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意生活:臘八舍粥,合聚萬物而索饗之

2020-12-20 陌上花開時

臘月風和意已春,

今朝佛粥交相饋。

三十二應周塵剎,

百千萬劫化閻浮。

今天是2018年1月24日,農曆十二月初八,臘八節,俗稱「臘八」 。一早,朋友圈裡就有關於臘八的微視頻、有關臘八的微信的種種分享了,還有老師與朋友們發來的臘八節祝福。

臘八節來源於上古臘祭,神農氏「始作臘祭,以告上蒼」,古人有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吉祥的傳統,遂形成在年終時祭祀農谷,慶祝當年已得收成,祈求來年民豐歲稔。《禮記》稱「天子大蜡八」「八蜡以祀四方」,以臘月八日為臘祭日逐漸被固定下來,此日還有喝臘八粥的習俗。「合聚萬物而索饗之」臘祭祀表達著人們對終始交接、豐隆安定的願景。

住處附近的毗盧寺今日舍粥,這是一個傳統了,因為臘八這一天是「法寶節」,是佛祖釋迦牟尼成道之日,是佛教盛大的節日之一。

傳說釋迦牟尼得道成佛前,曾遊歷印度名川大山,為探究人生的究竟,刻苦修行。有一天,在摩揭陀國,因又飢又渴,於是昏倒在地。一位牧羊女用自己的午飯救了他。這午飯是用粘米、糯米粥混合在一起,裡面還加上了一些野果,無比的甘美。也就是在這一天,釋迦牟尼得道成佛。這一天就是十二月初八,十二月為臘月,十二月初八俗稱臘八。後來每到這一天,僧眾們誦經演法,取香谷及果實等煮粥供佛,用此來紀念釋迦牟尼成佛日。中國傳統宗教信仰有別於西方宗教以神為本的神道宗教,是有鮮明的以人為本的現實性、功利性的人道宗教。「佛音寥寥,豆香纏纏;喜鵲催夜,銅鍋當風」,臘八舍粥體現了佛教中「慈悲喜舍」之四無量心。

昨晚,寺院裡就開始大鍋熬粥,歷通宵,至今日天尚未亮時,寺院廣場上就燈火通明,大桶大桶的臘八粥擺上了案桌,公開舍粥。

早上為了趕去上班,而且寺院人太多,所以特意在中午時候到寺院看看能不能喝到粥。非常幸運,義工們說,粥熬到現在最厚最酥最稠最好吃了。與義工們說說話,又在寺院裡轉了轉,離開的時候已經一點了,廣場上還有一些沒有喝到粥的市民不願意離開,看見師父就圍了過去,問:「還有粥嗎?」 師父趕去齋堂,過了一會兒,又回來招呼在廣場逗留的市民:「大家排好隊,又在熬粥了,快好了。」我小聲問師父:「今年送出多少碗粥了?」 「肯定上萬了。好在昨晚多增加了七千個碗,否則碗都不夠了。」師父說。「那用了多少斤雜糧呢?」我又問。「這真不知道了,都是大家送來的。不斷在送來。」師父笑了。

合聚萬物而索饗之,說到底,粥是一種禪意的食物,與茶很像。據說,一次唐朝臨濟宗開山祖義玄禪師的弟子問禪師問題,禪師答曰:「喝粥去。」後來禪門公案裡,每當徒弟問師父,或者師父問徒弟,回答不出時,便教去煮粥,或者喝粥。粥,竟然成了一個答案。義玄禪師還有一句特別有名話:「佛法無用功處,只是平常無事。屙屎送尿,著衣吃飯,困來即眠。」 難道不是嗎?食存五觀,行善、道德、奮進、不貪、不奢。一碗兒熱騰騰的臘八粥,原原本本就是冬令時節的滋補佳品,喜慶和溫暖,驅散數九的嚴寒,而佛堂舍粥更讓禪意智慧所帶來的吉祥和幸福會縈繞身邊。

相關焦點

  • 歲十二月,合聚萬物而索饗之也
    臘八粥是一種在臘八節用多種食材熬製的粥,也叫做七寶五味粥。吃臘八粥,用以慶祝豐收,一直流傳至今。古時每逢農曆十二月初八,中國民間流傳著吃「臘八粥」(有的地方是「臘八飯」)的風俗。在河南,臘八粥又稱「大家飯」,是紀念民族英雄嶽飛的一種節日食俗。
  • 臘八|保定科技中等專業學校—願您萬事「粥」全
    閒話風俗年味稠,臘八依例早熬粥。而今不為炊食累,但願兒孫問事由。
  • 過了臘八就是年,一年一歲一團圓!這個臘八您有曉芹海參小米粥!
    臘八節的由來臘八節,俗稱「臘八」 ,即農曆十二月初八,古人有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吉祥的傳統,一些地區有喝臘八粥的習俗。相傳這一天還是佛祖釋迦牟尼成道之日,稱為「法寶節」,是佛教盛大的節日之一。歲終之月稱「臘」的含義有三:一曰「臘者,接也」,寓有新舊交替的意思(《隋書·禮儀志》記載);二曰「臘者同獵」,指田獵獲取禽獸好祭祖祭神,「臘」從「肉」旁,就是用肉「冬祭」;三曰「臘者,逐疫迎春」,臘八節又謂之「佛成道節」,亦名「成道會」,實際上可以說是十二月初八為臘日之由來。
  • 幸福一「粥」快樂永久 360遊戲臘八煮粥送福利
    據《禮記·郊特牲》記載,臘祭是「歲十二月,合聚萬物而索饗之也。」每到這個時候,長輩們就會熬上一鍋香甜的臘八粥,全家人齊聚在一起品粥辭舊歲,好不熱鬧。生活的壓力,工作的繁忙,使我們無法回到家中為親人端上一碗熱騰騰的臘八粥。現在,360遊戲(http://wan.360.cn)將幫你完成這個願望!
  • 因疫情防控,北京雍和宮取消臘八舍粥活動,減少人群聚集!
    雍和宮網站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疫情防控工作的公告》:針對當前疫情防控形勢,為確保遊客信眾和僧職人員健康安全,雍和宮經研究決定:  從12月30日起,進一步採取措施加強疫情防控,將目前進入雍和宮限額人數再下降50%,取消臘八舍粥活動
  • 雍和宮臘八舍粥 4500餘市民趕早排隊
    早上一大早,市民排隊等候在雍和宮門外,今日雍和宮會有舍粥。新京報記者 高瑋 攝  市民贊「臘八粥」倍兒香  上午9點,雍和宮西門準時打開,市民迅速跑向售票窗口購票,雍和宮內有執勤民警引導市民前往舍粥地點,並在檢票前對背包乘客進行安檢。  在雍和門前空地的東西兩側,各設有一處舍粥點。剛出鍋的粥裝在約40升容量的不鏽鋼保溫桶裡,廟裡僧人為市民施粥,也有幾位師父為市民分散一次性碗勺。
  • 臘八節丨過了臘八就是年,一年一歲一團圓
    一歲之末為「臘」,意為新舊交替,辭舊迎新之時,也是古人正值農閒,祭祖祭神的時節,以求攘除災禍,禱告來年安康吉祥。臘八是粥,更是節,臘八節,是不盡的相思味道。日子,是每年重複的節氣連結的,生活,是這節氣中濃濃的思念和幸福的守候塗抹的。
  • 臘八這一天,為什麼我們要喝粥?
    從中國各地的節日傳說來看,在臘月初八這一天喝粥源於佛教僅是一家之言,至今民間都有不同的看法。如「煮粥祭祀神農說」、「祭祀八蜡神說」、「紀念嶽飛說」、「朱元璋憶苦說」、「懶夫妻坐吃山空說」,這些臘八節形成的說法都與佛教沒有多大關係。
  • 【臘八】木壘人民喊你「喝暖粥 品民俗 送年貨 迎臘八」啦!
    >臘·八為營造傳承記憶、回歸傳統、全民同樂的節慶氛圍,弘揚傳統文化、展示鄉土風情,讓更多的人了解臘八節的習俗和飲食習慣,能積極的參與到活動中,在寒冷的冬天,感受節日帶來的溫暖和快樂,東城鎮於1月24日(臘八),在孫家溝村村委會舉辦「喝暖粥 品民俗 送年貨 迎臘八」主題文化活動,歡迎四海八方來客
  • 臘八節,俗稱「臘八」即農曆十二月初八,古人有祭祀祖先和神靈
    滿懷期盼過大年,轉眼將臘八節就到了,都說臘八節是過年的開始,在春節來臨之際,先是由臘八節開始,才計算新的一年要來到了,在民俗裡過了臘八節就開始查著手指頭過日子了,古代的人們娛樂的方式很簡單,打獵捕魚耕種收穫,娛樂方式也不是太多,因為人類都是群居動物,古代人在一塊無聊除了生存,就是怎麼生存,用現在的話說就是,活的好一點,喝粥有了白粥。
  • 今日臘八,祝您萬事「粥」全!
    今日臘八,祝您萬事「粥」全!正文共: 873 字 14 圖預計閱讀時間:3分鐘過/了/臘/八/就/是/年「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新年剛至,臘八又到了伴著熟悉的童謠喝一碗香噴噴的臘八粥
  • 臘八開年幕 溫粥暖大寒
    一碗臘八,冬日溫情其中熬臘八節,即每年農曆十二月八日,又稱為「法寶節」「佛成道節」「成道會」等。本為佛教紀念釋迦牟尼佛成道之節日,後逐漸也成為民間節日。臘八這天,不論是朝廷官府、寺院還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臘八粥。到了清朝,喝臘八粥的風俗更是盛行。
  • 揚州文峰寺臘八喝粥攻略
    香甜可口的臘八粥,除了是一份愛和溫暖的傳遞,更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一種傳承,鳳凰網佛教適時推出「又逢臘八——鳳凰網佛教2020年臘八特別策劃」,帶您感恩佛門臘八風味。本文系揚州文峰寺通訊員邵卓發回的報導,歡迎大家圍觀點評。
  • 河南登封少林寺臘八施粥 老外也來「討粥喝」
    法會結束後,少林寺的法師們為十方善士施粥。領到一碗碗「少林五行臘八粥」,來自海內外各地的信眾、遊客們無不歡喜愉悅,感恩於少林寺臘八施粥的優良傳統,更為少林寺悲天憫人、心繫眾生的願力所敬服。「希望通過臘八施粥、徵文、微電影、舞臺劇、文學創作等方式,能夠讓更多的朋友加入我們,共同傳播臘八這一優秀的傳統文化,積極傳播正能量,令廣大民眾從中受益」。永信大和尚說。同時,他還提出,在臘八節當天,可以開展一系列公益活動,如舉辦臘八民俗文化節、敬老、宗教慈善活動等,使得臘八節成為廣大民眾傳遞愛心、感恩社會的殊勝節日。
  • 禹州市百名志願者參與濃情臘八送粥愛心公益活動
    臘八送粥愛心公益活動「我們今年的愛心粥活動所有的愛心粥,都是東商貿步行街一家叫「粥狀元」品牌飯店無償提供的。臘八送粥愛心公益活動禹州愛心組織日行一善群負責人王便欽組織四十多名愛心志願者團隊,除了在市區北關橋頭、泰山廟街金盛元蛋糕房門口、東商貿、畫聖路新合作超市門口開展臘八食粥活動外,他們還冒著嚴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