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自王軍先生在新湖期貨「京城論劍·第四屆衍生品對衝套利論壇」演講內容(王軍先生系北京振華投資公司副總經理)
非常感謝大連商品交易所和新湖期貨以及北大PE聯盟給了一個關於對衝這個話題交流的機會,我有幸能跟我們PE的同行能在一起交流。有幸接觸PE,十年前我也是做PE出身,公司就是因為投了華夏銀行(600015,股吧)成為華夏銀行第十大股東才發展起來的。當然有個十幾倍在行業沒有什麼激情,PE能做到一千倍可能才有激情,所以我覺得跟大家一塊探討這個話題,很有幸。
我覺得從一個PE轉化成商品對衝可能有一個過程,我想就針對今天我們提到的大連商品交易所指定這幾個,在國內外市場非常活躍而且非常穩定的方式拿著來跟大家分享一下,不管是交易員、期貨公司老總還有股權投資者都可以做一個探討,使我們中國市場投資更加穩健、可持續和壯大。那麼今天就是以這三個品種——油脂、穀物、塑料為例來跟大家交流。
我聊的問題大概四個領域:一、產業鏈企業參與期貨的主要目的;二、對目前套利或對衝投資的風險評估和交易機會;三、我們對對衝交易體系的客觀分析,既包括產業宏觀,也包括持倉,甚至包括投資情緒;四、舉幾個案例。
作為一個非產業投資者,也就是說我們大多數不是大豆、塑料、豆油、棕櫚油貿易的貨物持有者或資金持有者,參與市場的客觀理由是:一、市場全球化,二、生產全球化,三、金融全球化,滿足了這三個要求你才可把資金轉化成商品,轉化成利潤。
由於跨國的投資和競爭加劇化後,資本從一個國家進入另一個國家,瞬間甚至是幾十秒就完成。舉個例子,我們在7月22號到25號之間,中國四大銀行在一個小時蒸發近七千億的人民幣,可以描述為發展中國家在一個小時內進入發達國家。那麼資金的高速運轉,造成整個資金換商品、債券、股票等等的波動率會加大。我們知道去年中國GDP是47萬億人民幣,那麼大概7萬億美金左右,全球大概是67萬億美金。但全球貨幣的發行量達到多少?670萬億到700萬億美金。也就是說,我們全球所發行貨幣量是我們實物資產的10到12倍,在這種情況下,貨幣把全球GDP買空十次,貨幣還在,商品早就沒有了,這種情況造成產業界和金融界被迫聯合。我們現在所知道的產業鏈是中國特色的,有上遊中遊和下遊,實際上更科學的我認為應該稱為價值鏈,只有在價值鏈能生存,才能避免被吞噬併購。
目前國內投資和對衝交易品種大致有四大類:利率、股票、貨幣和商品。在目前中國區內非常狹窄投資通道內,如何利用現有通道去保持貨幣的增值,是我們所要考慮最重要的問題。我們知道在平均收益率和絕對收益率相比較的情況下,證券市場的大多數人都是把收益跟指數、機構、基金或貨幣比,來考慮相對收益。但對投資人來說,不管你跟什麼比,虧了就是虧了,不能說大盤跌了30%,我虧了15%,我就是盈利,這種模式在期貨市場是不存在的。你收益就是絕對正收益,沒有說比大盤低,還認為給投資人帶來了收益。在期貨市場中,最後能得到絕對正收益的只有10%,要長期成為這10%的人,過濾一切非專業的似是而非的投資,要更加專業化。
我們看一下大豆產業鏈企業參與期貨主要目標,我們從圖表上可以看出來,經過期貨市場的避險或者保值以後,能使資產價值波動率下降,利潤被熨平。再看一下動態對衝或對衝保值,通過期貨和現貨的對衝組成收益形成動態保值曲線,組成了對衝套利加保值相對收益,這種情況下對於一個現貨帶來一個超額收益,不但保護了現貨頭寸,同時獲得了超額利潤,而這個超額利潤恰恰是我們所提到的,所有貨幣持有者可以吃到的利潤。也就是說現在通過期貨和現貨能夠吃到,通過跨越的基差能吃到,跨越品種能吃到,貨幣持有者仍然能夠吃到,也就是說這個利益的共同點是一致的,從產業界能夠發現的。
產業鏈主要策略,主要是反向相反、數量相等,但時間間隔開,最重要的迫不得已可以套期保值。我定義為「吃藥」,被迫吃藥保值,大多數情況是套利。套利就像吃飯,作為一個現貨企業,如果經常去做期現套利,規模一定越做越大。很多油脂企業經過2004年、2008年,包括今年的市場洗禮,規模不但沒縮小反而擴大。大部分在吃套利,吃到套利以後可以低價現貨傾銷,金屬更有這個特徵。所以最追重要核心通過基差來點價,基差是現貨或者產業戶的利劍。我們看一下基差在現貨的風險,做現貨的,都想用小風險對抗大風險,通過基差交易,能夠把價格的波動變成基差的波動。那麼現貨企業參與了期貨的本職,如期貨套利、跨期套利或者跨越套利,帶來收益以後,對貨幣持有者來說,除了來源於傳統產業裡的機會,金融市場帶來我們啟示是什麼,是不是做現貨商,就一直需要在期貨裡賺錢?答案是否定的,在銅、油脂或其它品種都是這種規律。所以我們就要考慮既然期貨是金融,要從金融的角度重新度量。我再把世界金融市場或者目前的立體交易市場給大家描述一下。
目前世界上有四個市場,外匯市場、貨幣市場、證券市場和債券市場。我們現在所說的歐債問題,不管是西班牙還是義大利,國家發行的債券利率達到7%,沒有一個國家敢買,說明這個國家沒有信用。這是目前金融市場最大的陷坑,我們也稱為歐元區最大一個坑,對全球造成金融危機的一個大坑。全球市場是670到700萬億的市場,這個市場通過股票市場、外匯市場、貨幣市場交流,既然歐債發生了問題,那麼貨幣馬上就應對了歐元區和中國區、澳元區的貨幣變化。通過買高信用貨幣,如日元、澳元,來控歐元。從持倉可以看出來,大量對衝基金、指數基金全都持有歐元的空頭,而且持倉還在增加。
對於貨幣市場,為什麼說美國不用發QE3,股市也會創新高。美元這個貨幣,已經綁架了全球所有的發展中國家,包括中國。並不是發QE,全球貨幣就漲,而是不發QE,全球的貨幣都去美國。我們在回顧一下2012年3月份為什麼高盛、美林會拋售中國銀行工商銀行(601398,股吧)股票35億股,當時中投去接,現在虧30%。對衝基金的思路永遠比我們超前六個月到七個月,現在看當時他們拋售中國銀行(601988,股吧)或者工商銀行的股票絕對正確,但是沒有任何媒體敢於提出來,當時誰去接。這就是在貨幣市場中,人民幣包括巴西的雷亞爾、俄羅斯的盧布在內,都是被美元被綁架的對象,最後使人民幣換成美元,進入到美國市場,推高了美國的股票和指數,造成美國經濟發展、社會穩定、物價低。現在美國通脹率1.2%,中國4%以上,這是貨幣市場交易過程中造成的巨大波動,而我們在市場上只是單一、局部發展。
商品是貨幣和金融之間的一種媒介,現在不管是海關總署還是國家都在打擊或者禁止融資銅、融資大豆等等,但事實上正常交易過程,這是投資行為,不違反現有法律。所以貨幣可以通過商品進入保稅區,獲得人民幣匯率升值帶來的收益,也可以通過持有商品,通過商品的波動帶來收益。任何一個外資機構投資者都可以獲得這兩種收益,而我們在座的大多數國民卻沒有這個交易權利,短了一條腿。
我們看澳元和銅的規律,以及道瓊指數與LME銅的相關性分析,近15年裡相關係數基本在0.75以上,高度相關,也就是說,道瓊指數隻要漲,LME銅不用看,肯定漲。既然貨幣對商品的影響那麼大,我們就不得不關注主流對於新興市場的看法,歐元區的問題可能會帶動全球央行救市的可能性。
美元的本質是掠奪發展中國家的既得利益和獲得收益。巴西的雷亞爾對人民幣匯率在1:3.15左右,我們知道巴西的通貨膨脹非常厲害,曾經達到12%,這也是巴西大豆的上漲速度和中國國內大豆不匹配的原因。在今年3月左右,美國炒作天氣,巴西還沒有這樣問題的時候,貨幣已經推高了大豆價格。基金最近的持倉都是變,每次價格出現到低谷,基金多單都在撤離,這個規律已經有30年了。
我們看美元指數,美元指數說明了市場中600-700萬億元資金對美元的看法,如果對美元看法都錯誤,不管配置任何的資源,不管做指數、做股票、做外匯,基本都是錯的,所以美元指數基本上是目前的一個指揮棒。反過來看,誰會造成期貨市場的波動?我們用另外一個數據來衡量它——情緒指數。當情緒指數達到高位,交易量放大,而持倉交易放大,熱情特別高漲的時候,要密切關注之後的變化。豆粕從160萬張上到260萬張,經了兩個月時間,而一旦持倉量上來,市場交易量上來,未來的資金一定不會輕易撤離,必須要維持一段時間,這也是通過一種簡單方法去度量市場情緒。我們看一下豆粕的持倉,從去年12月底到從今年3月有重持倉增加,從3月份開始對7月份指數持倉大量增加,豆粕交易情緒也達到比較高的情況。
這是一個大連商品交易所的豆油的持倉變化,從持倉的變化也可以返過來印證出豆油的持倉和產業的吻合,因為大家對豆油沒有興趣,從持倉變化也可以看出來。產業鏈也是這樣,不管是國儲,不管是菜油還是棕櫚油,大量供應增加,所有的現貨商持有豆油準備囤積,這種情況下,國儲還有將近500到700萬噸的綜合油脂能夠拍賣市場,那麼油的持倉大部分是保值的。再看一下玉米持倉的變化,玉米持倉是階段性的,也就是說資金對玉米這個小品種的興趣兩三周就是一個周期,持有的熱情和豆粕是沒法比的。塑料持倉興趣也體現在這個方面,塑料和PTA做對衝的,所以對PTA的持倉也要做詳細分析。你在貨幣市場和在期貨市做比例的話,一定要看出市場的資金方向和資金的熱情,你才能做對衝,否則如果是反向幹那就比較危險。
那麼剛才提到既然道瓊指數和CRB指數、銅的指數幾乎是一個方向,那麼道瓊怎麼變,你的商品持倉就怎麼變。從波動率來看,我們發現58年來,一年二百一十多個交易日,有趨勢的交易日加起來的不超過58天,大部分時間是振蕩市和平衡市。既然60%時間是振蕩市和平衡市,對套保者和套利者絕對有利,因為他拿到高概率事件,也就是說總是按照振蕩市的系統去參與交易,就會得到高勝算,這是一個簡單的統計。
從油脂油料的融資和貨幣持有者來看,我們知道,貨幣從一個商品進入另外一個商品是通過貿易來形成的,中國糧食現在達到七、八千萬噸的量。我們想一想如果沒有這部分融資,就沒有中國目前120-萬200萬的豆油庫存,也不可能有棕櫚油150萬噸的庫存,也就是說大家把全球倉庫搬到中國來,賭人民幣的升值。商品的溢價投資,是現在庫存大量存在的重要原因,不管是棉花還是其他的銅等等,至少有十二個商品,基本有40%以上的融資規模。
既然商品和貨幣出現了一個對套,不論是套匯還是套利,就形成了交易。我們是持有貨幣者,作為非產業鏈,如何來設計我們的交易思路。我提出幾個理念:一、我的投資理念;二、你的交易條件;三、我的風險評估;四、追蹤,什麼時候幹;五、機會如果出現了,抓不抓。套利的關鍵還有流動性,如果兩個品種沒有充足的流動性,就是理論有套利也做不了,比如大商所的PVC,基本上進去出不來,出來就進不去。本來和塑料是天然的對衝工具,因為持倉和流動性的問題,沒有辦變化,最後只能換成PTA。
從分析的角度來看,套利的源泉主要在於貨幣和商品的內在規律,以及資金的時間持有成本。我們來評價它的主要來源,第一個是那麼時間角度,價格扭曲是如何造成的,時間是如何分布的,持倉多長時間。還要評估套利風險,投資者做套利要想好最大風險在哪裡,必須達到風險1:3,也就是獲利三次虧一次。
最後我在提一下管理問題,就是你的投資如何去管。從行為經濟學看,運營管理比判斷市場更重要。你持有頭寸,由於市場的波動,你每天都有情緒壓力,倉位和槓桿如何來做好控制。我們知道投資者有不同的行為方式,激進的、穩健的、中性的,先認清自己的性格,再反過來做一個比較。激進的完全何以做趨勢交易,如果你穩健篇中性的,或者不看盤,就可以做套利交易。那麼投資者的風險認識,要從認知逐漸融入到市場中來,不要看市場裡天天放衛星,有人做到百分之一千,百分之兩千收益,這種在2004年2006我們也做到了,連續三年我們做到了500%收益率,但是那個交易員現在停止交易了。當時500%連續做了三年,後來連續虧,所以他從積極慢慢變為中性,現在都不做交易了。人有發展變化。我想跟大家啟示就是這些,如果有不對的地方請大家提出建議,謝謝大家。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本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責任編輯:範立力 HF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