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直性脊柱炎、類風溼關節炎是一類免疫相關因素導致的慢性病,長期治療對控制該病、防止疾病進展非常重要。在治療中不僅要強調藥物治療,還要特別注意運動治療,現在已經有專家提出了「運動處方」的概念,可見運動對於小強們的重要性。今天我們推薦這篇上海仁濟醫院的呂良敬教授的文章《運動與藥物,兩手抓,兩手都要硬——強直性脊柱炎的運動指導》
強直性脊柱炎(AS)是以骶髂關節和脊柱附著點炎症為主要症狀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如未正規治療,會引起脊柱關節融合、肢體殘疾,嚴重影響患者生活,故曾被稱為「不死的癌症」。但是現在隨著醫療科技的發展和進步,強直性脊柱炎患者通過早期診斷、早期治療,規律隨訪,能夠達到「無病」狀態生存,即以少量藥物控制,使病情緩解、穩定,而不會進展至殘疾。
強直性脊柱炎主要累及骶髂關節、脊柱等負責軀體活動的主要關節。對於患者來說,尤其是病情穩定後,運動鍛鍊的重要性不亞於藥物治療。規律運動和鍛鍊可以緩解疾病症狀、防止脊柱和關節殘疾,增強肌肉力量、增加胸廓活動度,提高生活質量,是強直性脊柱炎整個治療的重要部分。
一般來說,加強背部和頸部力量的鍛鍊有助於維持和改善身體姿態。深呼吸和有氧運動有助於保持胸廓的彈性。
但是運動項目、強度和時間應該因病程和受累部位的不同而有差異。
如病程比較長,已出現了駝背、脊柱平直、擴胸受限等情況時,應強調背部運動,擴胸運動,且因脊柱活動度差,而易於合併骨質疏鬆,要避免衝撞性劇烈運動。
而病程較短、關節和脊柱活動度比較好的患者,可行一些休閒運動,如做廣播體操、遊泳和打太極等。
遊泳是一項很有益的運動,在水中身體平臥時由於浮力抵消了重力的作用,所有的關節和肌肉都能得到鍛鍊,應儘可能用多樣的方式划水。最好避免劇烈運動及高強度的運動,如打網球、籃球、桌球等。做何種運動都要穿帶有緩衝作用鞋墊的訓練鞋,有助於減輕對關節的創傷。
另外,運動的持續性比運動的強度高低更重要。一般而言,中等強度運動(2-4小時/周)比不運動及高強度運動(>10小時/周)更理想,每周5次、每次至少30分鐘的運動是較為合理的安排。
一旦確診強直性脊柱炎,患者今後日常的坐、立及臥姿變得更加重要。首先,要保持身體直立,避免長期彎腰、屈曲,不要長時間採用一種姿勢,適當變換體位,維持脊柱正常生理曲度,預防脊柱畸形.
其次,睡覺時儘量睡硬板床,採用仰臥或俯臥位,避免側臥,特別是屈腿側臥位。雖然屈曲位可減輕疼痛,但易導致脊柱駝背畸形。若有頸椎受累,應低枕或去枕平臥,防止頸椎反弓畸形。若用枕頭,儘可能低,能保持正常前弓度而又不至增加上胸椎後突為度。
第三,站立時要抬頭、挺胸、收腹,必要時可背靠牆站立以保持良好姿勢。
坐位時應直背硬靠椅,上身保持挺直,髖膝屈曲90度,避免坐矮板凳和沙發,避免彎腰過久引起脊柱畸形。
對於強直性脊柱炎患者來說,規範合理運動的重要性不亞於藥物治療。長期嚴格的藥物治療和運動鍛鍊能夠使得患者保持良好的關節功能,延緩疾病的進展,避免關節畸形和脊柱強直,避免手術治療。另外,已有研究表明,運動能明顯提高患者的社交自信,改善情緒。希望各位患者能夠通過運動找回自信,以更加積極的姿態回歸正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