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靡全國的中小學生研學活動到底是在做什麼?

2020-12-22 基哥侃世界

在研學之前,我很少思考過研學究竟是什麼,其目的何在,意義何在。即使在出發前自己也研讀過國家《教育部等11部門關於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但是在有切身體會之前,確實對此了解不深。

1.研學是旅遊嗎?

研學學生在西安明城牆與留學生合影

從形式上來看的確是,從內容來看很相似,但從目的來看則不是。統一出行,統一吃飯,統一進入景點,這種表面上與旅行團無異的出行方式的確會誤導很多孩子與家長。即使作為教師的自己,在剛剛出發時也會有這樣的感覺。同樣,研學內容也極其相似,例如這次西安研學中的陝西省歷史博物館,秦始皇兵馬俑,華清宮。這些景點既是研學的目的地,也是旅行團的目的地,所以從內容來看也是非常相似的。

然而,就像我之前所講,研學與旅遊的目的是截然不同的。對此,許多人是非常不贊同的。一樣的出行方式,一樣的參觀遊覽內容,為什麼研學的目的卻和旅遊不一樣了?以家庭為單位的自駕出行豈不是能更好的安排遊覽時間嗎?沒錯,對於這些問題我曾經也有過疑問,但是經歷過研學後就會發現二者還是有很大區別。

2.研學與旅遊的區別

(1)形式不同

研學出行的形式是,同一學校同一年級的同學在學校老師的帶領下結伴出行。缺少了家長的陪伴,學生就不得不與其他同學互幫互助,而這種獨立性是在家裡與學校看不到的。其次,學生出行是在學校老師與第三方組織下一同出行,其既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又是集體中的一員。學生的所作所為不僅再是一種個人行為,還是一種集體行為。這樣以來,學生的個人行為就會直接影響他在集體中的整體評價。這些隱性內容都是旅遊所不具有的。

在黃土與第四紀地質國家重點實驗室參觀

(2)內容不同

實際上研學內容與旅遊內容是有很大不同的。仍然是以這次西安研學為例,西安交通大學與中科院地球環境研究所實驗室,這兩處是旅遊絕對不會去的地方。即使有家長了解高校參觀的重要性,也不過是走馬觀花,蜻蜓點水,最後以感慨校園大,校園美,飯好吃而告終。實際上我們從國家教育部在2018年所推薦的研學基地來看,其內容覆蓋面極廣。以重慶為例,重慶科技學院科技探索體驗中心,重慶白鶴梁水下博物館,重慶仙女山國家森林公園,重慶紅蜻蜓油脂有限責任公司,重慶自然博物館,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重慶郵電大學,重慶抗戰遺址博物館,重慶市樂和樂都旅遊有限公司,重慶市樂其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友軍青少年綜合實踐科普教育基地(重慶品有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這些都屬於國家教育部推薦的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基本上覆蓋了一名高中生所學的所有科目的內容。所以,研學的內容與旅遊的內容是截然不同。

看似一樣的參觀路線實際內容有很多差別

(3)目的不同

針對研學的目的,國家是這樣要求的,「各地各校要在當地教育行政部門的指導下充分利用研學實踐教育基地、營地,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研學實踐教育活動,著力在堅定理想信念、厚植愛國主義情懷、加強品德修養、增長知識見識、培養奮鬥精神、增強綜合素質上下功夫,提高中小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從這一點來看就已經能看出旅遊與研學二者之間目的的不同了。

西安碑林博物館副研究員楊兵老師在為清

看到此處,我相信您還是會有質疑。同樣是培養學生愛國主義情懷、增長見識,就算一些高大上的機構與單位去不了,但作為家長,我們自己去博物館給孩子請講解,不一樣能達到目的嗎?對於這個問題,我也思考過,但實際上仍然是不同的。這次研學我與孩子們來到了西安碑林博物館,很有幸遇見了西安碑林博物館策展人、副研究員楊兵在為清華美術學院雕塑系學生進行講解。在蹭了將近20分鐘講解之後,我終於忍不住向楊老師提了一個問題,「為什麼您所講的許多東西和講解員不一樣呢?」楊老師看了看身邊清華美院雕塑系博導董老師後,笑著對我講,「因為我講的內容都是我自己研究而來的,並不是什麼解說詞,至於他們的解說詞是什麼,我也從來沒有聽過。」當董教授知道我是帶學生來研學的老師時,特意給我提了些建議,「陝西歷史博物館是中國僅有的三個通史性博物館,你作為一名歷史老師可以運用你的知識將博物館中的文物與課本內容結合起來,這樣既能吸引學生的興趣,又能重新喚醒他們腦海中固有的歷史知識。」對此我深以為然,很慶幸當時在歷史博物館的時候根據文物給學生講解了許多書本上的知識。

對遊客來講毫不重要的一幅投影實則是全

作為老師,此次隨團出行收穫頗多,無論是以前看過或沒看過的,每到一處都會覺得有所收穫,尤其是最後在西安碑林的這次「邂逅」才促使我一定要寫下此文。文章淺顯,望讀者見諒。

相關焦點

  • 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活動在黃崖關長城舉行
    9月19日,紅色精神 藝術傳承 少年中國行」—紅領巾藝術團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活動在黃崖關長城舉行。本次活動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大力發展素質教育,切實提高基礎教育育人質量。
  • 湖州中小學生「兩山」研學活動啟動
    昨天(7月20日),由湖州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市教育局、團市委聯合開展的湖州市中小學生「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研學活動在安吉縣餘村研學中心正式啟動,全市首批15個「兩山」研學基地授牌成立。該研學活動被列為2020年浙江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十件實事項目,以學習和實踐「兩山」理念為主要內容,在中小學生中開展研究性學習和旅行體驗相結合的校外教育活動,做到「有研有學有遊」,讓學生們在綠色行走中學會成長。據了解,本次研學活動有吳興區、南潯區、德清縣、長興縣、安吉縣5條路線,15個研學基地。全市中小學生們可以通過研學護照打卡的方式,在綠水青山間來一次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綠色研學。
  • 2018年「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名單公示
    近日,2018年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項目評議結果公示。在中央有關部門和各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推薦基礎上,經專家評議、營地實地核查及綜合評定,擬命名377個單位為「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26個單位為「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營地」。看看離您最近的是哪個?
  • 教育部已遴選622個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基地和營地
    在介紹「十三五」我國基礎教育改革發展成就時,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提到,已遴選了622個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和營地,開發了6397門研學實踐課程和7351條精品線路,社會實踐育人蓬勃開展,中小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不斷增強。  發布會上,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表示,「十三五」期間基礎教育綜合改革邁出新步伐。
  • 首批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營地名單出爐 山東有這些
    、營地名單的通知》,在此次命名的「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單位中,山東有8個;「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營地」單位中,山東有2個。山東省第一批「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單位是:山東省防震減災科普館,青島魯海豐海洋牧場,曲阜孔廟、孔林和孔府,山東北海溼地鳥類教育基地,孟廟孟府孟林景區,山東博物館,臺兒莊古城景區,蒙陰岱崮地貌拓展服務中心。山東省第一批「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營地」單位:臨沂市青少年示範性綜合實踐基地,濰坊市中小學生示範性綜合實踐基地(濰坊市實驗學校)。
  • 全國及各省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和營地名單
    根據《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商請推薦「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的函》(教基廳函〔2018〕44號)《教育部辦公廳關於開展「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
  • 2020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年會在黃山市召開
    10月24日,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由研學頭條主辦,黃山市文旅局、屯溪區文旅體局為指導單位的2020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年會在安徽黃山市召開。來自全國各地研學專家、研學行業代表等業內前沿人士齊聚黃山腳下,共同探討研學行業的發展與未來,為推動研學事業發展建言獻策。
  • 2020中小學生研學旅行活動課程設計大賽開始了!
    為了更好的推進研學旅行活動的開展,開發一批具有育人效果突出的研學旅行活動課程,推出一批具有影響力的研學旅行精品線路, 打造一批具有良好示範帶動作用的研學旅行基地,選拔一批優秀研學旅行指導師,研學頭條聯合武漢大學研學實踐教育研究中心特舉辦本次比賽——「2020中小學生研學旅行活動課程設計大賽」。那麼話不多說,搬好小板凳,和小研同學一起來看看比賽的內容吧!
  • 中小學生「研學旅行方案」落地花垣
    「研學旅行」強調中小學生的實踐學習、在「做中學」、學以致用,使「知」與「行」達到和諧統一,共同組成教育教學過程的良性循環。我非常敬重蘇霍姆林斯基,說到學生的全面發展、學生思維能力的提升,就不由自主地想到蘇霍姆林斯基。他把學生帶到野外去,帶到大自然中去,帶到社會實踐中去,把知識與現實中的事物切實聯繫起來,學習活的教育教學內容。
  • 「Do都城」研學活動開啟 社會做課堂 體驗見成長
    本次研學活動以11000平米的模擬城市為背景創設不同的職業體驗式德育活動,幫助樹立學生從小有社會責任意識,勞動意識,認識到社會上各個不同職業存在的價值,懂得尊重每一個勞動者,努力成為正直的「社會人」。活動前、中、後期均設置相應的研學任務,著力學生通過遊,學會合作解決問題、關注文明行為,形成正確的勞動觀,在「研學之旅」體驗中促進學生在成長過程及成年後的社會適應及價值實現。
  • 全國人大代表繆國樂:建議以「自然生態環境」開展研學活動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羅贇|全國兩會報導「黨和國家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和教育事業的發展,但是與之匹配的生態文明教育研學基地和課程載體卻非常有限,基地和課程的評估機制也尚不完善。」全國人大代表、廣東德愛教育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繆國樂說。
  • 中紅網:努力把韶山打造成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示範基地
    努力把韶山打造成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的示範基地——《毛主席是研學旅行的典範》系列訪談錄之二:陽國利館長訪談(下)
  • 十六條研學線路讓瀘州中小學生在行走的課堂中成長
    十六條研學線路讓瀘州中小學生——在行走的課堂中成長本報記者 王明峰「在這裡,我感受到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神奇,了解了油紙傘的製作方法。」八年級的餘歡雖住在以分水油紙傘聞名的四川省瀘州市江陽區,但也藉助研學實踐活動的機會,第一次走進油紙傘傳習所。這次難得的經歷,得益於瀘州市教育實踐基地在研學實踐活動中的創新。瀘州市教育實踐基地是全國首批20個示範性綜合實踐基地之一,也是四川省第一個建成並投入使用的國家級示範性綜合實踐基地,於2015年11月建成後整體併入瀘州廣播電視大學。
  • 青島公布首批56處中小學生研學旅行基地
    青島首批56處研學旅行基地公布每個基地能同時容納200名學生開展教育活動青島日報/青島觀/青報網訊 研學旅行已經逐步走進中小學生的日常生活,為學生「讀萬卷書,行萬裡路」和提升核心素養創造有利條件。
  • 蒙自市2020「研學逐夢前行 走出大山看世界」公益研學實踐活動圓滿完成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加強蒙自市鄉村學校少年兒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種子在他們心中生根發芽,從而引導他們自尊自信自立自強,養好良好品德,樹立高遠志向,蒙自市教體局、蒙自市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於2020年11月27日到29日舉辦了蒙自市2020「研學逐夢前行,走出大山看世界」公益研學實踐活動。
  • 2018年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項目評議結果公示
    近日,2018年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項目評議結果公示,在中央有關部門和各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推薦基礎上,經專家評議、營地實地核查及綜合評定,擬命名377個單位為「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26個單位為「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營地」。
  • 成都:中小學生研學旅行 嚴禁以營利為目的
    學校要確定相應的管理人員和工作人員專門負責研學旅行工作,組織研學旅行活動要計入教育教學工作量。各區(市)縣教育行政部門和中小學要充分利用、挖掘當地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結合學段特點和地城特色,逐步建立小學階段以鄉土鄉情為主、初中階段以縣情市情為主、高中階段以省情國情為主的研學旅行活動課程體系,有條件的地方也可開發國外研學旅行課程。
  • 第一批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
    是第一批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
  • 山東省防震減災科普館入選首批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基地
    日前,教育部公布了第一批204個「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山東省防震減災科普館成功入選。  此次山東省共入選了8個基地,中國地震局共推薦入選了4個基地,基地命名是經專家評議、綜合評定後嚴格確立的。
  • 第三批李滄區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揭牌
    (記者 韓彤彤)12月10日,李滄區教體局在青島·海底隧道博物館舉行了第三批李滄區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揭牌儀式。活動現場,青島市李滄區實驗小學文正校區的學生代表向第三批李滄區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發邀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