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畢業季!
突然發現自己畢業了,突然發現,就這樣畢業了!
「畢業了,我們,一無所有」
有時候想想真的很可怕,人生就這麼短,我花了近20年的時間泡在了校園裡,現在多年的學生的生活終將要過完了,回過頭看,年輕的我們到底學到了些什麼呢?
我們成長了什麼呢?
我們將來的路要怎麼走呢?
我能找到一份我喜歡的工作嗎?
以我的能力,我能做什麼呢?
好像這些問題我現在還沒有想清楚,我不知道讀博好還是工作好;我不知道該選擇什麼類型的企業,外企,私企,國企,公務員,老師;我也不知道該去什麼樣的行業,熱火中天的網際網路,穩定安逸的製造業,快節奏的消費品,還是選擇傳統的化工行業;我更不了解有什麼樣的職業了,銷售真的那麼辛苦嗎?市場是幹嘛的?供應鏈是什麼職位?生產製造就要去工廠?採購是個沒有技術的工作?
有時候我們的問題不是沒有選擇,而是選擇太多!
「一定要好好找工作!」
2017年的7月,我參加了Thermo的一場職業培訓活動,第一次參加這樣的活動,卻給了我人生很重要的一場課。Payton在臺上很認真的跟大家說:「一定要好好找工作」。是啊,從學生變成社會人,不僅是一個跳板,更是另一個開始和轉變。學校裡老是輸送「先就業,再擇業」的觀念,我是完全反對的。因為當你再次找工作的時候,下一個企業會根據你之前的工作經驗來判斷是否錄用。所以,如果第一步走的好一點,是不是以後走的更好的可能性更大呢?還有,國家對很多企業招收應屆畢業生是有補貼的,當你沒有能力,丟了應屆畢業生的身份,又要再次找工作的時候,我想那時候,會很難走。或者說,為什麼別人畢業進的是500強,名企?各行各業的最前端,而我們只能選擇一些不知名的企業,拿著微薄的薪水,羨慕別人的優秀卻又陷入無限的平庸!
優秀的人會更加優秀,努力的人也一直在努力!
我想看到這篇小文的很多都是SD的學生。我不知道該怎麼評價咱們學校對於找工作這個事情,我接觸過很多上海那邊的學生,我覺得他們和我們的區別並不是別人發的是JACS,而我們只能發JMCA。區別不是這樣的,區別是,上海地區的學生他們都很有自己的想法和選擇,他們知道企業需要什麼,自己需要什麼,該做什麼,更加自由,也更有競爭力。比如華理的同學從研一就開始在各大名企實習,他們深知聯合利華,巴斯夫和陶氏的運營模式和發展,至少,我們還在實驗室裡吭哧吭哧洗瓶子的時候,別人已經在接觸以後的工作了,不管是人脈,經驗還是對人生的規劃都遠遠地超在我們的前面。這時候,估計很多師弟師妹要說,老師管理很嚴格,完全沒有自己的自由時間。記得,我跟同濟的一個哥們討論過這個問題,他對我們學校996的工作模式完全不能理解。為什麼一個碩士需要做這麼多事情?自己不能選擇自己的實驗安排嗎?我只是來讀研,又不是把自己賣給了導師!他說以前同濟也有個學生,在老師不允許的情況下偷偷出去實習,結果導師不願意安排他答辯,可是他已經達到了碩士的畢業要求,所以就跑去院裡為自己爭取,然後院裡知道了他的情況,就給他組織了答辯,讓他畢業了。這裡,我並不是慫恿大家去和導師發生衝突,我只想說,真正的好學校會考慮學生的選擇,學生也更多的把握自己的人生。Payton說「當你成為研究生的時候,請把你看成一個社會人!」不要以為你還小,還在校園,不要成為一個窩在學校裡的巨嬰!學會以成人的眼光計劃和努力你的未來!每個人的情況不一定,但是好好找工作,真的!
「這是個信息戰」
都說現在是個信息的時代,我一直認為搜集信息已經是一個人的能力之一了,各大招聘網站有很多,以下列出我找工作的網站:
各大名企發布招聘消息的網站:
應屆生求職網(http://www.yingjiesheng.com/2017/)
(這是名企招聘的主頁,幾乎每天都在更新,還有很多面試和筆試的資料以及經驗分享)
前程無憂(https://www.51job.com/?from=baidupz)
(把簡歷掛在上面,每天刷新簡歷,會自動幫你推送簡歷)
大街網(https://www.dajie.com/)
(有些公司只和大街合作,比如:默克和強生)
做簡歷的網站:
五百丁(http://www.500d.me/)
(一個會員養活了一群畢業生)
實習招聘網站:
實習僧(https://www.shixiseng.com/)
(實習的話,這個比以上的都靠譜)
查找企業的資料和面試信息以及薪資待遇:
看準網(https://www.kanzhun.com/)
其他的招聘信息:
自己學校以及其他學校的校園招聘網站。
「男,女都怕入錯行!」
鑑於我還只是個不諳世事的小姑娘,行業和職業都沒法給出太多的建議。不過,我有數據呀》》》原始數據已丟,請看原版回憶紀錄版!
2017年中國人均產值最高的十個行業!除去網際網路,銀行等,還有三個行業跟理工科生息息相關——製藥、醫療器械以及半導體行業!比如臺積電,半導體行業也許在美國處於秋天,但是在中國一定屬於春天的。身邊的同學很多都籤了海力士、和輝及京東方這樣子的公司,待遇好很多。
關於企業的選擇,我想起了經濟學上的一個「笑臉定律」
笑臉定律:
按照經濟學的企業利潤分布,技術研發和品牌價值是高利潤區,而加工製造是低利潤區,這就是「U」字型的所謂「笑臉定律」。加工製造屬於勞動或者資本密集型,技術含量低,附加值低,而技術開發和品牌會給產品帶來獨特性,附加值高。
這是什麼意思呢,高度代表利潤值的話,一個具有高新技術或者品牌的企業則具有的利潤值就越大,而處於笑臉低端的即是沒有什麼技術和品牌的製造,利潤越低。一個企業自身的能力也許跟福利待遇沒有直接的關係,但是,低端製造業的利潤那麼低的情況下,會通過壓榨員工福利的方式來保持自身的的成本性。好吧,簡單的說——去好點的公司,大公司,名企吧,年輕人!
「你越自律,越努力就越自由」
我記得參加Thermo活動的當天有一件事情讓我印象深刻,一個30多歲的姐姐, 周末還去參加心理培訓課,我一直以為人到了一定的年紀,能力提高很多,還要學習嗎?當然,是需要的!見過太多了的人畢業很多年依舊還在學習,比如考證:質量體系的6西格瑪的黑帶,項目管理的PMP。還有乾脆繼續讀書的:在職碩博、MBA。大家都在認真學習,你有什麼理由不努力!
親愛的同學們,加油吧!(我有時間就更找工作的故事啦)
今天推的歌是《菊次郎的夏天》裡的《Summer》
閒言閒語:快畢業了,總想把找工作的經歷都給貼出來,希望對看到的人有所幫助。真的非常感謝這一年來身邊人給的各種的幫助,感謝Thermo的Payton大大和衛衛姐,感謝Bryan,教了我很多的工作經驗。感謝華理的幾位同學,剛剛同學依舊還是那麼學習委員,王大佬的各種指導。還有同濟的張同學,謝謝大家帶著我找了這麼久的工作,雖然沒有能去上海陪大家一起工作!感謝SD身邊一直陪伴這的人,我還是很幸福和幸運的,哈哈,大家都會越來越好的,矯情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