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寶寶胖乎乎的胳膊和圓鼓鼓的肚子,你肯定覺得很可愛。但是如果寶寶太胖或是相反地太瘦了你應該也會擔心吧。嬰兒的胖瘦到底要不要緊?聽聽專家是如何解答媽媽們的疑問吧。
我們利用BMI指數來衡量嬰兒是否肥胖。它的公式是[體重(g)÷身高(cm)2]×10,所得結果即為這個寶寶的BMI指數。當BMI指數大於20時我們就認為這個寶寶屬於肥胖。
但是,就嬰兒來說,即使真的肥胖也基本上不需要擔心。這是因為,嬰幼兒期和青春期、中年期一樣是人一生中最容易長脂肪的階段之一。日本的研究中跟蹤調查了一些在4個月大的時候BMI指數大於20的寶寶的成長過程,結果發現其中只有23%的寶寶到了13歲左右依然肥胖,大約8成的寶寶的肥胖現象都自然消失了。
媽媽要定期給寶寶測量身高和體重,然後將數值記錄到寶寶的生長發育曲線圖上,確認一下究竟會形成怎樣的曲線。如果一個寶寶的體重接近正常範圍的上限,身高也同樣接近正常範圍的上限,我們就不能認為這個寶寶肥胖,只是由於體格較大罷了。雖然體重超重的寶寶學會坐、爬、站立可能都要晚一些,但是身心發育都是正常的。
另外,還有一些比較罕見的情況,例如體重接近正常範圍的上限而身高卻接近正常範圍的下限或者發育出現遲緩,甚至臉和手腳的形狀異常等,這很可能是激素和染色體異常引起的疾病表象。如果你發現寶寶3~4個月以後體重激增並且只有體重增長,或者是發育特別緩慢的話,那就要去看醫生了。
沒有必要為了讓寶寶告別肥胖而進行治療或控制飲食。但是如果他的體重超出了正常範圍那就需要注意了。這時媽媽就不要再給寶寶吃甜食了。飲食中也要注意碳水化合物、維生素類、蛋白質類的平衡攝入。有些食物寶寶不喜歡吃的話,媽媽要知道這可能是暫時現象,嘗試改變烹調方法的話也許寶寶馬上就吃了。
Q:聽說飲食清淡就會讓寶寶吃得更多,是這樣嗎?
A:這完全是誤解。嬰兒時期的寶寶肝臟功能尚未發育完全,所以是不能吃味道重的食物的。從寶寶味覺發育的角度來看也不能給他吃味道重的食物。所以嬰兒時期應該給寶寶吃清淡的飲食,但他不會因此吃得太多或者引起肥胖。不過,讓寶寶多咀嚼、品味食物倒是可以防止他吃多。
Q:體檢時醫生說要注意寶寶肥胖,但是究竟注意什麼才好呢?母乳是不是高熱量的呢?
A:媽媽要留意寶寶平時的生活習慣,是不是每頓輔食吃得時間太長了或是點心吃得太多了呢?記得讓寶寶多活動身體,保證良好的睡眠。100毫升的母乳的熱量大概是60卡,絕對不是高熱量的。
Q:有人認為用奶瓶吃奶比較容易,所以吃配方奶粉的寶寶更容易肥胖,是這樣嗎?
A:最近的研究結果證明情況並不是這樣的。例如根據美國衛生局公布的研究結果,他們讓35000名護士對嬰幼兒營養影響的長期跟蹤調查,然後對他們進行問卷調查,最後證明了營養攝取方法與成人肥胖之間沒有因果聯繫。
Q:寶寶肉乎乎的大腿雖然看起來很可愛,但是肉的褶皺中間經常長痱子,我該怎麼辦?
A:肉的褶皺中間容易淤積汗水,也容易長痱子。寶寶的臂彎、腿彎、腿根以及褶皺部位,都需要媽媽格外注意及時做好皮膚護理。要經常檢查這些部位是不是有汗液,如果有,要用柔軟的毛巾及時擦乾。另外,用溼毛巾擦拭或使用淋浴衝洗這些部位,每天一次就可以。
Q:寶寶10個月,想吃多少就給他多少,他的胃會不會變大?
A:胃的容量是不會變大的。雖然說如果一直吃很多的話,寶寶就會慢慢習慣這種比較大的飯量。但是,對於10個月左右的寶寶來說,不用太擔心,想吃多少就給他多少是沒有關係的。
Q:寶寶胖到什麼程度就必須要注意了?
A:對於1歲以內的寶寶來說是沒有明確的肥胖的定義的。餵奶或輔食的時候,寶寶想吃多少就給多少就可以了。1歲半以後,寶寶肥胖就不能置之不理了。如果某個時期寶寶的體重出現突然快速增長,父母就要檢查寶寶的飲食內容和生活規律了,還要注意增加寶寶的運動量。
當寶寶的BMI指數小於15時我們就說他屬於瘦小範圍。這和肥胖的情況是一樣的,如果身高和體重都靠近正常範圍的下限位置的話,那這就是單純的體格問題,是不需要擔心的。日本的研究中還跟蹤調查了一些在4個月大的時候BMI指數小於15的寶寶的成長過程,其中只有13%的寶寶到了13歲左右依然瘦小,與肥胖的調查結果一樣,大約8成的寶寶都不再瘦小了。
有些寶寶由於體重較輕,所以學習坐和走路都很快,身心發育也都是很正常,並不會因為瘦小而容易感冒或被傳染其他的疾病。但是,當寶寶的體重曲線低於身高曲線的時候,寶寶很可能患有心臟疾病等內臟方面的疾病。當然,這是非常罕見的情況。
嬰兒胖還是瘦,多數情況下都是體格方面的問題,而體格又大都受到遺傳因素的影響。如果媽媽對自己寶寶的胖瘦有些擔心的話,不妨去問問自己和丈夫的父母,看看你們在嬰兒時期的胖瘦情況怎樣。無論寶寶的身高和體重的數值是高還是低,只要它們的曲線處於相同的高度上就不需要擔心了。
Q:寶寶1歲半了,但是體重不怎麼長,這正常嗎?
A:如果寶寶吃得很好但是體重卻不怎麼增長的話可能是因為身體活動的多了。這是非常好的!如果媽媽擔心的話,那就除了量體重以外再量量他的身高,身高有順利長高的話就說明寶寶的營養是足夠的,就不需要擔心了。
Q :寶寶吃輔食的時候會剩飯,是不是應該追著他讓他吃呢?
A:如果對於寶寶來說吃飯已經變成一件痛苦的事情了,那追著餵反而會有負作用。寶寶的每頓飯要控制在20-30分鐘結束。媽媽可以做一些增加寶寶食慾的工作,比如營造一種可以讓寶寶安心吃飯的氛圍或是寶寶吃一口就表揚他一下等等。
Q:寶寶夜裡能連續睡上10個小時,是不是因為夜裡餵奶次數少他才這麼瘦?我是不是應該把他叫醒餵奶呢?
A:連續睡10個小時的確很長了,但是這也是寶寶自己的節奏。在寶寶的睡眠形式改變以前沒有必要勉強餵奶。即使把寶寶從睡夢中叫醒給他餵奶,如果他自己不想吃的話,應該就不會吃。如果媽媽在哺乳量方面有問題的話可以在檢查的時候諮詢一下醫生。
Q:能睡覺的寶寶長得快這是真的嗎?
A:關於睡眠時間和體格之間的關係問題,並沒有很科學的數據。但是,即使睡眠與身體的發育沒有直接關係,良好的睡眠和早睡早起的習慣也能夠在寶寶精神方面的成長起到好的促進作用。父母要注意晚上早點讓寶寶上床睡覺。
Q:我家寶寶比同齡的寶寶能吃但卻不胖
A:你的寶寶是不是很好動,吃下去的熱量都被消耗掉了呢?精神好又好動的寶寶,攝取的熱量可能都被消耗掉,但是體重也是能夠慢慢增長的。即使體重較輕的寶寶,幅度很小的動來動去,消耗的熱量也不小呢。
Q:寶寶2個月會翻身、9個月會走路,大家都說是因為體重輕所以學會的才早,但是學得太早會不會對身體形成負擔呢?
A:成長得快並不會有什麼問題。體重輕的寶寶,即使能支撐身體的肌肉很少,他也能活動,所以體重輕的寶寶翻身、走路都會早一些。這並不會對身體造成負擔,所以媽媽不要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