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口號治臺 民進黨何時擺脫「口腔期」?

2020-12-19 央視網

    人民網12月2日電 誓言和口號喧天,內容卻空洞無物,這是近年臺灣「民主」的災難。政治除了比賽毒舌和狡計,似乎已沒有其他作用,尤其無能解決問題。

    政治功能的淪落,追根究柢,有三個「劣化」現象值得注意:一是「民主」的過程被壓縮到僅剩「選舉」,二是臺民眾的「參政權」被剝削到僅餘「投票」,三是政黨存在的目的只剩下「攫取權力」與「分贓」。如此壓縮與矮化的「民主」政治,變得扁薄如紙,政客只要在選舉之際肆意操弄,一旦得逞,即可假民意之名取得權力,然後反過來凌遲民眾。

    臺灣《聯合報》今日發表社論說,這正是臺灣「民主」最大的弔詭:民眾投票當「一日頭家」,然後將自己賣身給政客當「四年奴僕」。亦即,「民主」的選舉手段,結果只提供了貪腐政客的任期和濫權保障,民眾的「憲」政權利卻全遭抹殺與貶抑,以致「民主」只是虛有其表。因此,如果人們只注意到臺灣經濟空洞化的可悲,卻看不清臺灣「政治空洞化」的危險,那麼,在即將來臨的兩項選舉中,極可能再度掉入語言和口水的陷阱,又喪失四年的自由之身,臺灣的繁榮和「民主」也就更難翻身了。

    社論說,觀察近月來政壇的「語言墮落」現象,不難發現其反射的正是更真實的「政治墮落」。首先,從「內閣」官員談論物價開始,一堆何不食肉糜的「晉惠帝」浮現,乃至謝長廷將經濟比擬為「豬狗雞」問題,皆反映了掌權者對民生毫無悲憫之心。其次,陳水扁與呂秀蓮對民眾的不滿大肆「反嗆聲」,甚至出現「太平洋未加蓋,可以遊去大陸」等惡言,顯示傲慢的「公僕」已搖身變成苛虐的「主人」。其三,陳水扁最近揚言要「戒嚴」、延期選舉及撤換地方「選務主委」,那不只是恫嚇民眾,亦是恫嚇臺當局體制內的公務人員,將臺灣帶向裂解和倒退。主政者濫權、濫言至斯,與其治臺赤字劣績確實「相映紅」。

    在臺灣,陳水扁可以隨意叫囂謾罵,任意反覆其詞,乃至恣意嫁禍給媒體、名嘴和在野黨,自己卻不負任何責任。在臺灣,陳水扁的話卻經常要由左右收拾、粉飾,甚至可以隨時改口、自己回收。政策如此朝三暮四、陰晴不定,臺當局官員再怎麼聰明敏捷,也不可能抓住正確方位。更別說,人們在這些擺蕩不定的事務上所花費的人力、物力、時間和才智,足以建立一個「國家」,此間當權者卻將之用來耗弱一個「國家」。

    民進黨掌權七年半,已證實其治臺能力一敗塗地;但從陳水扁最近向民眾反嗆聲看來,可以發現,他已必須採用兩種心理防衛機制來自我合理化。其一,是把嗆聲者皆歸為「藍軍」或「紅衫軍」,那就是「敵營」人馬;被敵營叫罵,自然無需覺得羞慚。其二,是宣稱自己不是「威權領導人」,不會派「陳啟禮」去把人作掉;以為掛上如此阿Q的民主布條,自己的政績再差都可以不必面對。但除非臺灣都是愚民,阿扁要靠這樣曲折的心理建設來自我美化,他也知道自己的謊言已經遮不住自己的醜行了吧!

    八年的時間,一個嬰兒都該長成少年了,但民進黨卻還擺脫不了它的「口腔期」。這個「會選舉」的政黨,何時才能學會「治臺」?

責編:王京

相關焦點

  • 聯合報:扁對蔡英文談格局竟也顯得過氣
    if (String1"http://finance.people.com.cn/") 人民網10月19日電 臺灣《聯合報》黑白集近日刊文指出,沒趕上「五都」選舉的熱鬧,陳水扁仍不忘在獄中寫札記,給民進黨下指導棋。
  • 民進黨「守護民主」已經淪為空虛口號
    「守護民主」大概是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最喜歡用的詞彙之一,就連她爭取網絡社群支持都要說:「目的只有一個,讓我們一起守護民主」。臺灣《聯合報》14日發表社論說,光談守護還不夠,向美國表態時,蔡英文也用「捍衛民主」強化自己的論述。
  • 臺政治人物退回「口腔期」
    中新網11月5日電 臺灣《中國時報》今日發文說,隨著選舉的到來,臺灣政治人物全面退回「口腔期」,彼此罵來罵去,用詞越來越粗鄙,攻防間也愈見尖酸刻薄。原文摘錄如下:  臺灣的負面族群語言,從最直接的「中國豬」、「貴賓狗」等挑釁意味濃厚的族群語言,到不得體的「沒有LP」等口無遮攔言語,包上糖衣在選舉時登場,政治人物一旦玩上癮,一場「泣血的臺灣」何時上演,誰也無法預料。   這幾天,「朝野」領導人全面退回「口腔期」,彼此罵來罵去,用詞越來越粗鄙,攻防間也愈見尖酸刻薄。
  • ...民進黨 安峰山 網友 威權 臺獨 轉型正義 聯合報-中國新聞-東方網
    被鋸下來的馬腳。偏執狂永遠帶不來正義」「這個學生腦袋有問題了嗎」「又在欺負不會反抗的東西了」,還有網友直指「這就是民進黨養的政治學生」「那個學生背後的靠山肯定很高,連會講什麼都準備好了」。  還有島內網友痛批涉事學生「幼稚,腦子有洞,當自己是正義魔人」。還有臺網友質問「轉型正義」的「雙標行為」,表示如果蔣介石是「威權」的象徵,那臺當局到處修復日據時期的屋社,怎麼不見有人去抗議、燒毀?
  • 蔡英文稱民進黨輸了戰役但要贏戰爭,臺網友諷:一天到晚只想著鬥爭
    【環球網綜合報導】臺當局領導人30日參加活動時稱,民進黨去年選舉選的不好只是一場戰役失利,但最後終究會贏得戰爭。這一說法引來島內網友議論,有人直言:「可憐的臺灣,硬讓民進黨給搞成戰場」;「一天到晚只想著鬥爭戰爭」。
  • 「秋鬥」民眾高喊「蔡英文下臺」,「討厭民進黨」又成民意主流?
    昨天的「秋鬥」大遊行,臺灣民眾充滿怒氣地高喊「蔡英文下臺」,民進黨中央黨部門前貼滿毒字標語都讓人印象深刻,這些都說明民進黨施政已到了令臺灣民眾難以忍耐的地步。《聯合報》:「秋鬥」以質樸的訴求 揭穿了民進黨當局的面目與本質面對民意,蔡辦發言人張惇涵回應表示,尊重民眾集會遊行的自由,對相關團體的訴求,施政團隊會謙卑傾聽,也會與民眾持續溝通
  • 民進黨當局新版「護照」放大「臺灣」 臺網友批:了無新意
    臺外事主管部門負責人吳釗燮。(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中國臺灣網9月3日訊 民進黨當局又搞「去中國化」小動作!綜合臺灣《聯合報》、《中國時報》報導,臺當局行政主管部門2日公布所謂臺灣新版「護照」封面設計,為了強化所謂「臺灣元素」及「辨識性」,將封面上的英文「TAIWAN」字樣放大、字體也加粗,預計明年1月發行。此事引發島內各界爭議,臺灣網友批評「了無新意,空空洞洞」。
  • 民進黨當局一句「求溫飽=禽獸 」 把全臺民眾都得罪了
    海外網4月2日電近日,臺灣陸委會主委陳明通在島內成了眾矢之的,他在抹黑大陸惠臺措施時,稱臺民眾「如果只顧吃飽,那跟豬狗禽獸有什麼差別」,引發輿論風暴,臺民眾吶喊,「為什麼在民進黨官員的眼中,我們求溫飽都成了錯,民進黨欺人太甚。」
  • 習近平對臺講話,民進黨不要聽者藐藐
    國家主席習近平參加今年「兩會」分組活動的第一場,就去了對臺的「聯組會」。眼下,兩岸關係正處在新的歷史關節點上,這樣的時間點,習近平在「兩會」上的對臺講話,引發島內各方高度關注。  臺灣媒體對習近平講話的解讀,至少有4個關鍵字:「九二共識」、警告、定調、自信。
  • 日扣臺漁船民進黨集體沉默 臺網友:只會維護詐騙犯 逢日必跪
    即便如此,面對日本強勢作為,臺船主只能乖乖支付保證金以求放人。臺漁會27日號召近300人集聚抗議,日方代表以單手接抗議書轉身就走,引發群情激憤,場面混亂。 面對日本無理扣押臺漁民,即將「完全執政」的民進黨上下集體緘默,蔡英文25日會見日民進黨議員時決口不提此事,引發臺網友不滿。26日,國民黨政策委員會執行長蔡正元在臉書帳號上寫道,「蠻橫的日本人與海盜沒兩樣,根本就是現代倭寇!」
  • 中天關臺,臺灣新聞自由已死?島內輿論:民進黨當局終將自食惡果
    國民黨:中天關臺 這是民進黨當局對它挺韓的秋後算帳臺灣「通訊傳播委員會」對中天新聞臺「不予換照」,民進黨當局面對鋪天蓋地的質疑聲,中國國民黨臺立法機構黨團昨天繼續召開記者會痛批民進黨當局,黨團首席副書記長鄭麗文點出,中天關臺,這是民進黨當局選擇性對國民黨籍的前高雄市長韓國瑜的秋後算帳,而其他新聞臺反韓挺英都沒問題,明顯是雙重標準的政治追殺。
  • 臺名嘴列出「民進黨十大能源幹話」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灣政治評論員黃子哲表示,近來高溫炎熱,用電吃緊,民進黨當局雖一再宣誓不缺電,但近兩個月全臺發生十幾起大規模跳電事故,簡直是「跳乎伊爽,跳乎伊勇,跳跳跳甲要起瘋」。起瘋的臺當局,不免幹話連篇,在此回顧一下民進黨執政後的能源十大幹話: 1.
  • 蔡英文欲成立"各種隊"預算高達7千億 遭批符咒治臺
    國民黨文傳會副主委胡文琦13日在記者會上提到,蔡當局上臺後已經宣稱要組成半導體、農業營銷、影視產業、離岸風電、物聯網、軟性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隊,「口號、口水一堆,持續欺騙臺灣人民及產業界。」  據報導,胡文琦說,蔡英文準備操作的所謂資本主義,並非萬靈丹。
  • 民進黨當局將開放「外籍人士」赴臺就醫,島內醫護:當我們吃飽了太閒?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灣地區流行疫情指揮中心7月22日曾宣布,自8月1日起將開放「外籍人士」有條件赴臺就醫,引起臺灣不少醫護人員的抗議,有醫護人員認為臺「衛福部」只想到要讓醫院賺錢,卻未顧及到守在防疫前線醫護人員的心情。
  • 民進黨「立委」稱在臺共諜約5000名 蔡英文指示嚴防滲透
    臺灣民進黨「立委」陳其邁20日在政論節目表示,「在臺共諜」約5000多名,除警大、調查局,連澎湖灣廣播電臺裡都有「共諜」,分布在各行各業中,滲透的綿密程度,「超乎我們想像」。而蔡英文21日在視察臺空軍作戰指揮部時也強調防範「中共對臺情報收集」,要求「官兵提高保防警覺,做好各項反製作為,阻斷中共滲透管道,防止洩密事件發生」。
  • 關於嬰幼兒的口腔期
    第1頁:寶寶處於口腔期,會把嘴巴放在第一位 寫這篇文章只不過是想與和我一樣家有小寶寶的父母們探討一下,嬰幼兒的口腔期怎麼來正確對待。當然,有可能我的觀點不是最正確的,希望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討論一下。  昨天,在一個媽媽群裡看到一位媽媽很苦惱的說她家寶貝每次出去看到別人在吃東西的話,都會表現的很讒,還會跟人要著吃。媽媽就覺得很難為情,覺得不好意思。
  • 為什麼民進黨怕惠臺26條?
    然而,政策剛公布,民進黨又老調重彈地駁斥其「名為惠臺,實為惠中」,是藉機吸引臺灣人才西進供中國大陸驅用;臺「經濟部」也第一時間出來消毒,臺商登陸投資若涉及高科技先進技術,投審會必當嚴審,藉以警告臺商不要輕舉妄動;又或是批評此時公布惠臺政策是企圖介入臺灣「大選」;並警告臺灣人如果領用中國大陸護照,將會被註銷臺灣戶籍。
  • 聯合報:緊抱李登輝 蔡英文被「臺獨」挾持
    聯合報:緊抱李登輝 蔡英文被「臺獨」挾持   中新網1月10日電 臺灣《聯合報》10李登輝為蔡站臺,證實了蔡無力擺脫「臺獨」的挾持。  文章摘編如下:  眾人皆在猜測李登輝將在最後如何出面支持蔡英文,他會不會下跪?會不會坐輪椅?會不會流淚?會不會面容憔悴、不把鬍渣刮乾淨?  早年力挺李登輝的長榮集團總裁張榮發出面稱,他力挺「九二共識」,「如果有人當選之後說沒有『九二共識』,臺灣的經濟會很悽慘」。
  • 民進黨當局宣傳「電鍋蒸口罩」:省吃儉用幫別人才是高貴情操
    這番話是民進黨當局「行政院長」蘇貞昌在回應外界有關虛報口罩產能的質疑時所說出的。最開始在大陸發生疫情之時,臺當局立馬宣布「禁止口罩出口」。但當後來歐美爆發疫情時,臺當局卻宣布每周提供美國10萬片口罩,前不久更是又宣布將捐1000萬片口罩給美國、歐盟等疫情嚴重的國家和地區。
  • 聯合報:「公雞」扁鬥「母雞」謝
    人民網1月4日電 臺灣《聯合報》黑白集今日評論文章說,陳水扁公開對謝長廷嗆聲謂:「立委」選舉不見母雞(謝長廷),小雞隻好找公雞(陳水扁);配角反而成了主角!  這番放話,不但要將民進黨如果「立委」敗選的責任歸咎於謝長廷(母雞不帶小雞),而且要將陳水扁一年以來喧賓奪主的自私行徑,說成迫不得已(因為小雞找公雞,所以配角不得已成了主角)!  評論指出,扁謝交惡不是公雞母雞誰應帶小雞的問題,而是母雞主張求功名,公雞主張上梁山,如何是好?更嚴重的問題是,只見公雞不斷鬥母雞,母雞隻是一味退避,如今反而被公雞指責不帶小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