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證了那些抗疫故事,85歲的他飽含深情寫出《堅強的中國》

2020-12-20 澎湃新聞

見證了那些抗疫故事,85歲的他飽含深情寫出《堅強的中國》

2020-04-26 06: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來源:微信公眾號「青年觀察家」(ID:shouduxiaomei)

時時都在熱淚盈眶 / 時時都在舉頭仰望 / 一群群勇士飛上了藍天 / 無論生死逆風飛翔 / 咬緊的是牙關挽起的是臂膀 / 踩碎的是千瘋萬狂 / 扛起的是救死扶傷。

——歌曲《堅強的中國》節選

4月21日,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聯合中國廣告協會、深圳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南山區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南山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寶安區音樂家協會、深圳市華節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等6家單位共同出品的抗「疫」主題歌《堅強的中國》,在多平臺上線。

首先,來分享幾個畫面:

4分12秒的MV視頻中,精選了醫護群體奮力戰疫的生動場景,用滑鼠隨意定格一幀,既有醫護人員拼盡全力之後的如釋重負,也有患者心存感激的溫暖瞬間。

從六十年代開始習作小說、曲藝、戲劇。八十年代以後專攻歌詞。被評為「深圳經濟特區30年傑出人物」之「傑出創新人物」。

作詞家蔣開儒老師,曾創作出《春天的故事》《走進新時代》等廣受傳唱的經典曲目,85歲高齡的他,曾三次獲得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

有人曾問,為什麼蔣開儒寫的歌能成為時代的聲音?

他回答說,每寫一首歌都是自己思想的一次飛躍,比如,每次都能從中央的報告、講話中找出新思想。

在與中青報·中青網記者通電話時,蔣開儒情緒很激動,總會把歌詞貫穿進談話內容。他笑言,自己比鍾南山還大一歲,「看著他衝在前線做『擋箭牌』,說實話,我也有點兒坐不住了。」

他說,「年輕時我支援過抗美援朝,現在歲數大了,選擇以歌致敬。」

「特別希望在抗疫真正勝利的那一日,《堅強的中國》能再度被傳唱,從而激發青年一代在未來人生道路上的愛國熱情和奮鬥精神。在他看來,年輕人逆風飛翔,是一種擔當,青年奮鬥者,更需要鼓舞的力量。」

歌詞

《堅強的中國》

演唱:胡大亮

作詞:蔣開儒 陸行根

作曲:胡力

編曲:胡力

合聲編配/製作人:Jespre borgan

弦樂編配/製作人:Aian walkar

二胡:陳凱

吉他:Robert lulu

錄音師:Loprz

後期製作:張蘇洲

母帶處理:Tony Lee

錄音室:豐尚谷(北京)頂級錄音棚

Op/sp:北京豐尚谷文化傳播

時時都在熱淚盈眶

時時都在舉頭仰望

一群群勇士飛上了藍天

無論生死逆風飛翔

咬緊的是牙關挽起的是臂膀

踩碎的是千瘋萬狂

扛起的是救死扶傷

守護的是生命激活的是力量

惦記的是天下太平

挺起的是民族脊梁

堅強的中國 將更加堅強

輝煌的神州 將更加輝煌

堅強的中國 將更加堅強

盛世的國度 英雄的故鄉

創作團隊

出品人:張 坤 陸行根

總策劃:李瑞琦 張國華

總監製:毛 浩 李瑞琦

總製片:付豪傑 林群芳

監 制:任豔峰 楊幼一 巫定定

「青春長徵·火炬點亮傳遞活動」正式上線

讓我們在線上一起

尋訪貴州紅色故事

掃描下方圖片二維碼參與線上互動

第四屆「中國青年好網民」

優秀故事徵集開始啦!

掃描下方圖片二維碼了解詳情

團團有話說 第86期

office、ps、美妝、演講……你認為大學生必備的加分技能有哪些?快來和團團分享你大學期間學習技能的小故事吧~團團都會認真閱讀的!也會挑選有趣的故事和大家一起分享哦~

共青團中央微信平臺

「疫情謠言粉碎機」上線了!

掃描圖片二維碼辨別疫情謠言

掃描圖片上的二維碼

定製標準版團旗、團徽,下載團歌

編 輯 | 李明哲(中建鐵投團委)

校 審 | 葛 穎

原標題:《見證了那些抗疫故事,85歲的他飽含深情寫出《堅強的中國》》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收錄小學師生家長的抗疫故事,作品集《微光》成學校教材
    《微光》是該校師生、家長抗疫文字作品結集而成。新冠疫情發生後,堅強的武漢人民勇敢地同病毒作鬥爭,全國各地的醫護人員紛紛馳援武漢,讓我們感受到了「眾志成城,共克時艱」的中國速度和「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祖國溫情。為了讓師生記住這段特殊的日子,該校決定編輯一本師生、家長抗疫文字作品集。
  • 中建集團抗疫英雄在漢深情講述幕後故事
    湖北日報訊(通訊員陳海軍、劉宇太)11月30日下午,由中建集團主辦,在漢央企中建三局承辦的「建證力量」中建集團抗疫先進事跡巡迴宣講會在武漢中國建築科技館舉行。中建集團駐武漢400多名員工代表、35萬網絡「雲監工」共同觀看。
  • 講述抗疫故事 唱響友誼之歌
    ,邀請來自世界各地的音樂家、醫療專家、視頻博主等友好人士,以音樂、舞蹈、故事分享等形式,以英語為主要語言,唱響關於中外友好交流、守望相助、勠力抗疫的友誼之歌,傳遞共建更加美好地球家園的國際社會正能量。  爵士唱作女歌手、星海音樂學院副教授王璁博士帶來女聲獨唱《L-O-V-E》和爵士版的《我愛你中國》。她表示,經歷了不平凡的2020年、見證中國抗疫中的種種動人故事,她特意改編並演唱這首歌。  「你要堅強,這場風暴,終將過去……」南方醫科大學留學生瑞迪和尼克再次表演了原創抗疫歌曲《Be Strong》。這首歌曾在去年4月18日的市新聞發布會上引來人們關注。
  • 他們在武漢參與全球戰疫,中孟會議上動情傳譯東亭社區抗疫故事
    5月6日上午,在漢歐班列站臺,魏琛與同事將飽含深情的標籤貼到即將從武漢發到兩座友城的援助物資上,標籤上的當地文字,他們與外方反覆打磨,既符合當地語言習慣,又準確傳遞友誼。在漢歐班列貨倉,魏琛(左)和同事整理即將發送到外國的援助物資,將寫著祝福語的標籤貼到紙箱上。
  • 倆90後教師製作大片,向世界演繹中國抗疫故事
    截至目前,在國內外的視頻平臺點擊量已經超過了30萬,以視頻方式向世界講述了中國抗疫故事。我們想把中國人民同舟共濟、守望相助的精神風貌記錄下來,並把中國抗擊疫情的感人故事翻譯成英語,帶給其他國家和地區。」23歲的劉欣表示。
  • 「相聚南粵 聽見花開」音樂故事會舉行 講述抗疫故事 唱響友誼之歌
    1月10日下午,由廣州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等主辦的「相聚南粵 聽見花開」音樂故事會在星海音樂廳舉行,邀請來自世界各地的音樂家、醫療專家、視頻博主等友好人士,以音樂、舞蹈、故事分享等形式,以英語為主要語言,唱響關於中外友好交流、守望相助、勠力抗疫的友誼之歌,傳遞共建更加美好地球家園的國際社會正能量
  • 中山大學抗疫故事走進全國高校戰「疫」微黨課
    9月9日,由中山大學黨委書記陳春聲主講的中山大學抗疫故事走進教育部高校黨組織示範微黨課,與全國高校學子見面。全網首播觀看量超過200萬,截止9日18時,全網播放量超400萬,中大抗疫故事感動和感染著全校師生,也激發著中大人一往無前繼續弘揚和踐行偉大的抗疫精神。
  • 飽含武漢情懷的抗疫公益禮盒首發!
    那些執盔護荊楚的英雄,雖回到各自的崗位,但那些英勇行為將一直傳承。地鐵地產與愛偕行,為武漢銘記英雄英雄無聲,城市有意,生於漢立於漢的國企——武漢地鐵地產聯合置業有限公司,為武漢傳遞愛心,發起「致敬英雄,與愛偕行」公益活動。
  • 歐洲抗疫故事 | 一家人的兩國抗疫記
    當新冠疫情2020年席捲世界,一個跨國家庭不僅說「兩國話」,還經歷了兩國抗疫。海外華僑華人今年可謂抗疫「打全場」,數不清多少故事值得講述——講給中國人聽,也講給外國人聽。歐洲抗疫故事第三篇,這是一個家庭的故事,更是一個群體的故事,敬請查收。
  • 抗疫英雄、空軍戰士、退伍老兵,他們的故事被動情講述
    「上海全民國防教育知識大賽暨紅色故事會」決賽舉行。本文圖片上海市國防教育協會供圖8月8日下午,由上海市國防教育協會主辦的第一屆「上海全民國防教育知識大賽暨紅色故事會」決賽在上海報業大樓報告廳舉行。決賽分為國防知識競答和紅色故事會兩大部分,尤其是紅色故事會,選手們飽含深情講述英雄們的感人故事,讓現場觀眾為之動容。選手講述陳靜在武漢的抗疫故事「你不能這樣,這是危險的。」「你換手套了嗎?手不要去摸臉。」「你要保護好自己,聽明白沒有?」現場的一位參賽選手講述了上海長徵醫院護士長陳靜在疫情期間馳援武漢的故事。47歲的陳靜是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也是上海長徵醫院護士長。
  • 一位斐濟留學生眼中的中國抗疫實踐
    新華社蘇瓦9月11日電 專訪:「我見證了中國如何在抗疫中堅持以人為本」——一位斐濟留學生眼中的中國抗疫實踐新華社記者張永興「新冠疫情在武漢暴發後,我看到中國採取了史無前例的行之有效措施,特別是中國以人為本的治理體系發揮了重要作用。
  • 失落或錯付的深情,飄蕩在暗湧的海中:《海風中失落的血色饋贈》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故事是《海風中失落的血色饋贈》,這是加拿大作家阿利斯泰爾麥克勞德的短篇小說集。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艾洛絲門羅評價這本書:這些故事都發生在新斯科舍省布雷頓角那些嚴酷的風景中,寫的都是複雜、神秘的人心。
  • 新春 習近平的這些親筆回信飽含深情
    新春 習近平的這些親筆回信飽含深情
  • 講抗疫故事《開學第一課》武漢課堂設在「方艙醫院」
    今年的《開學第一課》將圍繞「少年強,中國強」這一主題,邀請「共和國勳章」獲得者鍾南山,「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張伯禮、張定宇、陳薇等抗疫英雄,以及北鬥三號衛星首席總設計師謝軍上臺授課,帶領孩子們重溫感人的抗疫故事,感悟北鬥衛星的科學力量。
  • 「我想,我也得堅強著。」皮影動畫講述戰疫故事
    「我想,我也得堅強著。」最近,一位援鄂女醫生6歲女兒的話上了熱搜,引發網友關注。為此,北京的民間皮影藝人們創作了一部《我想,我也得堅強著》的皮影戲,通過中國傳統文化來再次演繹抗疫的動人故事,為戰疫一線醫護者的親屬們點讚,傳播正能量。這位6歲的小姑娘來自河北定州,媽媽上了抗疫最前線,當有人問她「你想媽媽嗎」,她便堅定又真誠地說,「我想,我也得堅強著。」
  • 摩洛哥人:我會堅持分享真實的中國抗疫故事
    一位在溫州生活的摩洛哥姑娘,最近她多次受邀出現在國外電視媒體上,通過分享自己在中國的生活,介紹中國的抗疫故事與經驗。這些節目播出後,受到了海內外的廣泛關注。最近一段時間,伊涵多次被國外的媒體邀請連線,分享中國抗疫的故事與經驗。
  • 江漢大學別樣開學第一課,將抗疫故事帶進課堂
    江漢大學學生上開學第一課「這場疫情讓我們見證了最肅然起敬的專家,最英勇的白衣戰士,無數舍小家顧大家的幕後英雄,也見證了中國速度的又一次上演,中國製造的又一個奇蹟和中國力量的阻擊防控能力……抗疫實踐這堂生動的思政大課用身邊的故事
  • 《中國航天報》尋找參與見證航天事業發展的你們
    徵集令為了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中國航天報社即日起舉辦《歲月·家國》有獎徵集活動。1=徵集對象=參與、見證航天事業發展的各年齡段的社會各界人士。寫出它們的故事,既是對時光的紀念,又是對歷史的存檔。1.生於1949尋找出生於1949年、與共和國同齡的航天人,講述他們與航天事業共成長的故事。2.我身邊的航天「老物件」可選取工作中那些年代久遠或有著歲月故事的「老物件」,講述其中不為人知的故事(「老物件」可大可小,大至建築、廠房,小至工具、筆記等等)。
  • 華中科大黎巴嫩博士生出版「武漢抗疫」紀實,向世界傳遞他眼中的...
    疫情防控期間在武漢做首場阿拉伯語直播32歲的黎巴嫩學生楊航5年前來到武漢求學,取得碩士學位後,開始攻讀華中科技大學的經濟學博士學位。通過他的文章和視頻,全球網友見證了中國人民在兩個月時間內同新冠病毒展開生死競速,成功扭轉抗疫形勢的歷程。通過他的帖子,很多人關注到中國各地醫護人員火線馳援,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快速建成,方艙醫院大量收治輕症病例等中國抗疫故事。
  • 《開學第一課》將帶領孩子們重溫抗疫故事,感悟北鬥衛星的科學力量
    今年的《開學第一課》將圍繞「少年強,中國強」這一主題,邀請「共和國勳章」獲得者鍾南山,「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張伯禮、張定宇、陳薇等抗疫英雄,以及北鬥三號衛星首席總設計師謝軍上臺授課,帶領孩子們重溫感人的抗疫故事,感悟北鬥衛星的科學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