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軍:大商所上市品種的對衝交易

2021-01-11 和訊期貨

本文摘自王軍先生在新湖期貨「京城論劍·第四屆衍生品對衝套利論壇」演講內容(王軍先生系北京振華投資公司副總經理)

  非常感謝大連商品交易所和新湖期貨以及北大PE聯盟給了一個關於對衝這個話題交流的機會,我有幸能跟我們PE的同行能在一起交流。有幸接觸PE,十年前我也是做PE出身,公司就是因為投了華夏銀行(600015,股吧)成為華夏銀行第十大股東才發展起來的。當然有個十幾倍在行業沒有什麼激情,PE能做到一千倍可能才有激情,所以我覺得跟大家一塊探討這個話題,很有幸。

  我覺得從一個PE轉化成商品對衝可能有一個過程,我想就針對今天我們提到的大連商品交易所指定這幾個,在國內外市場非常活躍而且非常穩定的方式拿著來跟大家分享一下,不管是交易員、期貨公司老總還有股權投資者都可以做一個探討,使我們中國市場投資更加穩健、可持續和壯大。那麼今天就是以這三個品種——油脂、穀物、塑料為例來跟大家交流。

  我聊的問題大概四個領域:一、產業鏈企業參與期貨的主要目的;二、對目前套利或對衝投資的風險評估和交易機會;三、我們對對衝交易體系的客觀分析,既包括產業宏觀,也包括持倉,甚至包括投資情緒;四、舉幾個案例。

  作為一個非產業投資者,也就是說我們大多數不是大豆、塑料、豆油、棕櫚油貿易的貨物持有者或資金持有者,參與市場的客觀理由是:一、市場全球化,二、生產全球化,三、金融全球化,滿足了這三個要求你才可把資金轉化成商品,轉化成利潤。

  由於跨國的投資和競爭加劇化後,資本從一個國家進入另一個國家,瞬間甚至是幾十秒就完成。舉個例子,我們在7月22號到25號之間,中國四大銀行在一個小時蒸發近七千億的人民幣,可以描述為發展中國家在一個小時內進入發達國家。那麼資金的高速運轉,造成整個資金換商品、債券、股票等等的波動率會加大。我們知道去年中國GDP是47萬億人民幣,那麼大概7萬億美金左右,全球大概是67萬億美金。但全球貨幣的發行量達到多少?670萬億到700萬億美金。也就是說,我們全球所發行貨幣量是我們實物資產的10到12倍,在這種情況下,貨幣把全球GDP買空十次,貨幣還在,商品早就沒有了,這種情況造成產業界和金融界被迫聯合。我們現在所知道的產業鏈是中國特色的,有上遊中遊和下遊,實際上更科學的我認為應該稱為價值鏈,只有在價值鏈能生存,才能避免被吞噬併購。

  目前國內投資和對衝交易品種大致有四大類:利率、股票、貨幣和商品。在目前中國區內非常狹窄投資通道內,如何利用現有通道去保持貨幣的增值,是我們所要考慮最重要的問題。我們知道在平均收益率和絕對收益率相比較的情況下,證券市場的大多數人都是把收益跟指數、機構、基金或貨幣比,來考慮相對收益。但對投資人來說,不管你跟什麼比,虧了就是虧了,不能說大盤跌了30%,我虧了15%,我就是盈利,這種模式在期貨市場是不存在的。你收益就是絕對正收益,沒有說比大盤低,還認為給投資人帶來了收益。在期貨市場中,最後能得到絕對正收益的只有10%,要長期成為這10%的人,過濾一切非專業的似是而非的投資,要更加專業化。

  我們看一下大豆產業鏈企業參與期貨主要目標,我們從圖表上可以看出來,經過期貨市場的避險或者保值以後,能使資產價值波動率下降,利潤被熨平。再看一下動態對衝或對衝保值,通過期貨和現貨的對衝組成收益形成動態保值曲線,組成了對衝套利加保值相對收益,這種情況下對於一個現貨帶來一個超額收益,不但保護了現貨頭寸,同時獲得了超額利潤,而這個超額利潤恰恰是我們所提到的,所有貨幣持有者可以吃到的利潤。也就是說現在通過期貨和現貨能夠吃到,通過跨越的基差能吃到,跨越品種能吃到,貨幣持有者仍然能夠吃到,也就是說這個利益的共同點是一致的,從產業界能夠發現的。

  產業鏈主要策略,主要是反向相反、數量相等,但時間間隔開,最重要的迫不得已可以套期保值。我定義為「吃藥」,被迫吃藥保值,大多數情況是套利。套利就像吃飯,作為一個現貨企業,如果經常去做期現套利,規模一定越做越大。很多油脂企業經過2004年、2008年,包括今年的市場洗禮,規模不但沒縮小反而擴大。大部分在吃套利,吃到套利以後可以低價現貨傾銷,金屬更有這個特徵。所以最追重要核心通過基差來點價,基差是現貨或者產業戶的利劍。我們看一下基差在現貨的風險,做現貨的,都想用小風險對抗大風險,通過基差交易,能夠把價格的波動變成基差的波動。那麼現貨企業參與了期貨的本職,如期貨套利、跨期套利或者跨越套利,帶來收益以後,對貨幣持有者來說,除了來源於傳統產業裡的機會,金融市場帶來我們啟示是什麼,是不是做現貨商,就一直需要在期貨裡賺錢?答案是否定的,在銅、油脂或其它品種都是這種規律。所以我們就要考慮既然期貨是金融,要從金融的角度重新度量。我再把世界金融市場或者目前的立體交易市場給大家描述一下。

  目前世界上有四個市場,外匯市場、貨幣市場、證券市場和債券市場。我們現在所說的歐債問題,不管是西班牙還是義大利,國家發行的債券利率達到7%,沒有一個國家敢買,說明這個國家沒有信用。這是目前金融市場最大的陷坑,我們也稱為歐元區最大一個坑,對全球造成金融危機的一個大坑。全球市場是670到700萬億的市場,這個市場通過股票市場、外匯市場、貨幣市場交流,既然歐債發生了問題,那麼貨幣馬上就應對了歐元區和中國區、澳元區的貨幣變化。通過買高信用貨幣,如日元、澳元,來控歐元。從持倉可以看出來,大量對衝基金、指數基金全都持有歐元的空頭,而且持倉還在增加。

  對於貨幣市場,為什麼說美國不用發QE3,股市也會創新高。美元這個貨幣,已經綁架了全球所有的發展中國家,包括中國。並不是發QE,全球貨幣就漲,而是不發QE,全球的貨幣都去美國。我們在回顧一下2012年3月份為什麼高盛、美林會拋售中國銀行工商銀行(601398,股吧)股票35億股,當時中投去接,現在虧30%。對衝基金的思路永遠比我們超前六個月到七個月,現在看當時他們拋售中國銀行(601988,股吧)或者工商銀行的股票絕對正確,但是沒有任何媒體敢於提出來,當時誰去接。這就是在貨幣市場中,人民幣包括巴西的雷亞爾、俄羅斯的盧布在內,都是被美元被綁架的對象,最後使人民幣換成美元,進入到美國市場,推高了美國的股票和指數,造成美國經濟發展、社會穩定、物價低。現在美國通脹率1.2%,中國4%以上,這是貨幣市場交易過程中造成的巨大波動,而我們在市場上只是單一、局部發展。

  商品是貨幣和金融之間的一種媒介,現在不管是海關總署還是國家都在打擊或者禁止融資銅、融資大豆等等,但事實上正常交易過程,這是投資行為,不違反現有法律。所以貨幣可以通過商品進入保稅區,獲得人民幣匯率升值帶來的收益,也可以通過持有商品,通過商品的波動帶來收益。任何一個外資機構投資者都可以獲得這兩種收益,而我們在座的大多數國民卻沒有這個交易權利,短了一條腿。

  我們看澳元和銅的規律,以及道瓊指數與LME銅的相關性分析,近15年裡相關係數基本在0.75以上,高度相關,也就是說,道瓊指數隻要漲,LME銅不用看,肯定漲。既然貨幣對商品的影響那麼大,我們就不得不關注主流對於新興市場的看法,歐元區的問題可能會帶動全球央行救市的可能性。

  美元的本質是掠奪發展中國家的既得利益和獲得收益。巴西的雷亞爾對人民幣匯率在1:3.15左右,我們知道巴西的通貨膨脹非常厲害,曾經達到12%,這也是巴西大豆的上漲速度和中國國內大豆不匹配的原因。在今年3月左右,美國炒作天氣,巴西還沒有這樣問題的時候,貨幣已經推高了大豆價格。基金最近的持倉都是變,每次價格出現到低谷,基金多單都在撤離,這個規律已經有30年了。

  我們看美元指數,美元指數說明了市場中600-700萬億元資金對美元的看法,如果對美元看法都錯誤,不管配置任何的資源,不管做指數、做股票、做外匯,基本都是錯的,所以美元指數基本上是目前的一個指揮棒。反過來看,誰會造成期貨市場的波動?我們用另外一個數據來衡量它——情緒指數。當情緒指數達到高位,交易量放大,而持倉交易放大,熱情特別高漲的時候,要密切關注之後的變化。豆粕從160萬張上到260萬張,經了兩個月時間,而一旦持倉量上來,市場交易量上來,未來的資金一定不會輕易撤離,必須要維持一段時間,這也是通過一種簡單方法去度量市場情緒。我們看一下豆粕的持倉,從去年12月底到從今年3月有重持倉增加,從3月份開始對7月份指數持倉大量增加,豆粕交易情緒也達到比較高的情況。

  這是一個大連商品交易所的豆油的持倉變化,從持倉的變化也可以返過來印證出豆油的持倉和產業的吻合,因為大家對豆油沒有興趣,從持倉變化也可以看出來。產業鏈也是這樣,不管是國儲,不管是菜油還是棕櫚油,大量供應增加,所有的現貨商持有豆油準備囤積,這種情況下,國儲還有將近500到700萬噸的綜合油脂能夠拍賣市場,那麼油的持倉大部分是保值的。再看一下玉米持倉的變化,玉米持倉是階段性的,也就是說資金對玉米這個小品種的興趣兩三周就是一個周期,持有的熱情和豆粕是沒法比的。塑料持倉興趣也體現在這個方面,塑料和PTA做對衝的,所以對PTA的持倉也要做詳細分析。你在貨幣市場和在期貨市做比例的話,一定要看出市場的資金方向和資金的熱情,你才能做對衝,否則如果是反向幹那就比較危險。

  那麼剛才提到既然道瓊指數和CRB指數、銅的指數幾乎是一個方向,那麼道瓊怎麼變,你的商品持倉就怎麼變。從波動率來看,我們發現58年來,一年二百一十多個交易日,有趨勢的交易日加起來的不超過58天,大部分時間是振蕩市和平衡市。既然60%時間是振蕩市和平衡市,對套保者和套利者絕對有利,因為他拿到高概率事件,也就是說總是按照振蕩市的系統去參與交易,就會得到高勝算,這是一個簡單的統計。

  從油脂油料的融資和貨幣持有者來看,我們知道,貨幣從一個商品進入另外一個商品是通過貿易來形成的,中國糧食現在達到七、八千萬噸的量。我們想一想如果沒有這部分融資,就沒有中國目前120-萬200萬的豆油庫存,也不可能有棕櫚油150萬噸的庫存,也就是說大家把全球倉庫搬到中國來,賭人民幣的升值。商品的溢價投資,是現在庫存大量存在的重要原因,不管是棉花還是其他的銅等等,至少有十二個商品,基本有40%以上的融資規模。

  既然商品和貨幣出現了一個對套,不論是套匯還是套利,就形成了交易。我們是持有貨幣者,作為非產業鏈,如何來設計我們的交易思路。我提出幾個理念:一、我的投資理念;二、你的交易條件;三、我的風險評估;四、追蹤,什麼時候幹;五、機會如果出現了,抓不抓。套利的關鍵還有流動性,如果兩個品種沒有充足的流動性,就是理論有套利也做不了,比如大商所的PVC,基本上進去出不來,出來就進不去。本來和塑料是天然的對衝工具,因為持倉和流動性的問題,沒有辦變化,最後只能換成PTA。

  從分析的角度來看,套利的源泉主要在於貨幣和商品的內在規律,以及資金的時間持有成本。我們來評價它的主要來源,第一個是那麼時間角度,價格扭曲是如何造成的,時間是如何分布的,持倉多長時間。還要評估套利風險,投資者做套利要想好最大風險在哪裡,必須達到風險1:3,也就是獲利三次虧一次。

  最後我在提一下管理問題,就是你的投資如何去管。從行為經濟學看,運營管理比判斷市場更重要。你持有頭寸,由於市場的波動,你每天都有情緒壓力,倉位和槓桿如何來做好控制。我們知道投資者有不同的行為方式,激進的、穩健的、中性的,先認清自己的性格,再反過來做一個比較。激進的完全何以做趨勢交易,如果你穩健篇中性的,或者不看盤,就可以做套利交易。那麼投資者的風險認識,要從認知逐漸融入到市場中來,不要看市場裡天天放衛星,有人做到百分之一千,百分之兩千收益,這種在2004年2006我們也做到了,連續三年我們做到了500%收益率,但是那個交易員現在停止交易了。當時500%連續做了三年,後來連續虧,所以他從積極慢慢變為中性,現在都不做交易了。人有發展變化。我想跟大家啟示就是這些,如果有不對的地方請大家提出建議,謝謝大家。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本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責任編輯:範立力 HF047)

相關焦點

  • 大商所又迎新品種 這次期貨和期權或同步上市
    近了,近了,國內首個氣體能源品種LPG期貨就要來了,隨之而來的還有LPG期權,這也將是國內期貨市場中第一個期貨、期權同步上市的新品種。記者了解到,3月9日,大連商品交易所(下稱「大商所」)發布通知,就液化石油氣(LPG)期貨、期權合約及相關規則公開徵求意見建議,這標誌著市場期盼已久的LPG期貨、期權上市步伐加快。
  • 生豬期貨獲批在大商所上市 我國首個活體交割期貨品種問世
    本報記者 王寧4月24日,中國證監會正式批准大連商品交易所(下稱大商所)開展生豬期貨交易。這是期貨市場落實推進資本要素市場化配置,增加有效金融服務供給的新舉措,也是資本市場發揮中樞作用,更加有效服務實體經濟的具體體現。
  • 大商所商品互換滿周歲 穩健成長未來可期
    目前,大商所商品互換業務已經形成了相對成熟的業務模式、規範的制度體系、可靠的技術平臺,市場規模持續擴大,初步具備了進一步服務實體經濟商品價格風險管理的基礎。據介紹,大商所商品互換自2018年12月19日正式上線以來,交易量持續增長,累計開展業務122筆,名義本金額累計12.30億元,涉及玉米、玉米澱粉、豆粕、豆油、豆一、聚氯乙烯、聚乙烯、聚丙烯、鐵礦石、焦煤和焦炭共11個品種。
  • 生豬期貨上市在即 大商所就合約及規則公開徵求意見
    中新社大連12月12日電 (記者 楊毅)大連商品交易所(下稱「大商所」)12日發布公告,就生豬期貨合約及相關規則公開徵求意見建議。作為全球最大的畜牧品種和中國最大的農業品種,中國生豬市場規模已超萬億元(人民幣,下同)。生豬上下遊產業鏈涉及飼料、養殖、獸藥、屠宰、食品等領域,直接關聯企業數萬家、就業人員過億人。
  • 液化石油氣(LPG)期貨期權登陸大商所
    3月30日液化石油氣(LPG)期貨期權在大連商品交易所上市現場圖片。3月30日,液化石油氣(LPG)期貨期權在大連商品交易所上市。這是我國首個氣體能源品種,也是我國首個期貨期權同步推出品種,還是大商所喜迎擴板,上市的第一個能源品種。
  • 大商所首筆價差互換業務落地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 大連商品交易所(以下簡稱「大商所」)商品互換業務取得重要突破。廈門象嶼股份有限公司下屬企業廈門象嶼物流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在9月25日與興業銀信資本管理有限公司通過大商所綜合服務平臺,達成了首筆以價差為標的的商品互換業務。這是大商所上月推出價差互換業務以來達成的首筆交易。
  • 首個活體交割品種生豬期貨上市,主力合約跌8%
    1月8日,生豬期貨在大連商品交易所(以下簡稱「大商所」)正式掛牌交易,開盤下跌逾3%。這也是我國首個活體交割的期貨品種。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在上市儀式上表示,生豬期貨上市將進一步填補我國畜牧期貨品種空白,與玉米、豆粕等期貨期權一起,形成從種植、加工到養殖的完整產業鏈條的價格風險管理工具體系,可以服務的產業規模達數萬億元,有利於促進畜牧養殖業健康發展。
  • 中國首個商品期權上市倒計時:豆粕期權3月31日大商所掛牌
    中國首個商品期權上市倒計時:豆粕期權3月31日大商所掛牌 澎湃新聞記者 劉歆宇 2017-03-29 20:06 來源
  • 大商所:相關品種行情波動較大時,期貨交易所會對違法違規線索進行...
    與此同時,鐵礦石期貨價格盤中創上市以來新高。12月6日,大連商品交易所(簡稱「大商所」)發布公告稱:「落實『零容忍』要求,近期交易所已針對鐵礦石等品種啟動『五位一體』監管協作機制,以發揮監管合力,嚴格排查市場交易行為,嚴厲打擊違法違規交易行為。」
  • 大商所成立25周年:從年成交量不足1億到世界排名前列
    大連商品交易所有關負責人表示,鐵礦石期貨用5年時間已成為全球成交持倉規模最大的鐵礦石衍生品。這也是如今大商所市場地位的一個縮影。回顧建所之初,大商所是一個年成交量不足1億,偏於一隅的東北地方交易所。大商所創始人、首任總裁姜麗華說:「交易所成立的時候,沒有錢、沒有人、沒有場地,沒有人是最難的。只有有了人才,有了這批能做事的人,交易所才能發展起來。」
  • 大商所:玉米期貨成為我國持倉量最大的農產品期貨品種
    中國經濟網北京9月14日訊(記者何川)在日前召開的「第九屆中國玉米產業大會」上,大連商品交易所理事長李正強表示,自今年國家正式將玉米臨儲政策調整為「市場定價、價補分離」新機制後,大商所的玉米期貨和玉米澱粉期貨交投活躍、交易規模達到歷史新高。
  • 大商所與交通部水科院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中國證券報記者9月22日從大連商品交易所(以下簡稱「大商所」)獲悉,大商所當日與交通部水運科學研究院(以下簡稱「水科院」)籤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航運類期貨品種研發、合約設計、項目策劃、人才交流等方面開展廣泛合作。
  • 棕櫚油期貨國際化正式起步 上市首日19家境外客戶參與交易 油脂...
    6年新高】作為國內已上市農產品期貨中的首個特定品種,棕櫚油期貨國際化吸引了各方關注。截至12月22日,來自10個國家和地區的62家境外經紀機構通過38家期貨公司在大商所完成了93組委託業務備案。在首日交易中,共有來自新加坡、香港等國家和地區的19家境外法人客戶參與了棕櫚油期貨國際化首日交易。(券商中國)   12月22日,大商所正式引入境外交易者參與棕櫚油期貨。
  • 大商所:前9個月煤焦礦互換交易成交6.88億元
    原標題:大商所:前9個月煤焦礦互換交易成交6.88億元   10月22日,由大商所、中國煤炭工業協會、中國煉焦行業協會聯合主辦,鋼之家網站承辦的「2020中國煤焦產業大會
  • 生豬期貨今日正式登陸大商所2109合約跌超8%
    1月8日,生豬期貨正式登陸大商所,但首日價格大幅下挫,其中2109合約跌10%。國泰君安生豬產業研究員周小球認為,9月份合約將成為主力合約,合約基準價為30680元/噸,從估值的角度看,該價格相對偏高。截至發稿,生豬主力合約跌10.01%,報27610元/噸。
  • 大商所對鐵礦石期貨合約實施交易限額制度:單日開倉量不得超過...
    來源:中國證券網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宋薇萍)今天起,大商所對鐵礦石期貨合約實施交易限額制度。根據大商所最新發布的《關於在鐵礦石期貨合約上實施交易限額制度的通知》,自2020年6月16日交易時(即6月15日夜盤交易小節時)起,非期貨公司會員或者客戶在鐵礦石期貨合約上單日開倉量不得超過30000手。該單日開倉量是指非期貨公司會員或者客戶當日在鐵礦石品種所有期貨合約上的買開倉數量與賣開倉數量之和。
  • 大商所:近期已針對鐵礦石等品種啟動「五位一體」監管協作機制
    大商所:落實「零容忍」要求,近期交易所已針對鐵礦石等品種啟動「五位一體」監管協作機制,以發揮監管合力,嚴格排查市場交易行為,嚴厲打擊違法違規交易行為。與此同時,鐵礦石期貨價格盤中也創上市以來歷史新高。大連商品交易所4日發布風險提示函,提醒各方加強風險管控。駱鐵軍表示,從中鋼協掌握情況來看,近期進口鐵礦石價格大幅上漲偏離供需基本面,存在貿易商招標異常助推指數上漲、期貨市場臨近交割月多頭逼倉等人為製造市場緊張行為,呼籲相關監管部門儘快介入。
  • 首個活體交易品種來了!生豬期貨如何確保平穩運行
    來源:一財網生豬期貨是我國首個活體為交易標的的期貨品種 生豬期貨終於來了。12月11日晚間,證監會批准生豬期貨將於2021年1月8日在大連商品交易所(下稱「大商所」)正式掛牌交易。針對市場關注的交割標準,大商所參照《瘦肉型豬活體質量評定(GB/T32759-2016)》指標體系,並在廣泛開展調研基礎上,針對生豬品種特點,貼近現貨市場習慣設計了交割質量指標,其中採用了現貨習慣中簡單有效的外觀、體重等指標,保證交割效率,減少交割爭議。
  • 大商所推出新互換業務模式 風險管理更精準更靈活
    《證券日報》記者了解到,大商所此次推出的新互換業務模式是以價差為標的,是對原商品互換業務的進一步擴充和拓展。長期以來,大商所持續關注場外市場變化,了解到市場對於價差風險的管理需求,研究設計並推出了以跨期價差和跨品種價差為標的的商品互換業務新模式,相比於原有的單一商品標的,價差互換可以讓參與者直接通過構造靈活配比的價差組合來實現更加精準的價差風險管理目標。
  • 大商所舉辦玉米期權講師培訓班 確保玉米期權平穩推出
    大商所總經理王鳳海在開班致辭中表示,在玉米市場化改革深入推進過程中,大商所有責任、有義務服務好廣大農業經營主體的避險需求。目前,大商所通過培育產業企業和專業投資者提高市場流動性,並通過實施玉米延伸交割、集團交割等制度,擴大交割區域、提高市場效率,進一步滿足企業避險需求;另一方面,大商所在研究設計豆粕期權時,即對玉米期權進行了規劃,豆粕期權上市後,正式啟動玉米期權上市籌備工作。目前,玉米期權已獲中國證監會批准立項,相關規則制度、系統建設等準備工作基本就緒。在此背景下,舉辦玉米期權講師培訓班恰逢其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