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翻譯官」「回正」是又一個開始

2020-12-10 國際在線

GDP「正」了,中國經濟在經歷一季度因疫情導致的負增長後實現「回正」,且從環比看,二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增長了11.5%。

今日在國新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劉愛華介紹,作為一個擁有14億人口的發展中大國,我國能夠在短時間有效控制疫情,實現經濟由降轉升,保持經濟社會大局穩定,殊為不易,這凸顯了中國經濟的強大韌性和潛力。

發生了什麼,讓經濟增速從一季度的-6.8%回到了二季度的3.2%呢?

圖為製造業PMI指數(來源:國家統計局)

圖為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同比增速(來源:國家統計局)  

圖為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分月同比增長速度(來源:國家統計局)  

上述三圖是眾多回升數據中的代表,僅從形狀上就可以明顯看出,中國經濟多項重要指標實現了一個高角度的「V」字回升,且回升趨勢往往並非局限於二季度,而是從3月份就開始了明顯抬頭的跡象。

除了回升之外,我們還能從一些數據中看到穩:

如六穩之首的穩就業。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國城鎮新增就業人員564萬人,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62.7%。6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7%,比5月份下降0.2個百分點;

如代表消費物價走勢的CPI數據。在今年前兩個月呈現明顯上升之後,是連續4個月的平穩收窄;

又如外貿。在外部環境不確定性嚴峻的情況下,上半年中國的進出口雖同比下降3.2%,但降幅較前5個月收窄1.7個百分點,且在6月份首次迎來年內進出口雙雙同比正增長,回升態勢好於預期。

對此,劉愛華表示,為應對疫情衝擊,我國採取了財稅方面的支持、金融方面的支持以及全面強化就業優先政策,這些政策目前已經見到成效,這為下半年更好地應對疫情衝擊積累了經驗,同時進一步堅定了信心。

近年來,我國的經濟結構發生了轉變,第三產業在經濟總量中的佔比要高於第二產業已經形成常態,這也符合我國告別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增長的特徵之一。

疫情襲來後,從一季度的經濟數據來看,第二產業增加值同比下降了9.6%之多,第三產業下降了5.2%。但到了半年統計數據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由一季度下降8.4%轉為增長4.4%;服務業增加值由一季度下降5.2%轉為增長1.9%。前後對比不難發現,製造業的恢復速度更快。

實際上,上半年GDP、工業、服務業、消費、投資等主要指標仍處於下降區域,二季度的回升增長仍然屬於恢復性的增長。疫情衝擊的損失尚未完全彌補。

即使沒有明確的數據,人們說起服務產業如院線、餐飲、商超、旅遊等在上半年的損失,普通百姓、企業家、學者都看在眼裡,雖然疫情已經得到有效控制,其影響依然十分深刻。這也是為什麼儘管數據呈「V」,但大多數人對經濟復甦的感受仍較弱的原因所在。

劉愛華認為,中國經濟自我調整能力較強,我國擁有完善的產業體系、日益完善的基礎設施、超大的市場優勢,這些優勢在下階段仍然會有效應對疫情衝擊。

她還表示,疫情期間催生了很多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將為經濟回升繼續提供有力支撐。上半年疫情期間,遠程辦公、在線教育、智能施工、無人配送這些新模式有效地化解了現實生活中的一些堵點、難點,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為代表的新技術快速發展,數字經濟、智能製造、生命健康這些新產業形成了更多增長極,這些增長極將為經濟下一階段增長提供更多支撐。

條件有利,挑戰仍存。

劉愛華強調,境外疫情仍在快速的蔓延擴散,世界經濟經貿重啟舉步維艱,國內需求恢復也受到一定製約,穩企業、保就業壓力較大。所以要堅持底線思維,充分認識疫情影響的廣泛性、複雜性、持續性,圍繞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狠抓政策落實,努力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的目標任務。(【財經翻譯官】黃博陽/文)

相關焦點

  • 【財經翻譯官】「回正」是又一個開始
    GDP「正」了,中國經濟在經歷一季度因疫情導致的負增長後實現「回正」,且從環比看,二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增長了11.5%。  今日在國新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劉愛華介紹,作為一個擁有14億人口的發展中大國,我國能夠在短時間有效控制疫情,實現經濟由降轉升,保持經濟社會大局穩定,殊為不易,這凸顯了中國經濟的強大韌性和潛力。
  • 「財經翻譯官」改革,牛!
    在日趨活躍的市場人氣助推下,滬指迅速站上一個又一個整數關口。這輪兇猛的漲勢對於不少股民而言,或許在預期之外,他們忙不迭開戶、轉帳、交易軟體APP裝起來,「唯恐錯過好幾億」;而對於市場運行機理自身,或許卻在情理之中。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熟悉資本市場的人一定不意外。
  • 這裡有一個能裝到手機裡的「字幕組」
    有三款強勢產品同臺競技:Google 翻譯、有道翻譯官和搜狗翻譯。除了翻譯產品,還有 3 位挑戰者一起來「折磨」翻譯軟體,挑戰人工智慧對人類的理解和忍耐極限。比賽規則是三局兩勝,第一局是「溝通大挑戰」,挑戰對話翻譯。第二局是「口音大評測」,挑戰產品的識別翻譯。第三局是「拍照大 PK」,挑戰圖像翻譯。
  • 財經翻譯官:理性,很重要
    來源:新華網原標題:【財經翻譯官】理性,很重要財經翻譯官 楊曉波/文從7月1日上證綜指以2991.18點開盤,到7月9日3450.59點收盤,短短7個交易日,上證綜指上漲了近不過,伴隨股指快速的上漲,有一個詞的出現頻率也在顯著上升,那就是:理性。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重要的事情說三遍:理性,理性,還是理性。在投資領域,在股市裡,經常被津津樂道的是高收益。但與高收益同行,從未缺席的則是高風險。
  • 「財經翻譯官」嗨「啤」一夏
    (圖片源自網絡)喝了個情懷曾經,幾乎每一個城市,都有當地的啤酒品牌,這類啤酒的名字帶有濃鬱的當地色彩,承載著當地的文化與民眾的情懷。以2008年開始進入中國市場的精釀啤酒為例,從原料、色澤、口感,再到享受的過程,給消費者帶來全新的體驗。經過國內市場十餘年的醞釀,文化的普及,精釀啤酒吸引了越來越多追求個性和品質的消費人群。自2012年開始,精釀啤酒的消費量和佔啤酒消費比重便一路走高。
  • 「財經翻譯官」瘋狂的黃金
    人類有漫長的黃金使用歷史,但是直到1816年,英國開始實行金本位的貨幣體系,金本位才開始逐漸成為全球第一個國際貨幣體系。特點是,各國可以按各自貨幣平價規定的金價無限制地買賣黃金;第二個國際貨幣體系是布雷頓森林貨幣體系。1944年由美國發起。在這一體系中美元與黃金掛鈎,美國承擔以官價兌換黃金的義務,各國貨幣與美元掛鈎。
  • 「財經翻譯官」「吃貨」CPI
    其中,食品項一個類別佔CPI比重大概就佔到了17%到21%之間。另一方面,自2019年3月開始,食品菸酒就是CPI八大分類中漲幅最高的一類,一直持續至今。原因何在?你是否還記得,去年上半年時還在跟小夥伴們吐槽無法實現「水果自由」,到下半年吐槽的內容就變成「吃不起豬肉」了?
  • 「財經翻譯官」這個「數」去哪了?
    GDP「無數」,並不意味著2020年發展「沒了數」在經濟社會發展預期目標的表述中,GDP的數字目標雖往往位居頭位,但也只是多項重要指標中的一個,絕非唯一目標參考。GDP「無數」,但中國經濟「心中有數」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發展面臨風險挑戰前所未有,但我們有獨特政治和制度優勢、雄厚經濟基礎、巨大市場潛力,億萬人民勤勞智慧。我國內需潛力大,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突出民生導向,使提振消費與擴大投資有效結合、相互促進。
  • 「財經翻譯官」如果優惠不再稀缺,你還會苦等一個購物節嗎?
    「你變了,你以前不是這樣的……」「預定抵扣、滿減優惠、贈品加量、售後延長」等字樣從10月開始就充滿了手機屏幕。嗯,還是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然而今年,翻譯君發現這些技能不太夠用了,還要拼體力、拼手速、拼網速、養「寵物」、組戰隊,一個「雙十一」下來要費好多腦細胞。面對越來越複雜的宣傳和折扣套路,翻譯君不禁想說:簡單點,簡單點,促銷的方式能不能簡單點?有人甚至開始懷念最初的雙十一,沒有套路,直接五折促銷,簡單而純粹。
  • 「財經翻譯官」期待「牛市」,更期待「牛」市
    所以,相較於期待「牛市」,投資者或許更應該期待一個「牛」市。這樣一個「牛」市,應該是一個制度更加健全、市場化更加完善、開放程度更高的市場;是一個更加尊重投資者、敬畏投資者、回報投資者的市場;是一個上市公司健康發展、市場參與方誠信服務、投資者回報有保障、交易生機勃勃的市場……看穿 「牛熊」,看淡「牛市」。
  • 「財經翻譯官」沒有足球的日子(上)
    新華社發(洛克萊夫攝)降薪比限薪來得更早如果把時間拉回到2019年年末,對於中超球員而言,關於2020賽季,他們最大的一個苦惱肯定不是今天我們已經知道的疫情影響,而是——限薪。不及預期的版權收入圖片來源:視覺中國不管是限薪還是降薪,對於中超而言,入不敷出是始終橫亙在俱樂部面前難以逾越的一個大坑。從某種意義上說,足球賽事作為足球產業鏈中的核心產業之一,其觀賞性和競爭力決定了版權收入。
  • 「財經翻譯官」「穩穩的幸福」,還會有嗎
    一個是由於央行持續釋放流動性,市場資金充足,餘額寶等貨幣基金的7日年化收益率跌破1.5%。也就是說,存10萬元每天只能賺3塊多,只夠買半個煎餅果子,而在2年前,每日收益可是能買1個煎餅果子加蛋加火腿腸加牛奶的呢。餘額寶突然就不香了?
  • 【第1069期】你知道「編譯」與「解釋」的區別嗎?
    正文從這開始~最近在看一些編譯過程的知識點,看的比較多的是英文文獻。在這之間經常遇到的兩個單詞讓我著實迷惑:Compiler, Interpreter中文翻譯分別是:編譯器,解釋器。如果有人問我們「你知道什麼是編譯器麼?」,我們很有可能首先蔑視一下這個人,然後說:「知道啊,不就編譯程式語言的程序嘛!」
  • 「財經翻譯官」今晚,聊聊「成績單」的事兒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當然,還有一個字叫:歪。有些上市公司上市後走歪了,上市公司在股市中募集的資金本來應該用在募集的項目上,走著走著卻走歪了、走偏了。眾所周知,2019年是充滿著挑戰的一年,在這樣的環境下實現正增長是來之不易的。對股民有一個比較滿意的交代,這其中離不開企業辛苦經營。對於這樣股票市場的老實人,我們應該給他們點讚鼓勵,限於篇幅,要不真想一家一家整理出來寫出來。讓老實人多被曝光,讓造假者見光死。
  • 「財經翻譯官」「雙循環」這個密鑰你get到了嗎?
    「雙循環」是一個戰略抉擇循環,是經濟學中的一個概念。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彭文生曾撰文稱,凱恩斯經濟學認為生產和消費無法自動匹配,經濟無法自動實現四個階段的循環往復。改革開放初期,中國憑藉著勞動力優勢開始進入全球市場。彼時,外向型經濟剛剛起步,「原料進口、國內加工、產品出口」的「兩頭在外」發展模式,讓外需快速成為拉動中國經濟產業鏈條成型、運轉的重要力量。經歷了四十多年的發展,中國逐步成為全球最大的貨物貿易出口國。
  • 「財經翻譯官」祝賀中國經濟,「你轉正了」!
    全球前列「全球主要經濟體唯一正增長」,中國為什麼能夠被IMF投下「信心票」?其實IMF並不是唯一給中國經濟點讚的國際權威機構。世界銀行此前發布報告,對中國經濟增速預測從6月初的1%上調到2%;聯合國貿發會議發布報告顯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球經濟面臨深度衰退,但中國經濟仍將保持正增長。而在分析原因的時候,多個國際機構都不約而同提到,中國非常成功地應對了新冠肺炎疫情。
  • 遇到「真空獨白」的男生,「已讀不回」不是很好的選擇
    沒想到從那天開始,A 開始每天發一條短消息過來,「你在幹嘛」、「你很漂亮」、「希望下次會見到你」,一條又一條,在空蕩的白色聊天背景上看起來又孤獨又倔強。因為我脾氣好,再加上兩人有些共同朋友,所以我選擇已讀不回讓他自己識相參透。
  • 淺析日語助數詞「回」和「度」的區別
    小編在之前的一篇文章裡介紹了助數詞「本」的用法,今天我們來聊一聊助數詞「回」和「度」。「回」和「度」在日語中都可以用來表示次數,有的時候二者可以互相替換,有的時候替換後又感覺不合適,那麼二者到底有什麼區別呢。
  • 「財經翻譯官」今晚,聊聊「公路收費」的事兒
    5月6日,經歷兩次延長的收費公路免費期終於「餘額用盡」,按照4月28日交通運輸部公告,自5月6日零時起全國收費公路恢復收費(含收費橋梁和隧道),距離2月17日這項免費政策的開始實施過去了79天。5月6日,貴州省銅仁市玉屏侗族自治縣滬昆高速玉屏收費站的收費員在收取過往車輛過路費。
  • 「財經翻譯官」沒有足球的日子(下)
    世界上的足球強國都有一個完整的足球體系,包括:業餘、青訓、職業和精英,這個關係是自下而上,層層遞進的。這樣一個完整的體系帶來的綜合效益並不止於競技層面,也超越了經濟層面。而看看我們的業餘聯賽。如果把足球比作金字塔,那業餘聯賽是職業足球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