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廖仁斌:加強對大數據安全管理 讓數據自由安全流動

2020-12-17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網北京3月4日電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電信湖南公司總經理廖仁斌在今年兩會上重點關注大數據安全管理,並提出了相關建議。廖仁斌表示,隨著大數據的發展,政府與企業的決策、管理與控制正在從「業務驅動」轉變為「數據驅動」,並在未來5到10年,中國大數據產業將迎來黃金增長期。

  但他認為,大數據發展與應用在創造價值的同時,也面臨著複雜嚴峻的安全挑戰。如公民個人信息和隱私數據信息洩露的風險大大增加;各個行業和企業在利用大數據獲得信息價值時也在不斷的累積風險;各個國家在海量大數據的採集、傳輸、存儲、處理過程中,增加了遭受信息攻擊的可能性。

  廖仁斌代表建議,在將大數據產業作為國家戰略發展,促進經濟繁榮與社會進步的同時,站在維護國家安全、社會穩定和公民權益的高度,統一謀劃、統一部署、統一推進、統一實施,加強對大數據的安全管理,讓數據自由安全流動。廖仁斌代表提出了五條建議,即構建大數據安全政府監管和行業自律機制;建立適應大數據發展的法律法規體系;健全大數據安全技術標準和認證機制;推動大數據安全產業和人才培養同步蓬勃發展;加強大數據安全保護的宣傳教育。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電信湖南公司總經理廖仁斌。新華網發

  以下為廖仁斌建議全文:

  關於加強大數據安全管理的建議

  2015年9月,國務院發布《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基於國家戰略的大數據頂層設計,從政府大數據、新興產業大數據、安全保障體系三個方面著手推進大數據領域十大工程建設,全面促進大數據發展和應用,加快政府數據開放共享,深化大數據在各行業的創新應用,通過建設數據強國,提升政府治理能力,推動經濟轉型升級。《綱要》的發布意味著中國大數據的建設即將全面提速,中國大數據產業的蓬勃發展,將對推進落實「中國製造2025」和「網際網路+」國家戰略、促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推動經濟和社會發展產生積極的作用。

  隨著大數據的發展,政府與企業的決策、管理與控制正在從「業務驅動」轉變為「數據驅動」。大數據應用的領域十分廣泛,涵蓋了製造、交通、通信、旅遊、醫療、金融、電力、餐飲、網際網路、物流等幾乎涉及到社會與生活的全部行業,同時大數據和各大產業的結合將更加緊密,成為各大產業發展的支撐性戰略資源。

  由上可知,大數據涉及量之大、面之廣、影響之深已成為客觀事實,根據IDC和EMC聯合發布的「2020年的數字宇宙」報告預測,到2020年全球數字宇宙將會膨脹到40000EB,均攤到每個人身上達到5200GB以上,中國將產生全球21%的數據。2015年9月,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了《2015年中國大數據發展調查報告》,調查報告分別從大數據軟體產值、大數據硬體產值、大數據服務產值幾方面進行分析顯示,其受訪國內企業中,已有超過55%的企業部署了大數據應用,2014年中國大數據市場規模約為84億元,2015年中國大數據市場規模達到115.9億元,增速達38%,預計2016至2018年中國大數據市場規模將維持40%左右的高速增長。業內分析,在未來5到10年,中國大數據產業將迎來黃金增長期。

  然而,不能迴避的問題是,大數據發展與應用在創造價值的同時,也面臨著複雜嚴峻的安全挑戰。當今,大數據安全問題主要歸納為以下三個方面:

  一、公民個人信息和隱私安全問題。大數據的匯集不可避免地加大了公民個人信息和隱私數據信息洩露的風險,在大數據時代,想完全屏蔽外部數據商挖掘個人信息非常困難。目前,電子郵件、微信、微博、視頻發布、電子商務、科學計算、社交網絡等已成為人們日常數據交流發布的平臺。而通過數據中大量的個人信息,可以關聯分析和挖掘出公民個人身份、帳戶、位置、軌跡等敏感或隱私信息,使得對大數據的採集和利用很容易侵犯公民的個人信息和隱私,惡意利用的技術門檻大大降低。

  二、行業和企業數據安全問題。各個行業和企業在利用大數據獲得信息價值的同時,也在不斷累積風險。大數據通過分布式雲化計算,在系統中進行上傳、下載、交換的同時,極易成為黑客與病毒攻擊的對象,大數據平臺和各類應用服務系統一旦被入侵並產生洩密,則會對行業和相關企業的信譽、研發、銷售、服務和品牌等多方面帶來嚴重衝擊,並帶來難以估量的損失。

  三、國家安全威脅問題。各個國家在信息設施和重要機構以及能源、交通、金融、商業等重要基礎設施與軍事設備等方面都依賴信息網絡,海量大數據的採集、傳輸、存儲、處理過程中,增加了遭受信息攻擊的可能性,信息設施和重要機構等都可能成為攻擊目標,國家安全甚至可能受到信息戰的威脅。若數據管理和技術防範不當,大數據還可能為網絡恐怖主義提供新的利用資源,網絡恐怖主義可通過分析工具竊取無所不在的數據資源,獲取情報,進而威脅國家安全。

  綜上所述,大數據雖然以一種全新的模式給社會生活增添色彩,給產業發展增加動力,但是由於數據體量大、類型繁雜、價值密度低、分步式快速處理等特點,也給我們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數據安全威脅和挑戰,2013年的美國「稜鏡門」事件和2014年國內「攜程網」數據洩露事件就是典型的案例,這警示我們必須高度重視大數據安全問題。可見,大數據安全是制約大數據產業發展的主要障礙,若大數據安全不能保障,公民將不願貢獻個人數據,各個行業將會減少大數據平臺和應用的部署和共享,一個原本快速增長的大數據產業,將會在數據安全的威脅中失去活力,國家也會失去發展大數據的機會,從而直接影響國家經濟與社會發展。

  為積極應對日益凸顯的大數據安全問題,世界主要國家和地區從法律規制、政策監管、技術標準和人才培養等方面全方位探索並形成了一攬子安全管理舉措和經驗,如美國頒布了《2014年國家網絡安全保護法案》、積極推動出臺《網絡安全信息共享法案》,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NIST)發布了用戶身份識別指南,在《大數據研究和發展計劃》提出要擴大大數據數據科學家和工程師等所需人才的供給;歐盟通過了新版《數據保護法》,強調本地存儲和禁止跨國分享;俄羅斯2015年開始實行網際網路企業要將收集的俄羅斯公民信息存儲在俄羅斯國內等管理制度;英國在《開放大數據白皮書》中專門針對個人隱私保護進行規範,在《英國數據能力發展戰略規劃》中對人才的培養做出了專項部署;日本2013年《創建最尖端IT戰略》明確闡述了開放公共數據和大數據保護的國家戰略。

  因此,在將大數據產業作為國家戰略發展,促進經濟繁榮與社會進步的同時,建議站在維護國家安全、社會穩定和公民權益的高度,統一謀劃、統一部署、統一推進、統一實施,加強對大數據的安全管理,讓數據自由安全流動。對此提出以下建議:

  一、構建大數據安全政府監管和行業自律機制。由於大數據安全立法有一定的滯後性,建議首先重點構建政府監管和行業自律機制。一是加強統籌協調和組織保障,建議在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的統籌領導下,構建國家部委行業監管和行政區域監管的矩陣式監管體系,督促大數據運營單位落實建立安全組織機構,層層落實安全管理責任。二是加強分類分級管理,實施大數據等級保護制度,按照行業領域、數據價值、數據特徵等屬性進行分類管理,嚴格實施大數據基礎平臺建設和數據應用的「事前」審批制度,強化落實數據脫敏、信息定密、風險評估、數據流控、事態預警和應急處置等「事中、事後」監管措施,建立健全大數據保護的考核評估機制,將數據採集、存儲、分析、挖掘、使用、傳輸、開放等全生命周期的關鍵環節納入監管範圍,對涉及國家利益、國防安全、公共安全、公民人身安全等關鍵行業領域的大數據,建議在有關部門內部設置專門的管理機構進行集中監管,確保數據在規定的範圍進行使用和傳播。三是充分發揮行業自律作用,建議政府監管部門主動鼓勵和引導各行業組織積極制定大數據安全行規行約,鼓勵成立行業或區域性的大數據安全聯盟等組織,建立行業內互相監督機制,實現自律約束、自律管理和自律懲戒,做到政府監管和行業自律相互協同、形成合力。

  二、建立適應大數據發展的法律法規體系。大數據在虛擬化的網絡空間流動,但運用大數據的主體是現實中的產業鏈參與者,建議國家加快實施統一立法工作,明確各方權利義務,讓數據資產歸屬者的主權受到法律保障。一是加快立法調研工作,建立由政府牽頭,企業、法律、科研等方面專業人員組成的大數據法律法規調研組織,在已有的網絡與信息安全相關行政法規的基礎上,結合大數據產業發展的特徵,開展大數據安全管理方面的立法調研工作。二是在調研的基礎上制定適應我國大數據發展的法律法規,搭建大數據法律法規保護的基礎框架,界定數據採集、處理、存儲、分析和傳播的範圍和方式,明確大數據產業鏈參與者的相關主體權利、責任和義務,對非法行為制定處罰標準。三是加大對數據濫用、侵犯個人隱私、惡意利用數據危害社會穩定和國家安全等行為的打擊和懲戒力度,提升犯罪門檻和違法成本,形成震懾效應,提升大數據生態的法律治理能力。四是積極參與國際大數據安全規則和標準的制定,建構一個尊重主權的大數據網絡空間秩序,為我國大數據發展爭取良好的國際環境。

  三、健全大數據安全技術標準和認證機制。當前,行業領域和行政區域已逐步建立自身的大數據平臺,未來幾年,大數據基礎平臺和數據應用的數量將爆炸性增長,迫切需要健全完善大數據安全技術標準和認證機制。一是建議從國家層面儘快制定統一的大數據安全技術標準,綜合行業和區域的共性特點,針對信息保密、權限控制、可信性甄別、安全防護、攻擊溯源、數據災備和應急處置等方面形成基本的安全規範。二是各行業領域和行政區域的管理部門根據自身大數據業務應用特徵和安全防護需要,在國家統一大數據技術標準上,深入制定行業和區域的技術規範和防護標準,進一步保證本行業和本區域大數據的規範應用。三是實施大數據安全認證機制,建立健全我國大數據安全認證體系,成立專門認證機構對數據平臺和數據應用開展安全認證,任何單位、企業和個人要建立大數據平臺和運營大數據業務必須要先通過本行業、本區域指定的大數據安全認證組織的評估認證。

  四、推動大數據安全產業和人才培養同步蓬勃發展。強大的大數據產業離不開安全產業和人才培養的同步繁榮發展。一是通過加大資金投入、設立國家大數據安全基金等方式推動大數據安全技術研發,將核心軟硬體技術研究納入國產自主化國家工程,集國家力量進行重點攻堅,抓緊推進可信計算和加密算法等安全技術研究,積極開展數據接口、傳輸、存儲、脫敏、溯源和審計等數據應用的安全技術開發,加強與國際安全技術和應用成果的交流和合作,鼓勵國內機構參與制定國際大數據安全標準;二是助推大數據安全產品和服務產業創新發展,政府部門搭好平臺促進安全企業、數據運營單位、科研機構和高等院校合作開展大數據安全產品研發,通過加大政策和資金的扶持和引導力度,鼓勵網絡安全企業開展數據訪問、數據流控制、資料庫安全和數字水印等大數據安全產品研發和創新,支持有條件的地區設立大數據安全創業科技園,推動傳統網絡安全服務企業向大數據安全服務轉型,建設一批大數據應用安全方面的示範項目。對於國產化的大數據安全產品和服務,各級政府部門要實施首購制度,尤其是對實現國產自主化的軟硬體設備要進行全面替代推廣。三是建議國家實施大數據安全人才戰略,將培養引進高層次大數據安全創新創業人才納入「國家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劃」,採取在高等院校設立大數據安全專業學科、在科研機構設立大數據安全研究部門或實驗室、在安全企業和大數據運營企業建立專門人才隊伍等方式培養傑出人才、領軍人才、青年拔尖人才,積極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吸引海外人才回歸報國,通過高層次人才進一步培訓和帶動一批基礎研究型和技能操作型人才,形成人才梯隊,為我國大數據安全發展提供強大的人才支撐和保障。

  五、加強大數據安全保護的宣傳教育。一是通過各種渠道對公眾開展個人信息安全和隱私保護教育,推廣面向個人的安全技術防護工具,使公民可以自主控制提供的個人信息量,提高公民的風險防範意識、責任自律意識和安全防範技能。二是對大數據平臺單位相關人員加強職業道德和法律法規等方面的教育,讓「誰運營誰負責、誰使用誰負責、誰主管誰負責」的責任意識深入人心。三是國家設立大數據安全日,對廣大民眾、單位團體進行普遍性的數據安全保護宣傳和教育。四是建立大數據安全申訴渠道和舉報機制,鼓勵和動員公民個人、新聞媒體、認證服務機構等社會各界監督和曝光數據安全違法行為,形成共享共治、齊抓共管的良好社會氛圍。

相關焦點

  • 全國人大代表廖仁斌:加強對大數據的安全管理
    在今年全國「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中國電信湖南公司總經理廖仁斌認為,大數據發展與應用在創造價值的同時,也面臨著複雜嚴峻的安全挑戰。他建議,站在維護國家安全、社會穩定和公民權益的高度,統一謀劃、統一部署、統一推進、統一實施,加強對大數據的安全管理,讓數據自由安全流動。
  • 廖仁斌建議加強大數據安全管理
    中證網訊 中國證券報記者從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新聞中心了解到,全國人大代表、中國電信湖南公司總經理廖仁斌表示,在未來5到10年,中國大數據產業將迎來黃金增長期。但大數據發展與應用在創造價值的同時,也面臨著複雜嚴峻的安全挑戰。
  • 全國人大代表廖仁斌:個人信息需要加把「防盜鎖」
    隨著資訊時代的快速發展,特別是大數據、雲計算等新技術的廣泛應用,公民個人信息正被各行各業使用和存儲,在給人們生活與工作帶來極大便利的同時也面臨嚴峻挑戰。騷擾電話、網絡詐騙等行為,不僅讓人們不勝其煩,更很可能威脅到個人的財產安全和生命安全。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分公司總經理廖仁斌就「加強個人信息保護」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 廖仁斌:加快建設個人信息安全保護體系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分公司總經理廖仁斌就「加快建設大數據時代個人信息安全保護體系」提出建議。)需要通過國家立法、行業自律、推動產業繁榮和提高國民安全意識等多方面協同努力,來加快建設大數據時代個人信息安全保護體系。」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分公司總經理廖仁斌就「加快建設大數據時代個人信息安全保護體系」提出建議。
  • 全國人大代表廖仁斌:建議加大對留守兒童的司法保護
    紅網北京3月5日訊(瀟湘晨報記者 王歡)「解決留守兒童問題需要充分發揮家庭、企業、社會、各級政府職責,整合社會資源,千方百計為留守兒童營造安全、健康的成長環境。」3月4日,全國人大代表、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分公司黨組書記、總經理廖仁斌建議,應加大對留守兒童的司法保護。
  • 人大代表廖仁斌:全面響應全力推進通信行業發展改革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分公司總經理廖仁斌   紅網北京3月6日訊(時刻新聞記者 陳美淇)5日,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告中提出今年年內全部取消手機國內長途和漫遊費   6日,紅網記者採訪了全國人大代表、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分公司總經理廖仁斌。今年廖仁斌帶來了8個建議,不少都是關於推動通信行業發展的。作為從事通信行業的人大代表,他不僅關心行業的發展,也很關心行業的改革問題。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關於通信改革的部分引起了代表們的熱烈掌聲,也反映了群眾的呼聲,其實我們本身更關注這個問題,對於改革我們責任重大,也充滿信心。」
  • 全國人大代表廖仁斌:中國具有發展5G建設的極大優勢
    人民網北京3月10日電(記者劉碧瑤)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全面實施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加快新材料、人工智慧、集成電路、生物製藥、第五代移動通信等技術研發和轉化,做大做強產業集群。」 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即為「5G」,這是5G第一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
  • 公共安全數據管理:新領域與新方向
    安全技術方面如加強數據存儲與長期保存的物理防護、進行重要數據資源的信息災備、數據使用過程中的用戶訪問授權與籤名認證、數據流動過程中的加密脫敏和病毒防護等。作為公共安全服務的提供者和公共安全數據管理的主導者,政府管理部門擁有的公共安全數據是其重要的數據資產和戰略性基礎資源。公共安全數據資產的社會價值與經濟價值開發,一方面能夠加強數據的內部使用進而更好地支持政府數據開放、提升公共安全服務,另一方面有助於加強與行業企業的合作,促進數據產品的開發和提供協同數據的公共安全服務,創新公共安全治理外部服務形態。
  • 人大代表:推廣電子發票維護數據安全
    近日,全國人大代表、重慶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沈金強建議,應推廣電子發票使用。因為電子發票在維護數據安全、節約成本以及環保等方面都發揮了預期作用。這不僅牽動著電商企業運營的成本計量,也減輕了社會負擔和能源消耗,更是順應國際電子發票應用進程的大勢所趨。
  • 大數據護航復工復產 企業安全運作一網暢行
    為戰疫情,精準把控問題,有效促進安全復工復產,2月20日,在國務院辦公廳電子政務辦、國家衛健委規劃信息司領導下,中國電子科技集團正式發布「一網暢行——疫情防控與復工復產大數據系統」,並面向公眾開放使用,通過信息技術手段為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復學「雙勝利」提供大數據支撐。
  • 黃石:加強數據安全協同治理
    本期光明網理論學術動態導讀關注擴大內需、數據安全、黨的領導、高質量發展、「兩山」轉化等話題,歡迎網友踴躍參與討論。四是以推進新型城鎮化為擴大內需的重要抓手,帶動投資和消費需求,加強城市住房、醫療、教育等短板領域的建設,以滿足農民進城就業安家的需求,由此釋放更大的消費需求潛力。
  • 廖仁斌代表:以「網際網路+」助推新農村 建議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投入
    新華網北京3月4日電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電信湖南公司總經理廖仁斌在今年兩會上除了關注大數據安全管理,還高度關注「網際網路+」戰略助推新農村建設的相關情況,並提出了相關建議。廖仁斌表示,隨著農業生產方式與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農村的農民、農企和農政人員在生產、管理、生活方面對網際網路的需求日益強烈,農村的信息網絡和面向三農的內容應用存在剛性需求,已成為信息消費的新方向。
  • 《天津數據安全管理辦法》系列解讀:打造數據安全工作「天津模板」
    日前,天津市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正式印發《天津市數據安全管理辦法(暫行)》(以下簡稱《辦法》)。在個人數據方面,通過利用大數據挖掘等技術形成信息不對稱,造成「信息繭房」「大數據殺熟」等現象,這些行為已經對消費者利益造成極大損害。吳沈括表示,《辦法》的出臺正好恰逢其時,既為強化天津市具體推進數據安全工作提供了有效支撐,又為發展數字經濟「保駕護航」,真正做到了發展與安全並重。
  • 吳家慶、曾賢傑:大數據與意識形態安全
    大數據時代我國意識形態安全面臨著西方國家通過資料庫進行意識形態滲透、大數據的匯聚整合與關聯分析力度不夠等多種挑戰。對此,應通過實施大數據建設工程、提升意識形態宣傳有效性、增強主流意識形態吸引力等手段予以應對。大數據時代,我國意識形態安全面臨諸多挑戰話語權是意識形態思想領導權的實現方式,是維護意識形態安全的屏障。
  • 數據中心安全管理解決方案
    在訪問入口部署防火牆、帳號生命周期管理系統、數據加密系統、令牌認證系統、審計系統等安全設施,對所有外界向核心區域主機發起的訪問進行控制、授權、審計,對流出核心區域的批量敏感數據進行加密處理,所有加密的數據將被有效的包圍在安全域之內,並跟蹤數據產生、扭轉、銷毀的整個生命周期,杜絕敏感數據外洩及濫用行為。
  • 探討大數據安全與隱私信息保護
    論壇以「大數據安全與隱私信息保護」為主題,邀請國家信息中心副主任馬忠玉,審計署原辦公廳巡視員兼信息辦主任周德銘,國家信息中心辦公室副主任、國信衛士網絡空間安全研究院網絡治理研究室主任呂欣,大數據協同安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副主任左英男等嘉賓,圍繞政務信息共享的信息安全保障、網絡空間數據治理、大數據時代的身份安全管理、大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技術框架等議題,分享了最新研究成果,為產業界與國家工程實驗室等學術機構建立合作平臺
  • 2017首屆中國數據安全峰會——數據安全宣言
    數據安全宣言全文:值此首屆中國數據安全峰會成功舉辦之際,作為承辦單位,浙江華途信息安全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與所有蒞臨峰會的領導、專家、學者及業界同仁一道,為推動業界乃至政府、企業、及社會組織、個人重視數據安全,切實加強數據安全保護,秉持「共建數據安全、共享安全數據」主旨,提出如下倡議。
  • 聚焦《數據安全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
    ……聚焦《數據安全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 新華社北京5月29日電5月28日,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發布《數據安全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對公眾關注的個人敏感信息收集方式、廣告精準推送、APP過度索權、帳戶註銷難等問題進行了直接回應
  • 人大代表林美娟:加強貧困山區水利設施建設 保障飲水安全
    全國人大代表林美娟接受南海網記者採訪。南海網記者 李慶芳 攝  南海網、南海網客戶端北京3月4日消息(南海網特派記者劉麥)「今年我關注的是貧困山區的飲水安全問題。」住瓊全國人大代表,保亭南林鄉黨委委員、宣傳委員,羅葵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林美娟建議,加強貧困山區的基礎設施建設,特別是水利設施的建設。
  • 大數據安全市場 觀數科技要做安全管家「阿福」
    近日,全國公安廳局長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傳出重要信息,公安部已成立全國公安大數據工作領導小組,堅持大數據建設應用應與安全防護同步規劃實施,加快構建大數據安全保障體系。大數據時代,信息安全已經上升到國家安全的高度,《網絡安全法》已於2017年6月1日正式實施,法律明確了大數據安全和數據跨境流動等相關管理規範。