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個月寶寶在家遊泳時溺水 家長一定要留意這種充氣脖圈

2020-12-20 騰訊網

「你好,請問唐希才醫生是你們醫院的嗎?」6月22日上午,家住天河區的林女士一家人帶著3個多月大的寶寶妞妞(化名)來到廣醫三院找唐希才醫生。「我們不知道他是哪個科室的,也沒有他手機號,就是專程過來感謝他。」妞妞的外婆抱著孩子說:「要不是他,我們寶寶就沒命了!」

這是怎麼一回事?

懷抱著獲救的寶寶,唐希才滿臉笑意。

走親戚時遇到附近有寶寶溺水

6月17日,正值端午假期,廣醫三院檢驗科副主任技師唐希才去天河區親戚家中串門。傍晚6時許,正是吃晚飯的時候,街上人來人往十分熱鬧。唐希才從親戚家中突然聽到街對面一家檔口傳來焦急的呼救聲,上前一打聽,得知是一個孩子遊泳溺水了。醫生的本能讓唐希才趕緊上前查看情況。

原來,林女士在家用充氣遊泳池給三個多月大的女兒妞妞遊泳,充氣遊泳池有80釐米高,像往常一樣,妞妞脖子上套上充氣脖圈,在水裡遊得特別開心。原本看著孩子的外婆因為端午分粽子走開了一分鐘左右,可沒想到,就是這短短的一分鐘,差點要了孩子的命。

當外婆回到充氣泳池邊時,充氣脖圈不知為何漏氣了,孩子從脖圈的孔中掉到水裡,整個人已經沉到了水池底部。撈上來一看,三個多月大的妞妞臉色烏青、嘴唇發紫,連呼吸都沒有了。

2分鐘心肺復甦成功救回寶寶

家人完全慌了神,哭喊著救命,這才引起了唐希才的注意。唐希才趕到時,只見有人把孩子腳拎起來、頭朝下拍背,試圖讓孩子醒過來。見是典型的溺水窒息,唐希才趕緊說:「我是醫生,讓我來看看。」

唐希才迅速將孩子平躺,用手清理孩子的口腔,隨後馬上實施心肺復甦術。與針對成人的心肺復甦需要雙手下壓胸廓不同,3月齡的寶寶顯然無法承受這樣的重壓。唐希才用手指在寶寶的胸廓上下壓著,每一次下壓起伏保持孩子應有的血液循環。10秒,30秒,50秒,一分鐘……唐希才內心也十分緊張,「這麼小的孩子,可千萬不能有事啊!」

「哇……」孩子哭出聲音來,不到兩分鐘的心肺復甦,孩子終於有了呼吸,所有人都鬆了一口氣!唐希才馬上把孩子交給媽媽,讓家人趕緊送到最近的醫院,進行進一步的檢查。

獲救寶寶一家人來醫院尋恩人

交待完溺水搶救後的注意事項,唐希才就回到了親戚家中,也沒有留下自己的姓名。沒想到事隔幾天,寶寶一家人專程來醫院表達謝意。

「唐醫生,要是沒有你,我們寶寶怕是真的出大事了,你就是孩子的救命恩人,是我們一家人的恩人!」6月22日上午,孩子的外婆在廣醫三院見到唐希才時激動萬分,幾欲下跪感謝。他們輾轉從唐希才的親朋處了解到了他的名字和工作單位,專程來到醫院感謝寶寶的救命恩人。

在多方打聽下,一家人在只知道唐希才工作單位的情況下,拿著錦旗和鮮花到醫院「尋人」,這讓唐希才也十分感動。「我只是做了醫生該做的事情,你們真的太有心了。」唐希才有點「羞澀」地說,這或許是他和妞妞的緣分,他原本打算18日才去親戚家,因為有事將約期提前了一天,這才「湊巧」救了妞妞一命。

抱著已經完全康復的妞妞,孩子天真的笑容感染了所有人。「寶寶你一定要健康成長!」唐希才滿是笑意地說。雖然來自於臨床輔助科室,長期從事醫學檢驗工作,但當初從醫時接受的專業訓練,他一直保持、延續了下來,「對於醫者來說,救人是本能,而他人的健康就是最好的回報!」

南都相關報導。

提醒

溺水者「倒掛」急救是錯誤做法

現在很多家長喜歡讓寶寶去遊泳,那麼嬰幼兒遊泳好嗎?哪些孩子適合,哪些不適合?如果發生溺水應如何急救?

廣醫三院兒科主治醫師林苑清介紹,嬰幼兒遊泳對寶寶來說是有好處的,對於黃疸退黃、容易煩躁的寶寶安撫情緒都是有益處的。但遊泳並非每個寶寶都適合,像顱內出血、早產兒、患有急性病以及感冒發燒的寶寶不建議遊泳。

有些家長擔心戴遊泳脖圈會傷害寶寶的頸椎,對此,林醫生說,人體在水中本身有浮力,脖圈起到的是託起的作用,只要泳池內水位不太低,寶寶能夠完全浮起來,足部觸不到池底,就不會對頸椎有傷害。

在遊泳過程中,家長一定不能讓孩子離開自己的視線範圍。林醫生強調,嬰幼兒溺水的危害很大,嗆水超過半分鐘都可能引發嚴重後果。另外,有些嬰兒泳池水比較深,如果發生溺水,家長不在時可能無法察覺,延誤救治。

在遊泳前,家長要仔細檢查孩子的脖圈,看是否存在漏氣的情況。而一旦發現嬰幼兒溺水,首先要做的就是開放氣道。

廣醫三院急診科胡峻巖醫生介紹,溺水會導致窒息缺氧、心臟停搏、水電解質紊亂、腎功能衰竭等危害,嚴重者會死亡。兒童發生溺水時,應立即將溺水者移離水中,按以下步驟實施緊急救治:1.判斷有無反應,有無正常呼吸,求救並呼叫緊急救援;2.將溺水兒童平放,開放氣道;3.首先給予5次人工呼吸,每次吹氣1秒,並能看到有效胸廓起伏;4.判斷生命跡象,如果人工呼吸後仍然沒有反應,要馬上開始胸外按壓,按壓兩乳頭連線中點,按壓與人工呼吸遵循30:2的頻率,即按壓30次,人工呼吸2次。直到恢復呼吸,隨後馬上送醫院進行下一步的檢查。

「千萬不要將溺水者倒掛控水,網上關於『倒掛』急救的做法是錯誤的。不要過分糾結控水,清理氣道後應立刻通氣,然後行心肺復甦術。就在前不久,還有家長因為使用這一方法而錯過孩子的最佳救治時間,發生沒搶救過來的悲劇。」胡醫生說。

採寫/攝影:南都記者 王道斌 通訊員 白恬

相關焦點

  • 又一個寶寶沒了!遊泳脖圈居然還有家長在給孩子用
    ,媽媽臨時接了個電話,結果脖圈鬆開,造成了溺水。 嬰兒遊泳在前幾年可以說是一個很時髦的嬰兒運動,很多爸媽都喜歡空閒的時候帶寶寶去母嬰店,或者索性自己在家買個充氣泳池,帶孩子遊泳。其實嬰兒遊泳的最大好處是讓他找回在羊水裡的感覺。由於本能,4個月以內的寶寶會屏住呼吸,遊泳時並不會被水嗆到。並且,溫水的安撫也有助於嬰兒皮膚和觸覺的發育。 對於嬰兒來說,遊泳不應該是一項必須要學習的技能,而是只是一個幫助他成長的方式。嬰兒遊泳最好的方式就是:不用任何泳圈,由父母懷抱著,在水裡盡情玩耍。
  • 寶寶能帶脖圈遊泳嗎?家長們都看看吧!
    今天有網友問:我家寶寶現在7個月,特別喜歡遊泳,因為離醫院近我家寶寶每天都有遊泳,就是不知道遊泳的脖圈對這麼重的小孩子頸椎會不會有影響。   如今,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接受並選擇為剛出生不久的寶寶安排遊泳這項活動,這樣做是否適宜?嬰兒遊泳都有哪些需要特別注意的地方?
  • 7月齡寶寶遊泳溺水:別讓你以為的安全,害了孩子
    最近,一則「寶寶在遊泳館溺水」的新聞,讓月姐看得很揪心。福建泉州張女士帶著自己7個多月大的寶寶到一家母嬰店遊泳。不料孩子出現溺水,在水中掙扎了46秒,才被工作人員發現。而造成遊泳意外事故最大的「殺手」要數脖圈(遊泳圈)了。之前,在一檔綜藝節目中,賈靜雯就因為給女兒咘咘戴上了脖圈,被網友一頓批判。
  • 嬰兒遊泳溺水掙扎3分鐘無人察覺!視頻揪心……
    ▼ 11月2日,湖南長沙 一名剛滿月的女嬰甜甜(化名) 在外婆和母親的監護下 在家中戴著脖圈遊泳 甜甜父親回家時 發現孩子臉色蒼白、不哭不動
  • 帶寶寶遊泳別讓脖圈坑了娃
    圖為綁帶式腋下遊泳圈製圖/何慶慶醫生不建議1歲以下的寶寶戴「脖圈」遊泳,可能會影響孩子頸椎發育或引起皮膚過敏河南商報記者熊卓甜文/圖夏日炎炎,家長不方便帶孩子出門,便將目光轉向「嬰兒遊泳」,想讓娃活動一下身體,順便降降溫。但是讓孩子加入「嬰兒遊泳」,就一定要注意「遊泳脖圈」。
  • 遊泳脖圈變成「奪命圈」!給寶寶用脖圈遊泳時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不光是泳泳圈,家長也會給小一點的寶寶戴遊泳脖圈,但是遊泳脖圈也不是萬無一失!悲劇接連發生,家長一定要重視!現在流行帶寶寶去遊泳,嬰兒遊泳館裡的室內溫度和水溫確實比較適合寶寶,而且不僅讓寶寶得到運動,對寶寶的骨骼發育也有好處。有的寶媽還說自己的寶寶去了遊泳館以後,回到家不僅吃得好還睡得香。
  • 夏日寶寶遊泳脖圈,已被列入嬰兒用品「黑名單榜首」,家長要謹慎
    可怕的「遊泳脖圈」一名三個月大的男寶,正在家中浴缸中進行遊泳,脖子上套的正是遊泳脖圈,結果不小心溺水,在水中足足掙扎了一分鐘,才被暫時離開的大人發現,隨後寶寶被緊急送往醫院。而我們在線上醫生問答平臺,也能看到家長給寶寶使用遊泳脖圈時,問題也是頻頻出現。孩子套遊泳脖圈出現磨紅、流黃水的現象。其實這就是寶寶對遊泳脖圈過敏的反應,但家長剛開始並沒有在意,最後導致寶寶開始大量流黃水。
  • 靖江家長注意!看似防溺水救命的脖圈,實則安全性能未驗證
    現在很多寶寶都這樣,為啥會出現事故?女嬰脖圈遊泳窒息死亡母親以為在睡覺據媒體報導,當天嬰兒在媽媽和外婆的陪同下去遊泳。下水前,和其他寶寶一樣,在脖子上給該名嬰兒套上一個脖圈,避免發生溺水。然而嬰兒遊泳的時候一直閉著眼睛,媽媽和外婆們以為是睡著的狀態,就沒有太在意。大概遊了十來分鐘,她們把遊泳圈解開,發現脖子上有勒痕,家長沒怎麼留意,等到回家之後父親發現孩子臉色蒼白、不哭不動才立即送到醫院。由於缺氧時間過長,女嬰腦部嚴重損傷,最後不幸離世。
  • 剛滿月嬰兒在家遊泳,窒息身亡!家長以為孩子睡著了
    剛滿月的女童甜甜(化名)就在一次遊泳時發生了意外……「她當時在家裡,媽媽和外婆帶著孩子在家裡面遊泳,她戴了一個遊泳圈,遊泳的時候是一個睡著的狀態,所以家長也沒引起重視,遊了10來分鐘,然後把遊泳圈解開,她的脖子上有勒痕,但孩子沒有異常反應,家長也沒發現。」
  • 剛滿月女嬰遊泳窒息身亡:帶脖圈遊泳,小心不可逆的傷害!
    近日,優媽看到一則傷心悲痛的新聞,湖南一名剛滿月的女嬰園園在外婆和母親的監護下在家中戴脖圈遊泳缺氧,最後不幸窒息身亡。圓圓遊泳時,媽媽和奶奶並沒有時刻關注,孩子遊了十幾分鐘後,媽媽才把他從澡池裡抱出來。解開遊泳圈後,圓圓顯得特別乖巧安靜,沒有像平時一樣吵鬧。
  • 剛滿月女嬰遊泳窒息身亡:帶脖圈遊泳,小心不可逆的傷害
    現在不少家長在嬰兒出生後幾天就讓他們戴著脖圈遊泳,優媽不太認同這種做法,由於寶寶的脖子很軟,所以他們遊泳時佩戴的脖圈可能會產生以下危害:第一,脖圈充氣過多會引起寶寶頸椎部位的損傷。②用脖圈遊泳時,池水不宜過深以寶寶雙腳可以觸到池底為好,這樣可以減輕頸椎的負擔。一次遊泳時間也不宜過長,以10-15分鐘為宜。③必須全程有大人監護如果寶寶表情緊張或雙手亂抓,這時寶寶可能有些害怕,家長可以輕輕握著寶寶的小手安慰TA。如果無效,應該中止遊泳。
  • 剛滿月女嬰遊泳窒息身亡:帶脖圈遊泳,小心不可逆的傷害
    近日,優媽看到一則傷心悲痛的新聞,湖南一名剛滿月的女嬰園園在外婆和母親的監護下在家中戴脖圈遊泳缺氧,最後不幸窒息身亡。 圓圓遊泳時,媽媽和奶奶並沒有時刻關注,孩子遊了十幾分鐘後,媽媽才把他從澡池裡抱出來。解開遊泳圈後,圓圓顯得特別乖巧安靜,沒有像平時一樣吵鬧。
  • 脖圈遊泳隱憂調查:嬰兒遊泳 莫讓脖圈坑了娃
    該員工說,這對寶寶一過滿月就經常來遊泳,如今已經4個多月了。像這樣的小月齡寶寶都是安排在獨立浴缸,旁邊有多個脖圈可供挑選。寶寶遊泳完,工作人員將缸內的水排掉,用消毒水和棉刷清洗,並重新放水,給下一位寶寶遊泳。「現在很多家長帶寶寶來遊泳,我遇到最小的才出生5天就來了。」該員工說,戴脖圈不會影響寶寶正常呼吸,6個月大就可以使用腋下遊泳圈。
  • 脖圈遊泳隱憂調查 嬰兒遊泳莫讓脖圈坑了娃
    近日,湖南一名剛滿月的女嬰在外婆和母親的監護下在家中戴脖圈遊泳,女嬰父親回家時發現孩子臉色蒼白、不哭不動,家人這才覺察異常。然而因缺氧時間過長,造成不可逆的嚴重腦損傷,女嬰最終不幸離世。記者調查發現,網上嬰兒脖圈銷售火爆,但質量良莠不齊。
  • 脖圈遊泳安全嗎,出生嬰兒何時遊泳,哪種遊泳方式安全
    作為幼兒家長,尤其要重視不斷提高自己的育兒知識儲備。凡是有關孩子的事多思考造成不好的結果追悔莫及。一下,以免造成不好的結果追悔莫及。11月2日,湖南一名剛滿月的女嬰在外婆和母親的監護下在家中戴脖圈遊泳。遊泳時孩子脖子受勒造成呼吸困難,但沒有被發覺。直到女嬰父親回家時發現孩子臉色蒼白、不哭不動,家人這才覺察異常緊急送醫。然而因缺氧時間過長,女嬰最終不幸離世。
  • 女嬰帶脖圈遊泳窒息死亡:4種易忽視的安全隱患,置孩子於危險中
    11月2日,湖南一名剛剛滿月的女嬰,在外婆和媽媽的監護下,帶著脖圈在家裡遊泳。 孩子爸爸回家時,發現孩子臉色異常,不哭不動,這時媽媽和外婆才發現了異樣。家長的忽視是這起事件的關鍵因素,然而最重要的致命點,是套在孩子脖子上的脖圈。美國兒科協會早已提出,處於安全考慮,他們不主張一歲以下的孩子進行遊泳,而且要避免用充氣輔助設備。然而國內的孩子,在剛出生就已經開始遊泳,輔助設備就是套在脖子上的脖圈。
  • 兩月男嬰在家遊泳溺死 嬰兒脖圈安全存疑(圖)
    嬰兒脖圈遊泳時下很流行 本報記者 周馨 攝  22日下午,黃浦區一名不足兩個月大的男嬰在家中浴缸套充氣脖圈遊泳時,母親有事離開,套在嬰兒頸上的脖圈不知何故鬆開,等母親回來時,嬰兒已經溺水。雖經醫院搶救至今仍未脫離生命危險。
  • 滿月嬰兒遊泳窒息身亡,脖圈遊泳安全嗎,「救命圈」還能戴嗎?
    作為幼兒家長,尤其要重視不斷提高自己的育兒知識儲備。凡是有關孩子的事多思考一下,以免造成不好的結果追悔莫及。11月2日,湖南一名剛滿月的女嬰在外婆和母親的監護下在家中戴脖圈遊泳。遊泳時孩子脖子受勒造成呼吸困難,但沒有被發覺。直到女嬰父親回家時發現孩子臉色蒼白、不哭不動,家人這才覺察異常緊急送醫。
  • 嬰兒遊泳趴圈怎麼使用?趴圈和脖圈哪個好?你知道嗎?
    眾所周知,嬰兒遊泳圈分為脖圈、腋下圈、座圈、趴圈四種,不同年齡的寶寶佩戴的遊泳圈不同。一般來說,6個月以上的寶寶就可以使用趴圈了。那麼,嬰兒遊泳趴圈怎麼使用呢?趴圈的正確戴法是怎樣的呢?
  • 嬰兒在家中戴脖圈遊泳窒息身亡,新手家長務必注意!
    嬰兒遊泳的好處已經被很多家長所認可,但寶寶還小,並不會自主遊泳,需要藉助嬰兒遊泳圈或者其他輔助工具,才能實現在水中自由自在的遊泳。嬰兒遊泳戴脖圈好不好,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網上對嬰兒遊泳脖圈褒貶不一,各位育兒專家也對嬰兒遊泳脖圈的使用也有自己的建議。育兒專家崔玉濤曾表示,嬰兒遊泳好處多,但不建議通過佩戴脖圈的方式讓寶寶進行遊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