提問二:混凝土工程機械製造企業是不是屬於夕陽產業了?我們怎們判斷一個行業是夕陽行業還是朝陽行業呢?

吳曉波:混凝土工程機械製造是一個寄生行業,相關行業是中國的基礎設施建設和房地產行業。政府如果進行大規模基建和房地產行業發展的時候,你這個行業就會好。但如果基建和房地產下滑,你也不會好,除非你把機械賣到印度這些正在搞基建的地方。

所以這些一定跟宏觀經濟波動有很大的關係,你要了解整個中國過去十年、二十年基礎設施投資的邏輯和房地產開發的邏輯,和你這個行業之間的關係。它是夕陽還是朝陽,跟周期性有巨大的關係。

我們今天講課的時候,它肯定是一個高成長性行業,因為今年政府進行大規模基礎性投資。可能18個月,24個月以後,就會衰減掉,所以這是跟周期相關的行業。

同時,這個行業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在這幾年,由一個機器銷售型公司變成服務型公司。現在很少有人買一臺混凝土攪拌機、挖掘機,都是通過分時租賃的方式來使用。所以這個行業,這幾年也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未來,它會變成一個服務行業。

提問三:我是東北的,從事家居行業,在做營銷時,應該怎麼擺脫東北地域性的限制?

吳曉波:這個問題,可能講的是這幾年東北經濟不好,年輕人大量外流,所以人口消費能力在減弱,家居就賣得不好,應該怎麼辦。

其實挺難的,任何人不能跟趨勢作對。

如果你在一個比較沉悶的日漸萎縮的市場裡,要把自己的東西做得特別出色,就需要比其他區域付出更多的努力。

不是擺脫地域性,而是怎麼能夠借鑑其他區域,比如說借鑑廣東、浙江一些新的營銷模式、新的消費者交互關係和傳播方式,能夠精準地找到你的家居消費者,然後賣給ta。你肯定要比在別的區域的同行,付出更大的努力。

但是這個區域有沒有機會?有機會,因為你的每一個同行都跟你一樣難,市場還是存在的。

好處可能是,如果你在最艱難的時候打下了消費者基礎的話,未來五到十年,東北經濟的振興如果是一個向上的趨勢,你可能在這個行業和區域的低谷期打下了最好的基礎。

關鍵是你認為這個區域有沒有未來。有未來,你現在就比其他的同行付出3倍、5倍的努力,打下這個基礎。

提問四:我是公務員,最近一起長大的好友邀請我一起創業,我想請教您,如果我接受邀請出去創業,您有哪些建議?

吳曉波:讀讀《大敗局》什麼的。(笑)

如果去創業的話,一定要清楚,失敗是大概率事件。失敗的時候,千萬不能抱怨你哥們。

所有創業都是自願的,你是熱血燃燒以後,跟他一起去實現夢想。這個夢想沒有實現,是題中之意。如果偶爾實現,你是倖存者。首先要抱著向死而生之心,然後去創業,創業是無怨無悔的事情。

今天中國是一個創業大國,每天有一萬人出去創業。大家看到中國每天都有人自殺,有的是夫妻關係不好自殺,有的談戀愛都會自殺,但很少有創業者自殺。因為創業者必須是一個盲目的樂觀主義者,就覺得未來一定是我的,同時對自己說如果我輸掉也是應該的。

你要懷著這樣的心,踏上創業這條不歸路。

提問五:我經營著一家連鎖飯店,孩子學成歸來,對於如何平穩地移交權力給下一代接班人,您有什麼好的建議嗎?

吳曉波:問題非常好,這位江南同學一定要記住一件事情:是沒有辦法平穩移交的。如果你認為可以平穩移交,那就是自尋煩惱。

第一你要想清楚,這個世界上所有的溝壑都可以被填掉,但有一條溝不能被填掉,那就是代溝。代與代之間永遠無法理解,但我們可以達成非常好的諒解關係。所以江南同學和他的孩子,可能叫江小南,一定要達成一種諒解關係。

第二件事情,權力能不能被移交,誰說了算?江南同學說了不算,江小南同學說了算。你把連鎖飯店託付給ta,江小南說你自己搞不好還要叫我搞,搞飯店多麼麻煩——所以首先是ta是否願意接受你移交權力。

如果江小南同學不熱愛連鎖飯店這件事情,千萬不要移交給ta,寧可移交給經理人或者是賣給另外一家連鎖飯店公司,甚至關掉也挺好,因為關掉沒有虧損,也千萬別被迫讓孩子接手。

第三個問題,當孩子願意接受你飯店移交的時候,應該怎麼辦?應該讓孩子從最基層做起,從一個服務員做起,從一個採購員做起,從一個副店長做起,最終把他培養為連鎖飯店的董事長。

而且一定要有一個交接期,不能你剛交給ta,就說我要旅遊了,這件事情不成立,因為ta一定會摔跤。所以你要眼睜睜看著ta不斷摔跤,不斷犯錯誤,不斷跟ta成長。

所以權力的交接,本身是共同成長和建設的過程。這種成長和建設的過程如果能達成,那應該是江南同學和江小南同學作為父子或者是父女關係中,非常美妙和充滿衝突的一段歲月。

提問六:很多人因為情懷從事了農業,結果一敗塗地,我想請教您對涉足農業的幾點忠告。

吳曉波:我認為農業現在發生了兩個很大的變化:第一,農業本身發生了很多新的變化,有很多新的工具,比如說一些人工智慧的應用,養殖技術的應用,發生了新的變化。

第二,消費者對農產品的購買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我記得我十多年前第一次到美國,在菜場裡非常吃驚,那些長得很好看的蔬菜有一堆,還有一堆是有點蟲咬過的蔬菜,哪個賣得貴?蟲咬過的貴,因為這個沒有很多的農藥,健康。

今天中國也一樣,中國有不同的人,有白領、新中產、高淨值人群,他們對一把蔬菜、對一隻雞、對一顆雞蛋,都有不同的要求。

我去年到盒馬鮮生做調研的時候,盒馬有兩個攤位,這個攤位叫雞蛋,這個攤位叫今天生的雞蛋。大家有沒有去盒馬看過,今天生的雞蛋價格貴。說明什麼?說明有人願意為今天生的雞蛋付出更高的價格。

所以農業的生產、種植,任何一個農產品和消費者之間的關係發生很大的變化。

我們不應該從情懷出發,或者說情懷本身不應該成為創業的第一要義。做任何事情都要有情懷,不要用情懷攻擊人家或者用情懷自我安慰,情懷是任何一個從事商業的人的慰藉。

剩下的回到商業本身,回到從事的行業本身,看這個行業從供給端發生了什麼變化,你能否跟上變化;從需求端看這個產品和消費者發生了什麼變化。經濟學就兩件事,一個是供給,一個是需求,宏觀經濟就是解決需求和供給之間的關係,而企業也是不斷在供需之間進行創新和變革。

所以要回到產業本身,回到產品本身。

提問七:我是95後,在二線城市從事飲食方面的工作,目前手上有20萬的存款,您覺得像我這樣的情況還有創業的機會嗎?

吳曉波:肯定有,只要你做好把20萬虧光的勇氣和心理準備,就可以創業。(笑)

不要笑,這個問題非常好,為什麼?這個問題背後有風險邊界。風險邊界是多少?20萬。

我去做一個風險邊界為20萬的餐飲項目,如果虧掉的話,我買了個經驗。或者虧了以後,證明我不是一個創業者,很好,這輩子不會再虧第二個20萬。虧了以後,相信自己真的能夠成為一個創業者,很好,你繼續虧錢,從虧損走向下一個虧損,最後走向勝利。

這個世界上並不是每一個人都適合創業。

我認為企業家要有兩個天性,第一是敢於賭博、博弈。一個人不敢於博弈、瞻前顧後,一定不可能成為創業者。但如果一個人只有賭博心理,創業失敗的概率也會比較高,因為他的生命很快被激情燃燒完,不能再去賭。

所以企業家同時也要成為精算師,在熱愛金錢的同時對金錢有一個量化,在對金錢量化的過程中跟金錢不斷博弈。

人有感性的人,也有理性的人,但一個成熟的企業家,在做企業五年、十年甚至二十年後,你往往會發現這個人變了。

我認識吉利的李書福時,他還在做踏板摩託車,有一天他跑到杭州來,跟說我要做一輛汽車,做一輛四個輪子的席夢思。去年,他跟我談論的是什麼?是環保、技術變革、國際併購。

20年過去,那個人還叫李書福,因為企業的整體經營,整個人早已脫胎換骨,但腦子裡博弈的弦仍然在。10年前,他投了沃爾沃,去年投了奔馳,精算的弦在不斷成熟。

做企業是一件挺美好的事情,跟和尚一樣,在金錢堆裡修煉人生。你要不斷修煉,但前提是你確認自己是人類中的一個特別物種。

所以我說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創業,如果你把20萬花完了以後,突然認識到自己並不適合當一個創業者,恭喜你!從此,你的人生將走到另外一條道,因為並不是所有的人生都需要創業,並不是所有需求都跟錢相關,你可以過另外一種人生,那種人生也非常好。

提問八:好多做微商的都獲得了成功,我看他們的產品大多是護膚品,日常生活必需品,你認為這些微商模式有什麼過人之處呢?

吳曉波:微商這個詞有很大的爭議。我認為我們應該換一個名詞去討論它,這個詞叫做社交電商,或者說把一些商業行為在私域環境中進行銷售。

這是一種在平臺界電商之後,在流量逐漸枯竭之後新誕生的在線銷售模型。

我個人非常看好社交電商、私域流量的電商部分,它所要防範的僅僅是一件事情,就是不要讓微商變成傳銷。

在移動網際網路發展到今天,智慧型手機極度普及,中國每個人在手機端每天花掉3小時的前提下,通過朋友圈的方式把產品賣給消費者,事實上是一種特別好的銷售工具。

好微商的前提是好產品,這是信用在增值,信用成本是所有交易中最大的成本。

因此我想告訴所有正在做微商的同學:第一,信用是在網際網路上最好的工具;第二它消耗得非常快。

所以一定要維護好自己的信用,沒有什麼比信用更值錢。

提問九:我正處在30歲創業的迷茫期,我從事的是網際網路行業,都說網際網路創業已經進入到了末端,您認為我還有必要堅持下去嗎?

吳曉波:我覺得你在提這個問題的時候,就已經堅持不下去了。

你已經耗盡了能力,對這個市場看到了盡頭,這時候你該幹嘛?你應該休息一下。你應該找一個地方,騰衝或是烏鎮,給自己兩到三天的時間,拿一支筆,面對自己,給自己一個交代:這就是我在過去兩三年創業中得到的收穫、我做對了什麼、我做錯了什麼?

我認為創業更多的意義是過程,我們在創業的過程中,犯的任何錯誤,收穫的任何喜悅,都是生命中的體驗。

一個人是否創過業,對生活和事業的認識是不一樣的。當你對生命有另外一個境界的理解後,其實你創業的這個過程,就人生意義來講已經非常值得了,不需要耗到最後一口氣。

所以風太大同學,我建議你不要堅持,你接下來應該旅遊,或者談一場戀愛,或者換一個賽道、換一個城市。

但是你要感恩你在三十而立之前所經歷的創業過程。你可能再創業,你也可能終身不創業,但你千萬不要後悔。因為在這個時代沒有參與過創業的人生,從商業世界意義上來講,真的是極大的缺憾。

提問十:如果寫《大敗局3》,您會選取哪十個案例?

吳曉波:《大敗局1》是19年前的書,《大敗局2》是2006年的書,過去十年裡不斷有人問我什麼時候寫《大敗局3》,覺得我太偷懶。其實這十年裡我做了很多案例和研究。

第一,我認為大概會出現幾家網際網路公司。網際網路經過了20年的發展,有很多門類,比如信息產業、O2O服務行業、P2P金融行業,可能有若干家網際網路公司會進入到《大敗局3》裡面。

第二,可能還會出現幾家新能源企業。在過去幾年裡,中國大概又有3個首富級人物,從首富變成負資產或者關到監獄,所以會有首富失敗案例。

第三還有兩種形態,一是中國公司國際化過程中發生的重大失敗,二是跨國公司在中國區的失敗案例。所以如果用案例的方式寫,會有很多新經濟形勢下出現的新失敗案例。

當然《大敗局3》應該不會這樣寫。《大敗局3》應該是這樣的課程,然後把課程變成文字類板塊,呈現給大家看。

相關焦點

  • 36氪領讀 | 吳曉波甄選解讀:最值得閱讀的50本商業佳作_詳細解讀...
    Why to read 這些年,吳曉波被問過最多的問題就是——我該讀什麼書? 一直以來他都無從回答,因為每一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擁有不同的知識結構和閱讀偏好。而這一次吳曉波試圖回答這個問題,於是他在書房的上千本書中選出了50本,從6個角度進行解讀,試圖為大家梳理出300年來的商業文明發展史:從上千本私人藏書中,親自甄選最值得閱讀的50本商業佳作,於是形成了這本《影響商業的50本書》。
  • 與吳曉波聊了聊新中產、買房、直播和「影響力上癮」
    2020年,吳曉波在「財經作家」之外多了一個身份,帶貨翻車的主播。在年中的一場直播首秀中,60萬坑位費的奶粉,他最終賣出了15罐,嚴格意義上說,是13罐。有一件事可以肯定,吳曉波本人並不忌諱這個標籤,他甚至在事後寫了一篇題為《吳曉波:十五罐》的文章自嘲,化用了《百年孤獨》的經典開頭:「很多年後,回想起無比尷尬和羞愧的今天,我會對自己說,『我可是那個開過直播、翻過車的吳曉波』。」
  • 吳曉波:4年讀完復旦圖書館,成功背後的3條定律,別不相信
    其實,吳曉波的經歷為我們印證了一個再簡單不過的道理: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吳曉波是誰?中國財經領域的標籤人物吳曉波出生於1968年,畢業於復旦大學新聞系,是哈佛大學訪問學者。畢業後吳曉波從事13年商業記者工作,並在2001年出版了第一部個人財經著作《大敗局》,成為了財經領域的暢銷書之一。2002年,吳曉波成立了藍獅子財經出版中心,每年策劃出版圖書近百種,成為了原創財經出版領域的領先者,而且在2007年和2008年連續兩年蟬聯財經圖書領域的最高獎項——和訊「華文財經圖書大獎」。
  • 「雙面」吳曉波:寫無止境
    吳曉波在2013年創辦的藍獅子出版已策劃出版騰訊、華為、阿里巴巴、招商銀行等100多家知名企業的圖書。12月5日,財經作家、890新商學、藍獅子出版創始人吳曉波在杭州接受了21世紀經濟報導《慧見》欄目的獨家專訪,詳解了他對中國製造和知識賽道發展趨勢的預判,以及他個人雙面人生的最大焦慮。「2020是勇敢者的年份」「為什麼你們就要把我叫自媒體呢?
  • 慧見|「雙面」吳曉波:寫無止境
    除了財經作家,公眾對於吳曉波的關注點還在於其企業家的身份,他的知識付費公司巴九靈正處於上市輔導期。吳曉波在2013年創辦的藍獅子出版已策劃出版騰訊、華為、阿里巴巴、招商銀行等100多家知名企業的圖書。一個合作機構在全國有90個工業園區,每個園區近200家企業,他們提出能不能幫這近2萬家製造業企業做培訓。而我2015年就帶企業家去德國參加漢諾瓦工業博覽會,德國製造業很多能力值得學習,所以我們聯繫了德國企業、大學和科研資源,就有了中德製造業大學。
  • 慧見丨「雙面」吳曉波:寫無止境
    一個合作機構在全國有90個工業園區,每個園區近200家企業,他們提出能不能幫這近2萬家製造業企業做培訓。而我2015年就帶企業家去德國參加漢諾瓦工業博覽會,德國製造業很多能力值得學習,所以我們聯繫了德國企業、大學和科研資源,就有了中德製造業大學。《慧見》:從你跟這麼多製造業接觸來看,中國製造最需要提升的能力是什麼?
  • 吳曉波頻道「上岸」記
    外界稱吳曉波為「這個時代有錢的文化人」或是「最會寫作的商人」。這些年,作為知識分子,吳曉波寫下《大敗局》、《激蕩三十年》、《騰訊傳》等著名的作品;作為商人,他投資買房、買島、賣知識、經營多家公司。吳曉波進入自媒體行業時,正是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流量紅利期,微信公眾號爆發,加上吳曉波本身就已具有一定的影響力,通過內容生產和知識付費,觸達和聚集了新中產人群。
  • 財經作家吳曉波,帶你解讀經典商業書籍
    2020年的使用進度▓▓▓▓▓▓ 32%伴隨著疫情,2020年已經過去三分之一這幾個月,想必都被朋友圈、微博論壇上的這類文章刷屏了——,當代著名財經作家,畢業於復旦大學新聞系,哈佛大學訪問學者,「藍獅子」財經圖書出版人,中國企業史研究第一人。
  • 吳曉波的非常規暴富:一年買一套房,買海島種楊梅釀酒進帳百萬
    《大敗局》《激蕩三十年》《跌蕩一百年》,吳曉波幾乎以每年一本的速度寫作,而這也為他帶來了豐厚的利潤回報。2009年吳曉波以750萬元的年度版稅收入,躋身「中國作家富豪榜」第五位。「中國最有錢的記者」這一名頭也隨之而來。名利雙收的吳曉波除了寫作外,也開始進行商業嘗試,其中與自己息息相關的就是運營出版和吳曉波IP打造。
  • 吳曉波:直播解鬱丸的帶貨江湖
    吳曉波:再次把自己寫進書裡7月火熱的天氣沒有帶來火爆的銷售,吳曉波對自己說,「我可是那個開過直播、翻過車的吳曉波」。寫過《大敗局》的吳曉波沒想到自己也會成為「敗局」中的一個案例。曾經自信揚言「在2020年,不看直播,不做直播,那就是白過了」的吳曉波,直播四小時後卻只剩下「巨大的不適感和身心疲憊」。更身心俱疲的是跟著上車的商家,眾多品牌得以在直播露出和強化,「就當是出了一筆廣告費」。
  • 五年磨一劍——吳曉波頻道關於新中產的最新解讀值得推薦!
    這是宸媽2020年發布的第127篇原創內容全文共計2786字,大約需要2-4分鐘時間閱讀第一次聽到「中產」這個名詞,是在一個學習班裡。那個一直不斷的強調自己家庭條件優渥,很多年前就已經是「中產家庭」的同學,在我和另外一個同學看來,實在沒有看出什麼特別。
  • 吳曉波、屈賢明、新望解讀「世界工廠」保衛戰——中國製造大講堂...
    中制智庫研究院院長新望博士擔綱主持,與國家製造強國建設戰略諮詢委員會委員,工信部智能製造專家諮詢委員會副主任屈賢明和財經作家、890新商學、藍獅子出版創始人吳曉波實時在線探討長達90分鐘,新浪財經源發,鳳凰財經、搜狐財經、36氪等多家媒體平臺聯播,累計收看總人次達180萬。
  • 浙江大學吳曉波教授:學者的本質
    「為什麼一些國家向前發展,而有些國家的發展停滯?」這個問題的提出背景是,近100年來,最窮的國家與最富的國家之間的差距不僅沒有縮小,反而在拉大。為什麼發展中國家總趕不上發達國家?近年來,吳曉波的「二次創新」理論在國際上越來越得到認可。事實上,他的理論也為這一SCIENCE之問給出了自己的解答。
  • 吳曉波:碧桂園推動了中國城鎮化的進程
    樂居財經 林佳 發自深圳12月30日,「意思2018」吳曉波年終秀正在珠海舉辦。吳曉波以一個寫作家,以及和中國沿道發展的親歷者,長遠解讀更動綻放史(1978-2018),回溯了讓中國發作巨變的激蕩四十年。
  • 當愛吃零食的吳曉波遇上國貨零食來伊份,這個安利我吃了!
    「2020年,不做直播、不看直播,這一年就白過了。」——吳曉波2020年,可以說是全民直播元年。直播不再只是李佳琦、薇婭等超級主播的專利,明星愛豆、商界大佬甚至素人也都加入直播大軍,讓直播帶貨熱度空前。
  • 《大敗局》| 19家名企盛極一時,中國式企業失敗緣由何在?
    人的成長如此,國家、企業的發展亦如此。今天推薦的這本書,就是一本教你從失敗中找原因,總結經驗繼續前行的書。它的名字叫做《大敗局》。這些案例,都是用來探尋「中國式企業失敗」的原因,總結教訓的。作者吳曉波,知名財經作家,「藍獅子」財經圖書出版人。曾經出版多部財經著作。
  • 吳曉波帶隊,楊致遠與凱文·凱利等10名大咖相約美國CES矽谷行
    2019年1月11日凱文·凱利將為我們授課不過這本書的體系龐大,太多新名詞的出現,讓那個年代的人大多難以接受,於是20世紀90年代的KK,成了矽谷的空想家這是馬雲在2015年斯坦福座談會上說的一席話。1998年,全美最受追捧的網際網路英雄是華裔青年楊致遠,時至2018年,如果不是他和馬雲喝了一杯價值10億美元的酒,隨著雅虎的沒落,他也會逐漸淡出我們的視野。
  • 吳曉波推薦的這50本書,告訴你200年來商業如何發展
    「很多年後,回想起無比尷尬和羞愧的今天,我會對自己說,『我可是那個開過直播、翻過車的吳曉波』。」上周,在公眾號上的文章《十五罐》裡,吳曉波用這個《百年孤獨》起首的經典句式,來調侃自己首場直播遭遇的「滑鐵盧」。為了上月末的一場 「新國貨首發」直播,儘管吳曉波事先做足了功課,卯足了勁,還花大價錢投放廣告,最終還是「翻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