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種人需要混幾代白人,膚色才會變白?

2020-12-15 八兩科學

在一個半世紀前,科學家將人類按膚色分為3個不同的人種(種族):黑種人、黃種人及白種人,細分之下還有棕色人種。這幾大人種之間不僅膚色差異大,而且體格、毛髮和眼睛顏色、某器官長度等等都不一樣。但無論差異有多大,各個人種之間都不存在生殖隔離,可以自由結合併繁育後代,混血兒到處可見。

那麼問題來了,黃種人、黑人和白人的地域曾相隔了幾萬年,為什麼沒有形成生殖隔離?

人類屬於同一個種!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要先了解什麼是生殖隔離。在科學層面上,生殖隔離一般用來界定物種。通俗來說,如果兩個族群之間存在生殖隔離,它們屬於不同的物種。其中生殖隔離有兩種情況,一種是不同物種之間不會結合(普遍現象),另一種則是不同物種能相結合,但所產下的後代沒有生育能力。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馬和驢生下的騾子沒有生育能力,因為騾子的染色體不成對

至於為什麼人類不同人種之間沒有生殖隔離?答案很簡單,黑種人、黃種人、白種人以及棕色人種都屬於人屬(Homo sapiens),都有一個共同的祖先,而不是不同的物種。再者,「種族」二字只是過去人們根據語言、膚色和相貌等外部特徵劃分而來,屬於文化(社會)概念,不是生物學的概念。

但歸根結底,人類各個人種之間沒有形成生殖隔離,主要還是人種分化的時間太短了。

根據人類學家的研究推測,人類整個繁衍歷史只約短短的幾百萬年。在大約80萬年前,非洲的尼安德特人和智人開始分道揚鑣。尼安德特人到達歐洲後,一部分又進化出了丹尼索瓦人。而一直蝸居在非洲智人約20萬年前走出非洲(也有理論說是7萬年前走出非洲),最後在大約3-4萬年前被智人滅掉。

不過現代基因測序顯示,現代人類大約有1%-4%的基因來源於尼安德特人。也就是說,非洲智人在滅絕尼安德特人的戰爭過程中曾與尼安德特人通婚,還誕生了數量不少的混血後代。顯然,智人和尼安德特人分化了幾十萬年都沒有形成生殖隔離,現代人種的分化才幾萬年,基因積累的變異太少不足以形成生殖隔離。要積累足夠多的變異,至少要以百萬年為單位。比如黑猩猩與人類的祖先在600多萬年前分開,這才真正形成了生殖隔離。

歐洲人如何成為「白人」?

既然現代人都是同源的,為什麼在膚色上有這麼大的差異呢?正如其他人指出的,膚色的變化由體內黑色素的變化控制。表面上看,人類的膚色與太陽光照強度有直接關係,膚色的變化主要是體內黑色素產生變化。但本質上,是維生素D生成和防護紫外線之間的平衡。

維生素D對人體各種生理過程都很重要,例如骨骼發育和對傳染病的抵抗力。但維生素D在許多食物中都不是天然存在的,主要是通過暴露在陽光下產生的。

這裡可以將黑色素的產生視為一種蹺蹺板。如果紫外線持續不斷且強烈,那麼您獲得的陽光就足以生產所需的維生素D。在這些情況下,您需要大量黑色素生成以防止細胞受損。另一方面,當陽光很少或變化很大時,光線對細胞造成損害的風險確實很小。在這種情況下,過多的黑色素就會成為限制因素。而減少黑色素可以使紫外線更輕鬆地穿透皮膚,從而產生更多的維生素D。

通俗來說就是:

高紫外線=細胞傷害風險高,易於製造維生素D→保護自己免受傷害=增加黑色素;

低紫外線=細胞傷害風險低,難以製造維生素D→為更易獲得維生素D=減少黑色素;

因此當人類走出非洲進入歐洲,從低緯度地區進入了高緯度地區。氣候寒冷,人類為保暖穿上厚厚的皮毛。太陽光強度變弱,就不需要那麼多的黑色素了。而皮膚合成黑色素也需要耗費能量的,減少黑色素的個體獲得了生存優勢。久而久之,生活在高緯度地區的人類的膚色就變得越來越淺了。

所以歐洲人的膚色在1萬年前還是和非洲人一樣,都是那麼黝黑。有研究佐證:英國倫敦大學學院(UCL)在一具具有1萬年歷史的遠古遺骸「切達人(Cheddar Man)」的頭顱中取出DNA作臉部重建,結果顯示英國人祖先竟是黑皮膚、藍眼睛和黑色捲髮

而科學家檢測發現,歐洲人由黑變白的關鍵是SLC24A5基因的出現,出現時間應該是在7000年前。也就是說歐洲人的膚色變成白色與古埃及文明只相差2000年左右。

另外研究表明,最初的歐洲人由三個不同的群體組成。第一批進入歐洲是以狩獵為主的人類祖先,大約在40000年前。第二批是大約7000-9000年前,來自中東(可能是土耳其)的人類進入歐洲。第三批是歐亞大陸的原始印歐人祖先,約在4500年前進入歐洲,接著他們徵服了整個歐洲。

黑人需要混幾代白人,膚色才會變白?

相信大家都清楚,不同膚色的人種結合,他們後代的膚色也會有所改變,不過黑人與白人結合的後代都是黑色皮膚(當然,並不是絕對百分百的黑色皮膚)。那黑人需要混幾代白人,膚色才會變白?

答案是5代或更少,即第一代黑白結合的後代都與白種人結合。比較著名的例子就是普希金。普希金的外曾祖父是純正的黑人,到普希金是第三代混血,其身上依舊還有黑人特徵。但到了普希金的外孫女(第五代混血),基本上沒有黑人特徵了。

那黑人和白人的結晶有沒有可能出現白人呢?也有,概率是四分之一。

最後:

其實生殖隔離是基因保護的一種機制。有了生殖隔離,地球物種才會豐富而又不會亂套,生物界才會有序。

相關焦點

  • 神奇的人類基因:黑人需要幾代混血,才能變成白種人?
    根據人類的膚色的特點,世界上主要分別是黃種人,白種人,黑種人以及棕種人。其中黃種人只要分布在亞洲,南極地區以及南美洲的印第安人。白種人最早起源於北非土著,但由於人口的流動,以及環境的變遷,最後他們都搬到北非、南亞、歐洲甚至逐漸擴散到南北美洲和大洋洲。棕種人主要來自於古代美洲的印第安文明,他們的祖先是美洲土著。
  • 需要多少代混血,膚色才能變白?
    需要多少代混血,膚色才能變白?大家都知道,目前全世界主要存在黃種人、白種人和黑種人,當然,這個種類的區分,僅僅是皮膚顏色的劃分,而不是基因上面,如果要從基因的角度來說,人類其實沒有所謂的種族之分。對此,很多人都不認同,認為他們認為,黑種人的基因太強了,往往和黑種人生出來的後代,一般還是黑種人,這種說法其實是不準確的,因為從基因的角度上面來說,我們確實無法確定下一代的膚色。
  • 庫裡克萊這麼白也是黑人,盤點NBA看起來像白人的黑種人!
    不過隨著時代發展,NBA也出現了一些變白的黑人,他們的父親或者母親有一方為白人,讓他們皮膚也變白了。這種顏色比較淺的黑人,當然是長期混血造成的。黑人和白人結婚,生下的後代,顏色肯定就比黑人淺,比白人深。在美國,有一個「一滴血原則」,就是只要身上有一點非白人的血統,那就不能算是白人了。
  • 需要多少代混血,才能完全擁有白人特徵?
    比如:已經退役的NBA球星諾維斯基就是個典型的案例,他老婆屬於黑種人,他則屬於白種人,他們一共有4個孩子,老大的膚色和特點與黑人差不多,老二則是呈現中間態,介於白人和黑人之間,而老三和老四則是很典型的白種人的膚色和特點。
  • 印度人明明長得很黑,為何卻不是黑種人,而是白種人呢?
    寫在前面:印度人長得那麼黑,為什麼卻屬於白種人,而不是黑種人?地球上的70億人口,主要可以分為4大人種:白色人種、黃色人種、黑色人種和棕色人種。這其中,白種人數量最多,佔人類總數的55%;其次是黃種人,大約佔人類總數的37%;其次是黑種人,大約佔人類總數的8%。
  • 四大人種因何而分,膚色黝黑的印度人為何大都被歸為白人
    北歐人種高加索人種又可分為北歐顯白人種與地中海暗白人種南北兩大類,「北歐白人」膚色更白,身材更高大,且常有金髮碧眼的特徵,而「地中海白人」膚色、發色、眼色都較深,與黃種人差不多,大鬍子印度人也屬於暗白人種,擁有大眼睛、高鼻深目等特徵三、尼格羅人種又稱非洲人種,俗稱黑種人,其原生地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廣大地區,主要體型特徵為黑皮膚
  • 混血兒需要幾代,才能變成「白人」?其實基因沒你想的那麼強大
    現在黑人在全世界範圍內越來越常見了,在我國境內就經常能夠遇到這些非洲兄弟們他們膚色那麼明顯,遠遠的一眼就能看到,而和中國人結婚的非洲兄弟也越來越多,他們的孩子往往也會擁有很明顯的深色皮膚和捲曲頭髮。如果大家去看美國的話,就會發現更多的混血兒,即便是經過幾代混血,依舊能夠看出明顯的黑人特徵,於是就有很多人表示黑人的基因難道真的這麼頑固嗎?混血兒究竟需要幾代才能夠完全變成白人呢?其實有實際案例證明基因沒有你想像的那麼強大。
  • 中國人也有膚色很白的人,但卻被稱為黃種人,原來暗藏西方的詭計
    其實並不是我們的膚色真的從白色變成了黃色,而是世界變了人們的看法思想變了而已在人類的歷史上種族被分為三六九等都是很常見的事情,同樣世界上的人也根據膚色和體質等特點,把這個世界的所有人給分為了三大種類:白種人、黑種人、黃種人,也有得分為四個種類在加上一個棕色人種。
  • 黑種人、白種人、黃種人為什麼沒有生殖隔離?失去膚色,人類滅絕
    尼安德特人復原圖第二:人類的膚色在近現代社會,人類學家將地球上的人類劃分為三大人種,即黃種人、白種人和黑種人,但是,三大人種只是文化學意義上的劃分,並非生物學意義上的劃分黃種人、白種人和黑種人的差異,只表現在身體的外部特徵上,即髮型、鼻型、膚色的區別。現代分子生物學的研究表明,現存的人類的最近的母系共同祖先線粒體夏娃出現在14萬年前,人類最近的母系共同祖先,為什麼稱之為「線粒體夏娃」呢?因為線粒體DNA只在母系親屬中遺傳。現存的人類的最近的父系共同祖先Y染色體亞出現在6萬年前至9萬年前,人類最近的父系共同祖先,為什麼稱之為「Y染色體亞當」呢?
  • 既然黑人這麼受歧視,為什麼在美國還有白人與黑人通婚呢
    中國是一個黃種人的國家,在中國你幾乎看不到白種人和黑種人。即使你偶爾在中國看到白人和黑人,也一定不是中國人,而是生活在中國的外國人。在中國,判斷一個人是否是中國人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看他的膚色。黃種人是中國人,白種人和黑種人是外國人。而在美國,它不起作用,錯誤率至少為50%。
  • 復旦大學教授:中國人是10000年前黑種人和白種人混血產生的新人種
    中國復旦大學某學院的部分學者認為:現代中國人是10000年前,從非洲大陸遷徙來的黑種人和中國當時存在的白種吐火羅人,雜交混血後產生的現代黃色中國人種。這部分學者認為:1萬年前,中國沿海支、內陸支的黑種人分別北上,阿爾泰在與白種吐火羅人(Y染色體單倍群為P)第一次混血的基礎上,又與當時北上的兩支黑種人發生了第二次混血,形成黃棕混血的黃種人北亞人種。
  • 美國跨種族婚姻,為何白人女主要嫁黑人,白人男更願意娶黃種人?
    美國總人口約3.3億,白種人約2.4億,佔總人口73%,包括歐洲裔和拉丁裔白人,其次為黑種人,佔13.2%,黃種人佔5.4%,其他為混血兒,以及土著印第安人。不過拜美國人的種族滅絕政策所賜,現在美國的土著印第安人已經非常少,大約只有美國總人口的1.5%,其餘人口基本都是混血兒。
  • 膚色是黑是白是黃全靠遺傳?錯了!讓你變黑變黃的也可能是它們
    在大家的普遍認知中,能被稱作美女的,最起碼得滿足兩個條件,一個是「膚白」,一個是「貌美」。簡言之,就是既要膚色白皙如凝脂,又要五官秀麗似天仙,二者缺一不可。由此可見,膚色對於一個人的影響還是相當大的,如果你的皮膚屬於黑黃色,五官的優勢很有可能被人們所忽視,無緣躋身「美女」之列。
  • 為什麼有的人皮膚很白,有的卻很黑?黑的有望變白嗎?
    為什麼有的人皮膚很白,有的卻很黑?為什麼我們中國人有的人皮膚很白,有的卻很黑?」也很好理解,有些人基因就決定他是比較白的,後天護理地好是我們這種黃皮羨慕不來的。有些人天生就很黑,後天很難變白的,這是一個悲傷的事實。每個人在出生的時候黑色素母細胞就定額定好了。
  • 黑人、白人和黃種人,相隔7萬年還能自由交配,生殖隔離不管用?
    現代人類按照膚色可以大致劃分為三類,分別是黃種人,白種人和黑種人。 黃種人基本生活在東亞地區,白種人生活在歐洲,美洲,中東和印度地區。黑種人生活在非洲地區。在2010年之前,對於不同膚色人種的起源眾說紛紜,多地起源說就是當時十分主流的學說。
  • 日本人為什麼不承認自己是黃種人?我們現在已經被認為是白種人了
    (印度女明星黛安娜·海登)其實,白種人、黃種人、黑種人,這三大人種的劃分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現在的人類學家普遍認為以膚色來辨別人種是非常不科學的。現代西方國家的語言中,已經沒有「黃種人」這個單詞了,黃種人被併入到白種人當中,現在人類學家認為,世界上有三種膚色的人種,分別是白種人、棕種人、黑種人。為什麼黃種人被併入到白種人當中了呢?
  • 「誇人白」千萬別說 You're so white,小心老外跟你急!
    但在歐美圈,卻更流行「小麥色」的膚色,可能就應了那句話:得不到的才更加珍貴吧…那如果要用英語誇一個人皮膚白,你會不會直接說成:You're so white.white白人(的);白種人(的)He had a black mother and a white father.他的母親是黑人,父親是白人。
  • 各種膚色用英文該如何說?
    一、視頻講解歡迎學習傑克視頻課零基礎的朋友們可點擊下方連結購買學習更多精彩實用的內容:《零基礎英語到高手》二、文字講解各種膚色的英文表達 說膚色的時候要注意 用的不好會帶有種族歧視,造成不好的影響 要謹慎使用  不能用的詞語 | PART1 1、yellow  黃種人 yellow類似於香蕉的顏色 亞洲人的顏色不是yellow
  • NBA裡有哪些被誤認為是白人的黑人球員?有些比白人還要白
    在諾大的NBA聯盟裡,有著各種膚色的球員,不管是黑人、白人還是黃種人,都能夠在NBA看到他們的身影。黑人的身體素質在籃球運動中更具優勢,因此NBA裡黑人佔多,而在美國,只要有黑人血統的人都被稱為黑人。那麼,有哪些黑人NBA球員被誤認為是白人呢?讓我們來盤點一下。1.湯普森湯普森皮膚白嫩,非常像是一個白人,但事實上他是一個黑人,他的父親麥可-湯普森是黑人,並且曾經是NBA的狀元,湯普森的天賦來自於父親。
  • 平時堅持做好這5件事,膚色會變白變細膩!
    好皮膚總是會惹人羨慕,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肌膚能夠又亮又白,這樣即使不化妝也是美美噠。但是很多事總是不盡人意,皮膚黑是很多人的困擾。皮膚黑的原因有很多,有些是遺傳因素,天生膚色就比較黑。也有人是因為後天因素導致的,不正確的護膚方式,惡劣的環境(如暴曬、輻射等)因素都會讓肌膚變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