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原住民膚色黝黑,歐洲入侵者皮膚皙白,組成了今天的印度

2021-01-10 社稷通鑑

昨天我們講到:印度人種組成極其複雜,來自世界各地,被稱為人種博物館

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其中一個種族,雅利安人。

「高貴的」雅利安人

大約在公元前1500年前後,有許多屬於印歐語系的遊牧民族部落,從中亞經過印度西北部的一些山口,陸陸續續來到了位於印度河中遊的旁遮普一帶。

當時居住在當地的是達羅毗荼人,而後來者與土著的達羅毗茶人是不一樣的,他們是皮膚更白的人,並且自稱「雅利安」,「雅利安」就是高貴者的意思。「高貴的」雅利安人徵服了大部分皮膚黝黑的達羅毗荼人,並在印度安了家。

雅利安人也並沒有完全把達羅毗荼人消滅或是驅逐乾淨,兩者是融合、混雜在一起了。印度河流域文明是達羅毗荼人創造的,雅利安人到來之後就繼承、吸收了印度河流域文明的部分內容。哲學、宗教等都受到了影響,印度教的前身婆羅門教也是深受達羅毗荼原始宗教信仰的影響。

一波又一波的南下人潮

是什麼驅使這些雅利安人不辭辛苦地南下進入次大陸呢?有學者研究,是他們所居住的歐亞草原無法容納越來越多的人口,於是他們就把眼光放到更遠的地域,去建立新的家園。

而對於印度來說,有文字記載的首次外來民族進入,就是雅利安人的來。後來的雅利安人進入了土著居民的家園,破壞了原有的秩序,建立起屬於他們的新的家園。

雅利安人首先來到了今天印度的西北部地區和巴基斯坦。顯然,新來者與土著居民之間的衝突是無法避免的。由於雅利安人還處於野蠻狀態,這些精於殺伐的遊牧民族還是以畜牧業為主,生產能力低下,所以最初的擴張速度並不快,他們手中的石斧、銅斧和青銅斧不能提供更大的幫助。

到了公元前800年前後,鐵器廣泛應用之後,雅利安人擴張的步伐就加快了,一點一點地進入到了恆河平原,逐步地徵服了北印度地區。

雅利安人在公元前1500年至前600之間,被叫作吠陀時代,因為這個時期出現了歷史上重要的兩部史詩,一部叫《摩訶婆羅多》,另一部是《羅摩衍那》。

關於雅利安人的爭論

我們說過的「印度河流域文明是達羅毗荼人創造的,雅利安人侵入印度」也只是學術猜想,並且這種猜想還受到了不少挑戰,反對者主要是一些印度學者。他們說,這種猜想是英國殖民思想的體現,英國人就是利用這樣的假說,讓印度人認為自己是入侵者的後人,這樣就可以把對英國殖民者的牴觸情緒減輕一些。然後,英國人就可以把自己塑造成皮膚更白的雅利安人,以新的統治者自居。

這些反對者認為,並不存在雅利安人入侵印度這種說法。即使真的要追究雅利安人的來歷,他們也不是外來的,而是與達羅毗荼人一樣,都是印度次大陸上土生土長的居民。在這個基礎上,學者又進一步提出「原始印歐人起源於印度,的假說,即操著印歐語系語言的民族是從印度走出去的,而日爾曼人、凱爾特人都是從這裡分化出去的。

更多印度歷史文化,敬請關注:知史明智

相關焦點

  • 印度斯坦族人的皮膚黝黑,為什麼卻被認為是白種人
    在我們的印象中,絕大多數的印度人皮膚黝黑,似乎和白人扯不上關係。而且印度原本並不是一個國家,只是一個由數百個大大小小的土邦和部落組成的次大陸名稱。是英國人將它們整合在一起的。後來退出殖民統治後,印度人因此才撿了個大便宜。因此,印度的民族和種族組成非常複雜,有十大民族和眾多的小民族。
  • 印度流行「白雪公主綜合症」 白皮膚=優先權?(圖)
    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典型的印度美女應該擁有烏黑的長髮、深邃的眼睛、高挺的鼻子、窈窕的身材,當然,還有古銅色的肌膚。  不過,與黝黑的膚色相比,印度人更偏愛白皙的皮膚。這從他們對本土明星的喜好口味上就可見一般。在近些年來席捲亞洲的美白風潮中,印度眾美女也不落人後,紛紛把「沒有最白,只有更白」作為自己的美容信條。有人還給這種現象起了個好聽的名字,叫「白雪公主綜合症」。
  • 印度以膚色區分種姓,那中國人到印度,屬於什麼種姓?
    文/歷史九點半印度是全球人口第二大國,僅次於中國,國土面積298萬平方公裡,居世界第七位,可耕地面積比中國還多。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中印幾乎還在同一起跑線,但到了今天,兩國已經不在同一檔次。在與中國的賽跑中,印度為何會落後呢?因素有很多,今天咱們重點說其中一條:種姓制度。
  • 印度種姓制度究竟是什麼?不是階級,也不是職業
    可是在印度,出身婆羅門的人也有許多窮困潦倒,出身首陀羅的人也有不少家財萬貫。婆羅門中沒受過教育的人也比比皆是,首陀羅中受過高等教育的人也並不罕見。這些特徵在現代印度社會中表現得尤為明顯,因此將種姓定義成是社會階級並不正確。
  • 印度:讓原住民守護古老森林
    不過,隨著歐洲大陸向基督教敞開懷抱,神聖樹林的概念逐漸在人本主義的衝擊下銷聲匿跡。如今,受到保護的樹林只零星分布在中東、非洲和亞洲的部分地區。  在過去近半個世紀裡,我先後探訪過許多位於印度、不丹和日本的神山,神聖的河流源頭、河段,聖湖以及神聖樹林。
  • 有種「反差」叫印度,富人區女孩貌美如花,再看貧民窟:懷疑眼睛
    現在一提到印度,大家會想到什麼來形容他們呢?是貧窮,落後還是奇葩呢?其實這些都只是印度社會的一個縮影而已,今天小編來講一講印度的富裕、先進的地方,那就是印度的富人區,這裡還生活著一群漂亮的富人區女孩,跟貧民窟一些女性對比起來,她們可謂是金光閃閃了。
  • 印度種姓制度背景下,低種姓人為何不能冒充高種姓?很容易穿幫!
    一、印度人種和特徵。印度人由五種人種構成。1.尼格利陀人,有種說法這種人多來自非洲,是印度最早的居民。特徵:身材矮小、皮膚黝黑。這些人大多分布在印度南部,傑糾人,蒙達人,奧朗人,堆德人,孔德人佔很大比例。3.達羅毗荼人有人把他們叫做地中海歐羅巴人種,據歷史學家考證,它們比雅利安進入印度要早。特徵:長頭,身材中等,卷頭髮,薄嘴唇,膚色為淺褐色。4.雅利安-旁遮普人。印度的主宰者,種姓制度的創始者。
  • 印度用種姓制度來進行階級的劃分,那麼我們怎樣來進行劃分呢?
    我們都知道在印度的時候,其實有一個非常的有特色的東西,就是按照種姓來對於自己的國家內的人進行一個劃分,而且低種姓的人是不能夠與在印度的那些高貴的高種姓的人結婚的,在以前的時候是因為法律的不允許,但是到了現在的話,其實是很多的印度人所習慣並且接受的一個默認的事情了。
  • 皮膚黑黃怎麼辦,怎麼讓皮膚變白,皙活教你改變皮膚狀態
    「一白遮百醜,一黑毀所有」,潔白無瑕的皮膚是很多求美者都夢寐以求的事情,但現實很殘酷, 各種因素導致了很多求美者的皮膚變得越來越黯淡黑黃。很多皮膚黑的求美者都是沒有自信的,很多都想讓自己變得白白的,這樣看上去也會顯得年輕漂亮些,求美路雖漫長,但我相信大家都不會輕易放棄。
  • 印度不在非洲,為什麼印度人那麼黑?
    許多人看到印度人的長相時,都感到很困惑;印度與我國相鄰,在亞洲,又不在非洲,為什麼印度人那麼黑?這確實是一個很奇怪的現象。巴基斯坦、孟加拉都是從印度分出來的,巴基斯坦人皮膚不黑、孟加拉人皮膚也沒印度人那麼黑,偏偏印度人的皮膚像非洲人一樣,黑不溜秋的。
  • 你若到了印度,將會被劃分到哪個種姓?印度網友的回覆很真實
    高種姓村民拒絕為低種姓的印度烈士維吉·辛格舉辦葬禮》的截圖此事發生後,India.com(在印度,這個網站的地位相當於國內的《新聞聯播》官網)發布了一篇標題為《恥辱!高種姓村民拒絕為低種姓的印度烈士維吉·辛格舉辦葬禮》的文章,引起印度國內爆發了一場抵制種姓制度的浪潮,很難想像,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即便是為國捐軀的勇士,也不能被排除在印度那離譜的種姓制度之外。
  • 印度小島原住民生活6萬年 與世隔絕見外人就殺(圖)
    該小島植被茂密,景觀美麗,地處印度南部領海內,與印度本土隔海相望。但由於其原住民的對外敵視傾向,該島嶼已經被印度政府所隔離。研究表明,該到原住民已在這個島嶼上生活超過6萬年,但其文明形態始終停滯,堪稱古人類活化石。21世紀伊始,就不斷有人渡過印度洋,試圖與他們產生接觸,但每每以失敗告終。2004年,一搜海岸巡邏直升機經過此地時遭到弓箭襲擊。2006年,幾名非法漁獵者被當地居民殺死。
  • 印度首富黑如泥,娶個老婆卻白如雪,花140億蓋豪宅「供著」
    印度在很多人眼裡都是一個極度貧窮的國家,但其實它也有處於極度富有的人過著富足的生活,不僅生活奢侈,穿衣更是華麗浮誇,要麼一身金燦燦,要麼各類珠寶首飾掛滿身,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印度首富一家是怎麼樣的時尚穿搭吧。
  • 印度的種姓制度下,中國人去印度旅遊,屬於哪個級別?
    印度和中國一樣都是四大文明古國,而在印度有一種十分「可怕」的制度,便是種姓制度。雖然種姓制度在印度、孟加拉國、斯裡蘭卡等國都是普遍存在的一種以血統論為基礎的社會體系,但是這種現象在印度尤為嚴重。那麼在如此等級森嚴的種姓下,如果中國人去印度旅遊,屬於哪個級別?
  • 印度人心中的印度對比我們眼中的印度,簡直天壤之別
    今天給大家揭曉這個神秘且神奇的國家——印度。印度人眼中的印度和我們眼中的印度有什麼不同呢?簡直天壤之別!就像是快餐店的海報上面寫著:圖片僅供參考,以實物為準。網絡上流傳的很多搞笑視頻和圖片,都是來自印度,一些熱門的印度電影大家也看過,那真實的印度和我們以為的印度有什麼不同,大家看看就知道了。我們眼中的印度:很多人從印度電影裡看到的印度美女,以為印度美女很多。想著有機會親眼見見。
  • 黑種人需要混幾代白人,膚色才會變白?
    而減少黑色素可以使紫外線更輕鬆地穿透皮膚,從而產生更多的維生素D。而皮膚合成黑色素也需要耗費能量的,減少黑色素的個體獲得了生存優勢。久而久之,生活在高緯度地區的人類的膚色就變得越來越淺了。所以歐洲人的膚色在1萬年前還是和非洲人一樣,都是那麼黝黑。
  • 印度文明-搜狐新聞
    這一人種的特徵是:皮膚呈中等乃至深度黑色,頭髮纖細捲曲,身材短小,前額小而凸出,鼻子扁平,嘴唇寬厚。今天,在印度喀拉拉邦的卡達爾人和普拉衍人身上,在曼尼普爾邦和庫奇山區的安加米那加人身上,在南印度森林居民烏拉裡人和安達曼群島的原住民身上,都還可以看到這些特徵。顯然,他們與非洲黑人存在血緣關係。一些人類學家根據印度尼格羅人目前的居住地點提出一種假說:尼格羅人曾遭到前達羅毗荼人和達羅毗荼人的驅逐。
  • 印度,文明的貧民窟(上)
    在看到文章大標題的時候,估計會有很多人會很疑惑,印度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為何會被貼上文明貧民窟的標籤?其實這只是常規上認識的印度,實際上印度現在文明,並不是其原來本身的文明。真實的印度在歷史上是一直處在一個被侵略的尷尬位置,真正的四大文明之一的古印度文明是古老的哈拉巴文明,那跟現在的印度文明基本上沒有任何關係。現在的印度文化,是一些後來入侵者和當地土著文化融合而成的產物,並不具備參考價值。
  • 印度的少數白人從何而來?知道真相後,令人難以置信
    ,都是依託著大河發展起來的,但是現如今,四大文明古國之中僅僅留下了中國和印度,其他文明永遠地被歷史的塵埃掩蓋住了。  印度和我國一樣,都是歷史悠久的國家,但是大家對印度是既熟悉又陌生的,明明是毗鄰的國家,但是我們對印度卻不甚了解,很多人對印度的最大疑問便是,明明同屬亞洲國家,為什麼印度國內存在著少數白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